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v神秘海域攻略,现在送男朋友什么游戏机比较好

天美资源网

psv神秘海域攻略,现在送男朋友什么游戏机比较好?

首选当然是可以二人双修的Nintendo Switch了,既是主机又可以当掌机用,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甜蜜的秀一把双打。实乃居家旅行,培养感情之必备良品。

推荐双打游戏:

psv神秘海域攻略,现在送男朋友什么游戏机比较好

Arms

上手简单的卡通体感拳击游戏,即使不太会玩也没有关系,两人PK,一通乱打也是很好玩的。

推荐度:❤❤❤❤ 还我漂漂拳级

舞力全开2018

体感跳舞游戏,多人玩的时候非常逗(画面自行脑补),很适合聚会游玩。只要你放得开就能够舞力全开。

推荐度:❤❤❤❤❤ 尬舞不自知级

马里奥赛车8

如果你喜欢跑跑卡丁车,QQ飞车一类的游戏就一定不要错过马车8,毕竟这个系列是道具类赛车的鼻祖,并且至今都没有被超越。上手容易精通难,乐趣满点,NS必备游戏之一。

推荐度:❤❤❤❤❤ 玩完友尽级

1、2 Switch

专门为多人聚会打造的小游戏集合,灵活用到了NS的各种体感性能。缺点是内容深度不够,很容易腻。

推荐度:❤❤❤ 有爱互动级

铲子骑士

很复古的8位机画面过关游戏,内容很丰富,难度也不低,喜欢挑战的话可以一玩。关键,游戏可以双打哦。

推荐度:❤❤❤ 拖死队友级

马里奥奥德赛

扛鼎大作马里奥肯定是必须要推荐一把的,虽然双打很无聊,二手柄也就只能甩甩帽子,难度还会提高不少。

推荐度:❤❤❤❤❤ 经典不解释级

PS4其实也不错,有很多优秀的游戏。但大多数都是单人玩的游戏,作为礼物送给另一半,万一他/她沉迷游戏而忽略了你怎么办。

所以还是NS好,要玩两人都可以玩,要沉迷一起沉迷,还有什么比这样更亲密呢?

我是一个喜欢分享游戏经验的非资深老玩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

PS4和ns选择哪一个?

不少朋友常常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在选择游戏机种类时犯了难。那么今天AGamer就来与各位聊聊市面上三大游戏机PS4、XBoxOne、NS究竟该如何选择。

为了帮助大家选购,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游戏阵容游戏机性能价格特殊性游戏阵容

游戏阵容,并不是指游戏发行的数量,而是值得购买的游戏的数量。

PS4游戏阵容

索尼平台的PS4的独占游戏相对而言就非常多,诸如《美国末日》、《战神》、《漫威蜘蛛侠》、《血源诅咒》等等。即便不是独占游戏,3A游戏的数量相对而言也比较庞大,新游戏推出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目前索尼的PS4平台上面的游戏阵容是最庞大的。

XBoxOne游戏阵容

由于微软不断地尝试打通XBox平台与Windows平台,越来越多的XBox独占游戏都逐渐登录了Windows商店,这也意味着在游戏独占性方面,XBox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诸如曾经的王牌IP《光环》、《战争机器》、《极限竞速》等系列现在都可以在PC平台玩到了。即便是现在还没有登录PC平台的游戏,相信按照微软的战略,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登录PC平台。

NS游戏阵容

尽管任天堂这些年与第三方游戏厂商的关系逐步缓和,早已不是曾经的“三坟机”了。之前很多第三方游戏厂商推出的游戏登陆任天堂平台的游戏机,游戏销量往往都不理想,一方面受限制于任天堂游戏机的硬件性能,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任天堂第一方游戏的冲击。NS平台上面还是有着不少优秀的游戏的,但是从可以拿得出手的经典大作来看,独占游戏并不是非常多,一般在NS平台发售的游戏,其他平台也有。多数购买NS的玩家还是冲着《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超级马里奥:奥德赛》、《超级马里奥赛车8》、《异度之刃2》等任天堂第一方经典独占游戏来的。

