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受养成记,如何培养3岁宝宝读书习惯?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认为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建议让孩子尽早接触书籍。尽管几个月大的小朋友只会咿咿呀呀,也要为他们准备适度的书本,不要以为孩子看不懂,其实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只要让他们随手就能翻书“阅读”,长此以往,与书本建立亲切感就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基础。
阅读习惯是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阅读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累积,尽早给孩子阅读,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家长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挑选适合的书本1.挑选要适龄如何给孩子选书,可是一门大学问,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书是好书,了解哪些书本是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阶段的书本。那么,0-3岁的宝宝应该选择哪些书本呢?
0-3岁阶段的宝宝对文字的处理能力弱于图形,因此,要选择一些能够让宝宝视觉产生刺激的书本。情节简单,图画丰富的绘本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字少图多的绘本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阅读,这个阶段的绘本书籍不需要挑选太多,可以为宝宝准备不同种类的绘本即可,如:翻翻书、立体书、布书、洞洞书等,不同的材质的书本能激发宝宝的探索欲,也是培养宝宝阅读习惯的法宝。
2.要符合需求:
等孩子再大一点,要按照阶段需要为孩子选择书本,不同的孩子对阅读的喜好和需求也不同,当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认知逐渐萌芽,文字浅显却寓意丰富的启蒙类书本更能让孩子产生学习欲。
书本的示范力量比家长的说教更有力,选择有意义的启蒙书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养成生活习惯的书籍(如:刷牙、洗脸、早睡);帮助孩子管理行为的书籍(如:问候、礼貌),帮助孩子产生认知的书籍(如了解:植物、动物、工具)等,只要能够吸引孩子,让他产生兴趣,就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开端。
3.书本选择权交给孩子
不要去要求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书,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自主选择权,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去判断什么样的书是好书,是适合自己的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些方面又困惑,可以让孩子去挑选这方面解惑的书,借助兴趣和疑惑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本,你或许就会发现,其实孩子自己就很会选书哦。
家长的示范引导孩子对阅读的喜好,也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如果家长是喜欢玩手机、玩电脑多过于阅读的家长,就很难培养出喜欢阅读的小朋友。
我们总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行为总会在不经意间去影响孩子,孩子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去模仿和复制家庭成员的习惯。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家长要首先来反思下自己的行为。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从自身开始,不要总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拿起书本,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和榜样,多与孩子分享阅读所得,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享受亲子阅读带来的愉悦,阅读习惯则自然而来。
与孩子共读书本年龄较小的孩子大多需要和家长一起阅读,每天跟孩子一起阅读书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书本的内容。有研究表明,父母给孩子朗读书本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家长在朗读时,可以经常提问孩子:“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你认为应不应该呢”?以问答互动形式可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帮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另外,在阅读时,家长要尽量陈述书本中所表述的内容,不要擅自去下结论,把书本当作教科书,避免对孩子进行教化和宣导,以引起负面的阅读效果。
与孩子积极探讨和孩子共读时,你会发现小家伙简直就是一本行动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一定不要烦躁,要耐心的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让孩子去思考和表达,当孩子想要讨论时,家长的投入和配合,才能帮助孩子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阅读结合活动0-3岁阶段的小朋友天生好动,长时间坚持安静地阅读对他们来说简直太难了,家长不妨把阅读和活动结合起来,将书本的故事、情节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创作阅读活动不仅能提高阅读的乐趣,还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哦。
如果他们被书本中的动物所吸引,为什么不给孩子准备画笔纸张让他们动手来画一画喜欢的动物呢?如果他们想按照书本中的方法泡一壶茶,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实践呢?如果你们在读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本,不妨带着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让他们感同身受才能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
书本中的故事,总会让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满足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将阅读和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自己去创作和领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为后期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夯实的基础。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简洁且舒适的环境,特定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培养习惯。
不要在意房间的大小,也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书架,有了书架,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整理自己的书本,在整理过程中,能发现更多的兴趣点,也锻炼了孩子归纳和整理能力。
整齐有序的书籍,安静的环境,都会让孩子产生归属感,在阅读时才能更具有专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强化,在固定时间和环境里阅读自然成为了一种习惯了。
所以,各位家长们千万不要偷懒哦,努力给宝宝营造氛围,每天多花一小时帮助宝宝养成习惯,一枚小小的学霸正在茁壮成长呢!
