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如何评价民国才女盛爱颐

天美资源网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如何评价民国才女盛爱颐?

盛爱颐,应该算是民国比较前卫的女子,一生主要有:与宋子文恋情、遗产风波、创立百乐门这几件大事。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如何评价民国才女盛爱颐

她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七女儿,人称“盛七小姐”,1900年出生,拥有着富可敌国的家境,从小就过着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生活。

盛宣怀,李鸿章幕僚,是官也是商,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大多与他有关,1916年去世,但盛家的财富依然富可敌国,因为他有一位能干的夫人庄德华,庄夫人在盛家有着一呼百应的地位,在此后的十年中,她独自掌舵盛氏家族,在动荡不安的民国前行,直到她去世盛家的财产仍有1000万两银子。

盛宣怀有八子八女,盛爱颐是庄夫人亲生,所受宠爱非同一般,长大后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跟着会管家的母亲身后,盛爱颐见识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广博。

盛爱颐人生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宋子文的恋情。

宋子文的大姐宋霭龄曾是盛家五小姐盛关颐的家庭教师,因为这层关系,把刚留美归来的弟弟介绍给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之后担任他的英文秘书。

盛恩颐,人称“盛老四”,也是庄夫人所生,盛家最大的败家子,晚上应酬白天睡觉,中午或者下午起床。宋子文还是按照正常上班时间点,来汇报工作,所以常常要在客厅等候盛恩颐起床。

让一个儒雅又留学归来有学识的绅士这么干等着,庄夫人与七小姐有点不好意思,所以经常来招呼他一下。庄夫人要管理一大家子,没有那么多空时间,所以大部分时候是七小姐招呼宋子文,于是两人就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

宋子文讲的那些留学见闻,令盛爱颐非常钦慕,两情相悦,宋子文主动要求担任盛爱颐的英语老师。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庄夫人看在眼里,她让管家李朴臣去调查宋子文的家庭背景,得知其父宋嘉树在教堂拉洋琴后,开始反对两人来往。

宋嘉树与孙中山虽交情深厚,但当时宋家还没有大红大紫,而且宋嘉树出身贫寒,并不是名门望族,与上海盛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盛家庄夫人觉得门不当户不对。盛家肯定没有想到,宋家在政坛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庄夫人办事效率也是非常高,宋子文很快被调往外地武汉担任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的会计处科长,与盛爱颐分隔两地。

不久,宋子文就辞职不干,回到上海,猛烈追求盛爱颐,甚至有在大马路上追车的桥段。他们互相认定彼此,可是这段爱情还是夭折了。

受孙中山赏识,催促宋子文南下的电报不断飞来,邀请他参加革命。宋子文也觉得这是一次发展的好机会,于是劝说盛爱颐跟他一起去广州。盛爱颐很矛盾,她向往和心爱之人双宿双飞,可是她就这么跟宋子文偷偷走了,那是私奔,整个盛家和母亲都要备受舆论指责。

家大业大的盛家本来就是社会的焦点,如果再出一档“私奔”新闻,那真又是一次大风波。

对于自己,她一直生活在豪门大院,习惯了,又要离开母亲,也需要巨大的勇气。盛爱颐和八小姐去浙江钱塘江看潮,宋子文带着船票追了过去。纵然有很多不舍,盛爱颐还是选择留在上海,在家等着他,临行送给宋子文一把金叶子,一是作为定情之物,二是她知道宋子文此去没有多少钱。

他们相识六年,1923年,宋子文南下广州,从此分开。再回来时,已经1930年,宋子文不是一个人回来,他还带着夫人张乐怡,他们1928年结婚,张乐怡是富商之女。

得知宋子文已经另娶她人,盛爱颐大病一场,两年后嫁给庄夫人的内侄庄筹九,此时她已经32岁,在当时也是大龄剩女。

他们真正见面是在盛老五家,盛家人攒这个局,也是为了巴结当时身为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他们没有提前告诉盛爱颐宋子文也在场。当盛爱颐进来时,宋子文主动上前搭话,却遭到冷遇。

一生最窘迫的时候,盛爱颐都非常优雅,但这回她顾不上礼节优雅,拂袖离去,说丈夫在家等着她,拒绝共进晚餐。后来谈起这件事,盛爱颐说她无所求没必要去巴结如日中天的宋子文。而关于那把金叶子,宋子文没有按当年承诺还给她,也再没有提起。如此,心高气傲的盛爱颐对当年的感情更是感到迷惑,更添一丝伤感。

乱世中,盛家已经没有有力的靠山,一次盛恩颐的儿子盛毓度被捕入狱,盛家想尽办法也没把人捞出来,最后他们想到了盛爱颐,请盛爱颐给当时的行政院长宋子文打个电话,甚至盛毓度的妻子叶元婵直接跪在盛爱颐面前不起来。

图/宋子文和张乐怡

盛毓度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儿,面对此情景,她硬着头皮给断绝来往的冤家打电话,没想到宋子文一口答应。盛爱颐担心只是口头附和,就提出第二天中午要和侄儿吃饭。结果没到中午,盛毓度就出现在她面前。盛爱颐又觉得当年宋子文是真心的。陷入感情纠葛的女人真是左右痛苦。

宋子文有三个女儿:宋琼颐、宋曼颐和宋瑞颐。每个女儿名字里都有“颐”字,不知道是不是对那段恋情的意难平呢?

