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小学生11,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

天美资源网

进击的小学生11,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本来刘邦和项羽签订了鸿沟之约,两个人罢兵言和。项羽带着自己的士兵就回到彭城去了。

刘邦也打算回到汉中,但是,就在刘邦要走的时候,张良告诉刘邦,现在项羽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我们若是现在不去把他们给打垮,将来一旦项羽的势力再次崛起,我们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进击的小学生11,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

所以,不如我们现在趁其不备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吧。

刘邦斟酌再三,他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同意了张良的说法。

刘邦带着大军,就向项羽已经回撤的大军的队伍当中杀了过去。因为项羽没有准备,还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

但是,项羽的军队反应还是很快的,他们很快就重新把队伍组织了起来,给予刘邦以有力的回击。

张良看情况不妙,又让刘邦把韩信,彭越和英布的兵都给调来,垓下之战就此打响了。

我们都知道垓下之战,也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最后一战。这一战项羽带领的十万人马,对阵刘邦的六十万大军。

对于项羽来说,要想战胜刘邦谈何容易。

但是,这个仗还不得不打。面对刘邦军队的挑衅,项羽帐下的众位将士,还是被彻底的激怒了。

双方经过一番酣战,但是,最终项羽方还是敌不过刘邦的。毕竟刘邦人多,可以轮流作战。眼瞅着形势对于刘邦越来越有利。

当项羽和韩信,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韩信想出奇制胜,他和张良商量了一下,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十面埋伏。

但是,在布局好十面埋伏之后,韩信网开一面,给了项羽的军队留了一线生机。也就是说,他留了一个口子给项羽的军队,在关键的时候,然他们逃跑用。

韩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困兽犹斗这个成语,若是韩信不给项羽的军队一个逃生的希望的话,他们肯定是拼了命的和韩信作战到底的。

那时候楚军个个不怕死,他们的士气肯定就会大振,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韩信想要打败项羽,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搞不好,他们还可能会把项羽的军队,给打败呢。

但是,留一个口子给项羽军队,意义就不一一了。这个口子留在那里,就是告诉他们。你们还有退路,实在不行你们还可以逃走。

这样的话,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拼命了。当两军作战的时候,韩信也可能很好的把控现场了。

当然了项羽军队里的人,看到项羽寡不敌众的时候,肯定也有想要投降的士兵的。留这个口子的目的,也是为了给想要叛变的人一个机会。

可以说正是这个韩信网开一面的布局,让他最终打败了项羽。项羽且战且退,最后带着数百人退到了乌江。

在乌江他又被韩信的人给追上,然后项羽又杀了数百人,最终自刎在了乌江。韩信留一个口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击败项羽,赢取这场战役最终的胜利。

30 世界末日的小说?

像个智障一样说最好包含人性,哪部小说没人性描写?只要是有人物,这个人物有思想的小说,就会有人性,是不是傻,看你就是小学生,给你解释一下。

你想要的是对人性描写比较深刻的文章吧。你觉得中国哪里有这种小说?

不知道你说的日本最好指的是写发生在日本,还是日本人写的。

不过推荐给你《进击的巨人》官方小说,《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官方小说,目前知道的比较好的末日的小说,日本漫改的小说。

如果不是非得世界末日呢

推荐《人间失格》《罗生门》《白夜行》《解忧杂货店》

为什么感觉大多数俄罗斯女性结婚后身材变化特别大?

要说这个世上婚前婚后变化最大的女性,当数俄罗斯女性,俄罗斯少女从美女变大妈似乎只在一夕之间,只要结过婚的女人,即使在少女时期再漂亮都会变成心宽体胖的的大妈。

俄罗斯少女是世界公认的美女,从许多媒体上都能看到,金发碧眼,高鼻梁大眼睛,大长腿,小蛮腰,皮肤白里透红,嘴唇就像熟透樱桃一样鲜艳欲滴,个个都像芭比娃娃一样漂亮,许多中国男性都北上俄罗斯寻求自己的爱情。

可是俄罗斯美女一旦结过婚,身体的变化太神速了,很快小蛮腰就变成了水桶腰,体重也成几何级的往上增长,许多亚洲男人在结婚几年后不得不离婚。

其实女性结过婚有了孩子后,身材有变化,几乎是那个国家的人都会出现,毕竟因为内分泌激素发生了变化、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的变化,这些都会让女性的身材发生很大的改变。

中国女性也同样如此,区别是中国女性年轻时候很漂亮,婚后生过孩子身材即使有变化,反而变得风韵犹存起来,都说中国少妇的成熟之内美比少女更有韵味。

而俄罗斯少妇随着体态的臃肿,皮肤干涩粗糙,完全没有一点美感可言,与少女时期判若两人,甚至完全看不出来和当初的美少女是一个人。

是什么原因让俄罗斯女性结婚前后变化那么大呢?

