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最后谁杀了皇后,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甚至是改变世界进程的暗杀事件?
这就要说到日本最有远见的首相被暗杀,险些导致日本亡国的历史事件了。
近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一时间轰动全网。
实际上,日本首相被刺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日本是一个暗杀活动非常猖獗的国家,有数不清的政要遭遇暗杀身亡。
日本第90、96、97、98任首相安倍晋三遇刺现场照仅遇刺的首相就有8位之多,导致7死1伤(受伤的正是安倍晋三的外公,第56任、57任首相岸信介)
在这些首相被暗杀的事件中,以日本第29任首相犬养毅被暗杀影响最为深远,直接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1932年5月15日,一声枪响,犬养毅被人枪杀身亡。
这次刺杀事件,直接改变了日本的命运,为日本目前的现状埋下了伏笔。
01、泛滥的日本军国主义近代时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可日本民众生活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国内矛盾丛生,再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泛滥,主张对外侵略扩张。
日本明治维新当时世界殖民地已经被欧美列强瓜分殆尽,日本如果要继续扩张,势必会引起欧美列强的反对。
日本军国主义不信这套,叫嚣立即发动战争,通过战争的方式获取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殖民地,缓和国内矛盾,增强日本的实力。
如果欧美列强阻拦,就与他们开战。
其实,日本的实力在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可放在全世界,与欧美列强相比,差距非常大。
可日本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两次赌国运的胜利,制定了先兼并朝鲜,在吞并中国,继而征服世界的侵略计划。
当时日本之所以能取得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一方面是日本军队作战勇敢,中俄指挥失误等因素。
另一方面也是日本纵横捭阖,积极展开外交,利用中俄与欧美列强的矛盾,获得了英国、美国的支持,这才战胜国力在自己之上的中国和沙俄。
可日本人尝到了战争带来的甜头,认为只要继续发扬武士道精神,可以战胜更为强大的敌人。
然而,决定现代战争胜利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综合国力。
日本凭一时的血勇,能赢一次,赢两次,不可能一直获胜。
一旦日本与欧美列强开战,必输无疑。
日本年轻军人到时明治维新的成果比较毁于一旦,根本不符合日本长远利益。
因此,日本国内涌现了一批以文官为主的亲欧美派。
亲欧美派主张与欧美列强建立亲密的外交关系,极力克制无限制扩张的危险念头,希望缓和与欧美的关系。
说白了,亲欧美派不是不想扩张,而是希望见好就收,争取尽量避免与欧美列强产生矛盾的同时,闷声发大财,消化既得利益,继而进行下一轮扩张。
其中的代表就是犬养毅。
02、三朝元老犬养毅,1855年6月4日出生,日本正式进行明治维新(1868年)时,他已经7岁。
因此,他自幼就接受欧美思想熏陶。
犬养毅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毕业后曾成为一个战争记者。
日本明治十四年(1881年),犬养毅在首相大隈重信的提拔下,担任统计局权少书记官,正式开始步入政坛。
大正七年(1898年),犬养毅出任大隈重信内阁的文部大臣,首次入阁,成为政坛大佬,也是日本国内亲欧美派的代表人物。
犬养毅日本人缺乏远见,犬养毅却是少有的例外。
比如,当时孙中山先生正流亡日本,犬养毅很早就认识孙中山的厉害,与孙中山建立深厚的友谊,资助他组建同盟会。
犬养毅希望扶植孙中山,扰乱中国。
大正十二年(1923年),犬养毅任山本权兵卫内阁递信大臣(即邮政大臣)。
大正十三年(1924年),犬养毅任加藤高明内阁的递信大臣。
昭和五年(1930年)11月14日,第27任首相滨口雄幸遇刺,被迫辞职,不久伤重不治。
若槻礼次郎接任首相。
九一八事变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没有征得内阁同意的情况下,忽然下克上,发动九一八事变爆发,侵占我国东三省,若槻被迫辞职。
犬养毅临危受命,出任日本第29任首相。
犬养毅历仕明治、大正、昭和三朝,是日本三朝元老,资历深厚,德高望重,影响非常大。
