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 防沉迷,魔兽世界玩家痛斥怀旧服正在被毁掉

天美资源网

魔兽世界 防沉迷,魔兽世界玩家痛斥怀旧服正在被毁掉?

《魔兽世界》的怀旧服有多火,对正式服的压力就有多大!怀旧服上线至今,玩家的热情已经得到暴雪的重视。这“重视”表现在哪?正式服开发团队数次提到从怀旧服的重制上,找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优点。其在正式服也被怀旧服影响到回归了被移除的经典技能,9.0压缩等级到60级,还有部分的经典天赋,都在后续的版本里面重新出现。

那么,魔兽团队对怀旧服的“重视”除了以上那些借鉴的地方,还有就是目前怀旧服的阶段内容解锁。因为直接推倒了之前定下的六个阶段内容,加快了解锁步伐,这让不少玩家觉得这是暴雪为了不影响正式服9.0版本的上线而让怀旧服做出的让路,并直接在魔兽论坛里面发帖指责魔兽团队的“别有用心”。整个帖子的内容获得了大量玩家的支持,可见玩家对怀旧服的热情有多高,有多不希望怀旧服被现在的暴雪玩坏。

魔兽世界 防沉迷,魔兽世界玩家痛斥怀旧服正在被毁掉

其关键就是玩家觉得战场和黑翼之巢都比预期的解锁时间提前了三个月左右,这意味着怀旧服的所有内容都将在一年之内全部开放。而正式服的《暗影国度》预计在八月或者九月上线,这明显是为了错开正式服的新资料片,提前解锁完怀旧服的所有内容让玩家不得不选择入手新资料片,毕竟怀旧服只需要月卡,新资料片才是暴雪的收入大头。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新资料片的收益最大化,而这就不得不“毁掉”怀旧服。

而且,该玩家提到《争霸艾泽拉斯》是个漂亮的资料片,艺术团队做得很好,但游戏内容却没有完全支撑起整个资料片。目前最新的资料片《暗影国度》已经放出的部分内容也是“换汤不换药”,这会让玩家更沉迷于怀旧服。而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暴雪做出了“毁掉”怀旧服来换取正式服的热度。并表示如果暴雪不认真对待怀旧服就不要推出怀旧服,不要拿怀旧服来推动正式服的热度。

这个贴子本身是发表到魔兽社区的,在发表之后引起了“轰动”,随后暴雪紧急删除了该帖,并且没有给出任何答复。从整个过程看,怀旧服的玩家对于现在的魔兽团队的做法并不认可,包括现在的各种卡顿和BUG,这到底是暴雪故意的不进行优化还是真正的无法解决问题?至少目前大部分玩家认为是前者,“暴雪不想看到怀旧服的热度超过正式服”这或许是对的。

到底什么才算是沉迷游戏?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游戏,不同的操作方式,不同的阵容,有的紧贴生活,有的虚拟现实。不畏为游戏的吸引力不大那到底怎么才算沉迷游戏?其实这个并没有太明确的定义,它不像医生看病,也不是几何中的方程式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虽然在众多的游戏玩家中,有的人极爱游戏,基本上天天都要玩,(游戏主播除外😂️)更是有的人网吧一泡就是成周上月,其实真正的沉迷游戏无非是不理世事只沉迷于虚拟世界中。

沉迷游戏的几大特征连续性你可以很明确的看到,沉迷游戏人的特点,那就是这个人每天都离不了游戏,是连续性的,基本上可以称为是上瘾。如果一天不打他就浑身难受如果说这是个习惯无非是沉迷游戏的借口。

2.惰性

惰性可以说是沉迷游戏的又一个特征。

它也可以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心里,让你很明确的看出他沉迷游戏。眼中没有锋芒,永远不会想着上进因为他的心中没有奋斗这两个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像这种沉迷游戏的他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反而往往会认为是其他人不懂它的世界。(如果说是俯瞰凡人的眼光根本不夸张)。

3.精神萎靡――只对游戏感兴趣。

天天熬夜通宵打游戏,再所难免对身体不好,黑白颠倒怎么说也影响内分泌,这样的人会变得有一点点奇怪。可以说它的注意力全都放到游戏上面,对其他事物看得不重也可以说根本提不上兴趣。但是说游戏他会两眼放光。让你完全有跟他志同道合之感。

我们只是说了几个沉迷游戏显而易见的特征,就像有人说的如果你坐着能挣钱,那你大可坐着。如果不能那你何必在这个上面深深的执着。

相对于游戏我们也是一样,如果这个东西对你现实跟心理都有用,或者说它是你的职业,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做好它。但如果不是我们可以学会拿起放下。生活还有更美好的东西何必止步于眼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建议小学生玩魔兽争霸与魔兽世界这样的大型游戏吗?