一、婚后不注重打扮,不控制自己身材

俄罗斯女性在少女时期,因为正值青春期,注重打扮,新陈代射旺盛,又喜欢运动喜欢游玩,身体里的脂肪很少有沉淀下来。

而结婚后,俄罗斯女性特别顾家,要操持家里面的所有的事情,随着生育孩子,身材变形,婚后又很少注重身材保护,可能也觉得爱情功成名就,一点不注重保养,俄罗斯女性婚后几乎百分之七、八十变成了俄罗斯大妈,概率之高世界罕见。

我曾经见过许多例中国男人娶俄罗斯美女的,年轻时真的像个大明星一样漂亮,当初结婚时没有人不羡慕的,可是两三年后,再看她简直判若两人,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美貌,如果不介绍,几乎没有人想起她还是当初的那个美少女。

二、俄罗斯的食物主要是肉类、牛奶、面包和土豆,发胖与饮食有关

饮食上俄罗斯的主食是肉类、牛奶、面包和土豆,这些都是高脂肪、高淀粉类食物,因为气候高寒,很少有蔬菜吃。

而为了抵御寒冷,又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俄罗斯女性婚后吃得很多,这样身体里的脂肪不断的沉积,导致了身材迅速像吹气球一样的发胖,两三年时间就能胖成球,体重也挺吓人的,据统计,俄罗斯女性婚后平均体重为80公斤。

即使她嫁给中国人,丈夫要求她控制身材都没有用,可能与人种也有关系。

三、俄罗斯是一个酒精泛滥的国家,不但男性饮酒,女性也同样嗜酒

因为俄罗斯地广人稀,气候极其寒冷,处于北极圈的西伯利亚一个小镇,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71℃,一到冬天人们都不能出门,猫在家里猫冬。为了抵御严寒,俄罗斯人特别喜欢饮酒,不但男性饮酒,女人也饮酒,许多人都是嗜酒成瘾。

俄罗斯高度白酒伏特加的销量惊人,据统计,俄罗斯伏特加售卖量曾达到惊人的一年人均28瓶,这是一个挺可怕的数字。街头经常能看到拿着酒瓶子晃荡的人,因为醉酒冻毙街头的人每年都不少,俄罗斯曾经发布过禁酒令,但是一个酒鬼说了一句话成了饮酒着的名言“俄罗斯人离了这玩意儿什么都干不了”。可见俄罗斯人对烈性白酒的依赖程度。

而俄罗斯女性的饮酒能力也很了得,尤其是婚后的女性,很疼爱丈夫,承担了所有的家事,每日要操劳,要带孩子,压力很大,喝酒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所以,每天饮酒量也是惊人的,喝酒本身就是既伤害肝脏,又损伤皮肤,还容易造成肌肉松弛,呈现老态。

所以,俄罗斯女性婚后很快变成了大妈。

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降低

青春期的俄罗斯少女,新陈代谢旺盛,即使吃一些高热量的食品,也能很快消耗掉。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分泌的减少,会出现新陈代谢降低的现象,而白种人这方面表现更明显一些,因为基因的原因,身体里黑色素比较少,身体里含有的抗氧化和抗衰老的胡萝卜素只有亚洲人的三分一,这也导致白种人衰老比亚洲人提前许多倍,所以,许多俄罗斯人应该还是少妇的年纪就迅速的衰老。

俄罗斯女性在婚后又喜欢饮酒,酒精加重了肝脏的损害,更使肝脏解毒功能受损,加重了新陈代谢的降低。

四、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各个人种整体都在变胖

有人问,俄罗斯大妈真的特别胖吗?怎么样才算胖?