犬养毅03、归还东北犬养毅很早就意识到,自明治维新以来,军部实力过于强大,滋生了军国主义,已经严重影响日本正常运转。
因此,他之前就曾尝试过限制军部权力。
犬养毅出任首相之际,正值全球爆发了经济大萧条,日本损失惨重,国内矛盾丛生,形势动乱,各种恐怖事件时有爆发。
昭和七年(1932年)2月9日和3月5日,日本极端军国主义份子,接连刺杀了银行家井上准之助和三井财阀的领导者团琢磨。
(1月8日,日本甚至出现了士兵刺杀裕仁天皇的樱田门事件,刺客是朝鲜独立运动金九派去的爱国义士李奉昌)
日本军国主义通过制造一系列恐怖事件,迫切希望通过发动战争,缓和国内矛盾。
然而,“九·一八”事变后,犬养毅深知日本已经激起列强反对,日本不能再继续在中国实施军事行动。
因此,他马上宣布日本不再扩张。
此令一出,军部非常不满,日本民众指责他是个懦夫。
犬养毅非常精明,准备策划关东军撤出东北,将东北交还给中国。
作为条件,南京国民政府需要将东北的行政和经济命脉交给日本。
日本关东军犬养毅看似将东北主权交还给了中国,实际上日本依然可以从东北获得巨大利益。
这样一来日本可以继续掌控东北,获取实惠;又可以缓和与欧美列强的矛盾,阻止战争爆发,对日本百利而无一害。
犬养毅快刀斩乱麻,派特使萱野长知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秘密谈判。
当时,蒋介石正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根本就不想和日本开战。
犬养毅的计划正中他下怀,在蒋介石看来,出卖东北的经济、行政,换取东北主权是非常划算的。
蒋介石剧照因此,蒋介石马上同意,双方达成了协议。
04、刺杀犬养毅当萱野长知和蒋介石达成协议后,萱野长知立即将协议内容发电报汇报给犬养毅。
只要犬养毅收到并通过,协议就可正式履行。
可犬养毅的内阁书记官长森恪也是激进的军国主义者,他暗中扣住电文,将消息透露给了军部。
军部得知消息后立马就炸了,吃下去的东西,怎么能吐出来?关东军好不容易才占据东北这块富庶之地,正应该进一步推行计划,怎么能将东北还给弱小的中国?
犬养毅畏敌如虎,被看不到的敌人吓破了胆子。
他就是卖国贼,再也不能让这个国贼窃居高位了。
昭和七年(1932年)5月15日,军部右翼分子山岸宏、三上卓等11个日本军官闯入首相官邸,堂而皇之地暗杀一国首相。
此时,犬养毅已经77岁了,当他看到刺客上门,就知道大事不妙,看来自己在劫难逃了。
犬养毅犬养毅深知,这些刺客都是忠君爱国的日本青年,是日本的希望,可无知无畏的他们正让日本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
犬养毅忧心忡忡,却无能为力。
11时26分,犬养毅遇刺身亡。
而暗杀他的11位凶手,后来被从宽发落,没过几年,就被释放出狱。日本人将他们当成了英雄,这简直匪夷所思。
5月26日,海军大将斋藤实接任首相,他马上就推翻了犬养毅的所有计划,继续占领东北。
从此,军部开始组阁,日本政党内阁时代开始结束,日本军部势力极速膨胀。
昭和十一年(1936年)2月26日,日本爆发著名的“二·二六”兵变,前首相高桥是清、斋藤实、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等人遇刺身亡。
从此,日本军国主义有如脱缰野马,再也不受控制,逐渐发展成法西斯。
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昭和十二年(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昭和十六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挨了美国两颗原子弹后,终于摆脱军部控制,向盟军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军向美军投降战后,日本被美国肢解、险些亡国。
从此,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的马前卒。
虽然日本后来,恢复了经济地位,但政治和军事地位遭遇毁灭性打击,与犬养毅执政期间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日本无论是大一点的城市或者港口,都有美军的军事基地,东京上空的领空权归美军所有,日本民航连自己首都的领空都不能随意飞翔,只能绕圈。
美国人在日本甚至享有“治外法权”,美军士兵在日本犯罪,日本是无权审讯、逮捕的。
日本被美国控制得死死的,华盛顿打个喷嚏,日本就会感冒。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日本已经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如果当初犬养毅计划成功了,日本很有可能不会这么惨。
可目光短浅的日本人,亲手将日本踹向深渊!PS:附上本文视频》》日本最有远见的首相被暗杀,13年后,自食恶果,险些亡国!
宅在家里恶补电视剧?
