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年头,干啥都讲究个更新快。特别是网上那些看东西的地方,电影、剧、各种资讯,都拿这个当卖点,好像慢一点就跟不上时代似的。我自个儿也挺在意这个的,毕竟谁也不想看几天前的旧闻,或者等一部剧等得花儿都谢。
前两年,我自个儿也闲不住,瞎折腾,想弄个小网站,就是聚合点我感兴趣领域的新东西。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更新快。不然我自己都懒得看,更别说给别人看。
捣鼓过程
一开始满腔热情,找些开源的脚本,自己改改,部署到服务器上。头几天跑得还挺欢,看着内容唰唰唰地自动进来,心里还挺美。
- 找源头: 先是找十几个我觉得内容不错的网站作为信息来源。
- 写规则: 然后针对每个网站写抓取规则,这块儿最麻烦,每个网站结构都不一样。
- 定时跑: 设置好定时任务,比如每半小时去抓一次。
- 去重发布: 抓回来还得去重,整理格式,再发布到我自己的小站上。
听起来好像不难是?但实际操作起来,麻烦事一堆。
遇到的坑
没过多久,问题就接踵而来。那些源头网站,三天两头就调整下页面结构,甚至换个域名,我这边辛辛苦苦写的规则一下子就失效,抓回来的全是乱码或者干脆啥也没有。更新快?快个鬼,光是维护这些规则就够我喝一壶的。
有时候,源头更新是快,但我这边服务器性能不行,或者脚本效率低,处理半天,信息延迟还是很严重。为追求那个“快”,我还专门升级服务器,结果成本上去,效果提升却不明显。天天盯着日志,改代码,调配置,人都快魔怔。
最让我头疼的是,有些内容,它更新快是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是重复的或者没啥价值的。为快,把一堆垃圾也弄进来,反而影响体验。
一点反思
有一次,因为维护不及时,一个规则失效好几天我都没发现,结果错过一个对我挺重要的行业动态。虽然不是啥天大的事,但也让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时候我就在想,我费这么大劲追求的这个更新快,到底值不值?
这事儿让我想起以前待过的一个公司。那公司啥都慢,做一个决策,走一个流程,能拖上好几个星期。外面市场风云变幻,我们内部还在慢悠悠地开会、审批。结果?好几个不错的项目,眼睁睁看着别人做起来,我们还在原地踏步。那时候我就觉得,慢,有时候真挺耽误事。
但是,回过头看我那个小破站,为追求极致的快,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三天两头出问题,似乎也有点本末倒置。
咋整的
后来我调整策略。不再盲目追求所有来源都实时更新,而是筛选几个最重要、也相对稳定的信息源,保证它们及时更新就行。其他的,降低更新频率,比如一天更新个一两次,或者手动筛选一下再更新。稳定性和内容质量,优先级提到“快”的前面去。
这么一调整,虽然看起来没那么“极致”,但我自己省心多,网站运行也稳定多。过来的信息虽然可能不是绝对的第一时间,但也慢不到哪去,而且质量更有保障。够用,稳定,这可能更重要。
现在我看那些拼命宣传自己更新快的平台,心里也能理解他们背后的不容易。快是本事,但能持续稳定地快,那才是真功夫。咱们用户享受便利的也多点平常心。快有快的稳也有稳的妙,看自己到底需要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