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身价,你还愿意相信乐视网贾跃亭吗

天美资源网

孙宏斌身价,你还愿意相信乐视网贾跃亭吗?

贾先生给乐视网投资人来信了!

一,贾先生来信内容

孙宏斌身价,你还愿意相信乐视网贾跃亭吗

重点内容有三点

1,我从来没有忘记乐视网股民,更对大家蒙受的损失和失望的心情感同身受。

2,与FF全体合伙人一起把FF做成和回国推动中美双主场战略依然是我人生下一阶段的核心使命。

3,我坚信,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会是FF迈向成功的宝贵财富,我也绝不会重复过去的错误。

既然贾先生对乐视网股民那么好,那么为何一再掏空上市公司,使之成为一个负利润,负资产的公司而不得不退市呢?

看了第二点,贾先生写信的真实目的很可能是想回国搞他的FF车并看中了中国宠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看了第三点又有疑问了,是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

二,乐视网公司及负责人主要问题

1, 管理层未履行相关法律程序,越权签订合同,造成乐视体育、乐视云违规担保案,导致乐视网因此计提相关负债约 90 亿元,以至乐视网在 2019 年巨额亏损。

2,贾先生实际控制的企业欠公司款项余额约为 19.17 亿元。

3,因公司及贾先生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及贾跃亭先生立案调查。截至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三,贾先生还能让人信任吗?

1,选择相信或不相信一个人当然是每个人自己的自由。

乐视网投资人还是要多看看下面的走势图

从每股44.72元跌到如今的0.26元,多少财富从此毁灭,多少人伤痛不已!

2,鉴于其过去言行,我选择不信任他。

他的FF车造出来了,我也不会购买。

当然,我仍然选择祝福贾先生的FF车能批量化造出来!

以上数据与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关注与讨论!

大家认为贾跃亭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吗?

贾跃亭东山再起的希望现在基本上只是存在于理论上了。

贾跃亭从2004年创建乐视,到2010年把乐视做上市,可以说是成功的。2016年,贾跃亭还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37位,个人财富大约400亿左右。如果贾跃亭安心的做乐视,可能现在小米电视、荣耀电视还不会这么的被关注。

不过,在2017年,贾跃亭是一门心思要造车,这个跨度真的是不小。让自己一下子从几百亿的身家,变成了欠债无数的“负豪”。

在中国造车造不下去了,贾跃亭依旧不死心,到了美国继续造。不可否认,法拉第未来(FF)是一款不错的车,但是,从概念车到量产,中间的跨度不是简单的理想就能够突破的。当然,就在FF没有进展,大家认为贾跃亭要不行了的时候,恒大出现了,以20亿美金投资法拉第未来。

不过,当大家认为贾跃亭可能会东山再起的时候,却又和恒大闹掰了,还打起了官司。经过贾跃亭和恒大的这出戏,贾跃亭未来再想要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为零了。可能各大资本都已经将贾跃亭列上了黑名单。

现在,贾跃亭依旧和自己的妻子甘薇正式离婚并且两个分别向甘薇转账40万和11万美金。如果贾跃亭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应该是不会选择离婚这条路的。

我相信,贾跃亭和甘薇的离婚并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感情问题或者其他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贾跃亭申请破产,并且准备独自一个人抗下所有的后果。而甘薇也是发了一个朋友圈,谈到了对于贾跃亭破产的一些感叹。

贾跃亭是欠了多少钱呢?

根据贾跃亭的破产文件显示,贾跃亭的负债在10-100亿美元之间,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贾跃亭的总债务应该在3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约220亿元人民币。

这么庞大的债务,贾跃亭要怎么还?现在贾跃亭已经申请了破产,他个人的资产将会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将会被进行一系列的限制,并且不能再担任任何公司的股东或者法人。背负着这么庞大的债务并且没有了翻本的资本和机会,贾跃亭东山再起已经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了。

高考能决定人的命运吗?

潘石屹高考前遇车祸,许家印复读才考上、王石靠关系直接进大学!

今天(7月8日),是高考的第二天,也是部分地区的最后一天,在全国1071万名高考生中,即将有一部分人完成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高考改变命运”!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许家印、王健林、潘石屹、孙宏斌、冯仑、王石、杨国强等房地产大佬,是不是因为参加高考,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孙宏斌(“融创中国”董事长)参加了山西省1979年高考,成功考入“武汉水利学院”(后并入“武汉大学”)水利专业;

考上大学这一年,孙宏斌才15岁,22岁时,他又成功考上“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研究生,于1985年顺利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后来,孙宏斌还到美国“哈佛大学”研读了为期2个月的管理课程;

因此,孙宏斌也被称为“地产圈学霸”!

二、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参加了甘肃省1979年高考,由于在高考前8天遇到车祸(肩胛骨被一辆卡车撞断),因此落榜;

知道自己没考好的潘石屹,紧接着立刻改名“石屹”,去隔壁县报考中专,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兰州培黎石油学校”录取;

2年后(1981年),潘石屹再次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石油部系统内)被“石油管道学院”录取!