什么?建议不建议小学生玩《魔兽争霸》和《魔兽世界》?这还用问吗?作为一个成年人,深知网络游戏的危害,虽然不至于危害社会,可是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沉迷网游,不思进取,冷了亲情,长久的在电脑前玩游戏,也会让视力下降,身体出于亚健康状态,不说小学生,就是个成年人,也会吃不住。

对于小学生的建议,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积极向上的休闲活动,比如玩玩玻璃弹珠、下下飞行棋,去体验大自然和和稀泥捏泥人,捕个蝴蝶蜻蜓制成标本,观察爬山虎的脚等等这些充满乐趣又能收获知识的活动。我们要正确教导小学生,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个四有青年,当个科学家、医生、律师,好好报效社会。

而魔兽游戏是什么?是个充满暴力的世界,里面都是打打杀杀,有亡灵有骷髅,一起都是虚拟的世界,违背现实定律的世界。如果让小学生接触魔兽世界,那很可能会让他们以为现实也有灵魂医者小姐姐,也可以背后闷棍别人,也可以放夹子设置陷阱,也可以潜行随处窥视。

总之,我们作为成年人,一定要杜绝小学生进入魔兽争霸或者魔兽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太可怕。而更让人可怕的是,作为一个魔兽世界玩家,当团里有个真小学生的时候,那种瑟瑟发抖,永不通关的,无数团灭的噩梦。“你是小学生吗!”“哥哥我真是小学生~”

那时真的可就是:“M奥迪尔,要求:985毕业”

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社交游戏监管必须有,由于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各种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迭代,现在几乎人人一台智能手机,而手机最大的作用就是社交,无论是打电话还是聊微信,都是如此,而社交游戏因其趣味性,更是爆发了起来,尤以王者荣耀为最。

从游戏的角度,王者荣耀无疑是成功的,王者荣耀是中国少有的现象级游戏,其趣味性和竞技性人人称道,从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它究竟有多么的火爆。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但是也正因如此,它也遭到了人民的广大争议,因为 N多青少年沉迷于此,王者荣耀也被称为“王者农药”因为它释放出了满满的负能量,如农药般有毒!

王者荣耀带来的问题有三:

扭曲的历史观: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如此种种不说完全颠覆历史,也扭曲了我们的历史观,我们成年人或许无所谓,但是现在“农药”的玩家日趋低龄化,你能让他们好好学历史吗?超强的趣味性让玩家沉沦:偷父母的钱为游戏充值、连续打游戏 N时而猝死、因为王者荣耀而导致校园暴力……这一条条新闻让我们触目惊心。游戏中个玩家的对骂,各种辱骂,而玩家中15岁以下的学生众多,严重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社交游戏的监管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监管呢?

1、运营方:腾讯最近推出的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不知其效果如何,但是这应该值得肯定的,应该坚持推行下去。

2、设计者:设计者应该尊重历史,按历史打造角色,应该为青少年未来负责,须知你设计的不但是游戏,更是祖国的未来。

3、政府:加强对创新的监管,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要有必要的监管措施。

4、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动向,孩子玩游戏可以,但是要适度,否则没收其手机。

5、个人:游戏终究不是生活的全部,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玩游戏而已,为什么要影响生活呢?实在沉迷,那就勇敢一点,把农药卸了,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更有趣、更有意思。

非常风靡的游戏红警?

滚铁圈打洋画骑竹竿 穿喇叭裤扛录音机跳广场踢死狗还是N年前流行的游戏呢,为什么现在很少玩了?

红警2很懂得制造名场面

一代游戏一代人,很多玩红警的人如今早已步入中年甚至老年,玩不动啦!

别笑,N年后玩LOL、吃鸡和和平精英的人也会如此感触的。

最初的红警是西木头公司从早期即时战略游戏《命令与征服》上套娃出来的作品,那时候是1996年10月。

那个年代很少有人家里有个人电脑,甚至连电脑是什么都需要普及,大部分人的概念里只有“微机”。

大概是97年左右,一种名为“电脑厅”的产物诞生了,其实就是最早的网吧雏形。

这种电脑厅价格极为昂贵,最贵的曾达到7元钱一小时,后来因为开得满街都是,价格逐渐降到4-5元。

有人还记得长毛象吗?

