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极熊不吃企鹅,狮子和老虎为什么不吃大熊猫呢?
大熊猫: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以前叫啥,豺狼我能对付6、7个,牙齿咬合力1300N,排位老三,还有一双“铁沙掌”,吃起肉来更是怕吓到小朋友。
大熊猫作为我国有国宝,一直以来都是过着包吃包住“养尊处优”的生活,晒晒太阳,打打滚,羡慕了很多年轻小姑娘。因此软绵绵的大熊猫一直被人们误认为光有可爱的外表,除了爬树,毫无战斗力可言。

其实,大熊猫发起怒来危险性极高。大熊猫:别看我平时吃素,吃起肉来怕害到你一直以来大熊猫都只吃竹子,天天吃素还长得肥嘟嘟,好像没有见过它吃过肉,但是没有见过,就不代表它不吃肉。大熊猫属于杂食性动物,和狮子、老虎、豺狼等猛兽一样被归到哺乳纲、食肉目科下。70~80年代,大熊猫因为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开花后的竹子大片大片的枯萎,熊猫们被逼吃肉。它们闯进附近的村庄,把村民家里的牲畜祸害了一个遍。好在当地村民懂法,用羊肉,猪肉把大熊猫诱回了山下,并集中饲养起来。野生大熊猫吃牛羚肉你可能觉得,大熊猫只是在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会选择吃肉,那你就错了。即使有竹子吃,野生大熊猫也会偶尔也会开个荤,偷偷给自己加餐。2011年,野生大熊猫被人类拍到啃食动物尸体的“馋照”,在网上还引起过小规模轰动,完全打破了大熊猫平时萌宠的形象,可谓了人设崩塌。其实,对于熊猫来说,偶尔吃个肉是很正常的事,只是它们吃肉的样子很少被人发现而已。曾有人在熊猫的粪便中发现过各种野生动物的残骸,就算是在动物园里的有吃有喝,饲养人员也会专门给熊猫喂一些碎肉加餐。事实上,很多平时里只吃素的动物会偶尔给自己开荤,毕竟作为杂食性动物,吃肉是天生的,更何况它们本来就是野兽。只不过熊猫作为一只野兽,曾经也发誓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在饲养过程中,大熊猫唯一的食物来源都是竹子,365天,一日三餐,竹子占食物总量的99%,但是直到现在,大熊猫一直保留着一副“吃肉”的身体。比如:大熊猫的消化道结构和其它的肉食动物一样都很短,而草食性动物的消化道都十分崎岖,像牛和羊这类反刍动物还能利用自己多个胃室反刍,进行二次咀嚼,但是大熊猫没有。它们只有单胃,结构也极其简单。所以,大熊猫的粪便,拉出来的叶,还是那个叶,枝还是那个枝,甚至还带着竹子的清香。研究也表明,竹子只能在大熊猫的肠道中停留4-12小时,大熊猫肠道基本无力降解竹子中的纤维素。因此,不少聪明的商人,利用大熊猫的粪便,通过加工后制成了卫生纸,贺卡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就曾推出过一款“大熊猫便便纸”。商品名就为“Panda Poo”,售价为每盒43元。不知道有人用过没有。很多人会误以为大熊猫和小熊猫有着什么亲近关系,毕竟他们都以吃竹子为生,还都在四川地区生活,但是他们真的啥关系也没有。而且早在4000多万年前,大熊猫和小熊猫就分道扬镳了。大熊猫的祖先,正儿八经吃肉的猛兽。在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禄丰始熊猫,登上了舞台。那时始熊猫也还是杂食性的,而且有着很多食谱,直到700万年到200万年前,始熊猫才开始变成一位素食主义者。眼尖的人可能会问,它们既然是吃肉的动物,为什么把肉作为主食了,反面要去啃又干又瘦的竹子。这个问题,同样好奇地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食不知肉味,对肉类没有感觉,犹如一台没有感情的竹子消灭机。大熊猫之所以很少吃肉,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匮乏,导致它们渐渐丢失了一个叫T1R1的基因,就尝不出肉的鲜味。而在野生环境中,吃竹子比吃肉容易得多,还没几个动物来抢。从这一方面而言,大熊猫又是食草动物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熊猫从来都是吃肉的,并且和食肉类动物没什么两样。大熊猫的战斗力:排行老三,铁我都能啃我们知道,吃肉的动物战斗力就没有差的,既然大熊猫也吃肉,那它的战斗力怎么样了?这么说吧,大熊猫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始熊猫曾经和古猿,剑齿虎等猛兽一起组过队,下过副本的,当时这个队伍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剑齿象古生物群”。不过和其它队友比起来,始熊猫由于防御能力较低,并不是主攻型队友。遗传了祖先好战的基因,到了大熊猫这一代,其实力也相当强悍。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们曾经就发现了大熊猫下副本的优势。司马迁在《史记.五帝纪》中记载过黄帝打炎帝时,曾组织过一支猛兽大军,其中就有大熊猫。而在当时,大熊猫可不叫大熊猫这个“熊不熊,猫不猫”的名字,它有一个比它们祖先始熊猫更为拉风的名字:食铁兽《山海经》中记载:“南方有兽,名曰啮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它还曾经是另外一个猛人作过搭档,这个猛人就是蚩尤。