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神兽,中国十大传统吉祥物起源

天美资源网

中国十大神兽,中国十大传统吉祥物起源?

一、龙为中国吉祥神兽之首,自古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有帝座的寓意。传说龙生九子,分别为:长子囚牛好音乐;次子睚眦好杀;三子嘲风好险;四子霸下好负重;五子狴犴好讼;六子蚩吻好吞;七子饕餮好食;八子金猊好烟火;九子蒲牢好鸣。九龙即为九州,寓意皇权和天下,因此九龙象征尊贵之极。在清代皇帝龙袍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所以五龙也吉,五龙更有“舞龙”之意。

二、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吉祥鸟,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常用来像征祥瑞。古代用来象征皇后。十二生肖里鸡的原型就是凤凰。几千年来,凤凰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一直被视为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顺天道、尚人文、致太平、向光明的象征。多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或祝人婚姻美满。

中国十大神兽,中国十大传统吉祥物起源

三、麒麟雄性称麒,雌性称麟,麒麟是吉祥神兽,外形奇特,生有龙头、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身上披五彩鳞甲。人们视麒麟为吉祥物,主太平、长寿。麒麟是祥瑞的象征,只在太平盛世出现,在传统文化中古来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说法。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都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好运,消灾解难,驱除邪魔,故有“麒麟吉祥”。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

四、龟背的纹理奇特神秘,中国人一直相信,龟隐藏着天地的秘密,因此它也成为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动物。同时,更是因为龟寿命极长,所以成了长寿的象征,人们多用“龟龄”喻人之长寿或与“鹤龄”结合称“龟龄鹤寿”和“龟鹤齐龄”。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其能带来祥瑞之气,龟已成为先行先知的灵物,摆放玉龟可以化阴补阳,调节室内阴阳平衡和天然磁场,能补运气旺财位。

龟也与麒麟、龙、凤并称为"四灵",是中国人的四大吉祥物。

五、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说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泄,而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银珠宝,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貔貅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

六、鹤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与神仙联系起来,与松树一起寓意延年益寿。在中国历史上鹤还有一品鸟之称,被公认为一等的文禽,作为高官的象征。明朝和清朝给丹顶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文官的官服,一品文官绣丹顶鹤,把它列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鹤为“一品鸟”。

七、象与"祥"谐音,是吉祥的象征。而大象的长鼻子吸水的行为,也被人们将之与吸财联系起来。大象,在东方文明古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国人把大象视为吉祥、太平的象征,寓意吉祥或喜象。传说五帝之一的舜是中国历史上驯服野象耕田犁地的第一人,他死后陵墓前曾出现大象刨土、彩雀衔泥的瑞兆,这应该是“太平有象”的最早传说。此后,人们运用谐音、象征等手法,把“太平有象”用图画、雕刻等形式表达出来,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八、蟾与钱谐音,所以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据传说,蟾蜍本来是妖兽,修道人刘海周游四海,以降魔伏妖出名,经常造福百姓,刘海自然不会放过妖兽蟾蜍,双方激斗过程中蟾蜍一只脚被断,只剩下三只脚,此后蟾蜍便臣服于刘海。蟾蜍有吐金银财宝的绝活,臣服于刘海之后蟾蜍一直用绝活帮助刘海造福世人,二者相当出名,从此三脚蟾蜍便被人们当做招财进宝的吉祥宝贝。

九、蝙蝠,"蝠"与"福"谐音,寓意福到,所以蝙蝠的造型常常出现在各种器物上,被当做福气的象征。五个福寓意五福临门。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浪一起寓意福如东海。

十、鱼,"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在传统习俗将其视为吉祥物,来比喻富余、吉庆、幸运。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金鱼寓意金玉满堂。鲤鱼跃龙门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金木水火土五大神兽?