第二件大事:遗产风波

1927年,盛家主心骨庄夫人去世,终年62岁。按照规矩正常分遗产是不会有什么风波,但是在分庄夫人“颐养费”的时候出了岔子,本来是一半分给五房子孙,一半归盛氏愚斋义庄,是慈善基金。但是盛老四与义庄董事狄巽公商量,向法院提出把分给慈善基金的这部分遗产也均分给五家子孙。

这个决定在家族里引起轩然大波,盛爱颐坚决反对,认为其已归入公产,不可拿回,如果非要拿回,那么按照民国法律,她和八小姐两个未出嫁的女儿也有份。

她向盛恩颐索要10万大洋出国留学,却遭到盛老四的拒绝。盛恩颐出了名的挥金如土,那肯把钱给妹妹,自己还不够花。一怒之下,盛爱颐把盛恩颐告上法庭。

图/盛恩颐

民国虽然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在实际分配财产的时候,一般女子还是没有份额,纵使富如盛家,遗产也是五房子孙平分,没考虑女儿,这只是有人打了歪主意,盛爱颐才愤而抗争,在民国她算开了先河,引起很大反响,也得到了很多人支持。

开庭当日,更是盛况空前,人们都非常关注判决结果。盛爱颐胜诉,得到为数不多的遗产,再扣除高昂的律师费,更没有多少,但案件社会意义非凡。

第三件大事:创建百乐门

上海著名的百乐门也是盛爱颐的手笔,1932年营建,六层美式风格大楼。

月明星稀,灯光如练;何处寄足,高楼广寒;非敢作遨游之梦,吾爱此天上人间。

这是当时对百乐门的赞美,百乐门建成后,出入的都是社会名流,也成了上海的一大标志,演绎着大上海的灯红酒绿。

后半生的蜕变

盛爱颐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公学)校董,曾把义庄十余万藏书捐献给上交大和上海圣约翰大学。

解放后,她选择留在上海,浩荡时期,老公庄筹九,儿子庄元端,女儿庄元贞都被打压,盛爱颐自己的房子和财产也被搜刮殆尽,甚至住到了五原路上有化粪池的汽车间。

不过,她很冷静,仿佛早已看淡人生,有时候抽血雪茄优雅地坐在门口,和五原路上来往的小摊贩聊天,消磨时光。盛爱颐活到了83岁,晚年儿女陪伴左右,平凡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四大美女和四大才女有什么区别?

四大美女更出名一点,相对于四大美女来说,四大才女的美名只能通过她们自己的作品留存下来,她们的名字很少出现在其他的作品当中,并且也不具备演绎的条件,相反,四大才女的作品当中,很有可能去演绎或歌颂四大美女的故事。有姿色,有故事,有文人的推演,这就是历史上四大美女比四大才女要出名许多的主要原因吧。

历史上如同李清照般的才女?

题主好,在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期,中国历史上还是涌现出来了很多的才女,后人有十大才女之说:李清照、蔡文姬、班昭、苏慧、薛涛、鱼玄机、卓文君、朱淑真、谢道韫、上官婉儿。这个李清照第一的古代才女榜,应该是宋人搞的,晚明以后几百年间涌现的才女更多,明清才女比唐宋以上的才女在数量上大得多,诗词诗词与唐宋才女的相比,题材内容上更细化深入,风格和技法更是多姿多彩,通透灵秀。在这里,野狐说说清朝才女席佩兰吧,和李清照高高在上的贵族气相比,席佩兰更有生活气、平民气,更有着一份人情的温暖。

席佩兰,原名瑞珠,字月襟,出生之日,窗前忽然长出数茎灵芝,父母就给她起小名为“瑞芝”。因喜兰花,爱屈原《离骚》中的“纫秋兰以为佩”,自名“佩兰”,后以佩兰行世。。

席佩兰是今天江苏常熟人,她的祖父席宝箴做过清朝内阁中书,席家又是常熟著名的望族, 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上自幼聪慧好学,喜读诗书,这样就诞生了一个杰出的才女。

席佩兰17岁时,嫁给本乡同岁的孙原湘为妻,婚后夫妻俩志趣相投,经常在窗前灯下,一起读书、吟诗、作对,可谓是“夫妻同学”,大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好,难怪乐得孙原湘作诗记述这种情景,“赖有闺房如学舍,一编横放两人看”。一本书横放膝头,夫妻并坐共同阅读讨论,这种情景大概会被天下读书人强烈嫉妒吧。