当然神话故事不可全信,但是作为“食铁兽”,大熊猫真的可以吃铁吗?1981年8月,一头名为莉莉的7岁雌性大熊猫,把装食物的铁盆咬成碎块吞了下去。莉莉的举动可把当时的饲养员给吓坏了,想找兽医帮助取出来,结果莉莉已经将铁块排出来了。事实证明,大熊猫真的是能吃铁!不得不服,大熊猫铁都咬得掉,还能顺利地排出来,会怕老虎和狮子吗?大熊猫的战斗力主要在三个方面:1、咬合力强,牙齿锋利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咬合力1298.7N,裂齿咬合力1851.9N,在猛兽当中排第三名。狮子为1314.7N,2023.7N,老虎为1472.1N,2164.7N。仅是比老虎、狮子略低一点儿。虽然在咬合力数值上,大熊猫略逊于狮子,老虎,但它的牙齿锋利程度比这两个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高,老虎狮子也没见谁能咬得动铁的。这谁敢去招惹它,更别说去吃它了。当然,以上战斗力仅限于成年大熊猫,对于熊猫宝宝和老年大熊猫来说,战斗力就廉颇老矣。2、掌功深厚成年的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一只野外熊猫体重大约在60kg到100kg之间,体型在1.2-1.8米之间,饲养的体重在80kg-130kg。另外,它们虽然没有像老虎一般锋利的爪子和发达的四肢,但它们有比熊还要有杀伤力的手掌。当它们遇到危险时,会背靠大树或岩石防御的姿态,对来犯者顺手就是“铁沙掌”一挥,轻则重伤,重则丧命,再怎么着不计,也可以把对方拍晕。3、防御力强大熊猫防御力很高,皮也超厚,脂肪也多,最厚的有10mm。去动物园可以经常看到它们从数米高的树上摔下来,拍拍屁股就走了。虽然它们行动缓慢,一只野生的大熊猫,平均每小时的移动距离也只有20米左右,但是它们滚的速度很快,加上大熊猫所生活的地区是高山之上,自己又皮实,还会爬树,所以它们防御能力相当强。打不过,但跑得过。当然以上3点都是理论数据,毕竟谁也没有真正见过熊猫打架,但这足以说明熊猫的战斗力很强悍!为什么狮子和老虎不吃大熊猫:不是不吃,是没得吃实际上大熊猫成年后,很少会遇到天敌,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天敌,而是因为一些猛兽的生活区内,没有大熊猫。一、中国没有狮子大熊猫主要活动区域是四川,限于秦岭一带。而狮子虽然在远古时期在非洲、亚洲、欧洲都有分布,但是十几万年前,亚洲狮子就灭绝了,后来非洲狮子再次来过亚洲,但并没有进入中国,基因学研究表明,在人类文明诞生(8000年前)之后,中国境内就没有狮子。而中国的狮文化,包括“狮字”的由来,一是因为狮子被作为贡品献给了中国,二是因为佛教东传入中国的原因。二、老虎吃不上大熊猫至于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华南虎,虽然在一定的可能性上,华南虎会遇上野生大熊猫,但华南虎未必是野生大熊猫的对手。这一点可以参考东北虎对棕熊。老虎对棕熊,由于棕熊个子大,雌虎极少能捕杀棕熊,雄虎一般也不会去惹成年的公棕熊。而现在野生大熊猫虽然并没有过实战老虎,但从战斗力上分析,野生大熊猫不比棕熊差,加上它们会爬树,会滚,就算打不过,也能逃跑。现存唯一的一只棕色大熊猫,陕西秦岭大熊猫所以,狮子和老虎因为地理原因,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不是不想吃,而是遇不上大熊猫,没得吃。大熊猫的主要威胁如今,对野生大熊猫造成威胁的只有花豹和豺群。一般来说,四川那边的豺狼,普遍也就20-30斤左右。一只成年的雄性野生大熊猫可以一次对峙6-7只豺狼,不说能对豺狼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至少能一巴掌拍晕,全身而退。但也并不是说,熊猫就没有危险,如果面对更大的狼群,熊猫可能就成了对方口中的肉,要不然熊猫也不会越来越少。加上人类的保护,有熊猫地方就不会有凶猛的肉食动物,如果熊猫真的面临着危险,也有人类的救治。比如,潘文石教授就曾经从豺群口中救下过熊猫,把它治好后又放归野外。因此,别看熊猫长得一副人畜无害靠卖萌为生的样子,实则它们战斗力超强,在野外,在人类的监护下,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写在最后:达尔文曾说物竞天择,任何动物都避免不了有天敌的存在,也就免不了处于食物链中弱的一方,被吃也是符合自然规律,正常来说,人类不应该过多的干涉。但是,熊猫不一样,作为濒危物种,人类有义务保护它们的安危。因为一个物种的消失,也是对自然不可逆的伤害。更何况,目前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代言人,它用黑白相间的可爱身躯治愈了全世界人民的心灵。如果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可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
您的回复,关注和点赞,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北极的熊叫北极熊为什么南极的鹅不叫南极鹅呢?
