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蚊,小蜻蜓在什么地方活动?
蜻蜓通常在稚虫栖息的湖泊、池塘、溪流或湿地附近活动。
蜻蜓,是一种属於蜻蛉目的昆虫,於春天到秋天时出现,有细长翅膀与腹部,一般捕食蚊子、摇蚊和其他小昆虫,
例如苍蝇、蜜蜂、蝴蝶等,部分甚至捕食鱼类,由於它们猎食害虫,
故此被视为重要的捕猎者。常雌雄成群,在水边飞行,交尾後,雌虫产卵於水草中。所谓的蜻蜓点水其主要正是指雌蜻蜓在水面上产卵
红虫怎么繁殖出来的?
红虫是摇蚊繁殖出来的。春末秋初是摇蚊繁殖的高峰期,采集成虫时刻利用其俱光的特点,在白天进行采集,傍晚收箱子。保持箱内温度在23-25℃之间,湿度在80-90%之间,当其产卵时刻将箱底水位保持10cm左右,放入直径2cm的小木棒,供摇蚊成虫产卵附着。
红虫生长周期是多少?
1、初次采收时间:摇蚊幼虫个体长到最大,但还未羽化前(施入底肥的15天后,或者是添加粪肥后的4-5天)。一般每个养殖池在摇蚊幼虫高峰期可连续采收3-5天。
2、生活周期:摇蚊在产完卵之后,经过2-7天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幼虫主要是浮游生活,持续3-6天,期间以各种浮游生物以及有机碎屑为食;浮游生活过后,转喂底栖生活,主要以有机碎屑为食。
蚊子的足的类型?
蚊子的触角类型应该是环毛状的,理由如下:触角(Antenna)的位置及基本构造 昆虫纲除原尾目无触角,高等双翅目和膜翅目幼虫的触角退化外,其它种类都有触角。
触角一般着生在额区,它的基部在一个膜质的窝--触角窝(Antennalsocket)内。围角片上有一个小突起,称支角突,与触角基部相支接,这是触角的关节。触角靠此关节可以自由转动。 触角是一对分节的构造,基本上由3节组成:
1. 柄节(Scape) 是基部一节,通常粗短。
2. 梗节(Pedicel) 是触角的第二节,较细小,里面常具有感觉器官,称江氏器。如在雄蚊中是听觉器官。
3. 鞭节(Flagellum) 是触角的第三节,通常分成很多亚节。鞭节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具体为:
1. 刚毛状(setaceous) 触角很短,基部一、二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突然缩小,细似刚毛。如蜻蜓、蝉等。
2. 线状或丝状(filiform) 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部一、二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
如蝗虫、蟋蟀及某些雌性蛾类等。
3. 锯齿状(serrate)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象一锯条。
如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很多甲虫。
4. 双栉状或羽状(bi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象箅子或鸟类羽毛。
如雄性蚕蛾、毒蛾等。
5. 膝状或肘状(geniculate) 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或肘状弯曲。
如象甲、蜜蜂等 6. 具芒状(aristate) 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为蝇类特有。 7. 环毛状(plumose) 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节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逐渐向端部递减。
如雄性蚊类和摇蚊等。 8. 鳃片状(lamellate) 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如金龟子等。
请问灯下的小飞虫叫什么?
1 灯下的小飞虫通常叫作萤火虫。2 这是因为萤火虫身体内含有化学物质,可以发光,常在夜间活动,并因为其光彩夺目的特点而被称作萤火虫。3 萤火虫是一种底栖昆虫,在湖泊、小河流等水边的植物上活动,夏季是其主要出现的季节。他们是夏季夜晚的闪烁之星,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一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