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怎么看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下面就让大锅故国神游来回答一下。
《三国演义》是明代人罗贯中创作的小说,而《三国志》是晋代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书。关于这两部作品本身,各自相关的介绍已经很多,甚至关于它们的专著都汗牛充栋了。
我在这里就它们的关系做一个简单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一、两部作品在历史事件真实性上的差异《三国演义》本身属于文学作品,所以有很多虚构的部分。这些虚构的内容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很多虚构的内容,都糅合了史实,所以这些虚构本身和真实的历史浑然一体,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比如《三国演义》中大家熟知的吕布和貂蝉的故事,王允利用貂蝉策反吕布,从而成功刺杀了董卓。
历史上也确实有王允和吕布合谋刺杀董卓的事情,这件事也被《三国志》记录了下来,但是历史上是没有貂蝉这个人的。实际上,整个三国历史上,被记录下来的女性名字几乎没有。然而这个情节是不是完全虚构的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吕布在历史上确实和董卓的一个侍女私通,这大概就是吕布和貂蝉故事的原型吧。
又比如,关于刘备早期生涯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刘备入主徐州。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能够入主徐州,是因为原来的徐州牧陶谦“三让徐州”的结果,而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不存在的。刘备是在陶谦死后,由徐州当地的豪强拥戴成为新的徐州之主的。
《三国演义》之所以要那么写,显然是为了突出刘备的深得人心和光明磊落,顺便以陶谦的老好人形象来突出一下曹操的残暴。然而历史上的陶谦并不是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是个谦谦君子。历史上的陶谦城府极深,很有心术和手段,并不是一个“老好人”。
小说中这样对历史的改编和虚构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改变和虚构都不是随意为之的,更不是胡编乱造。说到底,都是为了中心思想服务的,那就是“尊刘贬曹”,强化蜀汉的正统地位,斥责曹魏是叛逆,并把东吴作为一个配角。
在这样的主旨之下,小说处处都可见对刘关张的美化,对诸葛亮的神话,对曹操的丑化和对周瑜、鲁肃的矮化。这里还可以单独讲一下小说中的赤壁之战,这是整个《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部分,长达十一回之多。但是在作者的描述下,因为借东风这些完全虚构的情节,读者很容易感觉到赤壁之战是刘备集团的功劳,这是和历史的真实不符的。
二、《三国演义》地理上的错误值得注意《三国志》作为一部史学著作,在这方面是严谨和准确的。包括后来裴松之的注,以及更后来的集解。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还有空间情况,交待的非常准确。在这个问题上《三国演义》就显得比较随意了,书中的地理错误较多,而且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不少。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三国演义》中,南方的地理描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而关于北方的地理错误就很多了。据此,一些学者推测作者(不仅仅是罗贯中)很可能是南方人。
比如,董卓火烧洛阳逃往长安路经荥阳,曹操在这里和董卓交战遭遇惨败。事实上,董卓从洛阳去长安,是不可能经过荥阳的,因为长安在洛阳的西边,而荥阳则在洛阳的东部。另外,荥阳这个地方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里也出现过,这个时候荥阳的位置又恢复正常了。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另外一个类型的地理错误,那就是政区概念的错误,比如“沛国谯郡人”,实际上应为“沛国谯县人”,在汉代郡和国是同级行政单位。又如误用后代地名和古今地名混用的问题,也比较常见。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宋代曾经出版过一套《历代地理指掌图》,这套地图册是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历史地图图集。我们看到在这套地图集里的《三国鼎峙图》,祁山的位置被大大东移了。这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所出的箕谷被错误地描述在了祁山方向的原因吧。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的很多地理错误,就是因为参考了这套地图册的原因。
三、《三国演义》中有一些很“穿越”的内容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明朝人,而三国这段历史距离明代有1000多年之久。这里面就有很多时代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罗贯中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比如关羽的兵器,大家熟知的青龙偃月刀在汉末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带长柄的大刀,至少要等到唐代才会出现。又比如《三国演义》开篇说张角是个不第秀才,这个显然也是一个时代背景方面的错误,汉代的选拔机制是察举制,还没有科举考试。
又比如,在《三国演义》里经常出现印刷的书籍。这也是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大家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以后的事了。
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感觉到,罗贯中好像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门的考证。只是根据自己的时代常识进行创作,这就让后来的我们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颇有些“穿越”之感。
总结《三国志》是西晋历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忠实地记录了汉末三国到晋初这段历史,被誉为“千秋良史”,是一部“信史”;《三国演义》则是以三国历史为基础的文学作品,作为一部出色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四大名著”之一。又因为是文学作品,里面有很多虚构和夸张的成分,这是我们在了解三国历史的时候,需要注意分辨的。
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精彩。
三国时期有哪些文学著作和作家?
