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歌度,如何看待百度与google市场份额竞争?
随着谷歌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无论对谷歌自身,还是广大网友,都是好消息,甚至对一直“躺在病床也能赚大钱”的百度也是好事。
先说谷歌,前几年因为一些意识形态的政治因素,谷歌最终退出中国市场,近期谷歌除浏览器一些产品以外,像谷歌地图已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谷歌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网友的青睐。
再说百度,前几年因为谷歌被迫退出市场,使得百度在搜索市场上一家独大,才会导致百度近年来各类人命事故的变生。如果引入谷歌,例如谷歌地图,势必让百度、腾讯以及阿里,重视对待,在产品研发上不甘落后,受益者最终还是广大网友。
常言道:竞争使人进步,垄断使人堕落。
百度在未来有可能被其他互联网公司收购吗?
一个公司被收购,起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公司的主要业务已经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公司亏损,活不下去了。
2. 公司没有新的业务,没有起死回生的希望。
现在我们来看看百度符不符合这两个条件。从2005年上市到2017年,百度公司从未亏损过,最多是利润下滑,公司还能赚钱谁还会卖?财报显示,百度净利润141.41亿元,已经超过了2016年全年,公司经营开始好转。百度正在励精图治的追赶AT呢,这种情况下,百度是不会出售的。
第二个条件,百度现在还有AI(人工智能)业务给公司带来盈利的希望。百度目前在AI 领域主
要有及家庭场景为核心的Duer OS 和以智能驾驶场景为核心的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两大生态级应用项目。在今年9 月开放的Apollo1.5 新增开放了“障碍物感知、决策规划、云端仿真、高精地图服务、端到端的深度学习”五大核心能力,支持昼夜定车道自动驾驶。
而且今年以来,百度公司经营开始回归主业。今年以来,百度先后出售移动游戏业务、外卖业务等非核心业务,公司精力聚焦于搜索和AI业务。财报显示,百度的广告业务,用户人数和平均客户收入开始回升。今年第三季度,百度
网络营销业务收入人民币201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3%;活跃网络营销客户数为48.6万,同比下跌7%,但环比上升3%,已是连续第二个季度环比上升;平均每网络营销客户收入为4.09万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9%。
你还知道哪些搜索引擎?
第一名仍然是Google 的 Chrome 浏览器,蝉联全球最受欢迎的桌面浏览器,其次是火狐浏览器。而火狐虽然一直叫嚣比谷歌浏览器速度还要快,并且笼络了一部分程序员受众,但在排名上依然落后于谷歌浏览器Chrome,并且落后50多个百分点。
根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3月份,Google Chrome浏览器占比为61.77%,这就意味着全球10台PC中就有超过6台设备运行这款浏览器。Mozilla Firefox的占比为10.52%,Edge浏览器的占比仅仅只有4.46%。紧随其后的还有苹果自带的Safari、搜狗浏览器、Opera、QQ浏览器、IE8和UC浏览器。而经常以杀毒全家桶形式或广告形式出现的浏览器并没有入榜。
为什么谷歌会让用户尽快的离开谷歌?
不觉得谷歌现在也是让用户尽快的离开谷歌。百度结果很早前就开始做结构化的呈现,本质是提升用户时长,进而为变现创造更多机会。搜索在移动互联网不是唯一入口,内容前置留下用户,是必须的,谷歌也一样。
google和百度都有竞价排名?
除了上面有答主提及过得搜索结果的全面性等,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就知道,某度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广告在确保人们获取准确高质量的线上信息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不良广告却会破坏用户的上网体验。
为了给用户提供良好的线上体验,Google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广告政策。2016年,Google 移除了违反广告政策的 17 亿条广告,比 2015 年增加了 9.2 亿条。
以下是 Google 在 2016 年对抗不良广告的一些例子:
一、非法产品广告
线上最常见是一些推广非法活动或产品的广告,例如非法药品和赌博活动(在禁止赌博的国家)。2016年,超过 6800 万条违反医保政策的不良广告被禁止,比 2015 年多出了 1250 万条。
与之类似的是,越来越多的赌博广告并没有获得所在国家监管机构的合理授权。2016年,超过 1700 万条推广非法赌博的不良广告被撤下。
误导性广告
Google 要求广告主在广告中做到坦率诚实,为用户提供做出明智决定所需的正确信息。一些广告会通过故意误导和惊吓人们来增加点击量和观看量,例如向人们发问“你是否有可能患上这种罕见的皮肤病”或推广能够让人们在 3 天内轻松减掉 50 磅的特效药。2016年,将近 8000 万条欺骗、误导以及惊吓用户的不良广告被撤下。
二、移动端不良广告
近年来,专门针对移动端的不良广告数量呈现出了增长趋势。如果你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突然毫无征兆地跳转到应用程序商店,并自动下载一款你从未听过的应用程序的话,这很可能是“自动点击广告”在作怪。2015年,只有几千条这种不良广告被监测到并被禁止。2016年,Google 平台上监测并禁止的自动点击广告出现了大幅增加,超过了2.3 万条。
三、试图欺骗系统的广告
随着 Google 不良广告识别系统的进步,这些不良广告也变得越来越狡猾。不法之徒知道,涉及特定产品的广告——例如减肥补充剂广告或发薪日贷款广告——是 Google 政策所不允许的,因此他们会尝试欺骗监测系统。这就成了一场猫捉老鼠游戏。2016 年,这种欺骗行为出现了大幅增加,不过 Google 早已做好了准备。去年,将近 700 万条故意欺骗监测系统的不良广告被撤下。为了对抗伪装广告,Google 直接向这些伪装广告的发布者宣战,阻止他们在 Google 平台上发布广告。2016 年,Google 关停了涉嫌发布花边新闻伪装广告的 1300 多个账户。通常,少数的几个发布者就能够发布很多不良广告:在 2016 年12 月进行的一次花边新闻伪装广告集中清理行动中,Google 关停了 22 个发布账户,这些账户发布的广告在一周的时间里就取得了 2000 万人次的浏览量。
四、推广不良网站并从中牟利
在线上广告生态系统中,影响用户体验的不仅仅包括广告,还包括在他们的网站和内容中运行广告以实现盈利的发布商和网站主。Google 针对使用 AdSense 平台的发布商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旨在让广告主、用户和发布商享用安全干净的 Google 内容和搜索网络。如果发布商违反政策的话,Google 可能停止在他们的网站上显示广告,甚至是关停他们的账户。
作为 Google 的长期政策,AdSense 发布商是禁止在协助欺骗他人的网站上发行广告的,例如售卖假文凭或抄袭论文的网站。去年,Google 发现有必要扩大禁止内容政策的覆盖范围:在 11 月新推出的 AdSense 不实内容政策让 Google 能够针对伪造自己的身份、用内容欺骗用户的网站主采取行动,就像在广告政策中禁止歪曲事实一样。2016 年 11 月至 12 月,Google 对涉嫌不实内容的 550 个网站进行了审核,其中包括仿冒新闻机构的网站。Google 针对其中 340 个以歪曲内容和其他方式违反政策的网站采取了行动,将近 200 个发布商被永久封号。
对于 Google 来说,改善线上广告体验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场持久战,Google 会坚持做下去,从而营造可持续的优良网络环境。
各种差别大家在使用两种搜索引擎的时候还是能感受到的,这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