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的故事原型,10攻击机真的可以如传说中一样是坦克杀手吗?
A-10攻击机并不是传说中的“坦克杀手”,而是现实中的坦克杀手。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A-10攻击机的话题。
该型攻击机是美国空军于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一种专门实施对地攻击的前线空中支援武器,它的特点是作战效能高、生存力强、简单、反应灵活、价格便宜、载弹量大、能在前线简易跑道上起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护性、机动能力强。
体现这些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中等厚度大弯度平直下单翼、尾吊双发、双垂尾的常规布局设计,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安排翼下挂架,而且有利于长长的平尾与两个垂直尾翼遮蔽发动机排出的火焰与气流,有利于抑制红外制导的地空导弹的攻击。
而体现该型攻击机对地攻击特性的核心武器是安装于前机身内左下侧的一门GAU-8型30mm“复仇者”7管加特林式航炮,该型航炮系统全重为1828kg,占A-10攻击机空重的16%。
这门火炮的主要用途是反装甲,其口径为30毫米,发射30x173毫米炮弹,弹种主要为贫铀穿甲弹,最高射速为4200发/分钟,正常射速为2100发/分钟,后期改进型将射速固定在3900发/分钟,载弹量为1350发,供弹方式为双端闭合无链供弹,击发方式为电击发,持续射击时间为1秒或2秒可选。
当A-10攻击机使用该型火炮向地面装甲目标发起攻击时,在瞄准开火一瞬间就会向目标泼洒130发炮弹(2秒)。
30毫米贫铀穿甲弹的炮口初速为1010米/秒,侵彻能力为69毫米均质钢装甲,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顶部装甲厚度能达到68毫米,这就意味着该型攻击机可以击毁世界上任何一款装甲目标。
除此之外,A-10攻击机还拥有11个外挂架(每个机翼下有4个,机身下有3个),最大载弹量为7258千克,在进行反装甲作战时可挂载40枚重型反坦克导弹,反装甲能力远远超过武装直升机,因此其“坦克杀手”的称谓是名至实归的,而非传说。
▼下图为一枚AGM-65型“小牛”导弹从40公里以外的A-10攻击机上发射,并以“攻顶”的方式准确命中一辆坦克,该型导弹威力巨大且射程远,是世界上反装甲效率最高的空对地导弹,但是由于重量过大,武装直升机无法搭载,因此只能由A-10这样的固定翼飞机搭载,A-10攻击机在挂载包括此类导弹在内的反装甲武器时就成为坦克的天敌。
A-10攻击机的对地攻击方式以“攻顶”为主在讲述A-10攻击机的“攻顶”式攻击方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他的纸面性能:总长16.26米;翼展17.53米;高度4.47米;空重11.3吨;最大起飞重量23吨;最大飞行速度83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900公里(空载);作战半径分别为460公里(对地支援)、500公里(反装甲);最大载弹量7.25吨。
使用的武器种类如下:
第一、航炮,航炮是A-10攻击机的核心武器,任何一种战术以及武器弹药都要围绕它这个核心来开展和使用,为了使“攻顶”效果更明显,它安装方式并非像战斗机那样与机身保持水平,而是以向下俯角2°的方式“倾斜”安装,这么做的目的是即使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炮弹始终能以一定夹角打在目标的顶部。
第二、空对地导弹,这里主要以其标配AGM-65型“小牛”导弹为例,它可精确打击点状目标,比如坦克、装甲车、飞机场、导弹发射场、炮兵阵地、野战指挥所等小型固定或活动目标,以及大型固定目标。
其最大射程为48公里,最大飞行速度1.2马赫,全重210千克,关战斗部的重量就达到了58.7千克(仅战斗部重量就超过了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的全重),如果只用来攻击装甲目标,那么它就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大、命中率最高的反坦克导弹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抵御住它的一击。
