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践记录
那天也不晓得咋回事儿,脑子里就蹦出来“天使未泯”这几个字。就挺突然的,也没看啥相关的电影小说。可能是最近琢磨事儿琢磨多,有点感慨。
就觉得这词儿有点意思。你想,现在这社会,乱七八糟的事儿挺多,好多人碰壁多,心气儿都没,变得挺那啥的。但总有那么些人,或者说人心里总有那么点东西,就算经历再多不好的事,那点亮光、那点还没完全灭掉。我就想抓住这种感觉,试试能不能把它捣鼓出来点
一开始没啥具体想法,就想写点东西。找个本子,拿支笔,就想勾个大概的人物。脑子里过一些影子,比如那种不怎么被待见的小孩,家里头可能有点复杂,大人顾不上他,或者偏心眼儿啥的。这种环境下,小孩儿容易变得孤僻、不说话,甚至有点犟。
- 第一步:琢磨人物。 就想,这孩子得是啥样的?不能是那种傻白甜,肯定得有点刺儿,有点自我保护。但关键是,“天使未泯”嘛他心里头得有点软的地方。可能是对小动物特别或者偷偷帮谁一把?就这种小细节。
- 第二步:试着写写看。 开个头,写几段。描述一下他自己待着的场景,眼神可能有点倔,但看到窗外飞过一只鸟,眼神会跟着亮一下。写着写着,感觉不对劲儿。太刻意,像编的,不真实。自己看着都别扭。
- 第三步:换个方式。 写不出来,我就想,要不画画?咱画画也不专业,就瞎涂。想画个小孩儿的背影,缩在角落里,但旁边漏进来一束光,或者他手里攥着个啥小玩意儿,像个宝贝似的。结果画出来,更丑,哈哈哈,自己都看不下去。
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好几天。有时候挺烦躁的,觉得这感觉抓不住,表达不出来。是不是自己想复杂?
过程中的想法后来我琢磨,可能“天使未泯”不是说这人得多善良、多完美。更像是一种韧劲儿。就像野草一样,石头缝里也能长出来,有点阳光就灿烂。它可能不好看,甚至碍事儿,但它活着,它还在努力朝上够。可能就是指那点不服输、不完全同化、保留点真心的劲儿。
想通这点,好像顺点。没再非要写个完整故事或者画个啥出来。就随手记点片段。比如,想象那小孩儿,可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给路边的流浪猫喂食;可能表面上不爱搭理人,但谁要是真摔狠,他还是会犹豫着伸一下手;可能心里憋屈,但看到别人真心笑的时候,嘴角也会忍不住跟着翘一下。
也就这样
也没搞出啥“作品”来。就是一堆零零散散的文字片段和几张涂鸦。但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逼着自己去想一些平时不太会深究的东西。这个“实践”主要就是跟自己较劲,试图把一个挺抽象的感觉给具体化。
感觉这事儿,重点不在结果,在于你琢磨它的过程。就像生活里很多事儿,不一定都有个圆满结局,但你经历,思考,那就不一样。心里那点“天使”还在不在不知道,但至少我为这个事儿费点劲,琢磨一阵子,也算没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