有一个公认的衡量肥胖的标准,那就是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这个数字超过30为肥胖,超过40为重度肥胖。

据报道,在1975年时,当时的前苏联女性肥胖人口达到了1200万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肥胖女性。而30年后,俄罗斯女性肥胖人数已经退居世界第四了。

数据告诉我们:全世界都在发胖!下面这个地图就是《全球肥胖地图》,图里颜色越红,肥胖率越高。

事实上从地图上看,论肥胖人数或肥胖率,俄罗斯女性都并不是排名第一,反而是中国女性因为基数比较大,排名比较靠前,达到了4640万人。俄罗斯女性已经退居全球第四了,只不过,俄罗斯女性中胖大妈身材和体重魁梧高大,格外惹人注目,比俄罗斯胖大叔多而闻名全世界。

综上所述:

俄罗斯女性婚后就变胖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的,这也与诸多因素有关系。

俄罗斯少女的美是世界公认的,能够娶到一个水灵灵的俄罗斯姑娘,是许多男人的梦想。然而,最近几年,经常有人说,娶了漂亮的俄罗斯女孩以后,婚后两三年就变成了不堪入目的俄罗斯大妈,让许多男人望而却步。

事实上,现在俄罗斯出现了许多中年美女,并不是所有的俄罗斯女性最后都会变成大妈,有些也是媒体夸大了这种俄罗斯女性婚后变大妈的存在,过度聚焦美女变大妈这个命题了,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有误传的因素在里面。

—EDP—

大家看过什么动画片?

如果挑选暴露年龄的TOP10事项,追忆看过的动画片一定能入选。

是时候暴露一下年龄了。

把我爱过的动画片分为远古篇、中古篇、近古篇、最新篇分别回忆一遍。之所以从近古篇直接蹦到最新篇,是因为年龄大了就不再看动画片,所以对九十年代以后的动画片知之甚少,不再详述。但是由于有了娃,所以对2010年前后的部分动画片又很熟悉。这之间大约20年的“断崖”无法弥补,不知是喜是愁。

今天先说“远古篇”,主要涵盖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创作,而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观看过的动画片。

说到动画片,绕不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建厂,下设动画、木偶和剪纸三个制片部门。在某种意义上,美影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动画片繁荣的开端。

那时的美影人才济济、群星璀璨,有中国美术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动画教育家钱家骏、儿童文学家金近、漫画家特伟、美术家靳夕等。程十发、张光宇,张正宇、张仃、韩羽等自成一派的大师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制作人员,是一个高山仰止、无法复制的年代。

歪个楼,万氏兄弟的姓名分别为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其中万古蟾、万籁鸣为孪生兄弟——名字也太好听了吧。另外钱家骏也是奇人一个,他是一个被动画“耽误”了的数学家。中国动画始创时的无数技术难题,都是这位数学和技术奇才一一攻克。甚至是绘画用的颜料,都是他一个颜色一个颜色配比研发出来的。他还有个伟大的成就,就是带出了一批学生,而这批学生都成为了中国动画届的中流砥柱。

1955年《神笔》

木偶电影《神笔》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整部动画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木偶制作精细,画面有美感,在当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即使现在来看,除了马良形象有点过于少年老成外,仍然也是一部有吸引力的动画片。

1956年《骄傲的将军》

印象中,看过的比较久远的动画片,就是这部。本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京剧元素引入到动画制作中,“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讲述了一位得胜归来的将军骄傲自满,荒废武艺兵法,最后被敌人活捉的故事。

1958年《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现在看来画面比较粗糙,印象中情节也很平淡。但是在我小时候,动画片和儿童节目是如此的罕见和稀少,所以看起来依旧津津有味。

1958年《过猴山》

取自于中国民间版画《猴抢草帽》。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对白,全靠人物和动物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传情达意,轻松的情节和画面,片中的背景音乐起到画龙点睛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这部片子突破了意义和主题的桎梏,超越了时代的审美,让人在任何时候看到,都会开怀大笑。直到今天,那种轻松诙谐所带来的快乐永远都定格在脑海中。

1958年《小鲤鱼跳龙门》

根据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改编。小鲤鱼一路寻找龙门的故事,恰如一个孩子不断成长、自立的历程,我想,这部片子让人念念不忘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心事。片子画面细腻,颇有民族风和莫兰迪高级色融合的神韵。

1959年《一幅僮锦》

美影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钱家骏动画观念的完美演绎。《一幅僮锦》改编自壮族神话传说,50多年前的这部佳作几乎可以和现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一比高下:纷繁复杂的背景、精致入微的细节;逼真的流水瀑布、绚丽的烟雾火焰、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钱家骏为这部作品倾注了大量心血,片中的五首歌曲也均由他谱写歌词。此处再次对钱老的全才表示跪服。

1959年《渔童》

剪纸动画片,情节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小渔童苦大仇深的表情也很有时代特色。主要讲述了老渔民爷爷从海中网起汉白玉鱼盆,鱼盆里有个小渔童,帮助渔民们惩罚当地贪官和洋教士的故事。

