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特联盟,自主汽车品牌哪家强

天美资源网

领克特联盟,自主汽车品牌哪家强?

自主品牌汽车-两大阵营有「五位强者」

问题:

国产汽车哪家强?

以独立客观第三方的态度分析目前的品牌,在燃油动力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阵营中,理论上至少有五个品牌属于强者。

领克特联盟,自主汽车品牌哪家强

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会被淘汰的品牌,在传统汽车阵营中无疑是众泰、华泰、力帆、长丰、东南、华晨之流,这些仍旧依靠山寨设计和落后技术的车企是必然要消失的;其次则是存在相当程度不确定因素的奔腾、风光、风神等,甚至宝骏等在技术层面捡洋落的车企也够呛,一旦真正的研发型车企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挟洋自傲”的品牌都可能成为过去式。

(互联网·造车品牌99%都会消失)

燃油阵营吉利&长安

长安汽车逆袭趋势已经显现,在综合实力方面很有些超越吉利的意思。众所周知吉利汽车主要通过收购外企的方式共享技术,但是能够收购的主机厂水平并不是非常理想,比如问题颇多的沃尔沃,工业基础薄弱的马来西亚宝腾,以及早已沦为戴姆勒弃子的SAMRT等。

这些厂家能够给吉利带来技术升级,但是速度与程度都不够高,相比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的车企而言,早晚都是要体现出落后的;不过好在吉利的品牌知名度已经形成,依托够用的技术和强大的营销模式,销量仍旧会比较理想。

长安汽车初期也与吉利相同,倚靠的是众多合资车企的技术;然而DS、福特、马自达、铃木能给长安带来什么,这些品牌本身就都够呛了。

所以长安在经历了“迷茫期”后还是转向自主研发,似乎直到近两年才体现出了逆袭的态势;比如NE平台打造的高功率大扭矩的优秀小排量直喷发动机,配合自研的七档湿式双离合已经有不错的表现。这就是CS55PLUS、UNIT等SUV,以及逸动锐程的销量均有爆发式增长的基础,长安已经摸准第一阵营国产汽车的脉搏了。

长城&传祺

广汽传祺在自主品牌中比较另类,曾经的销量一度稳站第一阵营,但却是昙花一现;原因主要在于初期的技术非常落后,同时产品定位还盲目虚高。比如在直喷时代使用多点电喷机,装备菲亚特问题不断的干式双离合,这些低端机与问题机很快的毁掉了传祺的人设。

但是近两年推出三代价后就完全不同了,4A15J1-1.5T水平中等偏上,4B20J1-2.0T是目前最强国产2.0T汽油机,185kw/390N·m(1750~4000rpm)的水平无出其右;储备的四代机型有超42%的热效率,综合实力会更强。加上自研的DCT和采购的AT变速箱,主攻15/20万轻奢级汽车的传祺也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城汽车的硬实力之强无需置疑,H6的热销并不是现象而是必然结果;比如初期的4G15发动机表现良好,后期升级的4B15B-1.5T直喷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同排量最高水平。量产车参考其过大的整备质量造成的“小马大车”问题,以及实际加速成绩仍可超越竞品的表现,长城的技术确实不弱。

剩下的4C20B-2.0T综合实力至少是国产前三,3.0T六缸机的水平也不会弱;变速箱有7/9DCT以及纵置9AT,这些技术储备够长城消化很多年了。不过长城汽车的产品规划似乎有些问题,比如哈弗初恋这台SUV的性价比就极其低,如果在这一方面重走长安汽车老路的话,哈弗作为SUV销冠的地位很可能不保。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

这三项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其中控制系统中还有IGBT绝缘栅双极型二极管,这是电动汽车的“CPU”。想要体现出竞争力,显然就要具备这些技术的研发与生产能力;然而不论国内还是外企,完全具备核心技术研发的车企只有比亚迪一家。

知名度最高的美系新势力品牌-特斯拉,因其洋品牌的定位被吹嘘的神乎其神;然而IGBT来自英飞凌且为低成本单管,封装工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

异步电机是台湾富田公司的绿人生产,永磁同步电机说是自主研发,但核心零部件九成来自大陆。问题频发的NAC电池是松下供应,全球貌似也没有其他车企使用;LFP电池是宁德时代供应,水平不如比亚迪刀片电池。标榜智能化的自动驾驶系统,被国内多家实验室轻松攻破其防火墙而实现远程控制,这种水平的电动汽车都能有好评,掌握核心技术的比亚迪真就可以“封神”了。