我是Elva,0-3岁蒙特梭利老师,边工作,边分享蒙氏育儿理念及方法,和家长、老师们一起解答育儿过程中的疑难困惑。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有好看的俄剧日剧韩剧英剧推荐吗?
1 怪奇物语 Stranger Things
IMDB: 9.0
烂番茄:95%新鲜度
《怪奇物语》是《权力的游戏》第六季落幕后,整个夏天电视剧界最火热的话题。也是 Netflix 自《纸牌屋》后口碑与人气最成功的作品。
《怪奇物语》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了80年代,就是那个《E.T.》横空出世,所有人为《星球大战》着迷的科幻作品的黄金时代。
故事讲述了少年 Will 离奇的失踪后,他的朋友们为了找到他而展开的一系列冒险,和随之发现的更大秘密。
无论是服装还是角色设定,在80年代科幻元素启发下诞生的《怪奇物语》像极了一部斯皮尔伯格与史蒂芬·金合力打造的作品。它充满谜团,让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却处处戳中回忆,让人感到无比怀念。
剧中的几位小演员也凭借这部美剧,成了2016年最具话题的童星。主角之一的 El 也成为了2016年电视银幕上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2 Fleabag 伦敦生活
IMDB: 8.2
烂番茄:100%新鲜度
如果你喜欢《无耻家庭》里关于糟糕生活的沮丧与勇气,或是《破产姐妹》里 Max 的独立和毒舌,那么《伦敦生活》一定会是一部你热爱的电视剧。它也继承了英剧一贯的精炼优点,第一季仅有6集。
Fleabag 由才华横溢的 Phoebe Waller-Bridge 创作并主演。讲述的是一个刚刚失去挚友的伦敦单身女性 Fleabag 的生活。她古怪幽默,经营着一家倒闭边缘的咖啡馆,用消极的态度谈过几个男朋友,还要时常怀着复杂的心情面对她的家人。故事的前两集就像一部纯粹的无厘头喜剧,此后它却将 Fleabag 的苦涩一面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展现给我们,让观众笑中带泪。
《伦敦生活》从一个当代女性的视角出发,却讲述了我们所有人难以言状的生活。就像主创 Phoebe Waller-Bridge 所说的:“如果让我用简单的语言讲清楚 Fleabag 的空虚和痛苦,我会觉得这是对她本身复杂的一种背叛”。
3 王冠 The Crown
IMDB: 8.9
烂番茄:90%新鲜度
《王冠》无疑是接班刚刚完结的《唐顿庄园》的最佳作品。充满雄心的 Netflix 计划用每年10集,总共60集的长度来展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年来的历史。
像极了《唐顿庄园》,《王冠》每一集的冲突与危机都看似微不足道,却总能在人物与时代间掀起波澜
家长如何去引导养成习惯呢?
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实际意思是: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的将来。 这说明小的时候特别关键,要注意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基本就定下以后了。
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众生受其累。所以,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但是家长也不能急以求成,这些都是要慢慢来的,太过着急会适得其反
从小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消费观这些都很重要,只有从小培养,大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一个孩子的习惯同样也是从小培养的,比如说孝顺、尊重师长,一个好的安全意识;再比如说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要让他看到学习的兴趣,多让他看看书,去图书馆等地感受这种文化气息。
孩子现在还小,其实也不用过于着急,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会性格胆小内向,有些会叛逆,有些会厌学之类的,这些都是家长的溺爱和忽视家庭教育的结果。没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所以题主在孩子还小就有这样的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一定要他自己做,比如个人卫生习惯:洗漱、洗澡、洗脚,洗手之类的;同样也可以让他自己洗衣服,洗鞋子之类的。总之是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可以让孩子帮着做些家务。比如说:让孩子丢垃圾,洗菜,做饭,或者去买买菜之类的(这个必须要注意下安全,因为有些距离远的就等大点再说),让孩子跑跑腿,让他知道帮家里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再次,就是学习。学习在中国家庭来说是干涉最多的了,尤其是现在读书,孩子的作业家长的参与程度最高,到最后,孩子的学习能力估计没上来,家长的学习却提高的很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应试教育就是这样。但是家长也可以不干涉那么多,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实在是不能解决的家长在从中引导,让他知道,学习就是自己分内事,不能老是依赖别人。同时要让他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了,或者说写几个单词,写几个字母之类的。多联系,多读书。
最后,要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孩子懂礼貌,彬彬有礼外人对他的影响都会好很多,在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都有好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孩子好的习惯,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然怎么去引导孩子呢?