第三、精确制导炸弹,A-10攻击机可挂载包括GBU-12、GBU-10、GBU-8在内的各种卫星、激光、电视精确制导炸弹,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GBU-12型“宝石路”II激光制导炸弹,它可精确攻击时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下的地面机动目标,该弹重量为227Kg,在距离5米以内触地爆炸时足以让目标失去机动能力,轻装甲目标则会被直接炸毁。
第三、无制导火箭弹,火箭弹时最传统的空中反装甲武器,早在二战时期美军就惯用P-51“野马”战斗机从空中对纳粹德国的虎式、黑豹等重装甲坦克实施打击。现代坦克的顶部装甲与二战时期的坦克一样,都是最薄弱的部位,一发LAU-5003型19×70mm火箭弹足以击穿40mm厚的均质装甲钢。
上述是A-10攻击机最常用的对地攻击武器和弹药,任何一种武器和弹药在实施攻击时都是在空中由高至低以“灌顶”的形式命中目标顶部,从而达到击毁的目的。
▼下图为满载状态下的A-10攻击机,它在挂载大量对地弹药以外,还挂载了两枚用于自卫的“响尾蛇”格斗导弹,火力之强大令人咋舌,这些火力足以消灭一个坦克连。
现代主战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我们以号称“全球最强”的美制M1A2sepv4主战坦克为例:该型主战坦克全重达到了72吨,是世界上最重的主战坦克,其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325毫米(物理厚度),虽然厚度与世界上大多数主战坦克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它使用的装甲材质并非均质装甲钢,也非复合装甲以及反应装甲,而是硬度极高的“special armof”特殊装甲,即贫铀装甲!
因此325毫米的贫铀装甲物理厚度在倾斜35°时的防护等级相当于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炮塔正面装甲物理厚度更是达到了400mm,在倾斜30°时相当于1300毫米均质钢装甲。
很显然地面反装甲火力在对该型坦克进行水平攻击时是很难击穿防护等级这么高的正面装甲的,这也是近年来重型反坦克导弹越来越强调“攻顶”性能的原因所在。
对于无法击毁主战坦克正面装甲的事,我军是最深有体会的,比如2013年朱日和士兵军演中,红军用7发“红箭-74”命中蓝军模拟M1A2sep主战坦克的老59,可硬是被导演部判定未击毁,究其原因就是所命中的“红箭-74”反坦克导弹不具备“攻顶”能力,且命中部位全部为正面装甲。
反坦克弹药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攻顶”呢?原因很简单,车顶装甲永远是坦克防护水平最低的部位。
咱们还是用装甲最厚重的美制M1A2sepv4主战坦克来例举说明:它的顶部装甲没用使用硬质贫铀合金装甲,而且厚度只有45毫米,比后部装甲少了30毫米(后部装甲厚度为75毫米),这就意味着它的顶部装甲只相当于重型装甲车的正面装甲,无法抵御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火炮的攻击。
▼下图为全身挂满反应装甲的俄制T-80主战坦克,只有这么做的坦克才有可能抵御住A-10攻击机30毫米航炮的扫射,问题在于反应装甲是一次性用品,如果被二次补充攻击,那么车顶装甲必然会被击穿。
A-10攻击机各类武备的反装甲威力第一、GAU-8型30mm“复仇者”7管加特林式航炮的威力。“复仇者”航炮的最大射程为2400米,有效射程为1300米,在发射30x173毫米PGU-14/B型贫铀穿甲弹时,其重量为425克的弹头将会以1010米/秒的高初速飞行目标,在有效射程内能击穿69毫米厚的均装甲质钢,最大射程的侵彻力为45毫米,可以说咱们这颗星球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的顶部装甲能挨得住该型火炮的一同扫射,部分中型坦克甚至侧面装甲都不足以抵御,装甲车则更不在话下了。