问题:比亚迪的转型意图似乎比较明显,虽然近期推出了DMi技术平台,有概率主攻快销车级别的混动汽车;但同时也开启了技术产品供应,比如与戴姆勒、奥迪、丰田、北汽、广汽、长安与车企的合作,甚至还会为松散机车这种专供复古汽车的小品牌代工。

所以未来的比亚迪应当会是供应商和主机厂的双重角色,传统燃油动力汽车的一线品牌,也有可能成为比亚迪的战略合作伙伴。一旦形成联盟性质,国产汽车的未来就不可限量了。关于国产汽车优秀品牌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比亚迪很有可能成为核心。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斗鱼汽车板块的主播鹰哥在2019年2月6日晚的直播中明确表态认为国产车都是垃圾?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我觉得这个说法太过偏激,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跑的。中国的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也就是不到4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0基础的汽车生产国,国产车都是通过模仿,或者合资来消化和积累经验,所以刚开始国产车垃圾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这几年,随着汽车技术积累的进步,许多国产车已经再像合资车的品质靠齐,长城的WEY,和吉利的领克出的几款车型,在内饰,外观,动力表现,操控都跟合资相当接近,唯一一点就是油耗较高,这是目前的短板。

不过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国内造车公司众多,造车水平良莠不齐,像汉腾,重庆风帆一些小的车企,他们造的车就不可恭维了,但是这样的车总会被市场淘汰,优胜劣汰,好的车企造出好的产品。所以短期来看,有一些车企造的车的确很垃圾,有些车企的车确可以和合资媲美,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国产超越合资或者进口车,指日可待。

目前造车新势力?

据教授不完全统计,市面上造车新势力多达60家以上。但真正能获得生产资质、实现量产交付的初创车企,却寥寥可数。

但眼看2018年这个新能源元年即将告一段落,2019年新能源补贴将退坡40%,2020年或全面取消新能源商用车补贴,在这份紧凑时间表和传统车企奇快产品跟进速度的双重压力下,留给造车新势力的空窗期,真的不多了。退潮后,便知道谁在裸泳。

碍于硬件资源、生产资质和造车经验等因素掣肘,不少造车新势力仍停留在PPT造车、终日草图和泥模迎人、苦等融资、工厂选址等阶段。另一厢,传统企业凭借丰富的造车经验和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在短时间内把新能源产品序列的空缺一一填补,让造车新势力此前高瞻远瞩的“优势”黯晦消沉。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以偏概全。造车新势力当中也不乏沉稳踏实的造车好手,量产交付,不在话下。下面教授为看官们盘点具备量产的能力造车新势力,且往下看。

1. 小鹏 G3

早在2014年,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便成立了旗下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小鹏汽车。排资论辈的话,小鹏汽车作为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造车新势力,可谓科技造车企业的尤达大师。

小鹏汽车崇尚“慢就是快”的踏实造车理念,他们始终认为5年是研发一辆车最起码的时间成本。为此,在品牌创立的前一年半时间,小鹏汽车都一直专注于研发“三电一屏”。

小鹏汽车旨在将旗下产品构筑成全新AI+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全场景自动泊车、L2.5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手机APP远程控制等极客配置作为主要卖点,OTA远程在线升级更能让用户第一时间体验到越来越智能的车载系统。

小鹏G3全系标配光剑LED日间行车灯、鲨鱼前脸、一体式钻石矩阵LED尾灯、流光转向特效和1.889㎡的全景式前挡玻璃。高配车型更是配备了一体式运动座椅包裹、主副驾座椅电动调节、Nappa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后排空调、手机无线充电等越级配置,主驾驶席还贴心地配备了通风、加热、记忆、腰托电动调节。

动力方面,小鹏G3全系搭载第二代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300N·m,0-50km/h加速时间仅为3.8s。采用的液冷恒温三元锂电池组赋予小鹏G3 351/365km的NEDC续航能力,直流快充从5%-80%仅需45分钟,一周一充便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通勤使用。

小鹏汽车直营的超级充电站分布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每个小鹏超级充电站设置6-10个90kW直流快充桩,仅需15min即能充满50%电量,此般充电效率让续航焦虑黯晦消沉。远不止此,用户还可通过小鹏汽车APP实现预约充电、地锁自动解锁,体验不一样的充电服务。此外,计划至2020年,小鹏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合作的第三方充电桩将多达10万个。

肇庆工厂和郑州生产基地的硬件优势以及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多年软件沉淀,小鹏汽车有能力成为造车新势力最早实现量产交付的一员,但它并没急于求成。对于量产交付要时刻抱着谨慎态度,毕竟消费者才是最终决定成败的考官,绝不能让用户做试车员,让再一次感受小鹏汽车“慢就是快”的产品理念。

