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园天气,你拍到过什么特别的云彩吗?
🙏🏻🌹彩云之南是云南的美称🌹七彩云南更是地地道道昆明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所以说🌹传说中彩云之南是神鸟凤凰的故乡🌹彩云仙子的闺宫🌹是鲜花四季的花城🌹是可以一脚跨两国家的边疆赛江南之门户🌹是边界与国际贸易连接多个国家的经济枢纽……🌹彩云之南这么美🌹你今生不来转转🌹真是遗憾🌹春之城欢迎你🌹🌹🌹🌹🌹🌹
黄石儿童公园要门票吗?
不需要。黄石儿童公园摩天轮屹立于磁湖边上49米高的摩天轮,坐在上面,磁湖美景和游乐园全貌尽收眼底,一边是宁静湖景,一边是奇幻乐园,肯定让人感觉很爽。
从早上9:00入园,只要你有足够的精力,可以一直嗨到21:00(特殊天气除外)。夜晚酷炫的摩天轮,自带灯光秀,在磁湖边美不胜收。
久违的动物园回来了
除了游乐设施项目外,黄石人久违的动物园回来了:孔雀、火鸡、珍珠鸡、细尾獴、土拨鼠、袋鼠、斑马、矮马、长颈鹿、黑天鹅、海狮、羊驼……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
无夏之年是近乎全球同步的气候巨变,但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巨变的源头,是一座位于印度洋的火山睡醒了,它向人类宣告它的名字:
坦博拉。
坦博拉从属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的北部,在1815年的4月份之前,这里的海水澄澈,在17世纪的时候,伊斯兰教进入松巴哇岛,有了信仰的人们,生活过得十分充实,他们并不相信灾难。
可一切美好幻想,终结于1815年4月5日。
这一天坦博拉山情绪躁动,整个印度洋世界都在酝酿着一股暴虐的气息,而在松巴哇岛的居民们却知道,那座高达4100米的坦博拉它爆发了,山顶被崩裂,熔浆四溢,不是流淌,而是喷射,火山灰遮天蔽日,信仰也无法救人。
自然之怒袭击了群岛,碎石和边喷发边冷却的火山灰覆盖了天空,这场灾难以松巴哇岛为中心点,播撒了厄运,对当地居民造成的直接影响是:高达六万人的死亡数量,火山灰占领天穹,隔绝了日光。
可这只是表象,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坦博拉爆发对当地的直接伤害不需多说了,最起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的环境接近人类的极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火山灰隔绝了日光,没有日光照射,会陷入冰冷之中。
更可怕的是,巨量的火山灰跟随着地球运动,散落到四周,这个四周,就是指全世界。
据说在坦博拉火山爆发最剧烈的四月里,在欧洲都能看到印度洋方向天空的“黄金晚霞”,但这种黄金晚霞又有些暗淡异常,实际上,那不是晚霞,而是随风疾驰而来的火山灰。
这些火山灰的“份量”到底有多少呢?
坦博拉火山爆发的等级为“7级”,是人类历史上的最高,它喷射到空中的物质,高达1300亿吨,注意,是1300亿!