席佩兰对诗歌是情有独钟,“性耽佳句席道华,一诗千改墨点鸦。一字未未安心如麻,依柱夜看星河斜。”这是她在《诗中三友歌》一诗中对自己作诗情状的调侃。因为爱诗,竟然结婚后拜袁枚为师学习作诗,这在古时算是很出格的举。袁枚论诗力主性灵,他人也很性情,竟然冒天下大不韪,广收女弟子,在几十位女弟子中,袁枚最看重的就是席佩兰。袁枚曾编纂诗集《随园女弟子诗选》,席佩兰被放在了卷首,在席佩兰的诗集《长真阁集》的序中,袁枚赞她的诗“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天机清妙,音节琮琤。……今之号称诗家者愧矣。”

嘉庆庆帝驾崩,道光帝继位的那一年(公元1820年),一代才女席佩兰,留下710首诗,带着她的风采和才情离开了尘世,终年六十岁。

席佩兰的诗词到底如何,我们还是选几首是来看看。

寄衣曲 席佩兰

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

这首诗应该是丈夫游学或科考离家日久,自己在家为丈夫做衣时,因为担心尺寸不准,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小诗。

这首诗没有作的成分,烟火气十足,但又很有灵性,和那些在古人句子中打转转的风花雪月的矫情制作大不相同,自有一种“真气”回荡其中。

《送外入都》席佩兰

打叠行装一月迟,今朝真是送行时。风花有句凭谁赏,寒暖无人要自知。

情重料应非久别,名成翻恐误归期。养亲课子君休念,若寄家书只寄诗。

这首诗是席佩兰送丈夫进京赶考所做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打叠行装一月迟,今朝真是送行时。丈夫要上京赶考,提前一个月就仔细的打点行装,到要上路的时候,又是依依不舍,“真是”一词道尽了离别的不忍之情。

风花有句凭谁赏,寒暖无人要自知。夫妻情深,常一起读书,欣赏四季美景,即兴作诗,如今分离,纵使有美景也无有心绪。此句大有柳永:“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意趣,但柳永词句过于凄婉,这源于各人具体情况有别。后一句,最是温暖的家常话,也是最为贴心和动情的句子,朴实无华,全以真情出之,诗句至此一是化境。

情重料应非久别,名成翻恐误归期。以平日感情深厚推知,丈夫不会久留于外,这有着对夫妻感情的一份自信。后一句,以现实中的经验生出一分担心,这种金榜提名后情变的例子太多了,不能不有所顾忌。希望丈夫高中,又怕因此生出情变,实则是在提提醒丈夫,如此含蓄,有人如此明白。

养亲课子君休念,若寄家书只寄诗。前一句,安慰丈夫,不用操心家中,有我在,侍奉老人教育孩子就不用挂念了。后一句,颇是调皮,实为叮嘱丈夫常来信,不要忘了家,忘了自己。“若”字极有味道,没有明确的要求,以试探商量的语气,又让人无法不从,大有四两千斤之妙。

席佩兰的诗有着一个实实在在的日子在里面,没有作的成分,日子就是诗,诗就是日子,这大概就是今天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喜外归》席佩兰

晓窗幽梦忽然惊,破例今朝雀噪晴。指上正轮归路日,耳边已听入门声。

纵怜面目风尘瘦,犹睹襟怀水月清。好向堂前勤慰问,敢先儿女说离情。

这首诗写丈夫科考归来的情状:鸟雀乱啼,天光放晴,梦中忽醒,掐指一算,今天正是丈夫归来的日子,这不已经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了。

心疼丈夫满面风霜,人也变得黒瘦了许多,但丈夫如水月一样的情怀不会因为久别和旅途劳顿而改变。在厅堂中殷勤的问长问短,当着儿女的面,忍不住把自己的思念之情都说了出来,没有一点难为情的样子。真是一位深情、大胆、可爱的一位妻子,真情所出,诗也如人。

遗憾的是孙原湘屡试不第,可贵的是席佩兰总会深情安慰丈夫。他肯定丈夫的才学,“丰兹啬彼理或然,不合天才有如此。”安慰丈夫说“人间试官不敢收,让与李杜为弟子。”

孙原湘的才学诗情不及妻子席佩兰,但席佩兰从没有过轻看丈夫和抱怨过什么,这就叫才情毕具,有才,还有一份深情厚意,这正是最让后世男人所羡慕的。

民国四大才女林徽因的名言名句?

林徽因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林徽因的一生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语录,部分摘抄如下。

1:一个知己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2: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3: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

4: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

5: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和上官婉儿。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后人无比景仰,谁说女子不如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