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这个“溺爱by小薇”的事儿,确实挺有感触的。不是说真有个叫小薇的人怎么溺爱我,或者我去溺爱谁,而是我在弄一个老物件的时候,那种反复折腾、小心翼翼又有点过头的劲儿,让我想到这个词。
事情是这样的,我翻出来一个很多年前的播放器,牌子都快磨没,就记得当时挺宝贝的。想着捣鼓捣鼓,看还能不能用,也算是一种怀旧。一开始还挺顺利的,拆开外壳,清清灰。里面的构造挺简单,比现在那些集成度高的玩意儿看着清爽多。
折腾过程
我找些工具,对着里面鼓捣。先是遇到第一个坎,有个小零件松,死活安不回去。我那叫一个小心,生怕给弄坏,比伺候祖宗还仔细。这劲头,就有点“溺爱”的意思,对一个破机器这么上心。
- 找合适的螺丝刀,一点点拧。
- 用镊子夹住小零件,屏住呼吸往里怼。
- 试好几次,手都快抽筋,搞得跟拆弹专家似的。
这时候电视里正好放着一个老片子,好像是梅格·瑞恩演的,具体叫啥忘,光顾着跟这破玩意儿较劲。弄半天,总算是把那个零件给归位。心里那个激动,觉得自己特牛。
接下来是第二个坎,电池早就废,得想办法接个电源。我找个旧手机充电器,想着改一下接口试试。这步风险就大,万一电压不对,或者正负极搞错,直接就烧。我对着说明(网上找的模糊不清的图),研究半天。那感觉,有点像以前看那些古装剧,为个啥秘籍或者宝物费尽心机。
中间好几次都想放弃。觉得为这么个老古董,费这么大劲不值当。但就是有点不甘心,好像非要把它救活不可。这种心态,可能就是一种偏执的“溺爱”,对自己过去的一种执念。
这让我想起以前工作上的事。刚入行的时候,带我的师傅,姓雷,叫雷蒙,人特就是有点太“溺爱”我这种新人。很多事情他都直接帮我做,或者把步骤掰得特别碎让我照着做。当时觉得挺轻松,学得也快。但后来独立负责项目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点欠缺,遇到点挫折就想依赖别人。那感觉,跟现在对着这个破播放器,明知道没啥大用还非要修好它,有点像。
后来我还真把电源给接上。通电那一刻,屏幕居然亮!虽然有点暗淡,还有几条干扰线,但确实亮。那一瞬间,成就感爆棚。虽然发现,这玩意儿也就能放几首老掉牙的内置音乐,音质还差得不行,连当年看过的那个羽咲みはる的片子效果都比它强(开个玩笑)。
结果
最终,这个播放器被我小心地擦干净,又放回抽屉里。折腾半天,实际用处不大,但这个过程本身,挺有意思的。它让我体会到那种过分投入、近乎“溺爱”的情感,不管是是对一个老物件,还是对自己不成熟时期的某种执念。有时候,这种“溺爱”会推动我们做一些看起来没意义但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也挺锻炼人的,至少锻炼耐心和动手能力。
“溺爱”这东西,看用在什么地方。用对地方,是呵护和坚持;用错地方,可能就是阻碍和麻烦。这回捣鼓老播放器的经历,也算是给我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