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廖化,三国杀名将传结局?
廖化走千里的故事是在关羽被吴国所俘,拒降被杀之后。为了活命,廖化只好诈死。在吴国将士们都信以为真之时,廖化带着老母亲昼夜西行,逃归蜀汉。
相比于关羽千里走单骑,廖化此番路程更为艰难,毕竟还带着自己的母亲,而且还是不分昼夜的奔走,关羽还能大摇大摆地休息,廖化却只能一刻不停的往刘备身边赶。
蜀国四将阵容?
三国杀名将传后期蜀国四将为廖化,张翼,傅佥,诸葛瞻。
傅佥出场于《三国演义》第112回至116回,为蜀汉一员勇将。姜维在汉中备战时选拔傅佥操练兵马,傅佥很有胆勇,姜维非常欣赏。
淮南诸葛诞起兵,傅佥建议出兵长城,姜维亦是此意,于是第五次北伐中原。长城鏖战中,傅佥击杀魏将李鹏、活捉王真。后邓艾坚守不出战,傅佥提醒姜维注意有诈,邓艾果然是在等待关中援兵的到来,北伐唯有作罢。
三国杀十周年突破武将排名?
第一梯队:界凌统、界吴懿、界朱然、界关平、界法正
第二梯队:界徐庶、界曹休、界徐盛、界高顺、界韩当、界廖化
第三梯队:界孙休、界潘璋马忠、界简雍、界于禁、界伏皇后、界王异
第四梯队:界郭淮、界周仓、界曹真、界吴国太、界马岱、界郭皇后、界顾雍(慎选,烧条大师)
第五梯队:界孙鲁班、界虞翻、界程普、界马谡、界张春华、界全宗、界公孙渊(慎选,烧条大师)
第六梯队:pve黑名单选手,界刘表、界韩浩史涣、界蔡夫人、界夏侯氏、界张薿
如果评三国四大作死天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姿多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的破坏,使得个人性格有了得以张扬的空间。在这个时代,有的人以自己的功绩流芳千古,可有的人也因为自己的个性让后人指点。如果说三国要评选不作不死的人,那估计会选出一大把。如果要从这些人中间,选出四大天王,那么以我个人的观点,非以下四人莫属。
一、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最耀眼的明星,在整个三国时期,都能够看到他的表演。他在白马坡斩颜良的行动,一直被誉为三国战争史上的绝唱。单枪匹马的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并且还毫发无损的归来,这在当时是极为困难的。
在三国时期,关羽也是极为罕见的全明星武将。他能够单打独斗,也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他可以攻城略地,也可以固守城池。既可以指挥步兵作战,又能够指挥水军。这使得天下所有的将领,都以打败关羽为荣。
在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乐进、文聘都曾经对关羽取得过小胜利,就凭着这些小胜利,他们都得到了曹操丰厚的封赏。庞德甚至为了获得击败关羽的荣誉,连棺材都带上了。徐晃在打退关羽对樊城的围攻后,被曹操誉为千古名将。这些对手,也反衬出关羽的高强。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以三万人马对战近四万的曹军。在这一仗中,关羽利用自己的精锐水军,利用当地秋雨连绵,汉水暴溢的天气状况,水淹七军,以微不足道的代价消灭了于禁的三万援军,取得了威震华夏的战果。这个巨大的胜利,给曹魏造成的影响,使得曹操一时想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但是,与关羽的军事能力相比,他身上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在史书上说他“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他的这些缺点,作为一个普通人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更何况是关羽这样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这给他和蜀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关羽的这个缺点,是他故意形成的。他在很多场合,故意显露这个性格,来起到压人一头的效果。关羽在自己的阵营中,他仅仅对几个位高权重,看的过眼的人才比较尊重,对其他人根本不予理睬。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黄忠在夺取西川和汉中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连曹军主将夏侯渊都被他斩杀。可是关羽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居然会勃然大怒,说什么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
关羽对于黄忠尚且是这种态度,对他的部下就可想而知了。刘备入川的时候,在荆州留下了很强的文武班长。可是在荆州之战中,关羽的后方被东吴袭击,守将麋芳、傅士仁都不战而降。这是公安、江陵失守的主要原因,也是关羽败亡的主要原因。
麋芳是刘备的妻舅,傅士仁是刘备的老部下。他们跟着刘备出生入死多少年,在这个时候却不战而降了。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平常被关羽欺压过甚。而那些文臣,用孟达给刘备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大多也都投降了东吴。
在刘备讨伐东吴的时候,还专门停留了一段时间,想要等待荆州的内应。但是荆州只有廖化归来,再也没有其他人来了。刘备至此才明白了关羽平时对部下的所作所为,给蜀汉造成的危害。
关羽在曹营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脾气。以至于在偌大的曹营中,只有张辽和徐晃两个朋友。可就是这两个朋友,对他也是有保留的。张辽刺探关羽的心意,以自己与关羽的关系是兄弟,与曹操的关系是君父为理由,将关羽的真实心意报告给曹操。徐晃更是在襄樊之战中,和关羽寒暄之后,就马上向自己的部下宣布获得关羽的首级者重赏千金。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在曹营中也没有什么朋友。
