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结局,甄嬛传中皇帝最爱谁?
宋小宝告诉皇帝一定要雨露均沾,他非是不听呢,就宠我一人!作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是很正常的,但永远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爱谁就宠谁,可怜了那些漂亮的容颜和等待圣驾归来的痴情女子!古往今来多的是负心的男子和痴情的女子!下面就拿里面几个人物分析一下皇帝最爱谁,一看便知。
对纯元是真爱,失去的永远是最美的最好的!她对纯元的昵称为嬛嬛。
对皇后早没了激情和兴趣,虽然是他的发妻,偶尔来过夜也只是单纯的睡觉,证明他来过!皇后的那句“臣妾做不到啊”,爱一个人可以爱到骨子里,就连半点也恨不起来!心疼了我的娘娘!
对华妃也只剩下利用价值,如果不是因为基于她哥哥年羹尧面子,也许皇帝早就因华妃的鲁莽把她打入冷宫了!
对甄嬛是最爱,三千宠爱于一身,不光是因为她长得像纯元,也喜欢她的聪明和智慧!他们之间就像一对民间夫妇,有只属于他们二人的婚礼,有着对对方特别的称呼——莞莞和四郎,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着她。直到临死前还期望甄嬛再叫他一声四郎!只可惜逝去的不可能回来,破镜怎能重圆!
对眉庄,他喜欢她的不爱争宠的安静性子,希望她帮她打理后宫事务。
对安陵容,被她的歌喉所吸引,但她的嗓子哑了以后就逐渐冷落了她,这里只不过是他短暂的休息娱乐的其中一个地方而已!
对叶澜依,喜欢她的飒爽英姿,喜欢她的桀骜不驯,更喜欢她的没人没背景,什么时候都是一副我不在乎的神情!她的与众不同对皇帝来说就像是新鲜的血液,让人渴望又欲罢不能!最后死在她的温柔刀下,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你们认为皇帝最爱谁呢?关注我留言说说吧!
为什么拿着个玉镯子去邀皇帝来当爹?
说到《甄嬛传》,都会觉得这是一部各妃子在后宫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一部剧。当然,目的都是为了得到皇上的恩宠。
剧中人物沈眉庄饱读诗书,识大体,外表端庄大方,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刚入宫的她很快得到皇帝的宠爱。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皇上看来,相比安陵容的百依百顺,沈眉庄对皇上的不冷不热,更让皇帝对他起了更大的好奇心,激起了皇上的占有欲,他认为沈眉庄是个不好驾驭的女人。
初入宫就深得皇上恩宠,这自然让旁人眼红嫉妒,沈眉庄起初求孕心切,陷入别人的陷阱,也几次险些丧命。
沈眉庄对皇帝的埋怨
剧中皇帝确实对沈眉庄有愧疚,因为当初华妃陷害眉庄一事。那时的皇上对眉庄起了疑心,并没有相信她,事后,事情水落石出,皇帝并没有给华妃降罪。
这让眉庄心里埋怨皇帝,被囚禁起来的她,也看透了皇帝的虚假情谊,和后宫的心计。皇帝虽然心怀愧疚,到并没有为眉庄做出行动。
皇帝的所做令她心灰意冷,皇上心中也没有她,不在对皇上抱有希望,也就此远离了皇帝。甄嬛与沈眉庄是好姐妹,温实初本是一只在甄嬛身边照顾甄嬛的,而沈眉庄和温实初在相处过程中,擦出爱的火花。
温实初是个太医,此人温文尔雅、体贴入微。在眉庄生病的期间温太医对眉庄照顾有加。
也许就是因为温太医的温柔,这让眉庄感到了温暖,两人也产生了感情,在宫中,遇到真心的实属不易,便也给予就真心。也是在一个误会下,两人有了“一夜情”。
后来的眉庄怀孕了,他与皇上冷落了这么久,孩子自然是温实初的,她为了保自己孩子的平安,使计于皇上。
沈眉庄故意在皇帝下朝的路边找东西,皇上看到了上前问,“找什么东西呢”,沈眉庄故意说皇上送给她的镯子掉了,那可是刚进宫皇上送的镯子,很重要。
这里的意思让皇帝误以为自己在眉庄心里还是很有地位的,随后便说“碎玉轩晾好就你爱喝的茶,”便是引来她的宫中。皇上自然是愿意的,本对眉庄就有愧疚,自然也有情。眉庄主动讨好皇帝他也是领情的。
皇上并不知沈眉庄此处的用意,也就在一次家宴上,眉庄说自己怀孕了,推算了时间,认定了孩子是自己的,眉庄策划的计谋也就此得逞了。
皇帝对眉庄不是没有爱,但其中的感情很复杂,很多的是愧疚的情感。
如果,眉庄当初没有隐藏自己的才华,皇上对他会更加的钦佩,也就会成为皇帝唯一宠爱的妃子,又或者当初她向皇帝低头,那么她现在也会过得更好,可是她是沈眉庄,她有她的傲气,这才是她独有的性格。
眉庄最后的结局难产而死,但是她的这一生,至少幸福过,有一个真心爱她的温实初。
甄嬛传滴血验亲时发现水被人动了手脚?