大嫂的孩子经常跑来家里乱搞?
你的遭遇和我姐姐的经历很像,她嫂子家的两个孩子去她家也是翻天倒海,翻箱倒柜,看见什么闹腾什么,吃东西从来不用招呼。
甚至我姐家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那两个孩子会直接进卧室,趴床上把宝宝闹醒陪着玩。不仅孩子这样,她的嫂子也是这样,动不动就进卧室坐床上,有时候还拿被子盖着腿……诸如此类。
要说她嫂子是大大咧咧的人吧,但是我姐家的大宝去她家玩时,她嫂子从来不让孩子们上床上闹,也不让乱翻东西,呵呵了~
大部分的人在做事的时候,都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如何与之相处行事。
你的遭遇我很理解,为了顾全大局,即使心里不痛快也不想破坏家庭的和谐。可是一个新手妈妈带小宝宝本来就很不容易,又要做饭又要喂奶,还得做家务,没得抑郁症就不错了。
所以对于两个孩的胡闹,你的一直的包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婆婆和大嫂又不帮你带孩子,你又不欠他们的,所以不要不好意思说。你不积极的干预一下,你的生活还会这样继续下去,你和宝宝的生活质量都会下降。而她们,对于你的这份好脾气,都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对于孩子,可以慢慢的引导孩子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出相应的奖罚。给他们制定好规矩,就按这个规矩来,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所改变的。
不管什么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积极的应对解决,而不是无底线的包容。
孩子小学四年级学习习惯不太好怎么办?
感谢邀请!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成绩影响是很大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好的重要因素。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加重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小,虽然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坏习惯,但是这些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改变。所以,我们父母要趁现在习惯还未定型时,帮助孩子及时纠正。那我们父母怎么帮助孩子呢?
一、仔细找出不良的学习习惯,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孩子所表现出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各种各样的,比如上课不认真、做作业不专注,拖拖拉拉、不检查作业、不预习和复习等等。每一种不良学习学惯的形成背后都有诱因,必须找出来才能症下药,最终达到教育效果。
例子:张强是一个四年级学生。自从去年搬了新家以来,每天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本该1个小时可完成,硬要做3个小时才能完成,搞到每个晚上很晚才能睡。妈妈为此很烦恼,总是催促他做快点,但他仍旧是老样子。妈妈决定帮他改正这个不良习惯。为了查找原因,妈妈每晚陪张强写作业。在陪伴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原因:房间写作业的桌子是装修时新做的。当时考虑到是孩子的房间,各方面装修得比较卡通有趣。桌子上也摆设了一些卡通模型及小玩具。问题就出在卡通模型及小玩具上,他做一下作业就玩一下这些东西,造成做作不专心。第二天妈妈就把房间重新布置,把各余的东西都清走了,只留下一张桌子和几本书。果然,张强的作业效率提高了。二、教育引导时要有耐心,多鼓励,少责骂。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实践中一次次的重复而形成。要改正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时间坚持去执行。在这过程中,父母需要耐心循循善诱,并多鼓励,多赞扬,少责骂,少说泄气的话。持续正确的引导,直到改正为止。
三、订立学习行为准则,可以适当进行奖励和惩罚父母可为孩子订立学习行为准则,比如:6点半做作业,10点睡觉;要自查后才可给父母签字;书面整洁等等。可以适当进行奖励和惩罚,比如做得好可以奖励一颗星,累计满多少颗星就可以换一样喜欢的东西等。学习行为准则的标准要掌握在父母的心里,可随时作适当调整,这样有利于调节孩子由于情绪变化而引来的消极想法。但要注意的是订立孩子学习行为准则要求不能太高,一定适合孩子的现有能力。
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是一件正常的事。只要我们父母去重视它,然后把它及时纠正就行了。
我是书海拾掇,欢迎留言交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