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天尊,盘古的坐骑

天美资源网

神龙天尊,盘古的坐骑?

九龙沉香辇是盘古的坐骑。

元始天尊就是我们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的坐骑自然不会差,是一个由九条五爪金龙拉的沉香辇。五爪金龙是四大神龙之一,爪生五趾,目如红烛,是龙中的王者,如果弄一条五爪金龙当坐骑,就已经很奢侈了,可是盘古的座驾居然是九条五爪金龙,这也可见盘古地位之尊贵。

神龙天尊,盘古的坐骑

万古神帝武力排行?

第一位:黑暗诡异

黑暗诡异本为长生不死者,在诸多岁月前遭受时空人祖,第二儒祖分尸镇压,在三十余年前其被镇压于剑魂凼的残体出世,黑暗席卷天地,欲吞噬宇宙,一对暗红之目隔百亿里便将意图自爆的不灭巅峰至强阎人寰锁定,无法挣脱,天姥携巫殿,昊天持轩辕戟也只能与黑暗一目相斗,打斗十年合三大半祖之力才堪将黑暗残体重新封印。

即便是残体,黑暗诡异实力之强尚还在当世半祖之上。

第二位,石矶娘娘

石矶娘娘乃是二世半祖,新身体为九鼎之一的玄鼎,可在不借助黑暗奥义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调动宇宙中的黑暗规则,提升自身战力,她虽不是黑暗主宰,却胜似黑暗主宰!

除了真身玄鼎(器灵),还修有一道强悍分身,凭借玄鼎之身的石矶娘娘便对巴尔有必胜把握,在加上强悍分身,实力或还在昊天,天姥之上。

第三位,昊天

昊天乃执掌诸天万界十数万年的天庭之主,三十万年来的当世第一人,昊天显赫战绩众多,如一击斩诸天,与怒天,虚天,蒙戈分尸雷罚天尊,在盘元古神辅助下擒拿镇压天尊级贝希,与石矶,天姥共同封印黑暗诡异。

昊天不仅是当世半祖,还是执掌半数玄黄奥义的玄黄主宰,手持第一章神器轩辕戟,威势无敌,如果说当世半祖谁在黑暗诸巨头心中最为忌惮,那么非昊天莫属。

第四位,天姥

天姥:魔道半祖,当世地狱第一人。她从大尊时代的小女孩几十万年后成长为了罗刹族第一强者,她同修三大魔源皆有极高造诣,被羌沙克誉为是大魔神,天魔般的妖孽之辈。她曾自任荒古废城守护者,一己之力镇压黑暗深渊诡兽之乱(有依靠城中阵法)。

三十多年前罗刹神城神战中破境半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黑暗动乱。天姥破境后,凭借魔道奥义和巫殿,可力压受天地限制的巴尔一头。

第五位,巴尔

巴尔,乱古魔神至上第二柱,这是曾制造尸山血海,杀伐惊天的古老半祖,在乱古仅次于两位始祖,只不过受当世天地规则压制,比之拥有巫鼎,巫殿的天姥,稍弱一筹,在幽冥星域,神器甍天箭被末日命祖所收,实力再次下跌,目前为半祖中最弱者。

第六位,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半祖星桓天尊地魂转世,曾经的地狱界天尊,距离半祖仅一步之遥的天尊级巅峰至强。罗祖云山界巅峰一战,震惊天下,这一战中酆都大帝将三十三重阴界,千星连珠,大魂灵术三大神通的强大展现的淋漓尽致。酆都大帝以一人之力独对雷罚,碲祖,羌沙克,魁量皇四大至强,依然有来有往,大开大合的雄威霸气震撼诸强。

孙悟空师父菩提老祖怎么后来不见了?

孙悟空师父菩提老祖怎么后来不见了,法力比如来如何?我是煮酒品文话江湖,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西游记》里的神仙按境界可以分为:天、地、神、人、鬼,五大级别,真正能超脱轮回的,只有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男一号”孙悟空一直追求的就是能“长生不老”。

表面看起来,孙悟空是毫无背景的、地地道道的“草根”,但从他的成长来看,是有人刻意培养出这么一位敢于挑战权威的“斗士”的。

首先,花果山是十州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把这里作为大本营是非常适合修炼的,而且包裹着孙悟空的那块灵石雕琢痕迹明显!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废了那么多心思,把孕育孙悟空的石头安置在花果山,目的就是让他吸收天地灵气,为孙悟空修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孙悟空是在通背猿猴(上古四大神猴之一)的建议下,才扬帆远航,出海寻仙的。

经历了在南瞻部洲的流浪后,孙悟空“时来运转”,随波追流,来到了西牛贺洲,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老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孙悟空听了7年的函授课程,并没接受专业指导,菩提老祖让他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看似乏味的课程,其实教会了孙悟空做人的基本礼仪,这是他由猴到人的重要转变!真正接受菩提老祖指点的时间不过几天而已!

