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查的演员,密查郝连秀扮演的是坏人吗?
密查郝连秀扮演的是坏人,郝连秀是中统特务。
《密查》是由徐兵监制,泳群编剧,王兵执导,郑凯、邓莎领衔主演,于荣光、连奕名、常铖、亓航、曲翊宏、张博涵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
该剧改编自马营的小说《密查1938》,讲述了在国共合作的关键时期,共产党高级将领宣侠父离奇失踪,为了调查真相,武仲明介入调查的故事。
密查主演郑恺现状?
现状很好,还在拍戏,
郑凯,1986年3月11日出生于杭州,中国内地男演员,200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现在哪个年龄段的爱影视?
您好!小毒爱看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其实这个不分年龄的吧,只要好看的都喜欢看,无论是什么类型。
比如说一下电视剧可谓是老少皆宜,呼声都很不错,但是类型的话都是各个都不同。
1、《琅琊榜》豆瓣评分:9.3分
2015年的《琅琊榜》,豆瓣评分9.3分,当之无愧的经典剧,毫不夸大地说,它开创了电视剧一个新时代。
精美的服化道,电影的拍摄手法,巧妙的构图,立体的人物形象,再加上胡歌、王凯、靳东、王劲松等一众演员的演技,使得这部剧在一众俗剧中脱颖而出。
谁说电视剧非得有爱情才有人看?《琅琊榜》里只有极少的笔墨来描写爱情。
谁说女子一定是要依靠男人的白莲花?《琅琊榜》里的霓凰和夏冬,她们两人就是依靠自己力量在男人群里“混饭吃”的巾帼英雄。
不仅如此,这部剧宣扬的九死不悔的正能量,也一直激励着大家。
虽然5年过去了,但是这部剧,依然是很多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电视剧,年年回顾,时时重温。
2、《白夜追凶》豆瓣评分:9.0分《白夜追凶》塑造的是不局限于标签化的、更深层次的“硬汉”人物。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白天他是关宏峰,性格严肃深沉,刑侦经验丰富;而晚上他是关宏宇,性格活泼,痞里痞气,喜欢调侃别人。
因为关宏峰有黑夜恐惧症,所以晚上只能让双胞胎弟弟关宏宇伪装自己查案,性格迥异的兄弟两人在警队中马脚不断,背负着随时被周巡及各路人马发现的危险,一路侦破了各种大案要案,并且为关宏宇摆脱了灭门案的嫌疑。
该剧的多处场景,都是经过对比真实场景结构和室内布置1:1还原来拍摄的,为了营造出真实撞车的冲击画面,甚至撞毁了三辆真车。
故事选材也更突出社会现实特色,逻辑性也还不错,虽然是网剧,但是成了悬疑罪案剧的标杆之作。3、《甄嬛传》豆瓣评分:9.1分
2011年的《甄嬛传》把宫斗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剧中虽然有很多女演员,但是每个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精美的服化道、优美的台词、逻辑紧密的剧情以及演员精湛的演技,让这部剧成为了宫斗剧的经典。
娱评道:《甄嬛传》对后宫斗争的展示比一般宫廷剧更为辛辣,但这不是歌颂阴谋、欣赏斗争,而是借一个个青春女性理想和生命的惨烈毁灭,揭示出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4、《战长沙》豆瓣评分:9.2分相比前三部剧,这部剧的知名度好像差点,但是这部剧绝对是一部好剧,是大型近代革命史诗剧。它曾经荣获豆瓣电影2014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大陆电视剧"。
有人说,这部剧是霍建华的“转型代表之作”,因为他饰演外冷内热的军官“顾清明”,其冷峻的造型及沉静走心的表演方式颇受观众和业内人士认可。
而这部剧也同样是杨紫的演技巅峰。出演这部剧的时候,她年纪还小,没想到能把人物形象把握得很好。
好的故事,加上演员的好演技,成就了这部经典。
没看过的,推荐看一下哦,绝对不会后悔。
5、《毛骗》豆瓣评分:9.7分《毛骗》可谓打破了续集不行的魔咒。第一季8.5分,第二季9.4分,而第三季终结篇9.7分。
这部剧没有知名演员,但是它凭借诙谐幽默的对白、紧贴当下现实的内容,获得了极高的人气。而且这三季,虽然是边写边拍,但是始终没有降低制作水准,剧情紧凑,故事新颖,多线布局,让人应接不暇。
可以说这部剧是剧组的巅峰之作,也是国产剧的良心之作 。
这部剧主要讲述混迹在城市边缘有组织有纪律的小毛骗子,他们或许他们没有高尚品德,但是有职业操守。他们是锁定目标,制定计划,精心布局,诱敌深入,最后把贪婪好色和为富不仁者收入网中。
每一季集数都不长,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6、《红色》豆瓣评分:9.2分这部剧光看主演就知道,一定是部好剧。陶虹、张鲁一、周一围,全是演技派演员啊!