2. 威马 EX5

“选择代工生产我会睡不着”,曾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前沃尔沃全球副总裁、现威马汽车CEO沈晖如是说。在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曲线获得资质后,位于温州瓯江口的自建工厂生产线也全面贯通,旗下收款量产产品威马EX5也于今年四月上市、九月底批量交付,可谓走在最前的头部造车新势力。

回到产品层面,威马EX5定位纯电动紧凑型SUV,新车没有过多让人过目不忘的设计亮点,但胜在圆润大方、受众面广,会是国人喜欢的类型。此外,交互式车窗、自然语音智能交互系统、人脸识别技术、12.8英寸可旋转中控液晶屏等极客配置,一应俱全。

威马首款纯电动SUV威马EX5搭载了高集成度电驱动系统,具有动力经济性能计算和整车匹配能力,可根据车辆性能目标正向计算驱动系统需求继而作出调整。电机减速器采用集成电桥方案,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15N·m,全扭矩响应时间少不到200毫秒,8.5秒之内即能完成百公里加速。

威马EX5的一体式极简设计赋予整车不到0.3Cd的风阻系数,NEDC综合工况高达460公里,供500/400/300三种型号可选,满足用户不同规生活圈的使用需求。此外,车辆还配备了车辆充电分享技术,能实现车辆间互相充电,不禁让教授联想到华为全新旗舰手机Mate 20 Pro的反向无线充电功能。

3. 蔚来 ES8

小鹏、威马和蔚来同属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从量产交付进度和硬件资源看来,它们在电动车领域颇有三足鼎立的意味。

今年9月,蔚来汽车远赴美国在纽交所挂牌上市,“NIO”跃升中国电动车赴美上市第一股,融资10亿美元,估值高达64亿美元。自主汽车走出国门固然值得高兴,但教授更希望是以产品形式实现。在尚未获得生产资质的背景下,以扭亏为目的向资本市场“求救”的举措,着实让人高兴不起来。

蔚来ES8基于XRT智能化电动平台打造,前、后分别搭载最大马力326Ps、峰值扭矩420N·m的双驱动交流异步电机,综合输出高达650Ps、850N·m,0-100km/h加速仅需4.37秒,一辆自重接近2.5吨的5米长中大型SUV能迸发出如此狂暴的加速性能,才是最让人感到胆栗的地方,秒奥迪S3、保时捷718等不在话下。

作为一款售价高达四、五十万的纯电动车,蔚来ES8不俗的市场反响可谓实现了中国品牌的向上突破。今年十一月底更是在合肥工厂高调举行了ES8下线1万辆仪式。但就在最近,越来越多蔚来车主(其中不乏媒体KOL、商界大咖等)对ES8提出质疑,认为其三电品控、车机体验、智能程度、换电模式等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甚至公开要求退车。如此看来,小鹏汽车的“慢就是快”颇有先见之明。

4. 新特 SITECH DEV 1

2017年第三季度,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一家依托国家大数据中心数据和智能资源优势,且拥有国资背景的新能源初创造车企业。

正当友商们在大肆宣传产品亮点、雄图伟略之际,深藏若虚的新特汽车便已经站在巨人肩上,迈过不少造车新势力跨不过的门槛。从公司成立到试制车间投产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奇快的决策执行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今年十月底,新特汽车首款量产产品DEV1在一汽轿车长春工厂正式下线,与此同时对外宣布批量交付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新特汽车目前已收到DEV 1的有效订单44000个,且大多来自地方政府,目前已交付4000台,前期交付主要投放于分时租赁和网约车领域。上述一切,估计与新特汽车的国资政府背景脱不开干系。

DEV 1补贴前售价13.99-16.49万元,补贴后售价6.19-7.79万元,将悬挂新特和中国一汽标识。35kWh电池组赋予DEV 1 350km的续航里程,官宣0-50km/h加速时间4.8s。提供快、慢充双充电口,快充40min即能续航200km,慢充模式下5.5h充满电量,无负通勤小精灵盛名。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件难度系数极大的事情,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可观红利却让人难抵诱惑,这也是近年来资本不断涌入这一产业领域的主因。小鹏汽车宣布获得今年造车新势力中的最大单轮融资——40亿元B+轮融资,蔚来汽车赴美得到美国资本市场认可顺利融资10亿美元,这些都是最佳例证。

在教授看来,拥有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且能实现真正交付的造车新势力有着更好发展前景。资金决定一家初创造车企业能走多久,而能否自主完成底盘搭建、电池包装、参数标定、BMS调试、轻量化开发等核心项目,则决定能走多远。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你觉得最后还能剩几家?