游戏阵容角度排序结论:PS4 > NS > XBox

游戏机性能

谈及游戏机性能,首先要了解游戏机的版本。

PS4有:PS4,PS4 Slim,PS4 Pro三个大版本区别

XBoxOne有:XBoxOne,XBoxOneS,XBoxOneX三个大版本区别

NS目前可以说有两个版本:NS,NS Lite

PS4系列性能对比分析

PS4初版:8G DDR5内存,“Jaguar”8核处理器,1.84T浮点运算

PS4 Slim:性能上面对比PS4初版没有提升,图形处理器频率略提升

PS4 Pro:8G DDR5内存,“Jaguar”8核处理器,4.2T浮点运算

PS4 Slim版本只是PS4初版的简化版本,体积缩小版本,性能并没有太大增强,游戏运行方面也几乎一致。

PS4 Pro是索尼PS4的半世代增强版本,在性能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在可以将2K清晰度的画质通过差值运算实现伪4K画质,帧数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PS4 Pro不仅完全兼容PS4的游戏,它还可以通过画质增强补丁来强化游戏表现。PS VR只能配合PS4 Pro使用,这也从侧面体现出PS4 Pro的性能要高于PS4初版与PS4Slim。

XBoxOne系列性能对比分析

XBoxOne:8G DDR3内存,“Jaguar”8核处理器,1.31T浮点运算

XBoxOneS:8G DDR3内存,“Jaguar”8核处理器,1.4T浮点运算

XBoxOneX:12G DDR5内存,Jaguar”8核处理器,6T浮点运算

XBoxOneS是微软XBoxOne的简化版本,外形更加小巧,性能有了一点点提升,但运行的游戏并无太大差别。

XBoxOneX(代号Scarlett,天蝎)是微软XBoxOne的半世代增加版本,在性能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强。可以实现真正的4K高清画质,不仅可以增强原版XBoxOne的游戏表现力,还具有向下兼容XBox360游戏并且强化的可怕能力,能够让XBox360上面的老游戏重新焕发生机。

NS系列性能对比分析

Nintendo Switch Lite屏幕从6.2寸缩小到5.5寸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分辨率同样是720P,这方面对于不介意屏幕大小的玩家来说,也没什么大问题。取消了TV模式与桌面模式,完全变成一台掌机。不能连接电视这点,意味着无法在显示设备上进行输出,这点对于不使用TV模式的玩家而言或许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关于录制视频方面或许会稍微有些不便。

下面是最重要的影响

屏幕前方减少了光感传感器,主机无法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玩家必须自己手动调整

两边的手柄无法拆卸,不支持 HD 震动,没有红外摄像头

所有不支持便携模式的游戏都不能在 Switch Lite 上游玩,即便是支持便携模式的游戏,如果有用到 HD 震动,红外摄像头等功能,那么玩法也会受限制。

一款游戏在不同版本的Switch上面可以游玩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一点在体验上面会有些奇怪,特别是对于不敏感的玩家购买了游戏之后,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自己跟别人玩的方式不同,这一点也是多数玩家关心的重点,毕竟游戏是用来玩的,体验才是第一位。

游戏机性能排序结论:Xbox one X > PS4 Pro > PS4,PS4Slim > XBoxOneS > XBoxOne > NS,NS Lite

价格

价格这点也没什么太多需要详细解释的,索尼与微软开始推出“半世代”升级的策略,分别推出了PS4加强版PS4 Pro与XBoxOne加强版XBoxOneX,这样新产品的价格必定要比老版本价格高。

XBoxOneS,PS4Slim是因为推出的时间要更晚一些,而且还是Slim精简版本,因此价格也会相应低一些。不少人购买电子产品够遵循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因此最老的版本机器往往价格是最低的。(除了限定版本,纪念版本等特殊情况)

9月份推出的NS Lite也是NS的精简版本,因此价格是最低的。

游戏机价格排序结论:XBoxOneX > PS4 Pro > XBoxOneS >PS4Slim> PS4 > XBoxOne > NS > NS Lite

(二手、新旧、区域版本、渠道情况不同,细微价格可能不同,但大体是这样。)

特殊性

御三家的机器还是有一些独有的特殊性的,但这些特殊性是否能成为玩家购买的决定要素,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PS4特殊性之PS VR

PS4的特殊性在于PS4 Pro具有PS VR这个独一无二的强力配件,可以单独购买这个配件游玩VR游戏。PS Store商城中的VR游戏还是比较多的,既有免费的游戏也有付费购买的游戏,价格高低均有销售。诸如《生化危机7》、《俄罗斯方块:效应》等游戏自身具备VR模式,这样可以直接打开VR模式配合PS VR套件进行游玩。目前PS VR套件也要3000元左右,购买前建议先调研一下自己的财力和是否有自己喜欢的游戏,切勿盲目行动。