菩提祖师先是传授给孙悟空修仙的“心法口诀”,让他自学了3年,在孙悟空领悟这部分内容后,祖师告诉他修仙者会面临“三灾利害”,一对一授课,教会了孙悟空地煞七十二般变化。

按原著描述,是“忽一日”,(间隔时间应该不会太久),菩提老祖又根据孙悟空的特点,教给他极速飞行术--筋斗云,教会这些以后,祖师连毕业证都没舍得给,急匆匆的“开除”了孙悟空。

临行前,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未来做出了精确判断,并严厉警告这个徒弟: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从孙悟空的发展轨迹来看,完全符合祖师的预判!他闯龙宫求借定海神针,闹地府强销死籍,拉大旗自封“齐天大圣”,并上演了一出“大闹天宫”的好戏。

不同于修炼了几千年还无法突破进阶的修仙者,孙悟空一路走来都顺风顺水,若不是背后有人安排,他哪能在短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法力?可见,是有人特意培养出孙悟空的,而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菩提老祖本尊。

早在驱逐孙悟空前,祖师就已经发出严厉警告,孙悟空当然没那个胆量泄露自己的师承门派,制造出孙悟空后,菩提老祖已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菩提老祖只用了几天的功夫就能打造出孙悟空,其法力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相比以巧取胜的如来,境界不知要高了多少!

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来接受玉帝的指令前来“降魔”,虽然过程很简单,但他还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第一是询问孙悟空的技能,第二是骗孙悟空和他打赌!

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缺少实战经验的孙悟空还是中了圈套,实力上的差距注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孙悟空师父菩提老祖完成了对他的升级改造后,完全没必要出现,他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要论法力,当然远超如来!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

正月初五日,现在都传为财神日,各地都在接财神,其实初五日在北方主要还是“破五”日,在上海等南方才为财神日,因为北方在初二日已经祭祀过财神了。

据明清笔记记载:“正月元日至五日,俗名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北方名煮饽饽。今则或食三日二日,或间日一食,然无不食者。自巨室至闾阎皆遍,待客亦如之。”又有“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车绣幰,塞巷填衢。而阛阓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同时还记载了“初二日,祀财神。”

《通县志要》:初五日,举家欢宴,名曰“过破五”,不得破坏器物。

清代的《红楼梦》的续书《红楼真梦》中也记载了“破五”:“宝钗想起探春要赏花灯,也须趁早预备,过了破五,连忙打发人去接探春,却等到初八那天方才来到。”

所谓破五,也有多种解释:

其一,此日为“送穷土”日,人们要将“穷娘娘”扫地出门。

其二,为禁忌解除日,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故之前一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不能开门做生意等。

其三,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在南方,则把这一天当做了财神生日,祭祀财神,接财神等等。

清代小说《九尾龟》就称:“上海的风俗,都把正月初五当作财神日。那班倌人,大家都浓妆艳抹的出来迎接财神,所以马路上的马车比别的时候格外来得多些。”

同治《上海县志》载: “初五,接财神,用鲜鲤,担鱼呼卖,日送元宝鱼,至暮轰饮,日财神酒。”

竹枝词对接财神也多有描绘,海上钓侣《过年竹枝词》道:“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袁翔甫《海上竹枝词》道:“元宝高呼送进来,财东今夜又招财。鲤鱼不跳龙门去,也逐金银上供台。”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道: “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鲤尾羊头增价倍,那知穷汉甑生尘。”

接财神少不得要燃放烟花爆竹,还要烧财神像,因而引起火灾的报道也一再见诸报端。1873年农历新年期间,《申报》于正月初六有一则因市民接财神引发火灾的报道,文末有评论道: “火者,旺相。敬财神而得旺气,知今岁申地生意,各行必旺相加倍焉!”1910年新春到来之际,接财神引起的火灾更是达到十几起之多,《申报》刊文道:“初四日夜迭报火警,或谓是夜系接财神之期,被焚户则接着财神。”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袁守诚真实身份非常特殊,他是玉帝的贴身文书,相当于现在领导的贴身秘书。肩负重大秘密使命,下凡到长安,客串了一回算卦的术士。

下面我为您详细破解这个重大的谜团。

《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袁守诚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叔,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他准确的算出了长安城下雨的时辰、雨量的多少,和玉帝下达的旨意分毫不差。

这个就非常奇怪!