第二、空对地导弹的威力。A-10攻击机的标配AGM-65型“小牛”导弹是一种大威力导弹,从它那48公里的远射程以及200多公斤的战斗部两个指标来看,很明显它的反装甲能力只是副业而已(附带功能),而真正的主业则是打击敌前沿指挥所、观察所、重要装备掩体等高价值坚固工事。
200多公斤的战斗部里光装药就达到了98公斤,命中坦克顶部时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10个炸药包同时爆炸,坦克必然会被彻底摧毁,搞不好连炮塔都会被掀翻,俗称“掀顶”。鉴于“小牛”过大的射程和威力造成了使用成本的上升,因此才研发出性价比较高的“地狱火”重型反坦克导弹。
第三、精确制导炸弹的威力。虽然制导炸弹只适合用来攻击坚固工事,但是它在控制舵面的控制下也具备对低速机动中的目标发起攻击的能力,其中就包括主战坦克。
当然了,主战坦克在战场上的平均机动速度一般为40公里/小时,已经超过了制导炸弹对30公里/小时的攻击极限,因此制导炸弹的反装甲功能只是它的副业,主业始终还是那些不会动地面目标,但是运气够好,遇到正在集结的地方装甲集群时就可以发挥巨大的反装甲作用了,其227公斤的弹重中光装药就达到了160公斤,相当于威力相当于20发155毫米榴弹炮所发射的高爆榴弹,一枚炸弹就能摧毁至少4量集结状态的主战坦克。
▼下图为被A-10攻击机用GAU-8型30mm“复仇者”7管加特林式航炮扫射击穿侧面装甲的M4A3E2“谢尔曼”中型坦克,它的侧面装甲厚度为76毫米,厚度远远超过现代主战坦克的顶部装甲,如果这些炮弹打在主战坦克的车顶那么效果将会呈现这样的蜂窝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A-10攻击机本身就是一种为对地攻击而设计的前线空中火力支援平台,反装甲则是它的主要遂行任务,它所搭载的所有对地攻击武器和弹药都具备对主战坦克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所以它属于名副其实的坦克杀手。
第二、由于坦克的顶部装甲是最薄弱的地方,其次是侧部和后部装甲,这些部位的装甲防护等级均不足以抵御来自A-10攻击机从空中发射的弹药的攻击,所以A-10攻击机对于坦克而言更像是天敌般的存在。
第三、A-10攻击机在挂载“小牛”这样的大威力、远射程空对地导弹时,可在48公里以外就可发射实施攻击,哪怕是改用射程较短的“地狱火”导弹以后,射程也高达20公里,这是任何一种坦克都无法承受的痛。
文章最后我们来讲一讲做为一款号称“坦克杀手”的A-10攻击机被美军逐渐淘汰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装甲集群的伴随防空火力已经扩展到20~30公里,比如说我军装备的红旗-17型自行防空系统(原型为俄制道尔-M2),它的最大射程达到了20公里,这就意味着A-10攻击机不再具备用“复仇者”航炮实施攻击的条件,即使是诸如“小牛”或者“地狱火”导弹也失去了对装甲集群的攻击能力,因为装甲集群的集结意味着集团军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展,而集团军的战地防空圈为30公里~70公里,A-10攻击机不再具备发挥对地攻击的优势,当然了,欺负欺负那些第三世界国家,搞一搞所谓的不对称战争还是有用的。
▼下图为装甲集群的伴随防空火力——道尔-M2自行防空导弹,它正在垂直发射一枚9M331型防空导弹,该型导弹弹重167千克、弹长2895毫米、弹径235毫米、翼展650毫米,最大射程20公里,战斗部采用破片杀伤,杀伤半径15米。当装甲集群中拥有此类伴随防空火力时,A-10攻击机就失去了攻击条件。
这部电影会再次创造奇迹?
自从今年春节期间,吴京放出《攀登者》的拍摄照片后,关于《攀登者》的话题就一直不绝于耳。
6月16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火热举办期间,《攀登者》剧组重磅亮相,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预告片也一并祭出。
吴京、张译、章子怡、井柏然、胡歌等一众登山者,沙场点兵般闪过,浓厚的时代气息,热血又燃爆的画面,壮阔绝美的雪山实景,吴京最后的纵身一跃,预告片的每一秒钟都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
小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吴京这次又稳了!