三、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参加了辽宁省1978年高考(第二届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并成功考取“大连陆军学院”;

5年后(1983年),王健林又成功考取“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并在3年后(1986年)顺利完成学业,成功获得“经济管理专业”学位!

四、冯仑(“万通地产”创始人)也是参加了第二届高考(陕西省1978年高考),成功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是同学);

4年后(1982年),冯仑成功考取“中央党校”法学研究生;又2年后(1984年),冯仑顺利毕业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在国家相关部门任职7年左右时间,后又于2003年获得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潘石屹也是“万通地产”的创始人,另外还有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4人,他们6人被称为“万通六君子”!

五、许家印(“恒大集团”董事长)参加了第一届高考(河南省1977年高考),但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当年没有考上;

经过一年时间的复读和精心准备,许家印于第二年(1978年),以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考上“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

六、王石(“万科集团”创始人)没有参加高考,他是凭借其父的关系,于1974年直接以“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进入“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

七、杨国强(“碧桂园”创始人)既没有参加高考,也没有上大学,高中学历都是依靠着相关部门的资助才得以完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杨国强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自己的爱心助学,并于2002年和女儿杨惠妍一起,创办了“国华学校”(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的普通高中学校)!

最后,问题来了:高考是否能改变命运,你怎么看?

本文由“我家住楼房”原创(作者:刀柄老爹),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只适合打工不适合当老板?

为什么有些人只适合打工不适合当老板? 在提倡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很多人想当老板,纷纷跑去创业,结果失败者众,成功者寥寥,为什么呢?

除去大环境因素,其实是跟个人能力有关,能当老板的人一般综合素质较强,普通打工者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短板,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种人身上的特质进行分析!

什么样的人能当老板? 首先,有全局意识

老板和打工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老板能站在全局看问题,统筹规划协调安排,不仅要看到成果,更要看到问题所在。打工者每天下班回家了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卸下担子,暂时不用考虑工作,拿多少钱干多少钱的活儿,第二天照常上班就行了,但是老板不一样,要规划整个公司的发展,每天处理各种问题,明天要开什么会,新项目要怎样开展,今年赚了多少钱,年终奖发多少合适等等,都要靠老板拍板决定,打工者往往想不到这一层,思维层次决定了老板要思考更多问题。

其次,有战略眼光

如果把企业经营看作下象棋,普通员工可以看一步两步,老板则需要看五步甚至十步,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是一个优秀老板所必须的,而这也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 举个例子,1950年,李嘉诚成立塑料花工厂时,为了节省租金,选择了一个破旧货仓做工厂。不久之后,香港连降暴雨,崭新的塑胶机器全被泡坏,只能重新租厂房经营。李嘉诚并未以“运气不好”为由怨天尤人,而是开始思考,以后做事的时候要有长远眼光,不要贪图小利,后来,在买一艘游艇时,他特地定制了两个引擎和两个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正是因为具有这种长远的战略眼光,李嘉诚才能成为华人商业巨擘。 而普通人在碰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时候,往往做出短视的抉择,从而失去了长远发展的机会。

第三,有强大的抗压能力

做老板需要时时刻刻承受巨大的压力,随时都要面临资金链断裂、员工军心不稳、业绩下滑、行业前景不明朗、竞争对手压制、国家政策风向变动等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一个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举个例子: 2008年金融危机时,刘强东刚开始自建仓储物流,第一轮融资的钱都烧得差不多了,可谁知道,金融危机来了,华尔街不行了,整个创投界谈“投”色变,谁也不愿意冒险投资了,何况还是一个还没盈利的京东!一夜之间京东估值从2亿骤降到3000万!刘强东一天之内连见了42个投资人都没用,几天之内几乎把创投圈里的人都见了个遍,还是没人愿意接手,34岁的刘强东一夜急白了头。马云刚开始做老板的时候,有段时间带着员工一连吃了三个月的泡面,因为那时候淘宝还没有开始盈利,面临各种问题,压力可想而知!

这种做老板的艰辛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得住,普通人可能早就想不开跳楼了!

第四 有组织能力和识人能力 作为一个老板,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相反,必须组织、安排合适人选去完成,这就要求老板必须具备优秀的识人能力,其次组织能力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公司规章制定、利益分配、人员协作、职责划定等等,这些都是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个人眼光做基础。第五 有一定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

大部分老板也是从打工者一步步走过来的,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有了启动资金,结合自身经验开始创业,凭着独到的眼光和敢拼敢干的精神,整合各方资源,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就启动资金和人脉关系这一点来说,很多普通人就无法做到

那为什么有些人只适合打工不适合做老板呢? 1.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

我们经常听说某某某不听老板劝阻辞职去创业了,然后赔得血本无归,为什么呢?是因为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缺乏远见、没有资源、决策失误等等。

2.只精通业务方面,不具备管理才能

有很多打工者在自己的工作上表现很出色,但是对管理并不在行,只能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而运营一个公司需要全面的管理才能,这个时候显然无法胜任老板的角色。