XBox特殊性之Kinect

XBox的特殊性在于XBox具有Kinect这一体感配件,可以完全解放双手,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肢体运动来玩游戏。不仅具有新鲜感,门槛也比手柄要低一些,年龄大一些的老人和年龄小一些孩子都可以尝试游玩,顺便还能够锻炼身体。目前XBoxOne配备的是Kinect2.0版本,价格稍微要高一些(比Kinect1.0精度要高)。微软推出的一系列体感游戏还是挺有意思的,喜欢体感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NS特殊性

NS的特殊性在于便携性,它具有掌机模式与TV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玩家群体的需要。没有大块的富裕时间,经常出门在外的玩家更喜欢随身携带,利用琐碎的时间玩上一会儿。一旦有了闲暇时间,或者与亲朋好友聚会时,可以通过底座将NS的图像输出到电视上面,大家一起享受欢乐时光。NS特殊的Joy-con手柄是支持拆卸的,一台机器可以同时满足两名玩家游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社交性十足。Joy-con还具备一些特殊的如红外,HD震动等特殊功能,配套的玩法也相对较多。

配合NS推出的Labo纸箱套件,也是十分有趣的设备。玩家不仅可以将NS与纸箱套件组装成各种有趣的结合体,还可以自定义(编程)创造自己的玩法(游戏),不仅适合那些脑洞大开的玩家,而且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结论

索尼众多的独占,微软强大的性能,任天堂独特的玩法,这三家的游戏机都有着各自的特长,购买游戏机要结合众多条件,万万不可盲目跟风。相信看完上面的分析,具体要购买哪一款游戏机,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了。

感谢阅读,我是AGamer,喜欢我的话不妨加个关注哦

有哪些性价比高的游戏机值得推荐?

这个问题也太笼统了吧,题目里的游戏机到底是指主机还是电脑,或者是手机和掌机?这四者不属同一类型,所以没有多大可比性。

主机:

先来说说主机,主机里有NS,PS4,XBOX,三者之中我觉得PS4是最具性价比的。PS4的游戏主机机能好,使用了AMD的显卡,而且PS4游戏大作多,特别是独占大作(神秘海域,死亡搁浅,蜘蛛侠,底特律)!会免还送游戏。

而NS的机能在这三者中只能算倒数了,不仅机能差,游戏还卖的比别的平台贵,最主要冷饭一堆!独占大作的话塞尔达和马里奥赛车还不错,如果不是任豚或者你是个画面党,建议不要入NS。我本人的NS自从玩完塞尔达,吃灰了快两个月。。。

XBOX我比较少接触,不过近年来独占大作少,临近边缘地带。不过E3展又让我对它燃起了希望。

手机:

3000元内玩游戏的话,小米8绝对是首选。最便宜的高通骁龙845手机搭配MIUI系统,王者荣耀高帧率最高画质稳定60帧,刺激战场也是可以HDR高清稳定40帧。崩三是最考验手机游戏性能的游戏之一,小米8玩起来也是流畅的一批。

电脑:

8月份英伟达就要在台北展发布新一代显卡了,现在组新电脑的话总有种入国军的感觉。处理器推荐I5-8500加B360M的盒装套装,散片涨价了,买盒装更划算,还有质保。显卡的话不推荐入手太高,GTX1065就行了,通吃市面所有大型游戏。内存条的话威刚万紫千红DDR4是性价比最高的。

好了,关于游戏机方面,我能说的基本都说完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360系统的PSV2000破解后能玩这些游戏吗?

你列的这些游戏都是老游戏,肯定能玩。 无双系列的高达无双,新游戏勇者斗恶龙英雄集结2,神秘海域黄金深渊,伊苏塞尔塞塔的树海,灵魂献祭ssd,讨鬼传极,仙境传说奥德赛ACE,杀戮地带雇佣兵,重力眩晕这些游戏都是很不错的。

破解的话建议你买64G卡

小时候玩的最经典的一款游戏是什么?

红白机上的FC顽皮狗,它的本体居然是猫和老鼠精神续作?

