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话怎么说,吃了么用你的家乡方言怎么说?
吃了没(Chi la mu)?难以用汉字和拼音拼出来,标准的临朐方言,见了面不管是几点,都是这个问候,浓浓的乡音体现出淳朴的乡情。
为什么东北话和唐山话中有不少方言的用词是一样的?
都没说到点子上。因为唐山大地震。震后的唐山人口很多是东北、内蒙等几个地方回填的,个人估计东北人占四分之一,当然语言也互相融合
国产麦汁浓度最高的啤酒?
乌苏啤酒
不知道为什么这款啤酒去年火的“一塌糊涂”,很多人都对它的酒劲“情有独钟”,并且乌苏啤酒倒过来念有“夺命大乌苏”的称号。
现在的电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为了大家都说好的乌苏啤酒,我特地去买了几瓶尝一下。我觉得乌苏有这么几个特点:
啤酒的容量比我们市面上常见的啤酒量要大一些,一般乌苏啤酒都是620ml装的。比市场上其它分量的啤酒量要大一些。
乌苏啤酒的酒精度4%,原麦汁浓度在11°,但是里面的配方也有大米。
乌苏啤酒入口比较清凉,喝起来爽滑一些。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是喝过以后会上头。头有一跳一跳的感觉,并且乌苏啤酒喝过以后散发出的酒味,朋友闻到会说是不是喝了白酒。
给我总体的感觉,乌苏啤酒实际饮用效果没有宣传的那么离谱,并且只能跟各个城市,以前都有的那种地产啤酒味道差不多。
唐山啤酒
我的老家就是河北唐山,经常回老家探望亲戚,吃饭时不可避免的要来上几瓶唐山啤酒。唐山啤酒给我的感觉:
唐山啤酒也跟以前各地的地产啤酒一样,现在属于哈尔滨旗下的一款啤酒。
唐山啤酒的12°说的是它的原麦汁浓度,不过唐山啤酒的酒精含量也在4.3%,这在国产的多数啤酒里酒精度算是高的。
唐山啤酒的配料表里有淀粉和糖浆,这个是现在很多啤酒里的常见配料。
唐山啤酒我喝过后,感觉总体还可以,不过酒劲也是够大的。用唐山话来说
“就是腿忒了”!不过也就跟一般市场上常见的啤酒差不多,比用酒花浸膏的强点。
唐山啤酒跟乌苏啤酒的综合比较
分量上乌苏啤酒占优。
酒精度和麦芽浓度上唐山啤酒要优于乌苏啤酒,因为啤酒好喝还是麦芽浓度高点的,酒精度在4.5%左右的。
配料表里其实两者也“难分伯仲”,都是工业啤酒。
乌苏啤酒和唐山啤酒两者的价格也差不多,都是8块钱左右一瓶,所以这两者啤酒应该属于同类型的。不过乌苏啤酒喝不好头疼,这个不明白为什么酒精度并不高的乌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结语:唐山啤酒和乌苏啤酒的口感都可以说一般,不过唐山啤酒要按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来说,应该要好过乌苏啤酒。
有没有哪部电影让你泪流满面?
就说个最新的电影《红海行动》吧。
娱眼之前说过,《红海行动》是一个让人看不下去的电影,就在于战争的残酷实在太揪心。
观众看《红海行动》可能被大片感的战争场面震撼,对影片的激烈枪战而热血沸腾,但娱眼却对伊维亚共和国的满目疮痍记忆犹新。那些破败的建筑,和路边笔直挺拔的棕榈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是那么震撼人心,那里曾经也一定和我们一样,和平祥和,却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那个画面让娱眼久久难忘。
孩子的尖叫,男人惊恐的呼喊,虽然不看字幕我们不知道他们叫的什么。但男人开着车歇斯底里的大叫着冲向政府军的时候,那一声砰然巨响,娱眼当时就哭了。战争是什么需要不知道。但看到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的那一刻,娱眼仿佛明白了什么。
随后,副队长拯救了又一名汽车炸弹的脑子,男子在崩溃一般的恐惧中没有恢复,便大叫着哀求着:救救我的孩子,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再次让娱眼泪流满面。战争的残酷让人来不及感受那种悲哀。只有平民的痛苦让人感同身受。
同样的感受在《1942》中也有很多,当难民在洛阳城前爬上西去的火车的时候,当花枝跟着人走了的时候,当老马谄媚的笑着的时候,当老东家最后说,妮,跟爷走吧,从此咱俩就是一家了的时候,都是最打动人心的时候。
娱眼的泪点和别人不一样。你们呢?哪里最感动,说说你的感受!