皇上哈哈大笑,表面上是因为苏培盛的一句笑话“奴才没有生育能力,温太医与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实则是因为滴血验亲的水有问题,那么六阿哥就不会是温实初的,忍不住就哈哈大笑了!
“滴血验亲”是皇后精心设计甄嬛的,事先没有一丝信息征兆,打了甄嬛一个措手不及,情势凶险万分,如果不是甄嬛沉着冷静,脑袋瓜子聪明,早就着了皇后的道,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实皇上一开始就没怀疑过甄嬛,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甄嬛会背叛他。所以当祺贵人说“臣妾要告发熹贵妃与人私通”,话音刚落,脸上就被皇上重重地甩了一个大耳光。
但是皇后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个精心布的局?
皇后开始动摇皇上:熹贵妃有孕入宫,继而早产,人人都说熹贵妃的双生子来路不明,并非皇上血脉。
皇上懒得理她,沉着脸说:熹贵妃的早产是夜猫冲撞,谁能预料,胧月也是八个月出生,可见传言不真。
皇后继续蛊惑:只是六阿哥是皇上的血脉,皇上对他更寄予厚望,事关千秋万代,实在不能不仔细!
皇上问她:那你说怎么样才叫仔细?
皇后终于抛出她的杀手锏了:只怕要滴血验亲。
祺贵人也赶紧再上眼药:正是因为皇上对六阿哥寄予厚望,才不能不验,否则岂非所托非人,把万里江山拱手他人。
祺贵人的这番话触动了皇上多疑之心,他最看重的就是他的江山,如果六阿哥真是别人的孩子,那真是把万里江山拱手他人了!皇后见皇上松口,立即让人去“准备”滴血验亲之物。
甄嬛流着泪作最后的努力:皇上要验,是疑心臣妾了?
皇上也觉得此事太离谱,安慰甄嬛说:嬛嬛,只要一试,便可还你和孩子一个清白。
皇后当然不敢用皇上的血去验,一是皇上的龙体不可损伤,二是,皇后根本就不知道孩子不是皇上的,她的初衷就是构陷甄嬛,所以才把罪名安在温实初头上,她在水中动了手脚,所以不论把这个罪名安在谁身上,都会成功。但是,正因为不用皇上的血验,用温实初的血验,甄嬛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因为孩子压根与温实初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碗中六阿哥的血与温实初的血融在了一处,盛怒之下的皇上把手中的佛珠摔向地下,珠子散落一地,甄嬛这才望问碗中,惊讶的说“皇上,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后趁着皇上在盛怒之下头脑不冷静,立即不顾皇上在侧去发号施令:大胆甄嬛,还不跪下!
甄嬛强硬地说:臣妾无错,为何要跪?
皇后厉声道:血相融者即为亲,你还有什么可辩驳?来人,剥去她的贵妃服制,打入冷宫连同孽障一起给我扔进去,温实初立刻杖杀。
甄嬛也大声道:谁敢?
皇上捏着甄嬛的脸颊说: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待朕?
敬妃过来要劝止皇上,皇上用力推向她,敬妃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祺贵人得意地冷笑)
皇上把甄嬛拖到碗边说:你自己看!