当看到这一连串的游戏截图,你是不是觉得这画风特别眼熟,甚至还有一种小时候曾在红白机上见过或者玩过这款游戏的印象……

这款游戏在国内有着不少俗称,《古怪赛车》、《怪车大赛》……但是有一个俗称是最为人熟知的,那就是《顽皮狗》。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习惯了这一简单粗暴的游戏名字,在多年之后听到顽皮狗出了《神秘海域》系列的时候,不禁好奇“这顽皮狗怎么还自己做起了游戏来了?”,回想起来简直羞耻。

当然这文说的肯定不是这只“顽皮狗”

然而这款叫《顽皮狗》的 FC 游戏,其实它有着特别奇特的背景故事,那就是它的制作方是出品过“最强 JPRG”《女神异闻录 5》的 ATLUS,且它还是一款根据某部经典动画改编而来的游戏作品,更神奇的是游戏里面的内容竟然和原作要素毫不搭调!而至于这部原作动画本身也是大有来头,不仅在欧美地区和日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从诞生到现在的这 40 多年来更会时而推出新作或衍生作品来保持着关注热度,且由于曾被引进过国内播放,所以它有可能还是不少国人的童年回忆……

游戏与动画,两种童年产物交织在一起,会产生怎么样的回忆往事呢?接下来在这里会带着你们走进记忆回廊,重温各种美好,并且还能对这部童年之作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它是猫和老鼠的搞笑精神后继者

《顽皮狗》(怪车大赛)原名叫《Wacky Races》,是美国动画公司 Hanna-Barbera 在 1968 年 9 月播出的季番动画,一共 17 话(34 个短篇故事),曾通过小神龙俱乐部的方式引进到国内播放。由于小神龙俱乐部曾是国内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因此只要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玩家,相信应该会看过这部《Wacky Races》。

不过即便脑海中还残留着动画的些许印象,Hanna-Barbera 这个名字大家却不一定会熟悉,那么在这里便提及一下这家动画公司的厉害之处,同时也方便《Wacky Races》的后续介绍。

Hanna-Barbera 是一家由威廉·汉纳(William Denby “Bill” Hanna)和约瑟·巴贝拉(Joseph Roland “Joe” Barbera)成立起来的动画公司,名字的由来则取自于两人的姓氏。汉纳和巴贝拉都是热爱做动画的人,且很具搞笑天赋,他们结识于米高梅公司,后来因共同打造出如同奇迹般存在的动画作品《猫和老鼠》第一季,两人瞬间声名大噪。借此机会,两人随即便有了从米高梅独立出来,设立新动画公司的想法。

虽说在 1944 年两人离开了米高梅组建了 Hanna-Barbera(当时叫 H-B 企业),做的事情还是帮米高梅弄《猫和老鼠》动画,直到 1957 年米高梅砍掉了自家的动画部门,Hanna-Barbera 才能够将这部分资源吸收过来,正式以独立身份成为了一家动画公司。也正因如此,无论是 50 年代的《瑜伽熊》还是 60 年代《摩登原始人》,Hanna-Barbera 初期的动画作品都透露着一股《猫和老鼠》的搞笑气息,直到 80 年代的《百变雄师》以及 90 年的《飞天小女警》,这家公司的风格才逐渐褪去了那股“软绵绵”的搞笑外表,改为棱角分明的武斗硬派路线。风格差别之大让人惊叹上述的这些动画真的是出自同一家公司之手的么?

这些角色你又认识多少个呢?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否知晓 Hanna-Barbera 这家动画公司,他们家的作品总有一部是你曾经看过的,这便足以证明 Hanna-Barbera 到底有多厉害了。

回到《Wacky Races》的话题当中,就在前期那股“猫和老鼠”的创作氛围下,Hanna-Barbera 打造了这部经典之作。这部动画本应和自家其他作品一样会是完全原创的作品,但是身为制作人的汉纳和巴贝拉却最终为《Wacky Races》选择了创作原型,即于 1965 上映的喜剧电影《疯狂大赛车》(The Great Race)。这部电影本身是根据 1901 年一场从法国巴黎到美国纽约,横跨三个大洲的全球竞速活动“大赛车(The Great Races)”这件历史事件所改编而来,并通过奇怪的角色造型和夸张的表演为观众带来欢乐,而《Wacky Races》基本上照搬了这部电影的套路(但不包括剧情),说它是《疯狂大赛车》的动画版也不为过。

