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由来,单亲妈妈母亲节都是怎么过的?
母亲节这个节日对于很多母亲来说,他们从来不会特意为自己过的。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身体健康,工作顺心。母亲节他们认为是很平常的一天。对于单亲妈妈,我们给予了更多的应该是陪伴和关心。她们为儿女们日夜操劳,儿女们的生日,结婚日,哪怕是开学的日孑星期几只要是和孩子们有关的日子她都会放在心上,而对于她的生日她总是不愿提起,当子女问起时她总是平淡的笑笑说:;过啥生日,过了容易老得快;这是多么无私的爱才能做到这样的忘我。母亲节即便再忙也要回家陪母亲吃顿饭像小时候一样哪怕喝上一碗面条在妈妈的心中胜过无数的山珍海味。实在不能回家陪伴妈妈的要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你在外面一切很好,对于妈妈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苦难孤独愿意自己一个人承受,只要儿女们过的都好这就是母亲至始终最大的心愿。为人子女的我们也要抽时间多陪陪父母,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爱是互相传递的。
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是哪一天?
每年的公历6月第3个周日是父亲节,每年的公历5月第2个周日是母亲节。
地域不同,类似“父亲节”的节日日期也并不相同。比如,俄罗斯是2月13日,丹麦的父亲节则是6月4日……而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则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思念。最初人们采纳了多德夫人的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则表达对亡父的悼念,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在一些中非国家,母亲节这天,妈妈们身着盛装,怀抱孩子在首都班吉市举行盛大游行。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也要参加她们节日的活动,使节日更加隆重热烈。
扩展资料
父亲节的来源
论及父亲节的由来,目前有一个说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于1910年诞生在美国,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
六月份有什么纪念日?
6 月 份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1949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974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1996 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 2001 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1894 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1991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 1987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 6月30日 世界青年联欢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来历?
1、父亲节的来历
父亲节是1909年由美国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设之的。由于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和5个弟弟都是由父亲一手抚养大的,因此她呼吁设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闩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19lo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坝市正式发表设立父亲节的文告,开始庆祝这一节日。
1916年,美国总统对此正式表示赞同。但是,父亲节真正成为全美的正式节日是在1972年。这一年,尼克松总统签署了设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从此,父亲节便以法律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
2、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是1907年美国费城妇女安娜·查维斯倡议的。安娜·查维斯1864年出生于西弗吉尼,址州,母亲是教师。在讲解儿女应孝敬父母时,她希望学生中有人能想出办法来纪念母亲的爱。
安娜在她母亲于1905年5月9日去世时,决心实现母亲的遗愿。于是,在1907年5月9日她母亲去世二周年纪念会上,安娜倡议每年应规定一天来纪念母亲伟大的爱。
为此,她到处演渊:宣传,并写信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得到人们广泛的芝持。1914年5月7闩,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每年9门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同年5月9一,美国总统贼尔逊颁布法今执行,并规定时亲节这大力法定假日。家家户户匝悬挂国旗,以示村母亲的尊敬。
这项规定立即得到世界上49个国家的响应,于是每年的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便成为国际母亲节。由于这个时候正是安娜母亲生前最喜爱的香石竹花盛开的季节,所以。香石竹花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上海一家长万圣节带十几个孩子去便利店要糖果?
家长的这一做法是不对的。
近些年,国内有这样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过一些西方的节日,比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万圣节,等等,这里面的原因,个人认为,一是西方的一些节日,确实有我们国内节日没有的一些特点,形式更直接,氛围更活跃,比如圣诞节,大人和孩子都能玩得热热闹闹,再比如父亲节、母亲节,让越来越忙碌的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父母,而我们自己的节日呢,形式就相对单调,儿童节呢,给孩子买个礼物,重阳节呢,和老人吃顿饭之类的,春节应该是最热闹了,但也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有意思了。我们小时候,条件还都不好,总是盼着过年能够吃点好吃的,做件新衣服,买点鞭炮放,对小孩子来讲,一盼就盼一年啊。现在没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一些西方的节日就填补进来,因为新鲜、有意思。第二个原因,也不乏各路商家的炒作,每个节日都有主题,都会大大的拉动人们的购买欲望,借着各种节日,商家总是能够好好赚一笔。看看各个商场,圣诞节还有一个多月,就已经在开始营造氛围了。而万圣节,这两年在许多大商场,也是会搞一些活动,吸引孩子们参加。
从我所在小区来看,要说孩子们知道这么个节日,多数还真的就是从商场里看来的,小朋友们再一交流,往往自己凑点热闹,家长们一般很少主动去张罗,顶多是孩子提要求了,家长也就配合一下。我自己的孩子今年十岁,前年的万圣节,晚上下楼玩,后来回来,带了一把糖回来,兴奋地给我们讲,和几个小朋友去别人家敲门要糖,还真的要到了,很高兴。还说,也有不高兴的地方,就是有的人家没有糖,甚至还有的把他们训斥了一顿。我和妻子也只能告诉她,这是外国的节日,我们国内过这个的很少,所以许多人是没有准备的,而且国外要糖也是有规矩的,你们就这样去打扰人家,也是不对的。女儿似懂非懂。有了女儿的经历,这两年万圣节,我们也会提前准备好一些糖果,一旦有孩子来了,也就不会空手而回。不过,从那一次后,女儿就兴趣小了很多,今年干脆想都不想了。万圣节前到商场,看到斗篷等东西,也不再新奇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西方节日,本身不太好说它的好坏,固然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但作为家长,还是要注意做些引导,毕竟我们的习俗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喜欢,家长可以联系一些朋友,共同组织一下,而不是随意去打扰到别人,还是要尊重别人的生活。而提问中的家长带孩子去便利店,就更是不可取了,营业场所如果不是他们自己在搞活动,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另外,出去要糖果这样的事情,即便家长不反对,也尽量不要陪同,让孩子们自娱自乐就好了,这和到邻居家要几块糖果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相信如果是孩子们自己的行动,他们也许就不会到便利店里去拿糖果了,因为他们也知道,那是商店,拿东西是要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