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算得上最初喜欢的动画片之一。留在记忆中的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意境和古琴琵琶合奏出的中国旋律。直到现在,小朋友们画中国水墨画的启蒙之作,经常会选取《小蝌蚪找妈妈》里的造型,简而不枯,淡而有韵,集中体现了中国画的造型和意境之美。

1961年《大闹天宫》

将《西游记》拍成动画,是中国动画鼻祖的万籁明导演的毕生夙愿,这部《大闹天宫》堪称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动画作品,也是我小时候什么时候看到,都会不厌其烦重温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是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动画片鸿篇巨制,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京剧、戏曲、古代服装和建筑,连里边的云朵、瀑布等小细节都非常精细典雅。美猴王形象的设计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张光宇担任,桃心脸的造型正是由他设计,为美猴王创作原画的是严定宪。

日本动漫之父,《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的作者手冢治虫在1981年来到中国,就是想见一见万籁鸣。他握住万籁鸣的手,说:“我是看了您的片子以后才搞动画的。”

1962年《人参娃娃》

该片主要讲述了居住在深山的人参娃娃帮助饱受剥削的小长工小虎子惩罚贪心狠毒的财主胡扒皮的小故事,过程十分有趣。最最难忘的是片中人参娃娃的配音,脆生生、甜滋滋,那一声“小哥哥”永远留在记忆深处,回荡在耳边。再歪个楼,想起王师傅和曲美女叫某立“小哥哥”,一晃好多年过去了。

1962年《没头脑和不高兴》

根据任溶溶同名儿童文学改编,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几代儿童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特别有意思的情节是没头脑长大了设计出100层的大楼,却忘记安装电梯,不高兴演的老虎不高兴了,在舞台上把武松打了。情节夸张,线条简单,给小时候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3年《长发妹》

取材于我国少数民族侗族的传说改编而成的经典木偶动画短剧。也许我们神住的不仅仅长发妹的乌黑长发,而是神奇的山川,更是那孕育于心底的,对最纯真的善良与平实的期待吧。

1963年《金色的海螺》

渔家青年在出海时打到一个海螺姑娘变化而成的海螺,海螺姑娘和渔家青年相爱。海神娘娘得知后进行阻挠,而渔家青年在通过海神娘娘重重的考验后,和海螺姑娘终于生活在了一起。

这部片子是剪纸动画片,但是海螺姑娘造型太美了,毫无剪纸人物的生硬感,活灵活现。还有海底世界的玉树琼林,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就是层层叠叠的珊瑚树次第退开,美轮美奂。这部动画片的影响也很大,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海螺姑娘”就是温柔善良做饭好吃的代名词。

1963年《牧笛》

第二部水墨动画片《牧笛》。该片讲述了小牧童在放牛时睡着了,梦到自己的牛离开了,寻牛过程中,他吹起自己用竹子做的笛子,牛听到笛声回到了他身边,梦醒后他用笛声引着牛回家的故事。贯穿全片的笛声来自有“魔笛”美誉的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影片情节、画面,都有典型的中国韵味,每一幅画面都可以作为屏保,精美隽永,充满诗情画意。"长安画派"的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了影片的美术设计。当时我正在学习中国画,看着这部动画片,幻想过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远古篇梳理到这里了,其实同时期还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片,但是我没看过。毕竟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家庭,看电视都是去单位的会议室或者个别有电视的小朋友家里。

怀念那段时光,疯玩,累了睡,饿了吃,没有现在小朋友的学业压力。那春光烂漫时节的采摘,那夏夜漫天繁星下的闲逛,偶尔去乱成一团的画室,画下向日葵、鸡冠花、泡桐花的我,与现在仿佛隔了千万年的时光。

一路陪伴你成长的动画片?

童年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太多了!而且哪个时候的经典动画片也很多,不管是国产的还是引进的。现在的孩子们可是看不到那些好的经典动画片了,除非父母给他们去网络上找着看。

《大闹天宫》自然是最经典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也早已经成为经典形象。

经典到只要提起孙悟空,马上就会想到那个穿黄衣服的红脸猴子。

就算后来拍的电视剧《西游记》,也大量借用了这部动画片里的衣着形象。

这部不朽之作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并以特有的东方幽默将原著追求自由、独立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的整体制作手法相当纯熟。

当年影片上映后,不仅获得了一般观众的高度认可,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如今,它已经是中国动画的“镇山之宝”。尽管大家从电视上网络上都对它了若指掌,2017年重映还是取得了四千多万的票房!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埋没!