即便这些火山灰不能覆盖全球,但因为气候和气温差距,火山灰会在部分地区形成“堆积”,譬如巨量火山灰经过某地区的温湿的天气系统,就会减缓速度,形成堆积。
堆积之后,就会产生“火山灰效应”。
已经高达“7级”的火山爆发,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的确造成了事实上的明显影响了,在坦博拉火山,这场喷发持续了将近三个月之久,三个月的时间里,坦博拉的高度从4100米变成了2850米,消失的高度,就是天空的灰霾。
在1815年,坦博拉的爆发其实已经导致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气温降低了,但因为在七月份之后,迎来了秋天,随后便是冬季,在冬天的时候,地球也处在了“远日点”,所以这里面的综合因素让人们暂时还看不出变化。
等到来年夏天,欧美亚州大部分地区,才真正知道了这场火山爆发后遗症的可怕。
1816年夏天,欧洲首先发出哀嚎。
在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同时期,欧洲反法联军讨伐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反法联盟虽然最后取得胜利,但这场联动性、影响范围极高的战争,造成了欧洲的粮食紧张,本以为等到来年可以丰收弥补,却没让人想到,夏天的欧洲下了雪。
比如德国,大夏天出现霜冻,让人不寒而栗,而英国则是大量的牲口死亡,这里面有粮食的产量降低导致的,也有天气的原因造成的,欧洲人最早喊出“夏天消失了”的口号,整个欧洲陷入了未知的恐慌。
这场火山爆发的余波还不仅于此,因为一系列的因素作用,欧洲的大部分河流在这个夏天却异常泛滥,背后的根源与火山灰遮掩了太阳活动有关。
1816年冰火两重天的美洲
欧洲不好过,美洲也跟着同步。
坦博拉所在位置制造出来的“隔山打牛”,让美国人也不好过,1816年,美国的“火山灰效应”反应迟钝,在四月份的时候,美国天气处在25摄氏度的平均值,他们嘲笑欧洲被“天罚”,殊不知,到了五月份,他们也要倒霉。
美国的五月份,气温忽然骤降,在东北部地区,作物竟然被冷死,而大农场模式的美国人对此连哀嚎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是想救都救不了,只能乖乖等死。
到了六月份,火山灰迟到的作用终于来了,大风和霜冻笼罩大部分地区,很多人在大夏天被冻坏甚至冻死,比欧洲人好不到哪里去。
而这个时候,美国的部分地区更是“邪恶”,气温有时候升到35度之高,不久后,又立即降到了五度以下,有些地方的河流都结冰了,关于作物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了,美国人更在意消失的夏天,会不会灭绝掉他们这个自由的国度。
这场危机不仅仅是在1816年让欧美悲呼,据统计,影响长达了三年之久,只是在1816年最明显罢了。
1816年的亚洲中国
欧洲受灾,距离坦博拉最近的亚洲自然是避免不了,当时是大清的嘉庆年间,中国受灾最严重的是西南地区,最典型的是和东南亚紧紧连接的云南。
这场火山连锁反应给中国制造出最典型的名词是:
“云南大饥荒”。
其实关于“云南大饥荒”,在1815年已经开始了,所谓1816年无夏之年,这是和欧美地区同步的说法,要单独去探究中国云南,1815年的火山爆发在同年就已经波及到了云南。
根据清朝的《大姚县志》记载,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云南的大理、昆明、云州等等地区已经开始了饥荒,人均食粮骤减的情况:
“大饥,斗米三两,饥者食草根树皮土粉”。
但因为清朝同时期的天文机构根本无法判断千里之外的火山爆发造成的连锁反应,对于云南饥荒,也就一如既往地认为是“天罚”,在朝廷上,无非就是要求嘉庆检讨自己,该认错就要认错,祈求上天原谅。
而当时有文人的诗句,便把这种离奇的天气状况描述了下来:
“春风不遣湿云散,淫雨连绵及半夏”。
春季的雨没有被晚春带走,反而一直延绵到了夏天,而这种诗句还是往好的意境描述的,在楚雄,已经有人老老实实地写下,就是“冰雹”,根本不是“淫雨”那么简单,如果光是淫雨,也不至于作物大面积受伤了。
饥荒的蔓延让人冬季也难熬,夏季没有积累,冬季自然是更加可怕,朝廷除了满足最大功率的赈灾以外,也只能是听天由命。
到了1816年,倒霉的就不止是云南了,中国的南北,“夏天”都消失了。
首先是属于南方的江西、安徽地区,这两个地区有明确记载的大夏天霜冻现象,也有作物凋零的现象,因为当地的官员积极上报,这才被及时知晓,而其他的地区到底是没有还是瞒报,一言难尽。
