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怎么灭亡的,蒙古安氏中兽是怎样灭绝

天美资源网

蒙古是怎么灭亡的,蒙古安氏中兽是怎样灭绝?

蒙古安氏中兽通常简称安德鲁斯,至少在已知的化石记录中,是有史以来生活在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动物。安德鲁斯以发现它的古生物学家罗伊安德鲁斯的名字命名,目前仅存在于蒙古发现的一个三英尺长的巨大头骨中,其年代可追溯到三千万至五千万年前。这块化石目前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

安德鲁斯是以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的名字命名的,但实际上是被安德鲁斯团队在蒙古的另一名成员——菅川宝发现的。像这个地区的许多化石一样,它是在安德鲁斯第三次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旗帜下访问该地区时,从富含化石的戈壁沙漠中采集的。

蒙古是怎么灭亡的,蒙古安氏中兽是怎样灭绝

在发现完整的骨骼之前,科学家只能通过仅从头骨推断来阐述假设——这是古生物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他们所确定的是安德鲁斯,它的头大约是今天棕熊的两倍,它的身体大约是今天北美狼的三倍,它的重量大约是北极熊的两倍。

当然,这些估计必然是试探性的,因为实际上还没有发现骨骼:头骨可能属于一个笨重、肌肉发达的掠食者,或者属于一个更柔软、光滑的掠食者。此外,根据单一样本推断的另一个一直存在的危险是,不可能确定安德鲁斯(我们所知)是否是其物种中的普通成员,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大庞然大物——或者,就此而言,是一窝幼崽中最矮小的。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个体,它可能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哺乳动物食肉动物;然而,如果它是一个相对较大的个体,那么这个物种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比其他已知的灭绝物种小,比如萨卡斯顿和北极熊的几个亲戚。

除了仅仅估计身体大小,只有一个头骨来工作还会带来其他问题。例如,很难确定安德鲁斯是真正的食肉动物还是杂食动物;鉴于此,不管是猎人还是拾荒者。考虑到它可怕的身材,它可能仅仅通过追逐较小的食肉动物来选择食物;或者,像今天的熊一样,它可能从植物和昆虫那里获得了很大一部分食物。然而,头骨的巨大尺寸意味着它的下颚足以撕裂巨大的骨头——要么是大型陆地猎物的骨头,要么是搁浅鲸鱼的尸体和它可能经常出没的亚洲海岸的其他海洋生物的骨头。它缺少大多数食肉动物快速撕咬猎物的牙齿;另一方面,它可能已经足够大,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调整。

安德鲁斯已经在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导致的中亚灭绝中灭绝了。

契丹民族现在是不是已经消失了?

在今天的俄语和阿拉伯语中将”中国“一词念作契丹——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中国北方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源于东胡鲜卑,秦汉时期匈奴雄踞北方草原并战胜了东胡,东胡民族的一支分支逃到鲜卑山(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因此被命名为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后生活在中原汉地的鲜卑人日渐汉化,最终完全融合到了汉民族之中;而留在东北老家的鲜卑后裔逐渐繁衍出契丹、室韦、库莫奚等民族。契丹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繁衍出八个部落,其中的迭剌部出现了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实际统治者分离的现象:名义上迭剌部的首领是可汗,然而实际的军政大权皆掌握在军事首领夷里堇手中。公元907年2月27日迭剌部的夷里堇耶律阿保机取代了痕德堇可汗的汗位,结束了迭剌部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实际统治者分离的现象。他镇压了部落内部贵族的叛乱,又征服了奚、室韦、阻卜等部族并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阿保机通过对食盐这一战略资源的掌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与此同时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财富打造了一支战力卓绝的军队。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凯旋归来后却遭到契丹其他七个部落首领的排挤,被迫放弃汗位来到滦河边定居,在这里他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郭。在这里阿保机率领归附他的汉人耕种、煮盐、炼铁,很快阿保机就垄断了契丹诸部的盐铁供应,于是他派手下给其他七个契丹部落的首领传话:“我有盐池,经常供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应该来犒劳我和部下。”其他七个部落的首领一听这话就带着牛和酒来犒劳阿保机,结果阿保机在酒宴上布下伏兵将七个部落首领尽数斩杀,至此耶律阿保机完成了契丹八部的统一。