第一:施雨并不是一件大事,为何居然需要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亲自颁发旨意?

第二:玉帝颁布的旨意属于天庭的核心机密,袁守诚为什么能够事先了解如此详细?

第三,泾河龙王犯的错误并不大,为何居然被玉帝判了死罪?

一、玉帝为何要亲自下达施雨的命令?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分析过:天庭对凡间施雨这项工作管理比较混乱,有许多神仙都能管这件事。

本来,天上的神仙职数不够,通过封神榜招募了一批神仙,补充了编制。后来,又经过其他各种途径,大量扩编。由于神仙多了,相互之间的职能就不是太清晰。光管理一个下雨,就有好多神仙都可以管。龙王可以管,风神雨婆、雷公电母等等也可以管,甚至于下界的一些妖怪,修了一些法术,也能够呼风唤雨。

由于下雨是件很大的权力,管理者一多,这就滋生了腐败。搞到最后,凡间的一些道士,如果平时对天庭的某些神仙供奉比较虔诚,也能够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学会一些法术,居然也能求到雨。

由于管理不善,有的时候大家都跑到一个地方去布雨,造成涝灾。而有的地方,谁也不去,就造成旱灾。

下雨这种事,一般都是下面的神仙具体负责,玉帝并不亲自过问。

奇怪的是这一回中,玉帝亲自下令:让泾河龙王在长安下雨,并且对下雨的时辰、雨量多少,等等,规定得非常详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长安是东土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也属于玉帝的管辖范围。长安这个地方具有极端重要性,天庭是非常重视的。

因此,长安不同于别处。其他地方玉帝可以不管,但长安的事情,玉帝必须亲自抓。长安下不下雨?下多少雨?这个权力不能下放给别的神仙,必须由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帝亲自过问。

二、天庭的管理模式。

我在之前多篇文章中曾经分析过:李世民在天上是紫微大帝,让他下凡就是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同时引进佛教,西为中用,帮助道教进行管理、教化民众。

引进佛教的理念,是为了引进一种教化民众的办法,并不会影响到道教的统治权。

关于这个问题在此不展开讲,大家可以关注我之前的文章和问答。

在天庭,采取的是一种政教分开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宗教领袖是三清,负责制定宗教规则,但不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而玉帝是最高行政首脑,负责天庭的管理工作,但却并不参与制定宗教的规则。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后来传到了下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仍然在借鉴这种管理模式。

但天庭并不管理下界所有的地盘。

比如古印度等处,就属于西天的管辖范围。西天如来佛是采取了一种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

玉帝由于既要管天庭,又要兼顾管理凡间,所以事物非常繁杂,日理万机。当然,他那个一日可能就是凡间的一年。

所以,玉帝需要委派一个贴身的文书下凡,到长安城实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实施有效的管理。

袁守诚就是肩负着这么一个重大的秘密使命,下凡到了长安城,通过给人算卦,了解凡间百态,从而给天庭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在泾河龙王上门之前,其实,袁守诚已经根据长安的实际情况,起草了一个在长安施雨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得到了玉帝的批准。

顺便说一句,袁天罡的那点本事,其实就是袁守诚教的。

三、脑袋灌进了水的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听说袁守诚能知前后、断阴阳,并且能算出水族的位置,帮助渔翁算定何时打到鱼,非常生气、恐惧,就去长安城找袁守诚的麻烦,让他算算下雨的时间、点数。

泾河龙王这个时候就没有多动脑筋想一想:袁守诚本领这么大,他会是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吗?他是什么来头?他在天庭有没有背景?有多大的背景?泾河龙王根本没有对此进行调查,情况完全不明,就傻乎乎地上门,提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也就是问:长安城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大的雨?