3.抗风险能力太低

老板之所以能成为老板,肯定会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尽最大限度盈利,但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比普通人要强一些,毕竟谁也不会傻到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去当老板,白手起家、以小博大的人毕竟少见。 不论是从心理生理或者经济压力上,普通打工者都没有这个抗风险能力,所以很多人只适合打工赚安稳钱,经不起折腾。

4.没有成为老板的恒心和狠心

有句话说得好“资本从头到尾都滴着血”,做老板的有时候恨起来常人都无法理解,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黑心老板,为了赚钱,有的人什么都干得出来,卖假药害死孩子、做劣质食品吃死顾客、偷工减料谋取暴利、压榨普通劳动者等等,这些都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昧着良心不管员工或者顾客死活,有时候也只有那些黑心老板狠得下心才能捞钱,很多人过不了心理这一关,自然也无法当老板。

有个同学家里是做肉包子生意的,他们自己从来不吃,说吃了怕拉肚子,加盟商对参假、制作过程不规范的问题也已经见怪不怪了,靠着偷工减料参假勾兑赚得盆满钵满!

综上所述,做老板需要具备全局意识、战略眼光、强大抗压能力、组织能力和识人能力以及一定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这些对普通打工者来说都是很高的要求,所以很多人只适合做打工者而不是老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喜欢请点赞哦!

我是#阿喵大人#,爱学习,分享职场干货,关注我一起成长!

进入房地产行业当中介?

最近有条新闻很火:北大毕业的女生黄灿,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北京房地产行业当中介。据了解,黄灿这些年已经卖掉了227套二手房,还有7套新房,同时出租了21套房子。

有细心的网友们测算过,按照每套房600万来计算,她卖出去的房子都有13亿金额之高了!

按照1%抽佣的比例估算,税前的佣金高达1300万之多!

对于北大毕业生当中介、还卖出那么多套房,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羡慕嫉妒恨,也有人自己都想改行做中介了。

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一、热议房产中介的高学历,本质上还是一种职业偏见

为何在这个事件中,黄灿的北大学历被大家拿出来讨论呢?

我觉得并非北大学历这个称谓有多么引人注意,而是在人们传统的刻板印象中,干中介的都是学历不高者。

实际上,这背后的心理就是职业观念上的偏见。我们要明白,没有任何一份职业是非常轻松的,也没有任何一份收入是容易得到的。

曾经的房地产中介行业,确实有许多低学历者,但是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进步以及该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高学历、名校生也开始陆续进入这个领域。

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也顶着别人的非议成了一个卖猪肉的“屠夫”,甚至有次回母校时,陆步轩对大家说:“我给母校丢脸了”。

可就是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陆步轩把猪肉这件事做成了一个产业链,并成立了公司,如今身价过亿,再也没有人瞧不起他!

黄灿也是如此,我相信当初她选择进入这个领域时也有周围的同学、亲友不看好这个职业,但是黄灿依然用实力证明了“行行出状元”。

二、房产中间行业并非“躺着赚钱”的地方,两极分化严重

通过这个新闻,有些网友开始产生了遐想,觉得房地产中介行业竟然如此赚钱,佣金都可以赚上千万!

可以赚大钱不假,但是我们也要给这些网友泼点冷水清醒下:

各大中介行业的高收入神话只是少部分人,占比还是较低的。根据链家大数据的资料显示,2019年64%的房地产经纪人年收入不到8万,仅有6%的经纪人年收入超过了30万以上。

当然,这可能与房地产经纪人行业的平均从业时间短有关系,但也至少说明了这个行业是“金字塔”式的分布,想要赚钱并不容易。

所以北大毕业生黄灿的成绩显然是非常傲人的,她可以做得到,不意味着大多数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同样做得到。

选择什么职业,还是应依据自身的情况而定,而非觉得哪里赚钱就去哪工作。

三、名校毕业生做房产中介,并不是人才浪费

有网友问:名校毕业生不去搞科研学术、不去做写字楼白领,到房地产干中介,岂不是人才的浪费?

我并不这么觉得,《安家》这部电视剧如果朋友们看过,就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好的房地产中介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准。

第一、开拓房源并熟悉房产知识

一个好的房地产中介,手上必须有大把的房源,否则客户对你推荐的不满意,希望换另外的房源怎么办?

除了有房源还不够,还需要懂得房地产方面的许多知识,比如户型结构、房产交易的规则、银行信贷的知识等等。

第二,服务好客户

一个优秀的房产中介,就好像心理咨询师一样,需要洞悉客户的需求,抓住真正有意愿买房或者租房的客户,同时给他们推荐合适的房子,实时跟进,即便短期内不能成单,长期也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我曾经就遇到一个中介女生,她带我看了好多套房子我都没有中意,于是那一次我就放弃了买房。后来隔了一年,我再次考虑买房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这就是好中介与客户的黏性所在。

因此,北大生黄灿可以把业绩做到这个水平,我相信也是做好了上述几点。

各位,您对“北大生做房产中介”这个话题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码字不容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