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测量,隧道规范及标准?
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及局部修订(铁建设
【2008】147号、铁建设【2009】62号)
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
3、《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2009年未颁布)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5、《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21-2007)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06号)及局部修订(铁建设【2009】62号)
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及2009年局部修订(铁建设【2009】62号)
10、《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2、《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
1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14、《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
15、《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
189号)
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代替(TZ210-2005)
1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18、《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83)
19、《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及其补充规定(中铁二院科技发【2008】10号)
20、《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1、《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22、《中空锚杆技术条件》(TB/T3209-2008)
23、《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24、《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25、《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26、《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10504-2007)
27、《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
引水洞和高速隧道测量的区别?
水流充满整个断面的隧洞,称为有压隧洞。
当洞内水流存在自由表面时,称为无压隧洞。有压隧洞和无压隧洞在工程布置、水力计算、受力情况及运行条件等方面差别较大,对于有较大消落深度的水库,一般采用有压隧洞。面对低水头的取水坝或消落深度小的水库,一般采用无压隧洞引水。有时,可以设计成有压的,也可以设计成无压的,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关于隧道监控量测使用全站仪测量的方法?
用全站仪那就要一个完整的坐标系,用坐标系来判断监控点 .收敛点用坐标来算平距啊,拱顶位移用高程检测啊
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原则?
(1)超欠挖
爆破后的围岩面应圆顺平整无欠挖,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应控制在10cm(眼深3m)和13cm(眼深5m)以内。
(2)半眼痕保存率
围岩为整体性好的坚硬岩石时,半眼痕保存率应大于80%,中硬岩石应大于70%,软岩应大于50%.
(3)对围岩的破坏程度
爆破后围岩上无粉碎岩石和明显的裂缝,也不应有浮石(岩性不好时应无大浮石),炮眼利用率应大于90%。
路基桥梁隧道如何进行检查?
一、常规定期检测:包括桥面系检测、上部结构检测、下部结构检测。
二、结构定期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钢筋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三、水下构件检测:对水下桩基混凝土脱落、裂纹、露筋、空洞、机械损伤等病害进行探查,并录像。
四、承载能力鉴定:通过承载能力鉴定判定现阶段桥梁的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长期监控点布设及首次观测:为了长期观测桥梁墩台、主梁在车辆作用下的变位情况,从而对桥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在桥梁关键位置布置监测点,并对监测点进行首次观测。
六、提交各桥的最终桥梁检测报告,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要求,除上述内容外,报告还应包含各桥桥梁限载、限高等标志设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