有曹操《短歌行》、曹植《七步诗》、曹丕《典论论文》等…
曹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短歌行》。曹丕: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著作;曹植:《七步诗》,杰出诗人。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都是诗人、散文家,刘伶还是中国酒文化的开创者;三国时代二的作者是谁?
三国时代二的作者是廉颇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这四部小说是中国文学中最辉煌的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登峰的地位,是巅峰之作。
《三国演义》:历史的演绎。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它采用长篇章回体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在恢宏的历史画卷中描写了1183位人物形象,所写人物之多在我国小说中位居首位。
一、 思想内容具有“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以义为核心。
二、 从结构形态来说,属于“线性辫状结构”,即把历史的立体时空转化为叙述的线性时间,顺时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采用交替、插入的手法使相互独立的各情节单元呈辫状交织,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结构体系。作品结构恢宏却不失精巧,事件纷繁却脉落分明。
三、 人物描写也是有板有眼,不使人有雷同之感,描画了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系列英雄人物画廊,塑造了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刻画的最出色的是被称为“三奇”“三绝”的诸葛亮、曹操、关羽。诸葛亮号称“千古第一贤相”、是“智绝”;曹操号称“千古第一奸雄”,达到了“奸绝”; 关羽号称“千古第一名将”是“义绝”。但同时在人物塑造中存在着类型化与定型化的不足,即人物一出场其基本性格已定,很少随环境的演变而变化,不少人物已成为政治化、伦理化的类型。
四、 以描写战争见长,称得上是一部形象的古代军事百科全书,具有很深厚的军事文化蕴涵。
五、 尽管全书头绪繁多,犹如层峦叠嶂,却写得丝丝入扣,游刃有余,从容镇定。
《水浒传》:悲壮的英雄传奇。它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通过梁山英雄从个人复仇到集体反抗至最终失败的悲壮历程,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群体,揭示了封建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起义产生、失败的社会根源。
一、 第一次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官民对立模式。首开中国小说英雄传奇的先河。
二、 在人物刻画上,准确把握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善于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运用对比、烘托等艺术艺术手法,写出人物种种差异。
三、 结构属于单线连环结构。叙事情节呈单线发展,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组成。这些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一环扣一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西游记》:神魔的幻想之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强烈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统治阶级的凶狠残暴,表现了鲜明的反抗精神。
一、艺术上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塑造出孙悟空、猪八戒这类融神性、人性与动物性于一体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二、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巨著,充分发挥了幻想小说的特点,凭借想象恣意展开情节。
四、 语言生动流利,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
《红楼梦》:此书的诞生扭转了传统的审美思维定势并把中国的准悲剧意识深化为彻头彻尾的悲剧。提出了与中庸美学相反的悲剧观点,强调个体人格在悲剧冲突中的失败。
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哲学道理是其一大特色。通过论述性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理去阐述不同的哲理,以寓言阐明哲学思想,具体生动的形象取代逻辑推理,因此枯燥的哲学思想在他笔下是那样盎然多趣,引人入胜。
均来自网络:
四大名著作者及朝代巧记?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顺序)这四部巨著。作者相对应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朝代是元末明初,明朝,清朝。
四大名著作者朝代顺序
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朝代元末明初。
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朝代元末明初。
3.《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朝代明朝。
4.《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高鹗的朝代都在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