结果袁守诚算得非常准确:

龙王入门来,与先生相见。礼毕,请龙上坐,童子献茶。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袁守诚不仅算出了下雨的时辰,居然准确的算出“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了!

显然,这个下雨的实施方案就是他起草的,他当然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因为玉帝的这个旨意,在没有下达之前,是天庭的高度机密,只有可能有两个神仙知道。一个就是玉帝本人,一个就是旨意的起草者。

对于如此一个明确的信号,泾河龙王居然还不不识时务。他只要稍微用大脑思考一下,也会知道:这个所谓的算命先生绝不简单,绝对是天庭大佬级的人物。可是,泾河龙王偏偏不喜欢用脑。

这主要是他自我感觉太良好:

众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下不下雨,他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正在他得意洋洋,自我陶醉的时候,只听得半空中叫:

“泾河龙王接旨。”众抬头上看,是一个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径投水府而来。慌得龙王整衣端肃,焚香接了旨。金衣力士回空而去。龙王谢恩,拆封看时,上写着:“敕命八河总,驱雷掣电行;明朝施雨泽,普济长安城。”旨意上时辰数目,与那先生判断者毫发不差,唬得那龙王魂飞魄散。

这个时候 ,事情已经非常非常明显了!袁守诚只有可能是玉帝的贴身文书,帮助起草下雨旨意的神仙。

显然,玉帝本人不可能下凡化妆成一个算命先生。因此,袁守诚只能是玉帝的贴身文书。

泾河龙王这个时候如果稍微肯动一动脑子,也还不晚,他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他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蠢事。

但泾河龙王为了挽回面子,居然采纳了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居然听了一条鱼的意见:

鲥军师奏曰:“大王放心。要赢他有何难处?臣有小计,管教灭那厮的口嘴。”龙王问计,军师道:“行雨差了时辰,少些点数,就是那厮断卦不准,怕不赢他?那时摔碎招牌,赶他跑路,果何难也?”龙王依他所奏。

第二天,泾河龙王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施雨,在玉帝旨意的基础上,改了一个时辰,少下了三寸八点。

上文已经交代过:长安这个地方,非比寻常,乃天下观瞻之所在,长安无小事。长安城下多少雨?什么时候下雨?都是天庭事先测算好了的。

更何况,长安城那个宝座上还坐着一位大神,也就是下凡成为李世民的紫微大帝,那是天庭重点保护的对象。

所以,泾河龙王犯的这个错误可就大了。

如果他此时开始动一动脑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凭袁守诚玉帝贴身文书的身份,如果立即上门苦苦哀求,可能袁守诚还能帮他一把。

可惜,他的脑袋不仅进了水,而且进了浆糊。居然再次登门,向袁守诚兴师问罪。

(袁守诚)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急丢了门板,整衣伏礼,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戏之耳,岂知弄假成真,果然违犯天条,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守诚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条生路与你投生便了。”龙曰:“愿求指教。”先生曰:“你明日午时三刻,该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你果要性命,须当急急去告当今唐太宗皇帝方好。那魏征是唐王驾下的丞相,若是讨他个人情,方保无事。”

泾河龙王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向袁守诚磕头求救。

袁守诚这个时候把泾河龙王推到李世民那里,充分体现了他处理问题的高超智慧。

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泾河龙王一再上门找麻烦,袁守诚并不愿意真心帮他的忙。

由于袁守诚在天庭的特殊身份,他既然能精准算出下雨的时辰点数,就说明他有足够的能量,也能够救泾河龙王一命。

第二,可能会连累到自己。

如果他真心帮泾河龙王的忙,只要跟玉帝美言几句,还是可以的。而且,他作为玉帝派到长安下基层的神仙,下面的情况如何?玉帝主要还是听他汇报。所以,他是有能力帮助泾河龙王摆平这件事的。

但是,如果他一定要插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玉帝对他的看法。所以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泾河龙王而这么做。

第三,促成西天取经大业。

根据《西游记》,李世民下凡成为皇帝之后,天庭的许多事情都已忘记,也已失去了法力。袁守诚明知道泾河龙王犯了死罪,李世民并保不了他。但袁守诚仍然让泾河龙王去求李世民,目的就是通过这件事,对李世民形成心理上的刺激,从而促使李世民派遣玄奘到西天取经。

关于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发散式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