这部剧填补了国产侦探悬疑剧的空白,它深挖爱情主线,摒弃打鬼子、学生游行、工人罢工、白色恐怖、谍战密报等传统抗战剧必备的常规元素,开创了抗战剧的新类型。
如果你觉得《伪装者》好看的话,更应该看看这部剧,因为我上次写文章说《伪装者》是巅峰,有读者指正我说,让我看看《红色》,看完后,我得承认,这部剧真的比《伪装者》强。
而且导演杨磊用了诸多电影手法进行拍摄,将大屏幕上的光影技巧搬到小荧幕中。拍摄过程大量使用高速摄像机,每个镜头在画面构成、细节表现、光线调和演员调度等方面都力臻完美。
现在的一些神导演把抗日剧拍成了神剧?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归纳梳理一系列问题,不然有些道理说不清楚。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残酷和惨烈的战争,历时十四年,军民死伤35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打断,给中华民族带来惨重损失。如此悲壮不堪的血泪史,却被当下一些导演制造成话题迭出的神剧,充斥各大荧幕,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一、为什么抗日神剧那么多?1、根据主旋律的要求,每年各大电视台都必须播放一定数量的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政策是好政策,但是客观上促成了抗日神剧的泛滥。因为神剧的成本低。
2、尽管骂的人多,但确实有很多人喜欢看抗日神剧。比如说,老年人就特别喜欢看,反正中国必胜,就看怎么虐鬼子,符合心理需求,特别是街头小店的播放频率奇高。小孩子也喜欢看,哈哈一笑。农村很多老百姓喜欢看。为啥?图的就是轻松,没有心理压力。正史太严肃、残酷,普罗大众也许并不喜欢。
3、抗日剧审核标准较为自由宽泛。爱国主义题材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而其他时期题材的作品,比如各时期的内战,容易触犯敏感和审核标准。为了保险上映,干脆就拍保险类的抗日片。
二、抗日神剧出现的原因?手撕鬼子、神奇枪抖术、裤裆藏雷、包子炸弹、神箭手杀敌……很多想起来就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屡充斥荧屏,必然有其客观原因。
1、编剧粗制滥造。
为了挣快钱,减少成本,很多影视作品制作速度非常快。几个编剧在房间里一凑,一两个月就拿出一个剧本。导演组拍摄更快,两三天一集。我曾经参与某电视剧拍摄,22集的片子,50天就拍完了。你说质量能够有多高?
2、拍摄经费有限。
在影视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电视剧的制作费用一般依靠投资,主要来源是各大电视台和影视公司。缺少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也就缺少广泛的经济来源。为了省费用,导演当然是能夸张就夸张,能节约就节约。有的群众演员扮演日军,一天就要死好几次。
3、故意引起噱头。
流量经济时代,有的人要钱不要脸。就是不怕骂,越骂越有热度,越能赚钱。至于各种低级趣味造成的负面影响,用不着我来操心。
三、能够起到爱国教育的效果吗?将残暴的日军刻画成弱智,将苦难的国人描绘成大侠,将严肃的斗争演绎成儿戏。不仅不负责任,不合常理,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
1、对英雄的矮化。
人民群众需要英雄,伟大的时代呼唤英雄。抗日神剧的出现,冲淡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降低了英雄的标准,是对英雄的伤害与侮辱。
2、对历史的玷污。
如此惨烈的抗日战争却被抗日神剧严重歪曲,是对真实历史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过去苦难的背叛。若干年后,如果仅凭抗日神剧的传播影响,人们或许认为抗日战争没有那么残酷,日本鬼子没有那么残忍,中国损失没有那么大。忘记历史,下一次就可能重蹈覆辙。
3、对后代的犯罪。
抗日神剧将血腥的杀戮变为弱智的意淫,不但降低了公众的审美情趣和理智常识,更会让青少年失去辨别力。于是,有人在上海四行仓库身穿日本军服合影,说南京大屠杀30万人太少,在旅游景点组织抢花姑娘的游戏……
好在,近年来抗日神剧的问题大家讨论够多,吐槽也够多,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不少,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希望这一丑恶现象能够止于当前。
认可我的说法,就关注我,分享更多信息吧。
豆瓣评分达到95以上的有哪些推荐?