中国汽车品牌最终会剩下多少、会剩下哪几个,从车主的角度来看答案会各不相同,撇开偏见只看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状态,目前146个自主品牌(包括子品牌)最终剩下5个左右。

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面对市场的竞争和企业体制的变化,没有销量最终是注定要消失的。

问题描述中:海马、力帆、华泰这三个老牌企业已经在生死线徘徊,破产可能是只时间问题;川汽野马、众泰汽车属于边缘品牌,销量保有量是非常低的水平,乘用车领域应该是会消失的。

重庆幻速已经停产,目前还没有复产的通知,结局已经很明显;纳智捷系列车型销量少有过三位数的,最终会退回岛内。这些品牌没有意外,最终都会消失。

国产汽车品牌里的一线有:长城、吉利、长安、上汽、比亚迪等(按照销量排名),这些品牌基本占据了消费市场90%的份额,剩下的一百多个品牌实际只能蚕食那剩下的10%。

市场如此之小竞争又如此激烈,这些品牌的生存空间会被无限压缩,大浪淘沙一需要一波就会消失。

一线品牌里也并不会全部都能生存,长城汽车是国内SUV的领军企业,但技术储备不足产品战略混乱,负积分是全国最高的企业,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在新能源汽车发力“长城”会被其他企业摧枯拉朽的推倒。

上汽吉利实力强大,虽然产品在走下坡被最终会生存下来,依靠吞并仍能持续发展,这两个企业无疑会在最终的国产品牌里占据一席之地。

长安比亚迪两家企业已经在互相取暖,长安香格里拉计划推出之后确定了发展方向,比亚迪投资长安见长属于共赢,在2025年之后的新能源时代这两家企业会有很难撼动的地位,最终也能生存的不错。

不过比亚迪这个家族式商业帝国,一旦企业的领袖出现问题管理层会崩塌,后续会如何还是有一些不稳定因素的。

这些企业成可能是最终自主品牌为数不多的几个,现在“百家争鸣”的状态是很不健康的,开始清洗的节点应该不会要很长时间了。

选车用车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奇骏科雷傲昂科威领克01?

谢邀回答,一同学车。

【文:一同】

我一同学裹紧大衣说:笔者提到的这四款车,正好横跨了四大车系,日系、法系(最初品牌)、美系和国产,那么,这四款车哪个更加值得购买呢?请看以下详解:

居家系——日产奇骏

商务系——别克昂科威

年轻系——领克01

个性系——雷诺科雷傲

以上是对这四款车进行一个不理性的定位,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那么,回到问题的本身,那款更加值得买呢?我一同学说,那么就从从这四款车本身的机械素养来看:

1.日产奇骏,根据近期汽车市场行情,17万元的裸车,可以购买到奇骏2021款智联舒适版,其搭载的是一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1KW,最大扭矩194N•m,配备的是一台CVT无级变速箱,从账面数据来看是这台车中功率最小的。但是,这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及稳定性的是四台车中最可靠的。

2.别克昂科威,以现在市场销售价格(各地有所区别),可以购买到2020款20T两驱豪华型,其搭载的是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24KW,最大扭矩250N•m,配备的是一台7档双离合变速箱,这一套配备要稍微逊色一些,在低档位换挡的时候,还是能够感觉到轻微的顿挫感,但是,车内的豪华营造感是四车中最棒的。

3.雷诺科雷傲,说起科雷傲,大多数人应该是比较少听到的,因为今年雷诺已正式对这款车停产了,目前,合肥地区已停售状态,所以价格上也无从参考,但是,还是要说一下这款车,由于雷诺-日产联盟的技术通用,科雷傲和奇骏同出无CMF平台,在各方面都表现一致,都是同款的2.0L发动机加CVT模拟7档的变速箱,所以,购买科雷傲可能就是冲着他不一样的外观去的。

4.领克01,领克在紧凑型SUV领域中,属于后来者,同时,领克是在这四款车唯一的华系车(我骄傲啊),在17万元裸车的情况下,可以购买到2019款两驱型pro版,其搭载的是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0kw,最大扭矩300N•m,在四台车中动力最为强劲,配备的是一台6档手自一体变速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配置加持,同时,行驶的品质也是不错的,很符合年轻人的胃口!

综合以上所述

因为我这同学是一名妥妥的90后,对于日系、美系还真的是不感冒,同时,也主要是年龄没到,驾驭不了这样的车型,所以,我一同学选择的车型就是领克01。仅供参考!

我一同学车,让你一同学车!

欢迎点赞点赞,评论评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