而对于盟友孙权,关羽的作法更是令人发指。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和刘备将孙权的东吴作为盟友定义,很重视对东吴的外交工作。这种外交工作,也给刘备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在赤壁之战中,是孙刘联军一起打败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双方获得的六个郡,刘备就独占了五个。但是,这种大好局势,却落得个双方的反目成仇。这中间,关羽对孙权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羽作为刘备阵营的核心,自然知道《隆中对》里“结好孙权”的政策。可是关羽就是不按这个政策来做,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本来关羽镇守的荆州位居长江上游,这让孙权十分忌惮。可是关羽却对东吴君臣十分看不起,张口东吴群狗,闭口江东鼠辈。甚至对东吴炫耀武力,让孙权感到关羽有兼并东吴的心思,对关羽如芒刺在背。
在孙权想要缓和矛盾,向关羽提亲的时候。关羽居然会勃然大怒,他不但撕毁书信,痛骂使者,还指斥孙权。关羽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吾虎女安嫁犬子”。关羽这样的举动,彻底破坏了孙刘两家多年的联盟基础,使得孙权采取了武力夺取荆州的战略。在荆州之战中,孙权夺取荆州,在擒拿关羽后,立刻将其斩首。
在三国时期,被敌人、盟友和自己阵营共同打败的人,只有关羽。关羽的能力再强,也只有败亡的一条路。这和他平时自高自大,看不起旁人的性格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关羽的死,是他平日过于张扬的结果。由于他自大成性,将天下人得罪个遍,才落得如此下场。
二、 张飞。张飞是和关羽齐名的武将,他以骁勇善战闻名当时。人们称他为熊虎之将,万人之敌,说他只是比关羽稍逊一筹。在刘备阵营中,张飞也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长坂坡的时候,张飞负责断后。他率领二十名骑兵,对曹军的追兵大喝,自己就是张翼德,不怕死的来与自己决一死战。曹军上下见此情景,没有一个敢于上前的,张飞就这样使得刘备摆脱了追击。
在日后的战争中,张飞也大放异彩。尤其是在夺取西川和汉中的战争中,张飞更是表现突出。他率领荆州的援军,夺取巴郡,义释严颜,第一个与刘备会师。夺取西川后,刘备给张飞等人的赏赐是最高的,这也显示了张飞的功劳。
在汉中之战中,张飞和曹军的五子良将张郃遭遇。他采取迂回包抄,前后夹击的战术,一举将张郃击败。张郃被打得丢弃战马,和十几个部下爬山逃走。这一战也显示了张飞高超的战术素养。这使得他成为刘备倚重的将领,率领军队处于北方的机动位置,并担任司隶校尉的武职,准备作为北伐的主力。
但是,和关羽一样,张飞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史书上的记载是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个缺点连刘备都看得清清楚楚。刘备劝告张飞说,你对部下随意杀伐,还经常鞭挞健儿,打完了又把他们安置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
可是,张飞知道刘备说的道理,他就是不改。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知道如果得罪了他人,要防止他人的报复。而张飞却不知道有什么底气,对于刘备的教训屡教不改。终于,在刘备出兵东吴时,张飞被他的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所杀,并且拿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东吴。
当刘备只得张飞军队的都督有报告给自己,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刘备叹惜说,噫,张飞死矣。张飞的取祸之道是如此的明显,旁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他自己知道,不但满不在乎,还变本加厉,最终还是死在了这上面。
三、 袁术。在三国时期,袁术堪称乱世中的一朵奇葩。他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可是却因为嫡庶的差异看不起袁绍。两兄弟因此反目成仇,相互不和。但是,袁术也依然享有袁氏四世三公的资源,能够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可是与统一河北,雄踞北方的袁绍相比,袁术的作为可是等而下之了。
袁术本身没有什么大的政治才能,他本身以侠气著称,属于江湖人士的习气。正是因为没有深谋远虑,他来到南阳一带,四处流窜。袁术不是没有根基的人,他先后夺取了南阳、扬州,也是一个有势力的割据势力。
他占据的扬州,是当时天下出精兵的地方。而东吴的孙策、周瑜等人,也曾是袁术的将领。可是袁术拥有精兵强将却不能用,反倒让孙策占有了江东。而这个没有能力的袁术,还生活穷奢极欲,将他的占领区搞得民穷财尽,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袁术还异想天开,居然还要称帝。他不顾部下的反对,以谶语“代汉者,当塗高也”为借口,说自己的字是公路,还符合河内张蜅的符命,在淮南悍然称帝。当时的袁绍拥有四州之地,想要称帝前还对部下试探一下,见反对意见大就暂且作罢。而袁术则根本不理睬周围的环境,就自立为帝,堪称作死。
果然,袁术刚一称帝,就成为了天下的众矢之的。他遭到了以曹操为首的诸侯们的围攻,落得个众叛亲离,无家可归的地步。到袁术临死前,想喝蜜水而不可得,气得呕血而死。袁术作为三国期间,唯一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帝的人物,纯粹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四、 孟达。孟达是三国时期最反复无常的人之一,他比起“三姓家奴”吕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孟达先后投奔了刘璋、刘备、曹丕等几个阵营,在最后想要从曹魏阵营回归蜀汉阵营时,被司马懿所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孟达并非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他和杨松、法正为友,也绝对不是一个庸人。但是看人极准的刘备,在入川的时候只带了法正,而将孟达留在的荆州。这里面就能够透露出刘备对孟达的一丝看法。在孟达攻下房陵之后,他又和刘封一起攻下上庸,成为刘封的属下。这里我们看到,凭孟达的能力足以攻下上庸,派刘封去帮助他纯粹是多此一举。