正是皇上的这句话提醒了甄嬛,既然孩子不是温实初的,血怎么会相融呢?甄嬛抓起苏培盛的手刺破,血立即与碗中的血相融,甄嬛大叫:皇上,这水有问题,任何人的血滴进去都会相融!
这句话也提醒了旁边的崔槿汐,孩子是谁的,她最清楚,机敏的槿汐立即刺破自己的手指,血滴入碗中,四人的血融在一块。
槿汐也大叫:这水有问题,娘娘是清白的!
苏培盛故作一脸懵逼的样子说:这不可能,奴才没有生育能力,温太医与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皇上听完苏培盛的话哈哈大笑:“朕知道”。温实初蘸了一下碗中的水尝了一下说:此水有酸涩的味道,是加了矾的缘故,虽非亲生父子,也可相融,若以清油置于水中,虽为亲生父子也不可相融呀!
甄嬛望了一眼皇后:此人居心之毒可以想见!
皇后瘫坐在地
苏培盛亲自去端了一碗清水,六阿哥与温实初的血再次滴入碗中,自然是不能相融。
甄嬛流着泪对皇上说:皇上验过,疑心尽可消了吧?
皇上赶紧安慰:嬛嬛,朕错怪你了,朕不再疑心。
甄嬛一字一顿地说:臣妾此身从此分明了!(甄嬛这是在提醒皇上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在这场滴血验亲中,甄嬛只要有一丝的畏缩闪避,皇上就会疑心,而甄嬛的态度一直是强硬。还有甄嬛的临危不乱,遇事冷静分析也是制胜的原因。而皇后选定的目标是温实初,也更加坚定了甄嬛知道皇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构陷,从而打败她的信心。甄嬛传中的祺嫔家世和样貌好?
因为,她真真是把愚蠢写在了脑门上,一进宫就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堪忧的智商。
祺贵人刚进宫时,其实是被皇后寄予厚望的。
华妃一倒台了,皇后娘娘就赶紧招兵买马,组建安琪拉团队,以备将甄嬛拉下马。
作为正宫主母,皇后利用手中选拔妾室的职权,从众多功臣中,精挑细选了两家向她投诚靠拢的心腹,给皇上做候选。
无论皇上怎么选,进宫的新人都一定是皇后党的一员,并即刻成为除掉甄嬛的利器。
盼望着,盼望着,祺贵人来了,安祺拉的脚步近了。
皇后娘娘的新局盘就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见到祺贵人甜美又曼妙地走来,皇后娘娘表示对新员工的外形条件很满意,兴奋地将祺贵人叫到跟前,拉起小手仔细端详了一番。
既然外形条件很过硬,皇后娘娘就更加迫不及待地给新员工搞培训了。
先是一套汉军旗满军旗理论,瞬间将华妃与甄嬛划成了一队,而自己和祺贵人则是另一队。
这就好比在说,明白你的敌人是谁了吧?华妃和甄嬛一个都别留,都给我往死里弄。
当然了,皇后娘娘除了给新员工明确目标、布置任务之外,也不忘以利相诱----要想马儿跑,自然得给马儿吃(画)点草。
为什么人家甄爸的官,比你爸的官高?还不是因为甄嬛特别得宠。
现在你也进入后宫了,只要你的恩宠盖过甄嬛,那你们瓜家自然就能超过甄家。
帮新员工打足鸡血之后,皇后娘娘还不忘在操作层面给新员工一些指点。
要想当下任宠妃,就要先围绕在现任宠妃身边,既能学到东西、又能蹭到红利、还能勘测敌情知己知彼,简直是一举三得。
皇后娘娘的新员工培训看似简短,但已经将工作目标、激励措施、操作指导一整套政策方针,面面俱到地传达了下去。
布置好工作的皇后娘娘心情很美丽,约了一众嫔妃去看戏。
这次看戏再没有华妃的咄咄逼人,也没有甄嬛的聪明碍眼,除了几个无党派人士,清一色全是皇后党,皇后心中十分惬意。
可惜,皇后还没高兴几分钟,她旗下新晋的王牌花旦就露出了愚蠢的本质。
皇后生平最恨庶出二字,偏偏祺贵人当众戳了皇后的痛点。
碍于贤惠人设,皇后虽没有当众发作,但却明白了一件事:以祺贵人的水平,远远无法动摇甄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看来单指望祺贵人去斗甄嬛是不行的,还是不能冷落了老员工安陵容。
于是,一看完戏,皇后娘娘又开始对老员工安陵容进行一对一关怀辅导。
摆明了觉得祺贵人不堪大用啊!
