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z95式自动步枪,手游刺激战场的枪械GROZAAUGQBZ在现实生活中原版是哪种?
大家好,我是橘猫。
下面就由笔者这个军武外行人来说说游戏里面GROZA,AUG,QBZ是现实中哪些枪械的原版。
GROZA俄罗斯于1992年研制的此抢,中文名叫:OC14步枪,也叫雷电。此枪的特点很符合这个名字,OC14设计之初是为了现代化作战的复杂环境而推出的一把综合性武器,装备给内务特种部队。雷电既可以当冲锋枪使,也可以是榴弹发射器,也可以当做突击步枪,只需要更换不同地配件即可,是一款能够满足现代化战争的综合武器系统。枪身设计还是沿用AK系列,说白了就是把弹夹和开火的地方调个位置,然后再去掉枪托。这把枪在游戏里属于空投武器,高射速高伤害,现实中也一样。而且这把枪都配有专门的武器集装盒,里面是针对不同场景的武器配件。
斯泰尔AUG突击步枪是奥地利一家公司研制的,为了替换老旧的FNFAL步枪。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和通用,AUG可以在很多极端条件下继续使用而不影响精度,枪身设计采用模块组件化,也就是一个零件坏了可以立马可以从另一件抢上拆下来补上去。加入了很多塑料材料,重量小而且耐磨,更容易携带。AUG使用北约5.56枪弹,该抢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很多国家的集中采购,装备了多个国家的部队,甚至连一些保安机构和执法机构都有采购,可以说斯泰尔AUG突击步枪是商业上最成功的无托结构突击步枪。
QBZ终于到了自己的枪。95式突击步枪是中国为了追上小口径枪的时机而下令研制的一把属于自己的小口径枪,其实另一个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替换老旧的八一杠,以免青黄不接。从1970年党中央就下发了该命令(美国小口径也就是M16于1960年推出),直到1995年该抢才正式列装,不得不说过程很漫长很艰辛,光是讨论子弹口径就花费了好些年。目前95式突击步枪大量列装武警部队和公安特警,稳定性好,精度高,造假低廉,配件丰富。其实说这么多优点也是要看和谁比,和前面那两种枪的设计来比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因为设计的时间早,一些知识水平和设计都比较老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化作战的要求。但是说到底,这把枪好与赖,他都是我国自己设计的一款枪,我们应该对国家的兵工制造业感到骄傲,同时正式与别人的差距,早日设计出一款能跻身世界前列的名枪。
绝地求生为什么没有上95式步枪?
其实,没有也很正常,因为这个游戏里面很多名枪都没有。就比如反恐利器,著名的mp5。这自然就不用说了吧,这把枪的威名可是享誉世界的。还有就是越战时期让美国闻风丧胆的狙击步枪SVD也没有,这把枪装备世界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口碑很好,使用广泛,多国仿制。这把枪没有真是觉得有点说不过去了。当然,很多玩家喜欢98k,但是二战时好的步枪可不只有98k,美国的M1941加兰德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尤其是莫辛纳甘步枪,性能十分优秀,二战时很多瑞典和苏联的狙击手就是凭着这杆枪威震天下,足以和98k一较高下,可是也没有。当然,还有很多步枪都没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其次,这款游戏其实为了趣味性,牺牲了很多细节。亦或者这款游戏的不足吧!比如普通的步枪子弹是不能在狙击枪(或者射手步枪上使用的),著名的美国狙击枪之魂的M24,却用的7.62毫米步枪弹?其实,M24使用的是7.62*51的子弹,而游戏中只有一款AKM使用的7.62*39步枪弹。其实现实中,很多狙击枪很实用专用子弹,或者使用同口径的机枪弹,因为要考虑射程和威力。
当然,这毕竟是游戏,游戏中再好的射击体验都和现实有很大差距,想玩枪的朋友们,有钱的话去当地射击俱乐部体验一下,没钱的话就去当兵或者当特警吧!
国产95式步枪有哪些优点?
95式步枪分95和95-1,第一代95好像老出问题,当时打靶有好几把卡壳了,95-1就好很多,做工也好多了,快慢机也改进了,最明显的改进就是去掉了前面的握把,就是没有导轨,必须装备专门的配件,好处就是短,城市巷战非常好,和以前56,81属于划时代的枪,从此我国走向小口径系列。毕竟是第一代么,缺点肯定会有的。打95时就是耳朵有点受不了,别看它是小口径,因为是无托结构,击发装置离耳朵特别近,所以打的时候耳朵有点受不了,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
为什么QBZ191的枪管比M4还短?