一部电影的成败,说到底取决于它台前幕后的班底。《攀登者》由李仁港执导,徐克监制,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主演,成龙特别客串,台前幕后皆是星光熠熠。
李仁港这个名字可能大部分人不熟悉,但他的导演履历绝对牛逼,合作的全是华语顶级明星,刘德华(《阿虎》《见龙卸甲》),张国荣(《星月童话》),李连杰(《黑侠》),成龙(《天将雄师》),甄子丹(《锦衣卫》),黎明(《鸿门宴》)……而且票房都很不错。
他从小修习过国画、油画,担任过多部电影的美术指导,虽然他“飞碟帽”的审美情趣一直饱受争议,但毫无疑问他电影里的画面,确实有质感,服化道上很有个人风格。
李仁港偏爱用旁白的方式,来解读角色内心,具有一般商业大片里难得一见的对人物细腻的刻画,这一点从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阿虎》里就可窥一斑。再加上他在《见龙卸甲》《天将雄师》里展现出的对大型场面的驾驭能力,以及《猛龙》《鸿门宴》里对众多明星出色的调度,制片方选择他来执导《攀登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编剧阿来,藏族,小说《尘埃落定》作者,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小编当年看《尘埃落定》时,一方面对书中独特的藏族文化、土司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多年来一直对西藏有种隐秘的向往;另一方面,惊叹于作者朴素中蕴含深刻智慧的功力,从此“阿来”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由于《攀登者》中众人攀登的珠峰北坡位于西藏境内,那就肯定会涉及到很多当地的戏份。这方面,阿来作为编剧无疑是胜任的。而且据他所说,他为了这次拍摄,不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文献,还深入探访了当年的登山队队员,以保证电影的故事的真实性。小编对于一个以严肃文学创作为主的作家,是有信心的。
徐克,就不用说了,“徐老怪”、“技术狂”、先锋、另类等等,标签一大堆。其实,多年前他就和李仁港搭手过,李连杰踏足好莱坞的敲门之作《黑侠》就是由徐克监制,李仁港导演的,其经典程度不言而喻。
近些年来,香港导演执导内地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也渐成一种风气,成功者如徐克《智取威虎山》、林超贤《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失败者如刘伟强《建军大业》。希望徐克这次能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带入到《攀登者》中,助它锦上添花。
最后来看看各位主演,“百亿硬汉”吴京,“国际章”章子怡,“实力演技派”张译,“流量咖”井柏然,“优质偶像”胡歌,简直是神仙阵容啊。由于影片大部分戏份都在珠峰实地取景,各位主演必须早早地进组体验生活、适应环境,在拍摄的过程中也得忍受着高寒缺氧等不适,平时光鲜亮丽的明星们一个个都被折磨成了庄稼汉。正是有了他们敬业的付出,观众们才能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代入自己的情感,电影才不会沦为说教,凸显感染力。
《攀登者》的故事,以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珠峰北坡为原型。其中1960年为首次攀登,彼时尼泊尔与中国就珠峰的归属一直龌龊不断,所以这次攀登也是一次扬我国威之举,它的成功让珠峰北坡永久性地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中。1975年,他们再次挑战世界之巅,将觇标插上珠峰,并测量出8848.13米这一“中国高度”。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之际,《攀登者》的适时推出,既能提振国民信心,又能传导出大国态度,虽然艺术本身与政治无关,但当政治的风波袭来,每个人都仿若被笼罩在阴霾中。
就如问“为什么要攀登珠峰”,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说“因为山,就在那里”,不管你登不登,它就在那里。现在,中国面前也有这样一座山,不要去问为什么,关键是要有信心,众志成城,别人是征服不了的,能征服的从来只有自己。
《攀登者》定档2019年9月30日,此前国内国庆档票房最高者为《羞羞的铁拳》的22亿。从2019年国庆期间已经定档的几部电影来看(《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攀登者》无疑最有卖相,突破10亿应该问题不大,看好它突破22亿创造新的国庆档票房记录,期待吴京的再次封神!