这时的契丹仍是类似于此前的匈奴、鲜卑、突厥一样的草原游牧部族联盟,而不是成熟的国家形态。按契丹传统:可汗之位三年改选一次,不能像中原皇帝那样搞终身制和世袭制。然而阿保机凭借自己的实力一直不让位,由此引发了契丹耶律氏族内部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等人的叛乱,史称“诸弟之乱”——从公元911年到913年耶律阿保机的弟弟们先后发起三次叛乱。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接受汉人幕僚韩延徽的建议仿汉制称帝,定国号为大契丹。926年耶律阿保机东征渤海国,契丹的势力由此扩张到渤海沿岸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消除了东面渤海国的威胁的阿保机又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向北到达了乌孤山(今肯特山),还曾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回鹘乌主可汗只得派使臣纳贡谢罪,阿保机的势力最西到达了今阿尔泰山一带。这一时期的阿保机还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这一时期的契丹国以初步确立了对契丹等游牧民族同汉族以及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人分而治之的南北面官制度:治理汉人的官署设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汉人。治理契丹的官署设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帐、部族、属国之事。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病逝,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在述律平的干预下耶律阿保机钦定的太子耶律倍被废,次子耶律德光继承了契丹国的帝位。936年中原的后唐王朝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耶律德光支援攻打自己的政敌李从珂,于是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南下支援石敬瑭,石敬瑭因此得以建立后晋王朝。事后契丹获得了燕云十六州,这里成为了日后契丹进一步南下的基地。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于是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随即发兵攻打后晋并于947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开封。随着后晋王朝的灭亡,契丹得以控制了大部分中原地区。当年二月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辽,这时的耶律德光自视已继承中原正统,打算长期经略中原。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激起了中原百姓的极力反抗,与此同时辽军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四月辽耶律德光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

公元979年南方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平定江南后发动了针对辽国藩属北汉的战争。当年三月援救北汉的辽军与宋军在白马岭交战,此战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辽军战败。六月北汉国主刘继元降宋。至此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格局混战的局面,宋太宗赵光义随即将下一步的目标锁定为辽国统治下的燕云十六州。979年宋、辽双方又交锋于高粱河,在这一战中御驾亲征的宋太宗赵光义被辽军射伤,仓皇逃走。至此宋辽之战的形势由宋攻辽守转变为辽攻宋守。982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摄政。在萧绰摄政时期辽国进一步改革内政,国力进入鼎盛时期。993年辽国降服高丽并迫使高丽解除之前同宋朝的盟约。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仓皇失措的宋真宗打算迁都南逃,后因宰相寇准执意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因宋真宗亲自督战而士气大振,此战辽军前锋被击败,辽将萧挞凛战死。担心腹背受敌的辽国遂提出议和,最终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在今天的俄语和阿拉伯语中将”中国“一词念作契丹——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中国北方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公元916年出自这个民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大辽帝国,当时从中亚直到西欧的各国皆以为辽国已入主中原,统治着整个东方,于是契丹成为从中亚到西欧的各国对东方那片土地的称呼。

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帝国纵横驰骋草原二百余年,南方的赵宋王朝也一直受到其压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依然逃不过灭亡的命运——兴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完颜部阿骨打创建了金国,随即辽、金之间爆发了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辽国最终被金所灭。

然而契丹毕竟是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祖先传承下来的热血基因并没磨灭,终于在契丹人中出现了一位名叫耶律大石的领袖,契丹人在他的带领下在民族消亡之前开创了最后的辉煌。

1115年耶律大石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1122年(辽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大举南侵,攻克中京,辽国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当时耶律大石留守南京,遭到金、宋夹攻。为了安定人心,坚持抵抗,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大石在分析当时形势后决定向金称臣,同北宋结好。但北宋君臣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于是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耶律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

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率军在奉圣州龙门壁附近抵抗失败被俘,逼迫为金兵带路偷袭天祚帝的青冢大营。后从金营逃脱,九月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并不能原谅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作为,也不能接受耶律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1124年夏在天祚帝准备出兵与金决战时耶律大石杀死了萧乙薛、坡里括二将,率领亲兵200人逃离。耶律大石率领这200亲兵辗转来到蒙古高原上的可敦城,1134年西域东喀喇汗国的阿赫马德汗死后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西辽出兵协助平乱。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耶律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耶律大石自称菊儿汗即世界之王。历史上称耶律大石创建的政权为西辽或喀喇契丹帝国。