有些居民楼里甚至都办起了黑网吧,腾出一间房,摆上四五台机器就能开干。

那年代曾流行过很多游戏,比如《大富翁》、《仙剑奇侠传》、《楚留香传奇》、《疯狂医院》、《金庸群侠传》、《毁灭公爵》……

甚至还有上不了台面的《写真天蚕变》、《夜勤病栋》、《臭作》。

我那会儿已经有个人电脑了,还是从国外托人带回来的,随盘赠送了《雷曼》、《古墓丽影》和《命令与征服》和“ICQ”(几年后能上网了才能用,还只能跟老外聊)。

有打的还有看的,很多时候看的人比打的还多

至于什么《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反恐精英》,这都是很后来的东西了,比《暴力摩托》还晚,前面还红过一段时间的《魔法门》、《三角洲》和《三国群英传》。

暴雪的《魔兽争霸2》也有,但是似乎普及度不高,玩的人真心不多,远没有红警、C&C吸引人。

在红警以前,流行的就是同为即时战略的《命令与征服》(C&C),它是西木头1995年的作品。

对了,《命令与征服》在那个时代被称为“沙丘魔堡”,在电脑厅里大红大紫,大杀四方,甚至那会儿就已经有MOD玩法了。

比如一个叫“沙丘恐龙版”的MOD,可以造出恐龙,把那年代的乡巴佬们唬得一愣一愣的,可谓盛极一时。

印象里“沙丘”红火的时间很长,然后才转为《红警1》,1998年《星际争霸》刚出来的时候也是没啥热度,满网吧都是打《红警1》的人群,间或夹杂着《命令与征服》。

沙丘2000,里面的沙虫很好玩

98年还出了个所谓“回归正统”的《沙丘2000》,同为即时策略游戏,很多电脑杂志都刷起了广告,风头无两却反响平平,电脑厅里尝鲜的人少,全都是“沙丘”和“红警”的玩家。

上帝也疯狂3,里面的法术能笑死人

当时的即时策略游戏非常火爆,还有很多特别有创意的游戏如《上帝也疯狂》、《地下城守护者》等等,它们的出品公司“牛蛙”在当年亦是一尊大神,后来还出了个《黑与白》,可惜因为特吃配置没玩动。

地下城守护者,后来出2的时候已经不红了

因为被EA收购然后解散,牛蛙公司就这么没了。

那个年代是几乎属于westwood的,简直杀疯。很快99年就推出了《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把《星际争霸》挤得满脸开花。

不过除了《星际》和《红警》,还有尊不得不提的大神游戏——微软的《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还记得bigdaddy是啥吗?

1997年的《帝国时代》在当年几乎也是一度屠版的存在,有时候整个网吧不是《红警》就是《帝国》,甚至只有《帝国》。

特别是后来那个《罗马复兴》版本,简直是不好形容了,我在2014年还看到某个《英雄联盟》游戏边靠着个打得噼里啪啦的《帝国时代-罗马复兴》。

99年左右还有个特别火的RTS叫《家园》,让人们第一次见识到宏大宇宙中的战斗,它的故事没有《星际》那么溜,操作也没有星际好,但是3D画面特别直观。

这会儿电脑厅已经逐渐进化成网吧。很长的时间里,网吧最常见到的是打《三角洲》的,打《红警》的,打《帝国》以及打《家园》的。

当年我玩这个把把吃鸡,十几个网吧无敌手

哦,对了,这会儿《星际争霸》也终于崛起,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到处都是联机打星际的,一时之间将C&C系列和《帝国》系列的风头按下去不少。

这好像是高清化后的

当时年龄较大的玩家更接受C&C系列,经常还能看到有人打老版的《命令与征服》,这些人连C&C同系列的《泰伯利亚之日》和《沙丘2000》都不接受,也更不会去接受《星际》、《家园》这类RTS。

年轻一些的学生玩家更喜欢尝鲜,一遍一遍地在网吧刷星际,拉帮结伙的打IPX局域网对战,没多久连带着暴雪的《暗黑破坏神》也莫名其妙地兴起了。

我绝对是国内最早玩暗黑的一批人,甚至我还在主机上玩过

回忆了一下,当时网吧的场景就是一撮人打《红警》,然后一帮刷《星际》的,还有不少趁着晚自习前空档刷《暗黑》的,零零散散还有不少打《三角洲》甚至玩《暴力摩托》的。

今天人们所说的“红警”一般指2000年出的《红警2》,它是用《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的引擎改良后换皮做的。

这个游戏和后来的资料片《尤里的复仇》在当年一出现就炸了街,一夜之间连《星际》似乎都不香了,随意伸头进网吧,那必定能看到一帮人打红警。除了联网的,还有不少人沉迷在单机剧情里。

红警2更鲜明地体现出它独特的冷战世界观,杜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美苏争霸时空,还创造出“谭雅”、“尤里”等人气角色,以及以国家分类的特殊单位,战斗节奏鲜明而快乐。再加上之前那一大帮C&C受众,想不香都难。