我是吴下张阿蒙,抱着日拱一卒的心态,死磕影视领域的问答,欢迎各位看官热情关注!
中国机长欧豪发型?
2019年国庆档电影陆续上映,目前热度最高的是欧豪的《中国机长》,这个电影宣传做的真的是很成功,饰演主角之一的欧豪也再刷了一把好感度,剧中欧豪的发型也成为亮点,好像从出道开始欧豪就一直留着标志心的寸头呢。欧豪和电影原型也是无缝撞脸,所以,真男人最爱的发型其实都是寸头?7教练机还会列装吗?
中国目前没有初教-7的现役编号!其实,自从21世纪初,中国空军就开始寻找初教六的替代品,而中国中电科集团、洪都集团各自推出初级教练机;
一、 TA-20(中奥联合出品)
2018年12月28日,中国中电科集团下属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Dart-450涡轮螺旋桨动力飞机首次试飞,它是按许可证生产的奥地利钻石公司(2017年由中国买断产权和管理权)DART-450型飞机:该型飞机原本作为轻型教练\侦察机设计。进入中国以后,TA-20教练机从绘图设计到首飞仅用一年时间:采用全碳纤维骨架、双座、可用于军民用教练用途。它采用引进乌克兰技术生产的AI-450S发动机,该机具有495马力的最大功率,加上轻盈的碳纤维结构,该机空重1.3吨,最大起飞重量却高达2.3吨;
该机座舱采用侧面操纵杆,并安装有压缩空气弹射座椅。该机飞行速度230节(约合426公里/小时),升限23000英尺(约合7010米),续航时间超过8小时;
他的航电系统采用成都赫尔墨斯公司官方网站提供的SMART-210综合航电系统:采用类似F-35的单个大型触摸屏显示器,后座教官座位装有可以监看学员状态的平视显示器——适合为歼-20等第五代战斗机培训飞行员,此外,该机采用的侧面操纵杆设计也和歼-20相同。
TA-20飞机的每飞行小时平均成本只有500美元(按目前汇率约合3439人民币),甚至低于初教-6每小时约6000元左右人民币的水平(因为TA-20飞机耗材寿命高,虽然采购价高,但综合全寿命成本反而更低,这也是现代化轻型飞机的共同特点),而教练-8每飞行小时成本更是达到15000元人民币!
二、洪都L-7
这个编号就可以见到洪都公司的“野心”:取代初教六!早在1993年,中国空军就启动了寻找替代初教六的项目!可是,项目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期间只获得小的进展:战斗机和攻击机在PLAAF预算中给予较高的优先权。下一代初级教练机的理论评估在2003年被PLAAF和洪都公司完成了。同时,洪都公司开始接洽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探究联合发展和制造的机会——双方也就L-15的研制达成协议:洪都公司远见卓识!