娱眼看娱乐,大同与不同,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河北省唐山市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大地震,工业城市,离北京、天津不远……除了这些,外地人可能想不起太多关于唐山的“标签”。今天我介绍的唐山,可能会让不熟悉这座城市的很多外地人感到吃惊。
河北经济第一市放眼全国,一般省会都是全省经济老大,只有山东、福建、辽宁等少数省份例外。其实,河北也是一个例外,唐山地区生产总值力压石家庄,早就雄霸全省龙头地位多年。
唐山经济实力雄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县域经济发达。
唐山辖迁安、遵化、滦州3个县级市 , 迁西、玉田、滦南、乐亭四个县 , 曹妃甸、路南、路北、开平、古冶、丰润、丰南 7个区,另有4个开发区从略不说了。其中3市四县均为河北县域经济30强,迁安还是河北首强。
唐山是一个“组团式”城市国内外绝大多数城市,城区是相连在一起的。唐山不然,是一个“组团式”城市。
什么是“组团式”城市?简单说,就是城区各自成片,互不相连,中间相隔一定距离。
和国内不少城市因近年来将周边县(市)撤县(市)改区,从而呈现“组团”结构不同,唐山历史上就是一个“组团式”城市,市区分路南+路北、开平区和古冶区三大片区。路南+路北是中心区,和开平区相隔七八公里,和古冶区相距约25公里。
后来,唐山也进行了撤县(市)改区,新增了丰润区、丰南区、曹妃甸区,“组团式”城市的特征更加鲜明。
“组团式”城市自有其好处,那便是发展空间大,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避免“大城市病”。
市区有山有河还有湖唐山名字里有“山”,并非虚名,市区真的有山,一座大城山、一座凤凰山,其中大城山被唐太宗赐以唐姓,唐山得名正是由此而来。
唐山市区还有一条天然河流叫陡河,自北而南穿城而过。在市区南部有一个湖叫南湖,水面面积165公顷,是南湖公园的核心。
“山+河+湖”这样的组合,在缺水的北方城市并不多见。
唐山港吞吐量全国和世界均第三唐山也临海?还有海港?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唐山是河北海岸线最长的城市,长达229.7公里。不过曾经长期有海无港。1989年,唐山港动工兴建,仅仅30年光阴,2019年货物吞吐量就达6.57亿吨,这一数据位居全国第三,也超过新加坡港,坐在全球第三的位置上(世界十大港口七个在中国)。
工业不都是“傻大黑粗”“世界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这样的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让很多外地人以为唐山工业就是“大炼钢铁”。
的确,钢铁是唐山支柱产业,但唐山并非钢铁独大。中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是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主要生产基地。惠达集团是全国最大卫浴生产企业。唐山高新区仅机器人企业就有56家。唐山的煤炭产业,早就走上了煤化工之路。
唐山没有掉入“资源诅咒陷阱”,陷入“矿竭城衰”困境,得益于工业基础雄厚、门类较为多样。要知道,这里可是“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张股票都诞生在这里。
也曾是个很“洋气”的城市,今日更加繁荣说起青岛八大关、天津五大道,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洋房别墅集中区域。其实,唐山也曾有过这样的城市风貌。
这个城市是随着清末洋务运动中开滦煤矿的开发而兴起的,当时开滦煤矿陆续雇佣了不少西方工程师(其中就有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在唐山市区修建了很多西方风格的建筑。
十分可惜的是,这些西式建筑几乎全部在1976年的地震中震毁。
今日唐山,早从废墟上崛起,高楼林立,欣欣向荣。
资源组合令人艳羡矿产资源中,煤炭、铁矿、石油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唐山总面积是1.34万多平方公里,比卡塔尔大一点,但这里煤、铁、石油均有,资源组合令人艳羡吧?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51.55亿吨,全国可人均4吨;铁矿储量更高达68.37亿吨,全国可人均5吨。唐山南部及渤海湾内埋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冀东油田公司总部就在唐山。
唐山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中间是肥沃的大平原,物产富饶。唐山人讲究吃,在河北是有名的,因为食材丰富,山珍海味全都有啊。
文化璀璨处,评剧发源地在不少人的头脑里里,容易把工业城市和文化沙漠划上等号。如果这样想当然地看待唐山,就大错特错了。
五大剧种之一的评剧从唐山发源,至今在京津冀、东北、内蒙古部分地区广为流行,经典剧目《杨三姐告状》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民国时期唐山的真人真事。
这里曾经有过一座非常牛的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先后培养出57名国内外著名院士,被誉为“东方康奈尔”,著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都是从这里毕业的。1971年,唐山交大内迁四川,这便是今日的西南交通大学。
这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不食周粟、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唐山,三国名将公孙瓒、韩当和谋士程普也是唐山人。近现代以来,这里更是名人辈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作家从维熙、管桦,诗人李瑛,数学家张广厚,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评剧艺术家白玉霜,电影导演沙蒙,歌唱家于文华等等,拥有一个共同的故乡——唐山。
唐山,一座从地震废墟上崛起的英雄城市,让我们共同祝愿唐山的明天更美好,英雄的唐山人民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