而长江流域则是出现了“六月飞雪”的可怕现象,在一百多年前,也只有可怕的“小冰河期”能让六月飞雪出现,嘉庆二十一年的六月飞雪再现,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地区都紧靠当时的“中枢”城市,江西可以通过广东和湖南迅速赈灾,安徽可以通过江南赈灾,对这些地方的百姓造不成致命影响,比如在地方县志记载,七月份的安徽,都有百姓烤火度日,日子是剧变了,但最起码还能应对。
最糟糕的,还是云南地区,当时的“食观音土”现象,让朝野震动。
观音土又叫做“膨润土”,看起来很粘稠,长得跟“面团”非常像,实际上这种土质是人体不能消化的,但因为连续两年的歉收,百姓已经无法忍受了,与其等死,不如“撑死”:
“州西观音箐有黄土,细腻如豆面,民称观音土,争取食之。土性重滞不化,有胀死者”。
很显然,极端的天气把云南百姓逼得没有办法了,吃土吃到撑死,也是十分无奈的下场。
而云南大饥荒,一直持续到了1818年才基本度过,这个过程中因为饥荒而死亡的百姓十分之多,他们不是坦博拉的直接受害者,却是火山灰效应的间接受害者。
因为世界的封闭性,清朝习惯性把这几年的“无夏”看成了清初时期的“小冰河期”反常现象,出现的反常天气,也就是正常。
而欧美地区的学者,则是不死心地对无夏之年进行研究,比如他们发现无夏之年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球温度普遍在三年的时间里下降了0.7度,直到了1818年,这细小的降幅才消失,欧美地区又恢复了正常。
那么这0.7度的降幅,最直接的事件就是坦博拉火山制造出来出来的火山灰,这不仅是逻辑推测的,还有人看到过天边火山灰席卷而来的现象,这意味着这种变化也是肉眼可见的,而没有人,能对这件事情负责。
人类也无法向地球、向火山寻求答案,很多人把火山爆发看作是天罚,也有人在猜测,人类或许未来会被灭亡在大自然的手段下,而最简单,最让人无法避免的方式,就是大型的火山爆发。
而在不久前,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境内的海底火山爆发,已经被预警为“2022年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源头之一,也不负众望,汤加火山的火山灰已经到过了澳大利亚的上空,接下来最直接影响的国家,首先就是澳大利亚。
因为汤加火山的规模和能量不及坦博拉火山,或许这一年等不来无夏之年,可也是要做好准备,预防连锁性的天气灾害,如果靠北一些的地区,根据坦博拉火山灰的蝴蝶效应,说不定可以在夏季看到飞雪。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黄石水上乐园白天还是晚上好玩?
晚上好玩,炫目的灯光、酷炫的音浪、科幻感十足的无人机、绚丽的烟花,游客们随着音乐的响起拍打着浪花……即日起,黄石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夜场欢乐来袭,用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游乐活动,为每位宾客带来无与伦比的清爽乐趣。
超级火山喷发是否会毁了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超级火山喷发是否会毁了美国?
对于黄石国家公园的印象,大家应该停留在灾难片《2012》中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的超级场景中,确实这特效做的非常不错,甚至种花家还专门截取了GIF作为素材!
喷发瞬间的的场景,有个小小的黑边,各位对付着看!
后面的截图视觉效果明显好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黄石公园的火山喷发真有那么厉害吗?它的影响范围会有多大?我们下面来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黄石公园以及火山的来历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另有部分位于蒙大拿和爱达荷州,占地面积达到了898317公顷,约为:8983.17平方千米!黄石公园有著名的老实泉,也有无数野生动物,还有历史古迹博物馆,以及星罗棋布的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等,当然我们今天并不是来介绍黄石公园景点的,而是要介绍下黄石公园的休眠火山!