这款教练机由俄罗斯雅克设计局、中国洪都公司联合研制:雅克列夫设计局主要负责飞机的设计、发展和测试,而洪都公司制造原型,分别地在中国和俄国建设二条装配线。雅可-152K是一种单发动机、双座位飞机采用下单翼和由一个前轮和二个主起落架所组成的可收放三点起落架。飞机由一台360马力风冷、四冲程汽油活塞发动机提供动力。他的最大起飞重量139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335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1米/秒;最大使用过载+9/-7g;升限6500米;最大航程1000千米;飞机为两名驾驶员提供串列座舱,前座为学员和后座为教员。飞机从任一座位都能飞行。
机载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和导航用于学员飞行员获得航空管制和导航仪表的基本技能、飞机也配备俄罗斯SKS-94M可调节弹射座椅改善安全、可以保证一万飞行小时或者30年使用;初教七同时具有初教六的所有优点:如简易土跑道正常起降使用等;它的座舱采用数字化综合屏显:综合显示系统状态和分离仪表状态。显示系统经过人工功效设计,仪表板整洁,提供更多、更集中的信息,可以让飞行员在紧张的操作中轻松、快捷的获取所需信息,不过,受限于成本和俄罗斯微电子技术——它没有战斗机常见的大块显示器面板。
2006年完成和第一架原型在2008年终完成,首飞安排在2009年。它在PLAAF和俄国空军服役的雅可-152K/L-7根据各自国家自身需求将会有不同航空电子设备配置:总数为300架单位将会被中国国内市场军队和民用部门中采购。L-7除了被中国和俄国民用航空局检定,飞机也将会被美国联邦飞航管理局和联合航空局检定以便它能进入国际市场;
不过,L-7的价格太贵:125万人民币!此外,它的性能与教-8大部分重叠:中国空军采购了400架教-8,都在使用寿命期内,花费巨资再去购买初级七太浪费了——也是三级训练体制的弊端之一;当然,L-7动力系统未能获得俄罗斯授权国产化也是致命伤:中国军方宁愿装备落后也不会把命脉交给外国人控制!而且它的航电系统也不能达到中国三级训练体系的要求:熟悉3.5/4代重战的航电座舱系统也是飞行员在初学阶段必须感知的!
有什么有趣生动的影评和观后感?
《沉默的证人》影评
评分7.5分,差点就给8分了给平均演技扣一点点
近几年阿辉体术这么差的角色不多见,请珍惜。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会打的阿辉,估计就不二刷了。
这部电影题材是比较有意思的,故事的舞台相当于是一个密室,我甚至可以把整部电影理解成为一个密室逃脱游戏。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如果电影在主角二人逃脱时加入一个半透明的俯视建筑地图会更加带感,不然后期显得有点乱。虽然我们看着主角在一个一个房间穿梭,利用了不同房间的通讯系统,但是很不直观,条理不清晰,逻辑感不强,有点虎头蛇尾。
主演几人的身份都涉及刑侦,相关的技术细节不多,毕竟也不是科普电影。遗憾的是主角二人角色的独特性没有出来,尤其男主角的背景性格和与尸体对话的习惯,整部电影没有利用好自己设计的人物形象。最后关于化学的利用也很片面无用。
酒驾的殡仪馆司机角色本身不够合理,但有其独特作用。包括两个警察的片段,作用在于稳固了事件舞台,也就是密室的存在。保安死亡后罪犯的行为逻辑很不合理(以警匪片刑侦片的标准来看)。整部电影的结构有点松散,有点像过山车,我们就感觉“哦他们机会来了”“哦机会没了”“哦他死了”“哦他没死”。乍一看很刺激,仔细一想是有点刻意地去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
本质上这是一部侦探电影,虽然推理过程没有摆到台面上,但是男主角作为侦探完成了99%的推理,女主角作为助手。男主角作为法医智商和应变能力稍微有点开挂,这里又可以联系到上边我所说的——没有利用好自己设计的人物形象。
本片几乎没有文戏,鉴于主演都不是年轻演员演技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非要说的话,杨紫在开头的演技我有点失望,但后来在停尸房的单人戏很不错,大部分都还OK。本片国语演员的粤语配音都不至于出戏,比使徒行者2那个妖孽好多了。本片中我很不喜欢的唯独那个弟弟,咋咋唬唬的浮夸男和那个油腻病娇韩流妖孽一样恶心,演员其实算是很面熟的港片男配了,但愿今后有突破。
总结:题材很独特,舞台很独特,单这两点值得给高分。惊喜的是国粤语演员在这部电影的契合度。影片的打戏很一般,我没注意cast表也没查到武指是谁,感叹一下钱嘉乐还是牛逼。剧情的连接很弱,人物的塑造也一般,主角仿佛沦为工具人。基于我对以往港片(使徒行者2也是7.5)的评价,给此片打7.5以示鼓励。
《卡特教练》影评
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楚一部电影的主角,从驱动的角度来说,是卡特教练在驱动着整个剧情,但从成长和改变来说,确是那群打球的学生,卡特更像是导师。但一部电影下来,最终还是卡特面对各种困难和冲突,所以我更倾向于卡特才是主角。