核武就是红警2的信仰

通常游戏模式是这样的——几个人说好不准开局打基地,不准打矿车,仁义地发指。等发展到灰熊犀牛天启光棱啥的搞一大扒拉子,战斗才由某个人甩核弹和闪电风暴开始。

对于那个年代的电脑而言,这满屏幕密密麻麻的玩意儿也是个负担,因此打得卡死崩溃闪跳甚至蓝屏的不在少数。

直到再后来突然迎来《反恐精英》,这才某种程度上再次改变了游戏格局,这个1999年仍为《半条命》模组的游戏,2000年以后迅速成为火爆全球的联机新宠。

当时《红警》、《帝国》、《星际》三大RTS都受到了这个FPS游戏的直接冲击,有的网吧除了CS就是CS,就算没人开服,喊一嗓子或悄悄建个服就有人进。

2001年,盛大《传奇》登场,这个游戏彻底引爆了网游的口子,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很多网游都跟着入场,最开始是《传奇》、《龙族》、《石器时代》霸场,后来又有了《奇迹》、《A3》、《仙境传说RO》、《梦幻西游》。

非网游方面暴雪也开始发力,如《暗黑破坏神2》和《暗黑破坏神2-毁灭之王》接连发布,逐渐也开始爆红。

《红警2》和整个C&C系列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衰落的,玩家们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对战,开始转战FPS、网游和暴雪游戏,不是在CS里对战,就是在刷黑色恶蛆,或者打《母巢之战》和开大菠萝。

要么就是在网吧电脑上盖张纸,给某个网游挂机,懂的都懂。

《红警》和《帝国》这样的顶端RTS,几乎都给铺天盖地的网游和FPS给埋死了。

没两年,正当整网吧的人都在刷《传奇》的时候,暴雪又给了老式RTS重重的一击,2002年《魔兽争霸3》出炉,次年资料片《冰封王座》又踩了一脚,顿时网吧里血光一片,全是霜之哀伤的身影。

《红警2》呢?已经没几个人玩了,能玩的东西大把大把,甚至还有不少人沉浸在《泡泡堂》、《疯狂坦克》、《跑跑卡丁车》这些泡菜游戏之中,打得不亦乐乎。

westwoood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们开发了被称为“沙丘魔堡3000”的《沙丘-皇权争霸》,以及一个非常不成功的FPS射击游戏《命令与征服-叛逆者》,还有2003年的《命令与征服-将军》。

老实说这几个东西里面,除了《将军》有点可玩性以外,其它的都是渣渣,市场玩不赢网游,同行打不赢暴雪。

其后EA将连续战败的西木头给关了,转聘了其中100人搞《超越地球》(The Earth & Beyond 又称《银河战将》),做了款最后的宇宙沙盒游戏。

这个片头记得的人不少吧

结果这个游戏遇到了两个顶级大爹——暴雪的《魔兽世界》和同类游戏《EVE 星战前夜》。在不咸不淡地运行到2004年后,西木头就啥也没有了。

而且玩红警的人也长大了,那时不少人开始玩起一款非常令人回味的游戏——《劲舞团》。

《劲舞团》本身就是坨垃圾,在我个人看来毫无游戏性,枯燥乏味机制恶俗。但它有它特殊的地方,比如很多当时被喻为“聪<nao>明<can>”的非主流喜欢玩,还玩得相当沉迷。

沉迷到什么程度呢?我有个哥们,特别会打劲舞团,入了夜就逃出寝室去网吧上网。

嗯,没啥情况的话他大概晚九点能回来睡觉。

有情况的话,他带个非主流回来,然后赶我们出去上网……

那年头最大的遗憾,就是别人忙着开发《劲舞团》的时候,我却兴致勃勃地在CS里端着AK连爆8个人头,还自己为了不起。

如今才明白,特么年轻了,《劲舞团》这东西好玩的并不是游戏,而是游戏背后的游戏。

《红警2》的热潮最终退去以后,还沉迷过起点铁血和豆瓣,随大流在各种偷菜抢车位的小游戏里乱蹿,玩过一堆主机,一脚扎进WOW里泡了多年。等EA终于在2008年憋出个《红警3》的时候,我好像都懒得去关注这东西的内容了。

不是那个味道,不是那个套路,不是那家工作室,连换皮游戏都不算,还出现鬼子势力,玩啥呀。

我身边的人也一样,大家都淡淡地应了句:“啊,红警出三代了呀……以前玩的是几代来着?”

然后没啥说的了,红警已经不是个能提起话题的东西,尽管它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内心之中。

红警3聊不起来,也没人关心,却有老妹纸趁机把我拉进《WOT》和《剑网3》的世界里,好险才挣扎出来。

直播时代,偶尔也看过几局“红警08”等人的解说录像,说实话挺有意思的,没想到红警2还有如此多的拥趸在娱乐,还能玩得这么浪,甚至还有不少新玩家……但最终也只是关了视屏,转而去寻找其它快乐,并没有过多地在上面驻足。

当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压在心头上的时候,当鬓角发丝都开始星白的时候,当属于你的阳光已成为过往的时候,才会发觉人生就像一场梦,而你也终于临近了那个知天命的年纪。那些曾经的放肆的玩乐,是独属于少年时代的年轮刻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