想必有很多人跟葡萄一样,一看到这道题目就去豆瓣翻了一下榜单——结果是没有。
是的,符合题主要求的18年且评分9.5以上的电视剧(大陆、英美、日韩的)还真没有。不过我转念想了一下,好的电视剧何必纠结于它是哪一年的呢?
这里葡萄就给大家推荐以下几部评分9.5以上的电视剧:
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评分:9.5)2019年评分最高华语剧,国产剧里少有的高分剧,贾静雯在剧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非常值得一看的一部剧。
该剧讲述了品味新闻台编辑台主管宋乔安(贾静雯饰)的儿子是二年前李晓明无差别杀人事件的罹难者,先生刘昭国(温升豪饰)是网络先驱报的创办人,夫妻在儿子走后因现实磨难渐行渐远准备离婚,但11岁的女儿行为却日渐失序,为了女儿终逼二人必须重新检视自己身上的伤口。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吴慷仁饰),在李晓明死刑定案之后,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动机,锲而不舍的他,开启了众人命运的连结。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非常容易看透,但有一件东西想要看透却极其艰难,那就是人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贪念,而每个人有时候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这部剧自从上映以来,就备受大家关注。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与善良、与邪恶,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距离,他们始终相知相伴,但虽然如此,人的初心还是善良的。而该剧向大家展现的,除了被害者的痛苦之外,还有杀人犯家庭的悲哀,这部剧真正的向众人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人性的美丽与丑陋。
每个人对于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但我们在发表自己的言论的同时,也要注意考虑别人的感受与想法。就好比现在,电脑、手机和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乐趣,科技本身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我们这一天(豆瓣评分:9.5)这是一部季播剧,从16年播出第一季开始到19年的第四季,每一季评分都不低于9.4分,足以证明它的魅力。
该剧讲述了一群不同的人,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同一天生日,他们的生活故事以有趣的方式交叉在一起。
如果你一年只能看一集美剧,那么我建议你宁可放弃《西部世界》的首播集,或者《权力的游戏》大结局,但是一定不能错过《我们的生活》的首播集,很多美国剧评人甚至认为:以这一集的品质,应该参加的不是艾美奖,而是奥斯卡。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有人说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一批人不容易,因为他们经历了种种不公,也有人说八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才是不容易,因为他们经历了什么什么。其实,对于国人的这些抱怨,《我们的生活》这部美剧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每代人都面临着每代人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苦恼与迷茫,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关键看我们如何去面对。看到生活阴暗的一面是好的,它能让人清醒,但因此消极、低沉、自暴自弃又有何用?无论我们是何种的人,希望、勇气、包容和欢笑永远都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
《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的某个人,他们也许过得并不好,但却总是充满了阳光。这部剧充满了正能量和心灵鸡汤的剧情,加上木吉他民谣的配乐,让人一次次忍不住挥洒热泪,感叹琐碎生活的奇妙。
我亲爱的朋友们(豆瓣评分:9.5)这是韩国TVN电视台于2016年播出的电视剧。
“人生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活着”——这是黄昏青春的人生礼赞。
大人和老人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年轻人毫不留情地贬低他们的长辈,用一些否定的词语来定义他们,即使是父母也不留情面。老人们渴望钱,不关心别人的子女,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在现有的社会秩序下,他们又害怕改变,但社会问题绝不会独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将社会福利规定为老年人的福利)。他们把年轻人看成是竞争对手,他们是一群声称自己是正确的、以年龄为权力、没完没了地训人的老者。
这部剧围绕大人们的故事,希望就像剧的名字一样,年轻人和老人能成为“亲爱的朋友”的关系。
好的剧本背后埋藏着复杂的人性,而暴露的是你我都正在经历的人生。
想了想今后还有几十年要过的话,想有好的身体,在你想依赖我的时候就能让你依赖;想有懂事的孩子,让你需要的时候都能随时出现照顾;想要努力试试看,陪你到最后的人是不是年迈的我。不管这么多年我对你造成了什么伤害,也请你一定记得,我对你的爱永远比讨厌多。
人生不就这样吗?所有的故事,都是你的我的青春年少,我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一直在我身边。
看着最后一幕,八个老人排排坐在树下,望着海上夕阳夕下的景,心里再一次感动地流泪。人生就要像他们一样,虽然知道离死亡不远,也要活得精彩、激烈,与亲爱的朋友伴侣一起做想做的事, 充实地活到最后一刻。这样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其实葡萄跟题主一样,早先也喜欢按评分选剧选电影。不过俗话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剧跟人一样,合不合你的性子只有看了才知道。事实上如果执着于高评分的话,葡萄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好多纪录片,评分甚至有9.8或9.9分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下次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