无论是赛车的造型设计还是比赛过程中的搞笑桥段,《疯狂大赛车》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现代 COS 马拉松那般的胡来,《Wacky Races》也是如此,合计 11 辆风格各异的赛车进行公路上的“生死追逐”,配合上“猫和老鼠”式的搞笑手法,要是放在如今这个年代来看应该也是乐趣多多。

上:《疯狂大赛车》反派车 下:《Wacky Races》主角车

不过《Wacky Races》的重点可不只这些,身为主角却是唯一大反派的 Dick Dastardly 和爱犬 Muttley 他们俩每次闯大祸然后不断吃瘪的情景,才是观众们所希望看到的。值得一提的是,Muttley 负责 Dick 的执行赛车破坏任务,但它往往以捣蛋收场,而自吃其恶果的永远都是 Dick 本人……看到这种莫名熟悉的角色配置,你是不是已经联想到汉纳和巴贝拉最初创作的那对活宝“猫和老鼠”呢。

这只便是许多玩家口中的“顽皮狗”Muttley了

然而要撑起全 17 话内容,仅凭两个反派主角是远远不够的,你们可别忘了剩下那 10 辆赛车以及它们的驾驶员哦,要是没有这帮人,Dick 和 Muttley 的骚主意还真无法为观众带来欢乐。事实上,这么庞大的角色数量在当时的动画里可是很罕见的,幸好两位鬼才制作人脑筋转得快,他们巧妙地将过去作品的部分元素塞进了《Wacky Races》当中,减轻了创作压力。就比如一号赛车 The Boulder Mobile,其原型来自于《摩登原始人》的石头汽车;以及八号赛车 The Arkansas Chuggabug 背上的大熊,一看便知道在模仿《瑜伽熊》的 Yogi Bear……

The Boulder Mobile(左)The Arkansas Chuggabug(左)

这么一看,《Wacky Races》不仅是一款特别好玩的“模仿作”,它同时还能看作是 Hanna-Barbera 全明星大乱斗作品,那么该动画播出后人气又是如何呢?时隔一年的 9 月,Hanna-Barbera 竟然同时推出了两部关于《Wacky Races》的番外动画,一部自然是单独讲述反派主角 Dick 和 Muttley 的白痴故事,名叫《Dastardly and Muttley in Their Flying Machines》。

而另一部则是《The Perils of Penelope Pitstop》,是以五号赛车的萌妹子驾驶员 Penelope Pitstop 和七号赛车的黑手党为主线,叙述着梦幻少女般的搞笑冒险车途。

所以要是说《Wacky Races》当年人气不火爆,那肯定是假的。不说别的,每一年美国的部分漫展还出现不少《Wacky Races》相关的角色 COS 或者赛车 COS,以及今年年初播放的重制版动画,就足以证明这个系列喜剧至今依旧能获得不少人的喜爱。

另外说一件十分有趣(或是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除了推出动画重制版以外,《Wacky Races》还在去年登陆了 DC 漫画平台,画了名叫《Wacky Raceland》的漫画。里面的角色名字和原版一模一样,但是画风和剧情就……总之这是一部很具 DC 黑暗味道且帅气度十足的魔改漫画,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看哦。

要是我说这两图里的人都是同一对主角,你信吗?

它是在异国迎来第二春的童年动画

介绍了那么多关于动画的内容,相信各位玩家已经很清楚《Wacky Races》是一部正宗的美国动画。但你知道吗?它最初的改编游戏,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 FC 版《Wacky Races》(《顽皮狗》),却是一款彻头彻尾的日本作品。这里并不只是说其制作公司来自日本,而是说里面的内容也是极其的日式,丝毫感受不到这是美国动画改编的游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里就得说说《Wacky Races》在日本的发展情况了。

1970 年,《Wacky Races》在美国播放完结不久之后,很快便来到了日本这个国家,且改名为《チキチキマシン猛レース》。不得不说这个日本化名字其实还是很有特色的,因为它从 007 作者伊恩·佛莱明的同名小说改编音乐剧《飞天万能车》(日文:チキ・チキ・バン・バン)以及丸善石油 1969 年的汽油广告《猛烈 DASH》中取出了两组词汇“チキチキ”和“Oh!猛烈(Oh!モーレツ)”,然后再加上代指汽车的和式英语“マシン”一词便成为现在的标题。