不久西辽就实现了对于阗、喀什等地的征服,将昔日喀喇汗国的土地尽数收入囊中。西辽始终尊崇中国文化——将汉语定为官方语言,与此同时对原本游牧而居的当地原住民进行编户和征税。耶律大石在西域站稳脚跟后就开始东征金国,然而却遭遇了挫折,于是他转而向中亚地区扩张:1137年西辽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与前来抵抗的西喀喇汗国军队会战于忽毡,西喀喇汗国战败,可汗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战败的西喀喇汗国转而去进攻葛逻禄人以弥补在与西辽的战争中的损失,马赫穆德为增大胜算还向自己的舅舅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求援,塞尔柱帝国是当时中西亚头号强国,很快桑贾尔以圣战的名义召集了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10万大军。

葛逻禄人自然无法抵挡强大的穆斯林联军,于是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写信为葛罗禄人,桑贾尔却回信要他信奉伊斯兰教并威胁恐吓他:若不改宗教信仰,将率大军将其消灭。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桑贾尔在信中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能用弓箭把头发射断。”耶律大石见到信后命令手下抓住使者,再递给他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使者无论如何做不到。耶律大石就说:“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随即耶律大石集合了由契丹人、突厥人和汉人组成的部队。

1141年9月9日两军在撒马尔罕城以北的卡特万草原相遇,相距两里对峙。战斗爆发前桑贾尔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左右中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其卫队及后勤辎重压后,西吉斯坦国王指挥联军左翼,联军右翼是埃米尔库马吉指挥。战前耶律大石指出桑贾尔的联军人多少谋说:“敌军虽多但是没有智谋,遭到我们的攻击,他们就会首尾不救,我们的军队必胜。”在仔细观察对手的布阵情况后耶律大石也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路。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为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攻为左翼,耶律大石亲率部队作为中军。

战场地形是一个依山的草原,西辽军队的背后是山脉,有一道长长的峡谷达尔加姆峡谷。耶律大石观察了战场的地形后让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安营。战斗开始后双方的中军出现僵持。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桑贾尔的左翼部队插入西辽军队中军与左翼之间。耶律大石的中军和左翼部队被迫向左移动,这样西辽军队的阵营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桑贾尔的部队对准缺口猛攻,试图突破西辽人的阵营。被分割开的西辽右翼部队2500名骑兵迂回到桑贾尔空虚的左翼,西辽左翼部队的骑兵则迂回到桑贾尔的后方并攻击其后卫,而耶律大石带领的西辽主力被挤压向左回旋时,恰好攻击了桑贾尔阵营的右翼。这样战场就出现了西辽正面洞开,而桑贾尔三面受敌的格局。西吉斯坦贵族作战英勇,桑贾尔的部队在战斗中受到挤压,只能向前继续挺进,进入耶律大石看中的那条达尔加姆峡谷。这时西辽军队中的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桑贾尔的部队有至少上万人在这条小峡谷内被杀,桑贾尔的妻子、左右翼统帅和伊斯兰法学家布哈里均被俘虏,桑贾尔和马赫穆德带残兵侥幸夺路而逃,奔至泰尔梅兹。

卡特万之战后西喀喇汗国成为西辽藩属、花剌子模也表示臣服于西辽,布哈拉也俯首听命,西辽南部边界越过了锡尔河,以阿姆河为界。作为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的契丹文化在中亚扎下了根。公元1142年古儿汗耶律大石去世,由其遗孀萧塔不烟摄政直到1150年,随后耶律大石之子耶律夷列继位。耶律夷列在1163年离世后其妹耶律普速完摄政。耶律普速完和驸马萧朵鲁不的弟弟萧朴古只沙里私通,并出贬萧朵鲁不为东平王,然后罗织罪名将萧朵鲁不杀害。萧朵鲁不的父亲萧斡里剌是朝中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他于崇福十五年(1178年)发动宫廷政变,率兵包围皇宫,射杀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拥立耶律直鲁古继位,改年号为天禧。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位。屈出律尽管沿用西辽国号,但这个政权已不是契丹耶律氏所统治的了,1218年西征的蒙古军团彻底消灭了西辽政权。

西辽灭亡后契丹贵族波剌黑前往波斯的克尔曼,于1224年建立了起儿漫王朝,又被称为“后西辽”,这也是契丹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起儿漫王朝历经八帝二后,存在86年。起儿漫王朝所铸钱币皆用阿拉伯文书写,这标志着这已是一个高度伊斯兰化的政权。1306年起儿漫王朝被蒙古伊尔汗国兼并,此后契丹作为一个民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之前的匈奴、鲜卑等民族一样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契丹被融合同化到其他民族其他文明之中。那么都有哪些民族继承了契丹人的基因血脉呢?