看透祺贵人愚蠢的并不仅仅是皇后。
祺贵人进宫表面是风光无限,背后却得罪了无数人。
别人进宫都是过关斩将、层层选拔才挤进了紫禁城的门槛,祺贵人进宫却是皇上钦点、空降而来;
别人要在一大堆新人中拼命表现、等待临幸,祺贵人却是万众瞩目、独份恩宠;
别人刚进宫最高也就是个没有封号的贵人,祺贵人却带着家里的功劳得了极喜庆的好封号高位分。
原本就容貌佳、心气高的祺贵人,在这一系列光环的加持下,更加雄心壮志,立志要在宫中创出一番事业。
来到宫中第一天,刚下晨会,祺贵人就急切切地跑来跟甄嬛套近乎。
你说你私下到她宫里拜访拜访,表示一下敬意也就罢了,偏偏要在众人都在场的情况下,谁都不理,只与最得宠的莞嫔拉关系。
以为自己演得亲亲热热,实际趋炎附势的面孔一秒曝光。
接下来祺贵人更是禀告了皇后(被皇后授意),径自搬到了甄嬛的碎玉轩。
人家莞嫔娘娘好歹也是一宫主位,你这样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自己做主搬进来,怎能不让人反感?
嬛嬛简直一脸懵:不好意思,我跟你有这么熟吗?
就这样,才进宫没几天,甄嬛就看出了祺贵人是皇后党,对她暗生戒心,连看戏都不愿意一起去。
除了战术围攻莞嫔,对于皇后老板,祺贵人更是前呼后拥抱大腿。
在看戏现场,别人都低调默默看戏,只有祺贵人马屁精上身喋喋不休。
惹得众人侧目不说,最终还言多必失、将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一番奉承之词,将路人缘败得精光不说,还被正主皇后记了小本本,更将自己的愚蠢写在了脑门上,日后被皇后利用得团团转,真是一言三坑。
在女人堆里混得不咋样,她在皇上这里是否能得君心呢?
说实在的,皇上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嘉赏功臣才宠幸祺贵人的。
皇上这么多年为了朝政被迫营业也是够够的,所以祺贵人被抬进来时,皇上真是连眼都懒得睁。
可是祺贵人偏偏进宫没两天,就不自量力地把自己当成了皇上心尖上的人。
跟华妃起了冲突之后,她故意梨花带雨地跑到皇上跟前告状。
其实,华妃做了那么多大案,甚至还有一条淳常在的人命在手上,都没有被皇上赐死,现在更不可能因为与祺贵人的几句口角就被重罚。
祺贵人这出戏不仅什么好处都得不到,反而显得自己爱计较不懂事、专给上司出难题。
结果皇上自然是懒得管,连苏公公都对她的“作精本色”一脸厌烦。
至此,祺贵人真是一入职场就凭实力把领导同事全都得罪个遍。
她以为自己精明伶俐、左右逢源,实际上却被皇上轻视、被皇后利用、被莞嫔防备、被路人嫌弃。
当她自以为聪明绝顶的时候,其实早被大家看出了“算计”的样子。
祺贵人不懂得,“别人和你自己,只能有一方觉得你聪明”,所以从一进宫就注定成了被皇后娘娘利用的一颗“好棋子”。
宠妃什么的,注定与她无缘了。
你怎样看待金钟奖视帝去甄嬛传中跑龙套?
我唯一一次看新闻看哭了,是因为李天柱。那是2002年夏天,我才到深圳,某天在同事家聚会,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电视里的翡翠新闻。
这时画面切到一则现场报道,大意是台湾演艺工作者大游行,一百多号编导演员在街上整齐有序地行走,不时振臂高呼——“我要工作!”