两组词汇的各自源头都与汽车密不可分,组合起来的话自然是很贴切《Wacky Races》的主题了。

当然改名仅仅是最开始的一步,日版《Wacky Races》连动画主题曲也换了。如果说原版的 OP 是那种习以为常的美式唠叨开场白,那么日版的就是陈年老物级别的简单儿歌,倒也算是符合那个时代的整体氛围了。不过很神奇的是这首和日版标题同名的主题曲,竟然跟随着动画一同火了,一时间成为国民级歌曲的它直到 20 多年后的日本综艺节目里还能让人听见它的旋律,这就很能让当年追番的观众瞬间泪流满面了。

同样的,FC 版《Wacky Races》的标题 BGM 也是使用这首主题曲。由于该游戏的其他地区版本除了语言显示之外就没作出大幅度更变,因此这首原本只属于日本人的主题曲就这么漂洋过海传到了其他国家,逐渐成为了《Wacky Races》系列的又一标志。

主题曲的更变其实还不是日版的全部,动画里面的各种设定甚至角色台词都是日版独有,原版里并不存在的,这就十分神奇了。不过据说这是因为《Wacky Races》本身也没有剧本,台词全靠演员的即兴表演,所以日版也只能继承了这种“奇怪”的设定,让声优们自由发挥。即便如此,日版还是“很过分”地为原本毫无台词只有嘲讽笑声的 Muttley 加入了大量的原创台词,使得 Muttley 这个角色与其说是狗,不如说更像是套着狗皮的人。

赛车的日版命名据说是由赤冢不二夫负责的,就是那个画《阿松》的赤冢不二夫

《Wacky Races》日版播出后很快便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当时的东京 12 频道(东京电视台)更是把这部作品反复播放,简直是让人想不知道也不行。看到《Wacky Races》在日本迎来了第二春的 Hanna-Barbera 迅速将它其余两部番外篇和一部短篇动画《MAGNIFICENT MUTTLEY》引进到了日本,最终的成果自然不必多说了。

Dick 和 Muttley 的吃瘪精神深得美日两地区的观众喜爱,尽管直到 2007 年为止的这 37 年内《Wacky Races》系列都没有推出过相关新作,但你依旧能见到 Dick 和 Muttley 客串到自家的其他动画中,可见官方还是十分钟爱这两个搞笑担当的。

更为疯狂的是,在 90 年代初 Hanna-Barbera 制作了一部《Fender Bender 500》的赛车动画,里面出现了 Dick 和 Muttley 的面貌,且还是以主角的身份登场,结果日方便将这部动画改名为《新・チキチキマシン猛レース ケンケンのフェンダー・ベンダー500》,一下子就钦定这是《Wacky Races》系列的续作了(然而并不是)。不得不说这狂热的情感还真是令人五体投地啊……

那除了动画方面以外,日本人对《Wacky Races》的这份狂热还能够用怎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呢?没错,就是电子游戏。至80年代开始,日本游戏界踏进了黄金时代,除了自行研发的作品,通过国外作品授权方式改编而来的游戏也是颇为常见,其中最为知名的那便是 CAPCOM 和迪士尼的合作了。Hanna-Barbera 有将自家作品游戏化的打算,同时也察觉到时机的成熟,再加上日本人对《Wacky Races》的情有独钟,于是便有了之后委托 ATLUS 将《Wacky Races》游戏化的故事。

动画(魔改版)在日本已经是现象级别的火热,而其改编游戏又是拿给日本人做,这就使得 FC 版《Wacky Races》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十分“日本化”,到这里也算是为大家解开了本章节开头所提出来的疑问。那么关于游戏和原作要素毫不搭调的理由,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大家已经知道《Wacky Races》是一款赛车题材动画,赛车动画要是做成游戏的话,最理想的类型想必是赛车游戏吧?然而 FC 版《Wacky Races》却是一款很正经八百的横版闯关游戏,这种操作就真的没见过了,那可是系列第一款作品啊。

其次,如果你稍微知道游戏的剧情,那么就能察觉到游戏虽然是《Wacky Races》改编的,却更像是 Dick 和 Muttley 自己的独立番外小故事。

FC 版《Wacky Races》设有 ABC 三条路线,按照常理来说这应该会有一条主线联系着之类的。实际上游戏允许玩家自由选择,这就意味着剧情其实并不重要,但好歹 ATLUS 还是有将它做出来的,所以就来看看游戏说了个怎么样的故事吧:

A 路线:Dick 为了捉信鸽而驾驶飞机追了上去,结果坠机了,Muttley一边嘲笑一边打算救助Dick,然而Dick却让它继续捉鸟去……(PS:信鸽是外传动画《Dastardly and Muttley in Their Flying Machines》登场的角色》);

B 路线:The Mean Machine 引擎坏了,Dick 要 Muttley 去找新的引擎,结果 Muttley 找了一个帆船的帆,自己一边凉快去了;

C 路线:Dick 被印第安人给捉住了,他想要 Muttley 来救他,结果最终 Muttley 也捉住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样子,丝毫没有一点原作那种大赛车乱斗的感觉。不过最后的结尾(制作人员名单)里出现了 The Mean Machine 撞车事故,倒是还原了动画的日常结局,可喜可贺了。至于原作那 10 辆赛车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只是沦为了普通的 BOSS,不明不白就要把他们给打倒,弄得就像是个固有流程似的,所以才说本作更像是 Dick 和 Muttley 的独立番外小故事。

B路线第三关的BOSS战会发生BGM变化,这是外传动画《The Perils of Penelope Pitstop》的梗

尽管故事设定什么的都是走原创路线,但游戏却有一处是特别特别忠实于原作设定的,那就是路线分布与世界大地图。

你还记得《Wacky Races》的设计是源自于实拍电影《疯狂大赛车》么?而《疯狂大赛车》本身就是改编自“大赛车”这个横跨三大洲的历史性赛车比赛。虽说动画没明确表现出来这群人是在环游世界,不过能在游戏中看到《疯狂大赛车》的这一隐藏梗,也算是给粉丝一个小惊喜了吧。

顽皮狗与它的赛车们的延续

ATLUS 获得 Hanna-Barbera 的授权之后,并非只是做了一款游戏,在 FC 版发售后的 4 个月后(1992 年 3 月)他们选择了 GB 这台掌机,推出了名字和 FC 版一模一样的新作品。只是这款 GB 版《Wacky Races》不是 FC 版的移植,游戏类型也总算回归到符合主题的赛车竞速,并且还有各种道具,像极了《马里奥赛车》。然而游戏本身素质不怎么高,尤其是和前作相比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就让本作变得更没存在感了。

GB版《Wacky Races》画面

在后来的日子里,Hanna-Barbera 还曾授权过几家游戏公司(不限于日本)开发《Wacky Races》的相关游戏,除了一小部分是赌博游戏之外,无一不是赛车类型的,这一情况的出现让动作游戏出道的 FC 版《Wacky Races》变得更加独特了。

且不知道是不是 ATLUS 带坏了开头,后续的《Wacky Races》游戏在玩法上都是道具竞速;更厉害的是大家在起标题方面,几乎都照搬“Wacky Races”或“チキチキマシン猛レース”,丝毫没作任何改动,只有极少数作品是会加个副标题以示区别。这就表示,这些游戏如果混在一起的话,你基本上很难从名字和玩法方面分辨出它们究竟哪里不一样,一下子便显得这些游戏缺少了自己的特色。

左上:GB版 右上:GBC版 左下:PS版 右下:街机版,大家名字都一样

不过在这里面也不是没有佳作,就例如 Wii/NDS 平台上的《Wacky Races: Crash & Dash》,基本上很完美地还原了“10 台车比赛、主角队捣蛋”的故事流程,笑点还挺足的。只是竞速到一段过程便进入小游戏解谜的这种极其繁杂的替换玩法是否会好玩,那就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如今的 Hanna-Barbera 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也很难再看到那份独特、又极具年代气息的 H-B 式搞笑动画,但是现在能以其他形式见证着这些动画的继续发展,可以说是粉丝所期盼的结果。虽然我不知道新生的《Wacky Races》系列能否重拾过去的辉煌,不过至少可以通过本文的回顾来再一次唤醒我们那段美好的童年回忆了吧?

对了,除了动画、漫画和游戏之外,《Wacky Races》还在前些年推出过真人版的,只是这个真人版其实是标致汽车的一个广告,好在作品中全 11 台赛车都有登场,还原度还挺足的。

PS:欢迎小可爱们微信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关注任玩堂微信公众号,更多新游资讯尽在任玩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