1、木青龙,青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象征四季中的春季。

2、火朱雀,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象征四季中的夏季。

3、土黄龙,黄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五行思想的体现将黄龙看做是五龙之一。有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甚至四灵之长的说法,『中央黄为土』就是黄龙,一说应龙。

4、金白虎,白虎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象征四季中的秋季。

5、水玄武,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颛顼与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象征四季中的冬季。

远古真正顶级神兽排名?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山海经十大恶龙?

第一、蜚

蜚,太古时期的灾难之神,它出现的地方都会发生大灾难,根据《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四经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第二个,朱厌

朱厌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兽,身形像猿猴,白头红脚,传说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是中国古代战争之兆。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第二个,狰

狰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奇兽,以老虎豹子为食物。章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脸部中央长出一只角,有五条尾巴,所以五尾一角,全身赤红,身形似豹,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第三个,天狗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古代天狗被视为很有能量的一种生物,古籍里老有,流传最广的当属“天狗吃日”,可见它的能量之大。

第四个,蛟龙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而最初的虺,大多是由蟒蛇、蜥蜴、蝾螈、壁虎等爬行类动物幻化而成的。蛟龙异名是“夔”。“夔”在中国历史上是和“龙”、“蛟”同时出现的一个最早的龙的别名。它最初记载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之中。文献云: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个人认为,还是蜥蜴、蝾螈等比蟒蛇要靠谱些。《诗·小雅·正月》:"胡为虺蜴",这里的“虺蜴”即为蜥蜴,而且无论是蛟、龙、应龙还是角龙,它们是有爪子、有腿的。万山之祖昆仑山某古洞穴就曾出现龙形生物,通体泛黄,长有两对红色的小角,但有资料显示,这种生物叫〝洞螈〞,是一种两栖动物,长得很像龙的幼仔。

第五个饕餮

饕餮,龙的五子,根据《山海经》记载:有着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一个大大的脑袋和一个大大的嘴巴,传闻能够吃尽天下万物,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

第六个,蛊雕

看到这种形象,相信没人认为这种动物是善良的。似鸟非鸟,似豹非豹,独角。叫起来像婴儿的啼哭,又一个吃人的骗子。好像这些骗人吃的动物,都会婴儿啼哭。《山海经·南山经》记:“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第七个狻猊(suān ní)

最早出现在《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两书成书时间孰早孰晚说法不一,但都没有对”狻猊“形象的详细描述。

据说狻猊,形似狮子,龙的第四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第八个,应龙

《述异记》的描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应龙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应龙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

应龙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和《史记》就有记载。大意是以黄帝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与以蚩尤为首的长江流域的部落发生战争,双方都使用各种神奇的动物来帮忙。黄帝这边的应龙擅长“蓄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长呼风唤雨之灵物,本领较应龙更胜一筹,大雨飘向黄帝这边。黄帝处于弱势,就请天女“魃”帮忙止住了大雨,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应龙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战争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天庭,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

闲居南方,应龙整日无所事事。物华变幻,斗转星移,一转眼就到了大禹时代,洪水滔天,生灵涂炭。大禹肩负起拯救苍生的重任,应龙前来帮忙,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第九个,蠪侄(lóng zhì)

小孩子看到这个形象,连哭都不敢哭了。九头九尾,长得像狗像狐又像狮。长得这么磕碜,但声音却像婴儿。这就可怕了,把人吸引过去,然后吃掉,太凶残太坏了。《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二经》:“又南五百里,曰 凫丽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第十个,刑天

刑天炎帝大将之一,蚩尤战死之后,炎帝被黄帝推翻,刑天继续抗击入侵的黄帝。《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 刑天抗击黄帝,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他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天。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可见勇猛程度绝对无人能及。

中国古代四大兽首?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所以在游戏中经常以凤凰的形状出现。但其实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之王,而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在日本的漫画和游戏里,朱雀都是作为强力召唤兽或者妖兽出现的,比如漫画《幽游白书》和根据漫画改编的同名游戏。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