上图为黄石公园的大棱镜温泉
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
提到黄石公园,那就不得不来了解下黄石公园下休眠的火山,它的规模达到了数十千米,这座休眠的超级火山在过去的210万年间,总共超级喷发过3次!这是一个可怕的记录,自上一次喷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约60万年!按喷发时间算,似乎到了第四次喷发的边缘?
请注意上图中黄色线条圈起来比较大的范围是黄石国家公园,而红色线条圈起来的则是210万年前第一次喷发时的被彻底冲开的火山口,与黄石公园巨大的面积比起来,这个火山口甚至占了整个公园的1/3-1/2,难以想象的一个巨大存在!
薄薄的地壳下是一个通向地幔的岩浆柱,如果黄石公园喷发,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其严重后果,也许各位可以了解下西伯利亚地盾火山!
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大约在二叠纪与三叠纪(2亿5100万年前到2亿5000万年前)之间的超超级火山喷发,是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其喷出的熔岩体积高达100-400万立方公里。是5亿年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上图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火山岩分布地图,可以简单对照下,这个规模是有多大!
地质史上五次生物大灭绝以及发生时间与灭绝的生物类型!
二、黄石公园的火山真的会喷发吗?
无论黄石公园的火山规模有多大,但我们最关心的永远是它是否在未来某一天会喷发!从1923年黄石公园的休眠火山开始有记录以来,每年隆起速度是很可观的,在过去的的三年间平均每年上升7.6厘米,这一速度前所未有!但取得数据仍然不足以判断火山灰在什么时候喷发!
上图是黄石公园和答题吨国家公园的数字3D高程图,GPS数据揭示了其高程变化,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的火山口上升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快!上图中向上的红色箭头表示火山口的隆起,向下的红色箭头表示附近的土地下沉,黑色箭头表示地面水平移动!
黄石公园地下岩浆上升示意图,最后一次喷发形成的火山口达到了55 x 72千米(约:3960平方千米),后来多次地震与非爆炸性的熔岩流填满了这个火山口,形成了随着岩浆室上下起伏的“复活穹顶”!随着起伏幅度的加大,以及各种小型地震的连续发生(黄石公园每年平均发生1000到3000次小型地震),另据2009年美国地质勘探局一份内部报告说明,黄石湖湖床底部发现一个高约30米,直径600多米的隆起!来自黄石公园的所有数据表明,未来这个超级火山喷发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加!
三、黄石公园火山喷发的后果有多严重?
1980年6月22日,位于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火山灰覆盖了美国西部大片区域,总共导致了57人罹难!另据美国地质学家保守估计,黄石国家公园的的火山喷发至少是圣海伦斯火山规模的1000倍以上!
圣海伦斯火山喷发前后,整个山头被削去400米左右!
假如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超过1600平方千米的美国国土上将被覆盖超过0.3米的火山灰,三分之二的国土将不再适合居住,交通瘫痪,难以计数的人无家可归......那么仅仅是影响美国吗?全世界能一起做围观群众?
上图是地球上由于温差以及地球自转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大气环路,上图则主要表现的是北半球西风带,这是一条永不停息的环绕地球运行的大气环流!如果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的话,位于北纬44度刚好是西风带的控制范围,那么大量的火山灰将会进入西风带环绕地球!根据西风带的平均速度,它大约会在6-8天内到达中国,约12-15天之内环绕整个北半球,再由极地与赤道气流交换影响全球,因此黄石公园火山一旦喷发,那么整个地球也要超级重感冒一回!即使没有冰河世纪,那么小冰期也许“指日可待”!
上图是1000年以来地球平均温度变化曲线
火山喷发时间与小冰期周期大致对应
从上述资料来看,如果黄石国家公园火山喷发,那么全球小冰期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平均温度略有下降也许是难以避免的,可能这将导致极为严重的粮食减产以及极寒天气出现!当然这对于当前如火如荼的全球变暖讨论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温室气体排放进尽早走出这个所谓的“小冰期”!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不会希望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