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故事,有关长城的故事和资料?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有:
1、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 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2、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说一说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久远?
从历史文献的角度看,孟姜女哭长城完全就只是一个民间故事。
汉朝王充的《论衡·感虚》中对杞梁妻哭崩城墙这件事表达了明确的态度:“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但这个民间故事流传甚广,它之所以收到老百姓的欢迎,是因为它代表了民间的舆论态度,封建社会老百姓没有话语权,没有像如今这样可以表达个人见解的众多平台,所以人们借孟姜女的故事表达了对暴政的极度反感。
这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是文化符号,秦始皇并非历史上的秦始皇,而是中国封建史上所有暴君的文化符号,长城是所有暴政的文化符号,孟姜女是所有反暴政的文化符号。
黄崖关长城有哪些故事?
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唐代,安禄山在这里驻扎其精锐部队――雄武军。杜甫《渔阳》诗中写 道:“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诗里的雄武城,就是黄崖关。《方舆纪要》载:“雄武城在州东北,唐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筑。”
明代,戚继光为蓟辽总兵,镇守蓟州16年,期间重修了黄崖关长城,增建了凤凰楼、八卦街和许多楼台。明永乐年建黄崖口关,成化二年(1466)建太平寨,后经隆庆、万历年大修,建成正关、水口、东西稍城和砖墩等设施完备的防御工程体系。清康熙《蓟州志》载:“黄崖关边墙九十三里,东起拦马峪,西至松棚顶,楼台四十五座,墩台八座,边储屯粮地三顷四十九亩七分。”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争。1985~1987年,重新修复了蓟县古长城的黄崖关和太平寨两个开放点,共修复墙体3025米,楼台20座,八卦关城1座,正关楼1座,寨堡1座,为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中最长的一处。1986年10月~1987年9月进行黄崖关第三期修复工程,并建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展出古代兵器、戍卒生活文物、碑刻,同期建有《百将墨迹碑林》和《百家墨迹碑林》。1992年4~7月对水关进行修复。9月,建《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黄崖关长城位于蓟州区北28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历史上,蓟州城共有守营墩台十八座,黄崖关为其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关隘,始建于公元556年,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
长城的地理住址历史背景故事?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其地理住址跨越了中国北方的山脉、草原和沙漠等地形。长城的历史背景来源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战争和边疆防御需求。最早的长城建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秦汉时期,长城规模已经初见端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对长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建和加固,从而使其成为当时防御边境的坚固屏障。在长城的若干地段还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斗,如明代的郭子仪抵御数倍于己的女真族入侵的故事等。长城如今成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它的地位和意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昌长城的故事?
说起长城,这个应该算是我们中国的一张名片了,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它不仅仅是一个古代建筑,更是代表着我们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每年接待国内外的游客都有几千万人次。长城有很多段,其中最有名、开发最完善的莫过于北京八达岭长城了,可以说是每一个到达北京旅游的游客都必去的地方,其门票在旺季也才40元,游客是络绎不绝。
也正是因为长城这个旅游资源太好了,所以国内很多没有古长城的景区,有些都会花重金建一个“山寨”长城,用来吸引游客,而最近南昌的这个“山寨”长城就走红网络,它是南昌第一条“长城”,全长4公里耗资1个亿,是按照1:1比例来仿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其虽然是“山寨”,但是门票却是50元,比北京八达岭这个正版的长城还要贵10元。
这个“山寨”长城位于南昌新建区的溪霞怪石岭生态公园内,距南昌城区大约有25公里,自驾或者公交都还算方便。而这个生态公园其实是一个4A景区,占地面积约4200余亩,里面有很多奇山怪石天然石洞之类的,这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千姿百态,很是奇妙。但是可能是因为宣传问题,所以这个景区的名气不怎么大,游客并不多,只有周末会有一些当地人去休闲散心。
也因为如此,这个生态公园在2013年的时候,在园里耗资1个亿修建了一条全长达4公里的“山寨”长城,据悉,这个“山寨”长城是按照1:1的比例,全面仿造北京八达岭长城而成,横跨了大半个山巅,而且每隔一小段长城,便都会有一座烽火台,虽然是新建,但是仿造技术不错,而且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远远看上去,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古朴味道。
但是如果走近一看,还是会发现其建造的石料都是现代的,少了一点斑驳气息,历史感不是很强,而且它目前只是开放了前面一段,后面一段还在建设中。不过,毕竟是按照1:1的比例建造而成的,对于那些想去北京八达岭长城,但是没有时间去的人来说,这里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替代品。
有网友就说,平均每公里耗资2500万,这个到底值不值呢?要是说为了吸引游客也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到时候揽客的时候,不要李代桃僵就好。还有网友表示这个建设很不错,可以满足南方人爬长城的愿望,而且老百姓也能上去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也可以保护公园里的植被,作为一个隔火带。
这个长城虽是“山寨”,但是说不定几百年后,这里也会成为一个文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下一代民族自豪感、祖国认同感,也可以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之好去处,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这个门票价格相较而言,是有点高了。那么,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这样的“长城”,你会去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