一开始我以为这部电影只是讲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但看完之后,这部电影的主题如此崇高。他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为了赢,而是拯救生命。“拯救生命”确实大出我意外。
特殊的环境才能出现特殊的人群,才能出现特殊的故事。故事是有土壤的,因为故事的核心人物是在环境中成长的。很多时候,我们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往往专注于人物,专注于人物性格,专注于人物心理,却没有好好研究一下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物的,失去的环境的人物,就好比飘在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也不会深刻。
Richmond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环境?学生毕业率50%,能考上大学只有2%,剩下的学生最后都因为不守规则,犯罪或者死了。这是一座堕落和犯罪的城市,就像病毒一样,不断延续和传染。而下一代的年轻人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不断被感染。这里有三条副线。一条是朱尼尔的学习成绩问题,一条是克鲁兹犯罪问题,一条是斯通的早恋怀孕问题。这三条副线主要从三个方面具体讲述学生面对的问题,从而推动主线,这群打球学生命运的问题。第四条副线就是卡特和校长之间关于打球只是打球还是上大学有更好发展的问题。
这个环境中的这群特别的人群,学校篮球队。他们像是一个缩影,涵盖了richmond的所有的社会问题。从这个环境的实质出发,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不是打赢比赛这么简单了,而是拯救这群特殊的人群,从他们开始去激励身边的人,让这种正能量不断传递。
我看过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电影,很多电影本身在主题上的表达是很深刻的。《百万元宝贝》讲的是三十多岁的女拳击手的故事,三十多岁这个年纪才开始学习拳击,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特殊的角色,本身就故事线极强。故事本身的高度在于,故事不局限于比赛本身,而是透过比赛,最后讲的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生命不在于她的长度,而是精彩过。结尾,才是一部电影见高低的时候,因为电影的高度往往在这里分开。《卡特教练》动容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并没有局限于比赛输赢,而是考大学。尤其是在高潮部分,所有人都反对卡特要队员学习而禁赛的时候,卡特依然坚守自己的理念。这便是这部电影高明的地方,我不仅仅是要教会你打篮球,而是要拯救你的人生,拯救所有人的人生。故事百分之九十都是常规的,而故事的分水岭在于不同的百分之十,因为这百分之十才是表达故事主题的最重要的内容。而卡特这个故事百分之十没有讲球赛的输赢,而是将球员读书。
这个故事主线很简单,卡特教练来到richmond改变一群输球球员命运。从立规则,学战术,尊重对手,到改变命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学到一些技巧。1,故事不能局限于人物,而是透过人物看到更大的人物身后的环境(社会,这个社会不是全社会,而是主人公生活和面对的社会)。
2,人物是有代表性的特别人群。人物是要由代表性和张力的,人物和环境之间要有强烈的关系。
3,故事伟大在于百分之九十的常规加百分之十的特殊,而百分之十往往在故事的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也就是故事人物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到底是什么,这决定了故事的主题,也决定了故事高度。
4,一定要有一个外在形式,热烈的形式。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好莱坞的原因。精彩的故事不仅仅是主题深刻,还要激烈和精彩。如果不是讲球队,不讲比赛,不讲冲动青年人,这个故事的可看性会大大下降。很多国内的艺术片主题都很深刻,但是讲的都是一些普通人的故事,大大降低的可看性。这是一种艺术和商业的撕裂。而这两种元素本身不是对立的,只是我们的思维对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