北极熊也叫“白熊”,为熊科熊属,它们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直立起来的北极熊高达2.7米,而姚明身高为2.26米。雄性北极熊体重一般在300~800公斤之间,雌北极熊为150~400公斤。尤其是每当冬季来临之前,它们会在身体内存储大量的脂肪,这时的雄性北极熊体重往往能超过800公斤。虽然北极熊有着如此庞大沉重的体型,却能游擅跑,它们奔跑起来的最高时速可以超过60公里,并且能以平均时速40公里的速度一口气跑上十几公里。目前人类最高时速是博尔特保持的世界百米纪录9.58秒,按照这个速度来计算,博尔特达最快时速达到了37公里,但是和北极熊相比,不仅速度有所不及,持久力就更加落后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北极熊堪称是猛兽中力量加速度型的选手。
在两亿年前,那时的南极洲与现在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板块运动,南极洲大约在6000万年前开始与相连的大陆分离,最后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成为了独立的大陆板块。此时作为陆地生物的熊类还未出现,后来出现的熊类肯定没有能力跨越浩瀚海洋到达南极洲,因此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北极才有白熊,所以北极熊的名字就此而来。
至于题主所说南极的鹅这个物种地球是没有的,南极是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大陆,平均气温只有约-48.9摄氏度,比北极的平均气温还要低1.7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只有南极的一些特有物种才能生存繁衍下去,比如,南极企鹅,豹形海豹,虎鲸等等。但是要清楚鹅和企鹅虽然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相差很大的物种。也就是说南极有企鹅,但是绝对没有鹅,所以我们可以说企鹅或者南极企鹅,但绝不会说“南极鹅”。
为什么北极熊吃海豹不吃企鹅啊?
因为企鹅生活在南极。
。
南极企鹅~~1)北极熊在北极,企鹅在南极,碰不着。
2)它吃别的。
北极熊为食肉动物,主食海豹,其中主要是环海豹,因这种
企鹅为什么不生活我在北极?
企鹅,是动物分类上一个较大的鸟的类群,它们不会飞行,适应水中生活,全部分布在南半球。科学家认为,企鹅是在1亿年前从一种会飞的鸟演变来的,这些鸟类当时生活在现在的新西兰一带。那时,新西兰离南极的距离没有现在那么远,于是,有一部分企鹅就扩散到了南极,形成了今天常见的几种南极企鹅。
从现实来看,南极和北A虽然环境类似,但生态条件并不相同。南极是一块独立的大陆,周围被宽阔的海洋包围。这里气候寒冷,只有一些原始的昆虫和苔藓类植物生长,因而也缺乏大型食草类动物,更没有类似北极熊这样的肉食动物。企鹅因此可以在周边的海域中获得足够的食物。
由于远离大陆,也阻止了企鹅的天敌迁移到南极,从而给企鹅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生长和栖息环境。所以,即便忽略历史因素,我们现在人为地把企鹅运到北极,它们也很难在北极长久地栖息、繁衍。
南极熊与北极熊有区别么?
这个问题与熊类的起源和演化、动物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以及生态学有密切关系.追溯熊类的起源,现代熊的祖先是距今2400?D5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的犬熊。
熊类在地球上出现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距今500?D100万年的上新世和更新世便很繁盛,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各角落(南极洲除外).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地质发展史也有密切关系.南、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不同.北极是被大陆围绕的洋盆,处于欧亚大陆、北美洲大陆中间的大洋的陆生哺乳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与其周边的大陆生物和海洋生物,在生物史上有密切联系,形成呈环北极分布的动物区系 。
南极则完全不同,南极洲是一个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陆.在3亿年前,即石炭纪末和二迭纪初,整个地球的陆块曾经组合为两个联合古陆.大约距今2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末,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到了至今6000万年前,南极洲便完全与周边大陆分离,从此成为独立的大陆。
熊类是杂食、适应性强的陆生动物,从北极到热带均有分布.第三纪由于地球上出现寒冷气候,南北极形成冰川.来不及由极地往温暖地区迁移的喜温动物都灭绝,仅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冰川边缘生活.原来以北极植物为主食的穴居熊绝迹了,而一种毛皮厚、肉食,并且体温调节能力、越冬生理以及生物化学都适应严寒的熊类在北极生存下来,这便是以后的北极熊.它们以海豹、幼海象、鱼类、鸟蛋以及搁浅鲸的腐肉为主食,成为严格食肉动物。
而南极洲早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便是一个海洋环绕的大陆,不与其他大陆相连.大洋的隔断使陆生熊类根本不可能往那里迁移,所以南极不可能发现北极熊的踪影.在这个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上,却没有大陆区系的动物,所有动物均划归海洋动物区系 所以南极无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