1:最美的青春
2:我的团长我的团3:林海雪原4:我是特种兵5:知青6:安家7:都挺好8:外科风云9:急诊科医生10:生逢灿烂的日子11:三叉戟12:好先生13:人世间14:我的前半生15:北风那个吹16:楚汉传奇17:《三国演义》新18:我的二哥二嫂19:岁岁年年柿柿红20:绽放吧百合21:我们的四十年22:人民的名义23:湄公河大案24:破冰行动25:父母爱情26:琅琊榜27:士兵突击28:潜伏29:亮剑30:红高粱31:白鹿原32:雪豹好啦!总结完毕!今天总结了32部好看的影视剧,是大众喜欢看的,也是我喜欢看的。我没有过多的去写每部剧的剧情如何如何,那样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有时间想要追剧了去看就完了!
吕不韦怎么认识项少龙?
项少龙营救朱姬与赵盘,在秦宫夜宴上正式认识了吕不韦。
原文:尚未拜下,吕不韦已抢上前来扶着两人,灼灼眸光落到项少龙身上,讶然道:“难怪姬王后和肖先生均对项少龙赞不绝口,我吕不韦足遍天下,还是第一次见到少龙这般人才。”
正式见面前吕不韦就知晓了项少龙,是从乌家堡那里知晓的,闻名不如一见。
有哪些写在正史里的不可思议的事?
正史不算啥,自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证明所谓玄武门之变的正当性乱改史书之后,正史也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为帝王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
那么,我们就从唐太宗说起,扯扯吐血的事。
如果吐血有段位。
钻石段位:宁王麾下参谋将军七省文状元对王之王对穿肠
错了,这个乱入的。
星耀段位:唐太宗李世民。
建成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以上情节见于《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然,司马光老先生可能是简单复制黏贴了。
设定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5000毫升,也就是现代的5升,一个人如果失血超过总血量的15%就会有严重的不适,失血超过30%就会危及生命,也就是一个人最多能够失血1.5升。
唐代一升比现在的一升容量要小,大约为600毫升,史官既然写了“数升”肯定是不是一升、两升,姑且算他三升吧。请问太宗陛下,你一口气吐了1800毫升的血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见到了奈何桥然后还有人拉了你一把你才回来的?
王者段位:阮籍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晋代著名非主流行为艺术家,阮籍的老母亲去世,此时他正在和人下棋,听到消息后别人都让他别下了,他却非要把棋下完,下完之后,这哥们跑到老母亲灵柩前,一口气喝下两斗酒(一斗大约是10升,两斗也就是12000毫升,合现在的12升),然后“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过了一会,又吐血数升。
以上情节见于《晋书阮籍传》,哥们你说实话,你是把刚刚喝下去的酒都吐出来了吧?而且你喝的是红葡萄酒对不对?
芭蕾舞为什么被称为脚尖上的舞蹈?
说到芭蕾舞,我们最先想蹈的就是演员们踮着脚尖,轻盈跳跃的舞姿。立起脚尖来舞蹈是芭蕾舞区别于其他舞种最显著的特征,因此芭蕾是也叫脚尖舞。为什么要用脚尖跳舞呢?
其实,最早的芭蕾舞演员不是用脚尖跳舞的。直到1832年,在美歌剧《仙女》中饰演仙女的舞距家玛丽.塔里奥尼为了刻画角色飘飘欲仙的形象,大量运用了脚尖动作和高速旋转动作。那轻盈舒展的舞姿,充分体现了舞蹈家的形体曲线美。于是,其他芭蕾舞演员们纷纷效仿。慢慢地,脚尖功便成了芭蕾舞演员必备的基本功,用脚趾尖端跳舞也成为芭蕾舞的一个重要特征。
芭蕾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思是用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故事的舞蹈演出。芭蕾舞萌芽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是1581年在法国巴黎上演的《皇后的喜剧芭蕾)。后来,芭蕾艺术在路易十四时代日趋完善。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芭蕾舞学校一一法国皇家舞蹈学院。
也许你也偷偷地试过像芭蕾舞演员一样,用脚尖踮起来跳舞,是不是怎么也站不起来?芭蕾舞演员是怎样踮着脚尖跳舞的呢?秘密就在芭蕾舞鞋上。芭蕾舞鞋也叫足尖鞋,鞋头有一个小小的、硬硬的平面,鞋底内有一块橡胶鞋板。芭蕾舞演员就是靠鞋板的帮助立起来,并且靠鞋头的小平面稳定重心的。芭蕾舞鞋将伴随每一位芭蕾舞者的舞蹈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