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故事,灰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灰雀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篇短文极有教学意义,已经入选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里。
《灰雀》这篇短文的作者是阿列克谢耶夫,目前入选小学三年级教材里,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在《灰雀》一文中,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列宁在该文中起了引线作用,通过他的眼睛发现灰雀失踪,通过他的诱导致使孩子醒悟并放了灰雀,对于孩子来说,列宁俨然是位良心导师,是孩子转变过程中的催化剂。
十月革命真实故事?
1917年的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变得异常的尖锐,这个时候的俄国处于封建专制王朝沙皇的统治之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在战争中失败,这使得俄国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内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已经逐渐的壮大起来,同时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也已经在列宁的领导下变得越来越成熟。俄国国内的革命形势逐渐的成熟,于是爆发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之后资产阶级窃取了政权,建立起了临时政府,但是资产阶级并没有结束俄国的战争,而且也没有能够及时的出台有利于缓和国内矛盾的政策措施。因此列宁敏锐的决定发动十月革命。
于是1917年11月7日,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起义,通过武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且发布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全国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交给农民使用。
奥斯特的故事是什么?
(1904~1936)苏联作家。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乌克兰维里亚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排行第五,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1934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做工。1919年,加入苏俄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同白匪作战。1923-1924年担任共青团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根据亲身经历,描写苏联青年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的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那时《暴风雨所诞生的》才写了第一章,书稿还在印刷厂排字)现实生活的苦难与沉重,书中人物的坚毅与光辉,使这个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帮助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张贴传单、刺探情报。十五岁时,他走在街上,突然发现地下革命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被一名全副武装的匪兵押着迎面过来。他不顾一切,猛地朝匪兵扑去。革命者意外获救,他却因此被捕。这个少年受到严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只字,硬是挺了过来。 红军和起义者击溃了匪军。同年七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共青团;八月,志愿加入红军,随部队上前线,经受战争烈火的考验。 他当骑兵,当侦察员,转战各地。这个年轻人,不仅跃马挥刀,作战英勇,得到书面嘉奖,而且善于激励战友,显示出宣传鼓动的才能。次年八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头部受重伤,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经常处于昏迷状态的两个月。出院后,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视力,于是转业来到地方。 他参加过肃反委员会的工作,在铁路总厂担任电工助理,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同时进电工技校学习。十七岁时,带头参加修建一条铁路支线的艰巨工作。在铁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恶劣的条件、疾病和匪帮的偷袭夺去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咬紧牙关,拼命干活。但在即将竣工时,他双膝红肿.步履艰难,并且感染了伤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亲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强活了过来。重返工厂后,他一边劳动,一边在技校学习。伤病之身,经不起过度的辛劳,健康状况越来越糟,他被送进疗养院进行泥疗。病情稍有好转,又返回基辅,并和许多共青团员一起,在没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废证明。他藏起证明,要求安排工作。这以后,当过团区委书记、全民军训营政委、地区团委委员、团省委候补委员。二十岁入党,并一度担任团省委书记。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场车祸,右膝受伤,引发了痼疾,关节红肿胀痛.活动困难,才二十三岁、他就瘫痪了,而且双目逐渐失去视力。 从此,他往返于各地医院,进行治疗不见好转。二十六岁,接受第九次手术,刀口缝合后,竟有一个棉球留在体内。虚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麻醉,只怕会损伤心脏,危及生命。他主动提出不用麻醉,切开刀口,取出棉球。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但术后高烧,八天不退。这以后,他断然拒绝任何手术,说:“我已经为科学献出了一部分鲜血,剩下的,让我留着干点别的事吧。” 在各地的医院和疗养院,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间隙,利用仅剩的视力,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著作,其中包括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巴尔扎克、雨果、左拉、德莱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参加函授大学的学习,同时写出一部反映战斗生活的中篇小说。可惜小说惟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途中丢失了。 二十六岁,他着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七岁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发表和出版。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部曲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三十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问世。三十一岁荣获列宁勋章;三十二岁,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长篇《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的校订工作.八天后,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与世长辞了。
普京泽连斯基还是拜登?