孟达和刘封不和,还拒绝了关羽的求援,造成了关羽的败亡。孟达见势不妙,就率领部下投奔了曹丕。曹丕很赏识孟达,给他加官进爵,还让他镇守新城。孟达在曹丕死后,又心中不安,重新想回到蜀汉阵营。可是,孟达和诸葛亮、李严书信往来,却迟迟没有实质上的动作。于是诸葛亮在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派人使用诈降计,将孟达的举动报告给了孟达的对头申仪。结果孟达被迫起兵,被兼程赶来的司马懿击败所杀。
我们肯孟达的一生,就是一个作死的一生。他追求的似乎是一种自由的生活,不希望有人束缚他。他最终在上庸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他营造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可是,为了这一切,孟达的付出则是巨大的,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我们看孟达,他做事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根本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在蜀汉阵营中,他原本有着良好的开端。他的朋友法正就在刘备的阵营中做出了一番事业,深得刘备的信任。有法正在刘备身边为孟达说话,孟达本可以有个好的前程。可是他自己却落得个背井离乡,投降敌人。
在攻打房陵的时候,史书记载,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的兵士所害,这个害字意味深长。因为对于敌方的人员,是不应该用害字的。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让大家深思。再加上蒯祺和诸葛亮的关系,让孟达心中留下了阴影。
在和刘封的相处中,面对年轻气盛的刘封,以孟达的才能,应该可以和刘封和睦相处。可是,最后两人剑拔弩张,这就不只是刘封一个人的责任了。孟达破坏援救关羽,临走给刘备留书,这一切都是给刘封挖的坑,让刘封最后走向死亡。更可笑的是,在法正早已死去,蜀汉由诸葛亮执掌政权,孟达居然想要回归。这真不知道孟达是怎么想的,纯粹是作死。最后他还是死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做了诸葛亮北伐的垫脚石。
而孟达到了曹丕的阵营中,依然是我行我素。他自以为有曹丕的宠信,有桓阶、夏侯尚的朋友帮助,就能够保住自己荣华富贵。可是他的飞黄腾达,也遭到了曹魏阵营中人的嫉恨。比如刘晔就说他会为曹魏生患,司马懿也说他不可任用。这使得孟达在曹丕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心安,可曹丕一死,桓阶、夏侯尚也相继离世,孟达就感到了不安。
这个时候,自作聪明的孟达就又动起了歪脑筋。他想利用新城位于魏蜀吴三国交界的地理位置,和三国交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可是,孟达却又不认真做好准备。结果,事与愿违,他被诸葛亮利用,在被司马懿攻打的时候,居然毫无准备。而蜀吴两国也只是象征性的出兵,也没有给予孟达实质性的援助。这让孟达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了灭亡的下场。孟达反复无常,他的灭亡纯粹是自作自受。
结语: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但是,在这些明星中,有那么一些人却因为自己的缺陷,作死了自己。如果要评选作死的四大天王,我的个人意见,有关羽、张飞、袁术和孟达这四人。
这四人,有的能力出众,有的基础优良,有的智勇双全,有的素质过人。可是,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作死,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原本可以改变历史的人,则给后人留下的是深刻的教训。俗话说的好,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清楚的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陷,这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国杀廖化技能一技能可以用几次?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限定技——整局游戏只能使用一次的技能。 目前三国杀武将限定技有:
庞统:【涅槃】——限定技,当处于濒死状态时,可以丢弃所有的牌和判定区里的牌,并重置武将牌,然后摸三张牌且体力回复至3点。 神周瑜:【业炎】——限定技,出牌阶段,可以选择1至3名角色,分别对他们造成最多共3点火焰伤害(可以任意分配),若将对1名角色分配2点或更多的火焰伤害,必须先弃掉4张不同花色的手牌并失去3点体力。 贾诩:【乱武】——限定技,出牌阶段,可以令除你外的所有角色依次对与其距离最近的另一名角色使用一张【杀】,无法如此做者失去1点体力。 ☆SP刘备[1]:【誓仇】——主公技,限定技,回合开始时,你可指定一名蜀国角色并交给其两张牌。本盘游戏中,每当你受到伤害时,改为该角色替你受到等量的伤害,然后摸等量的牌,直至该角色第一次进入濒死状态。 廖化:【伏枥】——限定技,当你处于濒死状态时,你可以将体力回复至X点(X为现存势力数),然后将你的武将牌翻面。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祝您游戏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