再经典的童年动画片就是《哪吒闹海》了。这个动画电影和《大闹天宫》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设计的人物形象。

后来上小学时候的偶然看到的美术书封面就是那个精致的小哪吒!但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他是动画片里的主角,就觉得好看,有种特殊的感觉。

后来在电视上看了这个动画片。那个活泼可爱充满正义感,又悲情自刎的哪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童年的我总是想,为什么哪吒被逼自刎的时候,不去找师父帮忙呢?

这部电影在1979年5月19日在中国上映。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我认为只要是中国的孩子都应该看一遍《大闹天宫》和《那吒闹海》这两个电影。绝对是最好的心灵熏陶!

再印象深的有那个搞笑的《崂山道士》,他愚蠢又好笑;《聪明的夏吾冬》,他用善良和智慧打败了残忍的公主;还有系列的《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非常精彩,好看的很!

还有给我留下童年阴影的《黑猫警长》系列。那个“食猴鹰”的一集真是吓坏我了!螳螂姑娘的那集让我了解了原来螳螂要繁殖后代就得吃掉老公!

那时候觉得黑猫警长威风极了!

现在才发现,原来他的原型就是神经质的“奶牛猫”,真是莫名的想笑。

说起外国动画,《鼹鼠的故事》不能不提。这个动画太经典了。那个呆萌可爱又善良的小鼹鼠,迅速俘虏了全中国孩子的心。他能发出孩子一样的笑声。他乐于助人,有时候淘气,有时候胆小,但总是单纯而乐观的。我觉得看这个动画片,比看那个无脑的《花园宝宝》和神经质的《海绵宝宝》强一万倍!

《鼹鼠的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画家兹德内克·米莱尔的经典名著,创作于1956年,得过大奖呢!

我最爱看《鼹鼠和汽车》《鼹鼠和鸡蛋》《鼹鼠和口香糖》《鼹鼠和伞》。

还有一个必须提的就是《蓝精灵》,睿智的蓝爸爸,善良漂亮的蓝妹妹,还有笨笨,厌厌,聪聪。大反派是巫师格格巫,还有他的帮凶阿兹猫。虽然每次他都用奸计捉到蓝精灵,但是每次都会狼狈的失败!永远喝不到蓝精灵汤。

片头曲几乎孩子们都会唱: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

欧 可爱的蓝精灵

欧 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欣”

怎么样,看过的伙计们,是不是看着歌词脑海里唱起来了?

当然绝不能缺席的就是沃特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那时候只有每到周六中央台六点半才会放大约三集。

我和弟弟掐着时间,一到六点半就算玩得正嗨也会放下一切,飞奔回家,打开电视等着看那温和善良的米老鼠,和脾气古怪喜欢呱呱怪叫的唐老鸭!

我最爱看唐老鸭的段子,每次都把我和弟弟逗得哈哈大笑,上气不接下气的笑。大人们常常奇怪我们怎么就笑成那样!

有一集唐老鸭在高空擦玻璃,有只蜜蜂飞来,它捉弄人家,让它被水淹到了。蜜蜂报仇,非要用尾巴上的刺扎它。唐老鸭用尽各种稀奇古怪的防御招数,却不小心被绳子缠绕住了,趴在木板上不能动,蜜蜂也累坏了,艰难的撅起屁股上的刺,朝唐老鸭屁股上扎去,它不停的扭屁股躲闪,就这段把我俩笑坏了!眼泪都出来了!

还有一集是唐老鸭来到了一个高科技仪器前,它是自动理发机。顾客坐上椅子,就会有机械手给理发,然后脚那里还有机械手给顾客打鞋油。

这本来是很好的机器,唐老鸭想体验一下就坐上去了,开头还算正常,没想到后面机器出了故障,一下把唐老鸭头尾倒置。这个可怜的鸭子头朝下,屁股尾巴朝上被固定在椅子上。

机械臂这次正常运转,不顾它愤怒的大喊大叫和抗议,把唐老鸭的屁股尾巴那里给用剪子咔嚓咔嚓,理了一个分头,打发蜡,弄得油光锃亮的;还给它的头打满了黑色的鞋油,然后用布来回的蹭,唐老鸭不停的大叫……

艾玛!我和弟弟又笑得眼泪直流!

童年的动画片实在太多好看的了。现在那些猪猪侠,橙留香都是些什么垃圾啊?!

我很庆幸自己有个能看优秀动画片的童年!虽然物质生活没现在的孩子们好,但我觉得从这方面,我们比他们幸福。

七零后的朋友们,你们有同感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