这其中有许多熟脸,但一时半会儿叫不上名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英俊魁梧的壮小伙,却瘫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行走,画面上打出字幕,这是某某武打明星由于特技事故导致瘫痪却无钱医治,下场凄凉等等。
经现场记者解说,我们了解到,彼时台湾大量引进韩剧、日剧,减少本土剧集制作,电视台为节省开支,解散经纪部门,致使大量演艺人员失业,生活陷入困顿。参加游行的演艺工作者要求当局建立相关法案保障台湾演艺工作者的权益,并给待业演艺人员给予失业补助。上街游行的队伍中,不乏一些金钟奖“影帝”、“影后”等等等等。
记者一边解说着,一边追上一位长发飘飘的白衣女子,那人一转身,吓了我一跳!这根本不是什么美女,而是——李天柱!
只见他面容憔悴,却目光有力,他对记者慷慨激昂地说道:“虽然很久没有接到戏约,但我对自己仍然有信心!我仍在蓄长发,我仍在为下一部戏作准备!”
当时我眼泪就掉下来了,心想我喜欢的李天柱,怎么变成这样了?
要知道,我是看他的戏长大的。
因为小时候爸爸单位有闭路电视的缘故,我从1988年至1991年一口气看了《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烟雨濛濛》、《在水一方》、《一往情深》、《追妻三人行》、《青青河边草》等等等等。直到1992年参加高考,基本告别电视机,也暂别了李天柱。
我现在仍然记得《烟雨濛濛》李天柱饰演的陆尔豪,当妹妹如萍饮弹自尽之后,他在灵堂里握住刘雪华的手痛斥声讨,“她是一个那么善良心软的女孩子,一只小虫都不舍得杀死,如今却杀死了自己……”尔豪眼里噙着泪,大段大段的道白情真意切声声泣血,令人动容,至今难忘。
在我眼里,李天柱永远帅气、阳光、风流倜傥,演起戏来自信从容,游刃有余,往镜头前一站,不论旁边是谁,他永远是C位。
而当时游行队伍里的李天柱不过46岁,却似老境颓唐的祥林嫂,令人不胜唏嘘。
当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禁发出感慨,时也,命也,真如《霸王别姬》里一句台词——人纵有万般能耐,终究敌不过天命。
坐我一边的同事却不这么看,他说,这人还有大出息,他的意志力还在,人还有心计,在电视新闻镜头前还知道搞突出,逮住一切机会上位,说不定哪天又有戏演了。
我说但愿吧,因为一直在关注他的动态,知道他以往投资果园生意失败,早在《青青河边草》时个人经济情况就不太好了,能挺到二十一世纪也不容易。
许久不见,我以为这人就彻底沉下去了,万没想到2011年凭着《甄嬛传》苏培盛,我所喜爱的李天柱,再次回归大陆观众视野。
这令我很是惊喜,却并不意外,同时也很讨厌“李天柱在《甄嬛传》中饰演苏培盛被大陆观众熟知”这样的说法。
我早已熟知他祖宗八代了好吧?
做为过江龙,李天柱也很不容易,我数次在台湾综艺节目里看到他大吐苦水(图5、6),说才到大陆时,虽然工作条件非常优越,但年轻一代似乎不认识他,比如陈建斌,一开始两人在剧组里碰面,陈建斌当他是空气,从无寒暄,“换作我年轻时的小钢炮脾气,当时就飙了……好在后来跟陈建斌混熟了……”说是这样说,虽然李天柱在台湾演艺同行里人缘很好,大家都叫他的绰号“柱子”,在熟人面前撒个娇但说无妨。但前来大陆工作,人地两生,必得时时谨慎,处处小心,是虎你得卧着,是龙你得盘着,张扬不得。金钟奖影帝,也得一切从零做起。
但我相信这样的人生转折,凭着李天柱的意志力,完全可以从容应对,毕竟也是事业第二春的序曲。此后人生,一马平川,不在话下。
当然,有人从金钟奖影帝跑龙套这个角度切入,看到的是等级尊卑世故人情。
而我看到的是一个倔强的灵魂,永远不向命运屈服,永远咬紧牙关挺立于风雨之中。许多年后,他那番慷慨陈词依然回荡耳际——“我对自己仍然有信心,我仍然在为下一部戏做准备!”
这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励志金句,基于此,李天柱永远是我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