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半超重或肥胖,肥胖会导致哪些疾病?
《肥胖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上篇
原创作者:内分泌中西医结合硕士,刘氏女科传承人,凯旋医生。。
今天有个头条粉丝告诉我,她是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我遇到过很多年轻的女性因为肥胖导致不孕,无法正常排卵。
说到多囊卵巢综合征,就必须谈两种药,一个是英达35,一个是二甲双胍,英达35可能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英达35是商品名,药品名叫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它是避孕药。那么为什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种排卵不正常的病,要用避孕药,抑制排卵呢?因为英达35不只是可以避孕还可以抑制雄性激素。
下面我就讲一讲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疾病,也是比较复杂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它的特点只有两个
一,慢性没有排卵,或者卵子稀少,
二,雄激素高血症。
这两大特点决定了多囊的女性有四大特征
一,闭经,月经不调
二,肥胖
三,多毛
四,面部暗疮,痘痘。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群中,肥胖患者的比例占到30到60百分之。也就是说,肥胖女性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为什么?
因为过度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女性,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各种问题。所以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应该以抑制雄性激素的英达35,和控制胰岛素抵抗的降糖药二甲双胍为主,而且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促进胃肠道排泄来降低体重。(不建议正常人吃二甲双胍减肥,一定要有专业医生指导用药)。
但是,以上提出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案只是西医方案。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说二甲双胍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是禁止使用的,英达35是短效避孕药,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我会今天下午发布下篇《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纯中药治疗》敬请期待
对自身器官造成了哪些可怕的威胁呢?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肥胖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病因尚未明了,治疗的周期长,病情易反复等原因常常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处理肥胖需要对它有足够的认识。接下来就跟我一起来了解“肥胖”!正常情况下,供给人体能量的是糖类和脂类。当进食糖类和脂类过多时,身体不仅会把多余的脂类贮存于脂肪细胞内,肝脏还会把多余的糖类转化成脂肪。当饥饿时,机体会启动脂肪动员,提供能量。
脂肪细胞,一半以上存在于皮下,另一部分存在于体内器官周围。
肥胖症就是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量的过度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高,不仅皮下脂肪组织丰富,而且器官周围的脂肪量也异常多。
评价肥胖的最常用的指标就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²(kg /m²)相关疾病风险往往跟BMI呈正相关,体重越大,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越高 。
正常值:18.5-23.9
超重:24-27.9
肥胖:≥28
另外腰围是评价腹型肥胖最简单、最适用的指标。腹型肥胖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同等身高和体重的肥胖者,腹型肥胖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大。
我国建议男性>90cm,女性>80cm 作为肥胖的标准。
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和相关病。(1)各种代谢疾病:
肥胖患者,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高尿酸血症、骨关节病等代谢疾病的概率比正常明显增加。大部分需要药物才能控制正常。
(2)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率随体重上升而增高。而且上述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聚集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与某些癌症相关
内分泌有关的癌症(如妇女绝经后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男性的前列腺癌)及某些消化系统癌症(例如结肠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和肝癌)的发病率与超重和肥胖存在正相关。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肥胖引起睡眠中呼吸暂停,是由于脖颈、胸部、腹部和横膈等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呼吸运动受限,出现暂时窒息的现象。如伴有严重呼吸道疾病,则更容易产生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等。
(5)胆囊疾病和脂肪肝、胃食管倒流
肥胖者发生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脂肪肝、胃食管倒流的风险性大。
(6)生殖系统疾病
肥胖女性易出现不孕症、月经失调、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肥胖孕妇和胎儿易出现巨大儿、流产、新生儿呼吸窘迫、妊娠糖尿病、妊高症、畸胎、难产等。
(7)肥胖可引起严重的社会和心理疾病
肥胖者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且工作和学习中易被歧视。
肥胖者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等病态行为。
因此,肥胖症必须防治结合,需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1)首先应当树立正确观念,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人们常说“没有减不了的肥”。
(2)改变膳食
鼓励摄入低热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3)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量相结合
可以克服因服单纯减少饮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
积极运动不仅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注;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 不可急于求成。
(4)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将防治肥胖作为预防相关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5)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防止为美容而减肥的误区。
预防肥胖应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持之以恒的坚持。☞关注“段医生讲科普”,健康又养生!肥胖会影响哪些药物的效果?
服用药物时,人们可能想象不到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还和身材有关。但是如果肥胖或超重,那么常规剂量的一些药物可能无法正常生效。现在,中国人的肥胖率越来越高。这使专家开始更多地关注肥胖人群使用处方药物所涉及的问题。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药学教授David Bearden表示,为了使药物有效工作,它们需要在身体各个不同部位适当地集中(浓度)。而对于体重过重的人来说,药物可能达不到最佳水平,因为药物需要渗透更多的身体重量。此外,肥胖也会影响药物分解或从体内消除的速度。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例如70kg÷(1.75×1.75)=22.86。中国标准认为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问上医有详细的解答,可以去看看。
为什么现在胖人越来越多?
胖,是有原因的。
1.现在的人每天摄入的能量、营养,都超过身体每日需要。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可口的美食,都让人无法抗拒,一不小心,过量得能量就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人体内,久而久之,身体越来越显富态了。
2.运动量少,每天走路少于6000步的大有人在,只说走路,还没有说干体力活。工地上的工人,大量体力活的农民,有多少是胖子?运动消耗能量,吃入的能量多,又少量运动,不让才怪。
保持正常的身材还是很重要的,人一旦过胖,很多健康问题就会光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就出来了,受罪的还是自己。所以适当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都有助于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
BMI怎么计算?
BMI是指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根据BMI的数值,可以把体重分为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我们中国的诊断标准BMI小于18.5为体重过低,BMI在18.5至23.9为体重正常,BMI在24-27.9为超重,BMI大于、等于28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