题主提出的问题是很多军迷不会注意到的,大家很多时候更注重于枪支发展怎么样,也会给予直观评价。而弹药发展这个问题一般都是资深军迷和有经验的编辑们才会深究的!感谢邀请,今天老兵就和大家聊聊这两个问题。以下仅为个人观点!(因为我也代表不了谁)
2019年国庆阅兵上公开的新枪
QBZ191步枪,网上也有说QBZ17的,但名字不是重点。如果答非所问,大家将就的看,反正都有知识点。
网络上对此枪的谈论还是比较多的,有传言说已经试装个别部队;也有说在弹药口径上可能有变动,能否装备不明确。我个人认为两者都有可能,一是部分部队会先试装一些新装备使用后反馈、改进;二是从阅兵式上看新枪使用还是5.8毫米弹药,如果在此基础改为其它口径,那这枪的未来改动的地方还有很多--弹药尺寸改了弹匣就得改、弹匣改了枪身机匣就得改、枪机要改、如果使用更大口径的全装药子弹,那缓冲机构就得改,缓冲改了枪托就得修改。。。不是换一个枪管这么简单,而且弹药论证与实验需要的时间周期很长,正所谓一发动全身。
从新枪的弹匣余量显示标注和弹匣宽度上看,这是5.8毫米口径弹药
我们直接讨论第一点:为什么QBZ191的枪管比M4还短,国内弹药技术能跟得上?
标准枪管型
短枪管型
新枪步枪目前公开的不同枪管长度,这里就说说短枪管型。短枪管的缺点也是有的,比如子弹未完全燃尽弹头已出膛,火药喷射出来依旧在燃烧导致枪口焰高,暗黑地方易暴露的同时给射手带来视觉上的干扰,也削弱了弹药的初速与射程等。居然如此,为何要搞短枪管呢?一支标准步枪缩短枪管长度的好处是可以适应现代巷战很多地形和建筑环境,兼容冲锋枪战术,但威力又是冲锋枪所不能及的。虽然没有冲锋枪的轻便,但弹药一致也给后勤补给提供便利的。
手枪枪管短,发射后火药未燃尽喷射出来的情景。毕竟手枪不是单兵主战武器
中国的87式5.8毫米子弹与SS109式子弹性能相当,初速、毁伤等数据也大致。95发射87式5.8毫米子弹有一点也不得不说--火药燃尽率不是很理想,枪口焰比M4的略大,在这方面短枪管型就更不要说了。如新枪突击型使用5.8毫米子弹,这个问题就必须得面对--是改良弹药还是研发新口径弹药呢?这是未知,我也不臆断。
国外子弹无烟火药
前段时间,有高人指点:提高子弹火药燃速和装药量,使其在短时间内燃尽且聚集更高膛压能量将弹头发射出去!即可解决弹药燃尽效率,又可让子弹初速和动能更高、更大。。。。。。果然,高人说话就是不一样!
但高人好像忘了一些常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合理性存在!相比之下,很多各国子弹在燃速方便都相差不远,毕竟子弹的性能不是什么能够长期保守的秘密。大家相互“借鉴”、学习,火药配方也就那么回事。而为什么很多子弹的初速和膛压不一样呢,这得看物理条件相比对等后它们装药多少?
目前,将子弹火药燃速可以做到更高这技术上不问题,多装药这事美国民间也没事干,但两者都存在安全问题。先说多装发射药的事,网友对此事其实不陌生。国外很多爱好者动手能力很强,喜欢用空弹壳自己装底火和发射药,倒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体验一种标注化以外的快感与不同体验,这是他们认为的乐趣所在。一个弹壳来回的装药射击,大家称为复装弹。装药少了打不远,装药多了除了后坐力增加、枪管磨损大以外,隐患也伴随而来--炸膛,就如下面几张图。
再说说提高火药的燃速会怎么样呢?后果也类似多装药子弹!我们看到的子弹发射时,弹壳内部火药燃烧过半式弹头就脱离弹壳前行至枪管,部分火药喷出弹壳在管内继续燃烧直到弹头出膛,这也才有前面说的火药燃尽率问题。如果这个过程改为--火药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在弹壳中燃尽,形成的高压气体瞬再推动弹头脱离弹壳前行,会怎么样呢?要是手枪,都知道手枪的复进方式多为枪机后坐式,火药燃速高就会导致弹头刚脱离弹壳未出膛时,枪机后坐过快而影响射击精度。
步枪枪管比手枪的长,复进方式也不同。在火药燃气未到达前端导气口前,不会发生枪机后坐过早的问题,但燃速过高、膛压过大,估计子弹还没经过导气口就已经炸膛了!
有人会说:很多机枪的膛压比步枪高,也没见得炸膛。能不能加厚枪管来解决步枪的这个问题呢?理论是决定可行,但实际上很难。机枪膛压高可以加厚枪管除了重量会增加,高膛压也会使枪管发热快,枪管太厚就意味着散热效果不好,这就是很多机枪需要更改枪管的主要原因。而作战时,士兵总不能边打边换枪管吧?
步枪设计和弹药科技看似简单,可处处都是科学。新步枪很早公开,却迟迟不出,大家开始有了各种猜疑。有说可能改回使用7.62X39毫米子弹,我个人觉得可能性很低--中国目前使用的7.62X39毫米子弹的初速、穿透性等战技指标都不如5.8毫米子弹。换成7.62X54毫米?放在枪管这么短的新枪上,中国士兵没有几个能扛得住那后坐力。
猜疑最多的是,西方国家在研制6.8毫米口径弹药,为了作战优势均衡,我们也在研制6.X毫米子弹。这个问题只能说--这不是迫在眉睫的事!6.8毫米口径又不是什么新玩意,90年代他们就搞出来了,要是真好军方为什么不大量采购?整个北约化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才把子弹口径统一了,要换起码全备也是20年以后的事,到时我们的发展如何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