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内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核心代表人物是谁?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什么?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思想武器。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文学家有但丁、莎士比亚;艺术家有达·芬奇、拉斐尔;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刻卜勒和伽利略等。他们为现实主义的文艺艺术和近代自然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用人权反对神权
(2)用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禁欲
(3)用理性反对蒙昧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企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很明显是对宗教神学统治下人们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呐喊和呼吁。
各国人文主义代表及其作品和思想(一)法国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的“文艺巨匠”,代表作 《巨人传》作为法国早期讽刺小说的名作。小说以夸张的手法对宗教进行了批判,赞美了知识巨人的力量,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并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二)西班牙
塞万提斯(1547——1616年),与莎士比亚同年同月同日死(1616年4月23日),代表作《堂·吉诃德》。 这部小说给人们展示西班牙当时的社会现实, 抨击了骑士阶层, 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英国拜伦认为:“《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唯一的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三)英国
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顶峰。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代表有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之父的乔叟,代表作品有《悼念公爵夫人》, 寓言叙事诗《众鸟之会》 ,爱情故事长诗《特罗勒斯与克丽西达》。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弗朗西斯·培根。而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时期的成就是诗歌与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更是欧洲人文主义标杆式的人物,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尤其以哈姆雷特最为出名。
作品《哈姆雷特》运用内心独白,并通过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巧妙结合。讨论了生存与死亡、思想与行动、理性与疯狂等人类的重大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为什么说拉伯雷的巨人传是人文主义的巨作?
《巨人传》原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出版于1532年-1564年。
这是一部讽刺小说,讲述两个巨人国王高康大及其儿子庞大固埃的神奇事迹:高康大不同凡响的出生;庞大固埃在巴黎求学时的奇遇;庞大固埃和高康大对婚姻问题的探讨;庞大固埃远渡重洋,寻访智慧源泉——“神瓶”,并最终如愿以偿。
该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
艺术特色:
《巨人传》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和讽刺手法。高康大出生时要喝17913头母牛的奶,他的衣服要用几万尺布,他胖得有十八层下巴,他把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摘下来当马铃铛,他的一泡尿淹死了260416人。这些描写充满幽默,人物和事物不仅有象征意义,而且有讽刺意味。两个巨人国王象征文艺复兴精神,约翰修士象征热爱行动,巴汝奇是狡猾的写照;而高康大的含义是大嗓门,巴汝奇的希腊文是狡黠或无所不能,至于封斋国、胖子国等一望而知包含着讽刺。拉伯雷认为“笑是人的本质”。他借鉴了中世纪的闹剧、小故事诗的传统,其中既有高雅的滑稽,也有粗俗的嘲笑,正如雨果所说:“他的哄然大笑是精神的深渊之一。”
《巨人传》中,作者塑造了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父子两代巨人形象,但两个巨人有多大,文中并没有细说,只是通过吃、穿、撒尿、力量等方面来体现。作品中塑造的巨人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充满智慧。博学多才,学识颇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我,改变社会。
作者不仅塑造了身体高大、智慧超常的巨人形象,而且还塑造了巨人高尚的品德,而巨人高尚的品德主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出来。两位巨人学成之后,正好遇到外敌人侵,因而,他们的行动主要体现在战争中,当然高尚的品德也就通过战争得以体现。
战争描写在《巨人传》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而高康大与庞大固埃两位巨人直接参战的情节也不少,尤其是高康大比较突出。从高康大的战争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巨人高康大胸怀宽广、善于纳谏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他体恤军民、善持俘虏、充满仁爱的一面。
作品影响:
拉伯雷的《巨人传》面对中世纪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神学对人的严酷统治,以人性为出发点,描写了人类对幸福现世生活和知识的渴求,揭穿了宗教禁欲主义虚伪性和封建教育的愚民政策,欲将人从神和宗教统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是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拉伯雷在小说中对此进行的深刻地揭露与批判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性的追求、对改变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反封建与反教会统治的斗争中具有很大进步意义。
《巨人传》是拉伯雷在法国文学史上树立的一块丰碑,对后世知名剧作家、作家如莫里哀、伏尔泰、卢梭、巴尔扎克、夏多布里昂等人有很大影响。《巨人传》的语言具有特殊性,这不是为教会创作的作品。拉伯雷精通拉丁语、希腊语等多门外语,熟悉方言、理语、土语,他使用法国民众的语言作为小说的语言基础,作品滑稽风趣、耐人寻味。小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出版信息
中文译本
1981年,《巨人传》,成钰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巨人传》,鲍文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巨人传》,杨松河译,译林出版社
综上,《巨人传》是一部人文巨著。
人文主义的内容?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什么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思想与教会的神权统治针锋相对的。教会以神为最高权威,把封建统治加以神化。人文主义则推崇“人”,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
②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在现世的人间而不在来世。
③用理性来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④从政治上讲,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