希望没有俄乌战争发生,但它已经发生。
这场战争对于相关国家和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都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尽管战争可能会给某一方带来一时的胜利,但其负面影响将远远超过可能取得的任何“胜利”。俄乌战争的缘起:乌克兰与北约的眉来眼去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是一个集体防御军事联盟,旨在为成员国提供共同的安全和防御。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混乱。随着苏联在东欧地区的影响扩大,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担心共产主义会继续蔓延。在冷战的氛围下,西欧国家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北约的诞生,其实是为遏止苏联而生。北约目标:
北约成立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成员国的自卫和集体防御,以确保全体成员的安全和稳定。North Atlantic Treaty的第5条规定:“袭击一方或总部部队之任何一方……应被视为对所有缔约国的袭击。在行使权力时采取的任何所需行动应受此条款的要求。”这个条款被称为“集体防御机制”,这意味着任何袭击一个成员国的国家都将面对所有成员国的反击,而不只是袭击的成员国。北约不解散的理由:
苏联解体后,一些人认为北约会解散,因为其核心使命即对抗苏联已经消失。但实际上,北约并没有解散,而是继续存在并扩大了其作用范围。1、安全威胁:虽然苏联解体,但一些国家仍然被视为安全威胁,如俄罗斯和其他非盟国家。
2、团结联盟:北约成员国之间发展了强有力的安全联盟关系,包括各成员国之间的共同训练和军事任务。
3、平衡地区权力:北约的存在对维持欧洲地区力量的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俄罗斯重新崛起的背景下,北约尤为重要。4、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北约是美国在欧洲的主要安全同盟,美国希望通过这个联盟来维护其在欧洲的利益,并确保其在全球的地位。
北约为什么拒绝俄罗斯: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继承国。随后,俄罗斯开始考虑加入北约,但被北约驳回。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存在的许多地缘政治矛盾,如军备控制、武器出口、黑海地区等,使得俄罗斯的加入被视为可能给北约带来更多的威胁,而不是增加安全。更关键的是,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加入北约,将使得北约存在的合理性被彻底摧毁。如此强大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想要对付谁?由谁来掌控北约?
北约为什么接纳乌克兰:
方便对付俄罗斯。乌克兰地区其实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进行缓冲的最大一块地区,若是连乌克兰都加入了北约,一旦未来北约想要和乌克兰发动相关的地区战争,那么俄罗斯西部的军事压力就会变得非常严重。同时由于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也在西部,这对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是绝对不可容许存在的。如此,将使得俄罗斯边境面临重大的军事潜在危险。结论:俄乌战争,缘起乌克兰想要加入与俄罗斯有地缘冲突的北约。这损害了俄罗斯现有的军事以及地区实力,并给俄罗斯带来重大的军事潜在威胁。作为战争的参与者与协助者,普京、泽连斯基和拜登,均将名留史册,无论是污名还是美名。什么叫红星故事?
1931年,工农红军解放了柳溪,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他人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柳溪随红军的撤退又处于恐怖中。
不久,红军干部吴修竹向潘冬子和母亲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潘冬子母亲的壮烈牺牲,使潘冬子变得更加坚强。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巧妙地把盐化成水送给游击队,把情报送给游击队;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行动。
1938年,江南的红军游击队准备开赴前线。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江西瑞金中央苏区的列宁小学也跟随红军主力部队转移。但因叛徒出卖,国民党特遣队伏击了列宁小学师生。途中被白匪军打散的陈思思等五个孩子在红军干部袁红军的帮助下,突出重围。
途中危机重重,党中央也派人前来接应孩子们。白匪军发现了孩子的行踪,包围了村子。正在危急时刻,列宁小学里白军将领的孩子小豆豆挺身而出,阻止了白军的围攻,使孩子们安全地转移,后来辗转北上去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