首先在辽金易代之时并不是所有契丹人都跟随耶律大石前往西域的,仍有相当部分的契丹人留在了辽国故地。这些人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征服,女真人对这部分契丹人进行了同化政策——公元1161年-1189年在位的金世宗完颜雍就曾经明确下诏:令契丹与女真杂居,男婚女聘,渐化成俗。不过并不是所有契丹人都被女真人同化了——耶律楚材的生平经历就是一个例证:尽管耶律楚材家祖上数代在金国朝廷为官,但他们作为契丹后裔的民族记忆并未磨灭,所以才有了日后助蒙古灭金之事。1215年契丹后裔耶律留哥趁金国在蒙古攻击下岌岌可危之际攻占金东京。公元1216年初耶律留哥前去朝见成吉思汗,奉耶律留哥之命驻守金东京的耶律厮不趁机自立后辽政权。一开始因为有女真金国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蒙古和后辽进行战略合作夹击金国,然而随着金国的灭亡一心统一天下的蒙古又将后辽锁定为自己下一个目标。后辽在蒙古的压力下进入高丽境内,1218年蒙古进入高丽围歼后辽,后辽灭亡后部分契丹人就留在了高丽并日渐融合到后来的朝鲜民族中。元代时期女真人的汉化现象比较普遍,而那些被女真同化的契丹人也逐渐汉化,元朝政府鉴于这样的局面诏令: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能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真、契丹生长汉地者同汉人。在这一过程中契丹后裔逐渐融合到汉族和蒙古族之中。在蒙古人破西夏、灭金、降高丽、平大理、亡宋、西征等战役中归附蒙古的契丹后裔也被征调出征,其足迹遍及整个中国,甚至远至朝鲜、中亚和西亚地区,其中有的人就留在了驻地并同当地民族日渐融合。根据现代基因检测:如今的中华56个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和契丹人的基因相对比较接近,因此基本可以视为契丹人的后裔。在云南省保山地区有10余万自称“本人”的群体被认为是跟随蒙古南征的契丹后裔,需要注意的是“本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跨民族群体,目前分属于10多个民族。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也被认为具有契丹血统。

世界上已经被灭国的国家?

世界上被灭的国家有:威尼斯共和国、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博克多汗国、琉球国等。

1、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最早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附属国,于8世纪获得自治权。中世纪时期,威尼斯由于控制贸易路线而变得非常富裕,并开始往亚得里亚海方向扩张,曾统治爱琴海内的很多岛屿。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后逐渐衰落,1797年被拿破仑灭亡,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

2、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国家,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1806年,在拿破仑的勒令下,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从此灭亡。

3、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4、博克多汗国

博克多汗国,又称大蒙古国,是1911年至1915年以及1921年至1924年期间存在的国家政权。1921年11月25日,外蒙古独立,并采用了新国旗,实行君主立宪制,博克多汗依旧为外蒙古君主,1924年11月26日博克多政权结束。

5、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南美洲统一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帝国,该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在秘鲁库斯科省。

南宋的时间顺序?

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朝,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6年灭南宋。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国。当时蒙古的宗主国为金国,而金国与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国,并分别于1227年和1234年攻灭西夏和金国,完全占领中国华北。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人称霸欧亚大陆。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

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征服全中国地区,使中国陷入异族的统治之下。

扩展资料:

元朝(1271年—1368年 ),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蒙古人屠了多少座城?

一、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对城中汉族和女真人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超过100万人为此殒命。

二、公元1221年,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时,对多思汗也就是撒马尔罕(还有说是玉龙劫赤的)进行了疯狂屠杀。当时共计5万蒙古兵,平均每人手刃24个百姓之多。被屠杀者多达120万。

三、公元1227年,屠夫铁木真发泄兽欲时,被西夏妇女咬掉了小弟弟而最终恶贯满盈于六盘山。其后它的继承者实现了对西夏的征服。出于报复,将西夏境内的居民系数屠戮。仅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就有超过80万的汉族和党项族居民被屠杀,党项民族也从此灭绝于中华大地。

四、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的汉族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谯类,城中遗骸达到惊人的140万!

五、1258年,旭列兀(拖累的儿子,忽必烈的兄弟)的蒙古铁骑攻陷巴格达,大屠巴格达的阿拉伯居民。据说120万人死于屠刀下,以至于底格里斯河河水为之一片血红!

六、直到公元1352年,蒙古统治者还对徐州、杭州的汉族居民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并计划消灭张王刘李赵汉族五大姓。只是由于红巾军的奋起一击,这项种族灭绝政策才没有被最后执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