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票房猫眼,疫情下影视产业如何发展?
“起初,没有人注意到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与人息息相关。”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扩大,影视行业也毫无例外地卷入其中。
从最初的电影撤档、演出取消、再到影视基地关闭、剧组停拍……可以预测,疫情或将影响到影视行业投资、拍摄制作、宣发、播出等上下游各个环节。
撤档只是刚刚开始
最先受影响的是春节档电影。
随着疫情的蔓延和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1月23日,《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紧急救援》《急先锋》《熊出没》《姜子牙》7部大片相继宣传撤档。
电影春节档集体撤档损失最大的便是票房。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收获181万元。而去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则有14.58亿元,曾创造内地影史最高单日票房纪录。目前,影院排片仍以2019年年底上映的《叶问4》《误杀》《宠爱》为主,三部电影大年初一分别收获票房51.97万元、47.07万元、30.63万元。
疫情爆发前,多家券商对于今年春节档大多给予70亿元左右的票房预期。疫情出现后,全年最重要档期“春节档”出现集体撤档无疑是利空,这就意味着2020年全年的票房收入也将出现大幅度的折损。
春节档向来都是影视公司争抢的重要档期,在2020年春节档热门影片中,不乏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猫眼娱乐、横店影视、中国电影、欢喜传媒的身影,电影春节档撤档,这6家上市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而春节档积压的电影上映更是遥遥无期,这些作品在春节档之外上映存在不确定性,也很难达到预期收益,一度程度上也会挤压原本档期的作品。
项目减产
随着疫情影响蔓延,多地影视基地也暂停了全部剧组的拍摄活动,《有翡》《大江大河2》等热门剧集也已停拍,这意味疫情影响已经蔓延上游制作端:
为了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横店影视城各景区决定于1月25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具体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1月27日开始,横店暂停全部剧组的拍摄活动,即刻关闭辖区内拍摄场景,包括有拍摄基地、外景拍摄基地和摄影棚等;
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无锡影视基地决定,自2020年1月24日(除夕)起闭园,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朋友的声明健康安全,象山影视城决定自1月25日(正月初一)起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而据横店官方认证账号给出的数据,目前在横店摄制的有31个剧组,包括《有翡》有翡》《传家》《虫图腾》《小女霓裳》《燃烧大地》《迷局破之深潜》《青青子衿》已宣布暂停拍摄。除此之外,《大江大河2》《谢谢你医生》也已经宣布暂停拍摄工作。
可以看出,疫情将会导致影视行业项目出现减产,对于尚未开机正在策划阶段的项目影响相对不大,对于已经开机的项目则影响巨大。剧组延迟的时间越长,其产生的艺人成本、时间成本、投资成本和拍摄成本就越大。
此前针对疫情,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平台相继取消了《快乐大本营》《王牌对王牌》《新声请指教》《漫游记》等原定春节期间播出的综艺节目。疫情也将会影响综艺项目的减产,这其中以户外真人秀综艺最具代表性。
连锁反应
随着疫情的影响,影视拍摄基地关闭、剧组停拍诱发的连锁反应,或将对影视行业上下游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平台库存供给:疫情导致影视项目减产,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播出平台新项目的库存供给状况,这意味着一些积压剧集将会成为新宠。
影视相关活动典礼取消:每年的春季,类似春交会等大批影视活动典礼纷至沓来,受疫情的影响,相关的影视活动盛典无疑将会取消或延后。
宣传公司无项目:行业整体稳定性和持续性欠佳的宣发公司风险增大,由于没有新项目,一些宣发公司不得不面临停工的状态,甚至裁员。
线下娱乐团灭:大型演出取消只是一个侧面。目前已有 30 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关闭影院、KTV、网吧等相对密闭公共场所。
艺人生存更加艰难。近年来,“中年演员危机”成为热词。演员生存现状、行业危机等接二连三成为热议、甚至成为大部分人的共鸣。拍戏延迟将会影响剧组的进度,这意味着艺人生产空间遭遇严重挤压。
“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电影票房同比下降了2.21%。由于去年电影投资下滑,优质国产新片上映较少,前三季度国产电影票房同比下降了11.54%;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减少27%;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共24617集,比去年同期的35209集减少30%。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共有超过3228家名称及主营业务涵盖“影视”的公司注销,远高于2018年的1946家。
一段时间以来,影视寒冬论调成为行业的共识,在影视寒冬背景下,中国影视行业从资本热潮进入退潮,再到逐渐回归到稳定和理智。2019年,作为影视行业的调整之年,依旧尚处在寒冬中,受疫情的爆发,影视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或面临进一步困境。
疫情正给影视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影视项目停摆,意味着制作周期加长以及拍摄成本的增加,影视剧项目数量急剧下滑传输到上游影响平台方的库存供给。而由于新项目的减少,也直接给投资方、宣发公司以及艺人等整个产业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疫情还要持续多长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年SARS持续了差不多五六个月,但我相信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持续那么长。而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据据武汉肺炎一线医生口述,目前情况判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情况可能要一直延续到5月。
疫情将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疫情对影视行业将会造成多长时间、多大规模的影响,我们或许已经窥见一斑。
阿凡达2票房猫眼?
截止今天,实时票房6.56亿
上映前,行业内对《阿凡达2》内地票房保守预测为30亿元左右,上映仅三天,猫眼专业版对《阿凡达2》的内地票房预测就跌到了10亿元
看票房用什么软件比较好?
1、最简单也是最快的办法:直接百度搜索实时票房排行榜(例:哪吒之魔童降世)
2、用百度糯米、猫眼、淘票票等软件上查看实时票房
吴京电影票房统计?
200亿个人票房
受疫情影响,今年国内暑期档电影的整体票房表现并不能算多出彩,最终主旋律电影《中国医生》以超13亿票房夺得冠军。
本来,总投资号称高达13亿人民币的《长津湖》原定档于8月12日上映,可惜同样因为疫情原因,这部电影的片方选择临时撤档。
不过就在最近,《长津湖》的片方宣布该片定档于9月30日上映,也就是直接杀入国庆档。
要说槽点就在于,今年的国庆档当真是“群雄逐鹿”,此前光确定在国庆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就多达8部,而《长津湖》的加入无疑是令“战火”直接升级。
更加不用提,今年国庆档的9部电影里,有3部作品属于主旋律作品,分别是《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和《铁道英雄》。
重点来了:《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的主演都是吴京。换言之,今年的国庆档里,我们将会在影院见证“吴京VS吴京”。
更加不用提,《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都被市场视为票房爆款。
说起来,不少人认为,靠着今年国庆档电影的票房大爆发,吴京有望成为继沈腾之后,第二位个人总票房超过200亿的中国影星。
目前国内个人票房排行榜上排名最前的5位男影星分别为沈腾、黄渤、吴京、王宝强以及刘昊然。有必要指出,吴京仅靠自己主演的《战狼2》和《流浪地球》就积累了高达100亿的个人总票房。
当下吴京的个人总票房为178亿,他距离200亿总票房约有22亿的缺口。依据小星个人的观点,《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的累计票房超越22亿元当属难度不大。
长津湖票房升至全球第二?
电影取得这么成功也跟吴京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投资方是看着吴京才过来投资的。吴京目前在国内战争题材上是最有号召力的演员,没有之一,有吴京在才有更多的资金来拍出如此有质量的电影。
目前《长津湖》这部电影已经超过了欧美大片,成为今年的全球票房冠军,也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战争片电影,最终极有可能超过《战狼2》登顶中国票房榜第一名。截至目前《长津湖》票房已经高达52.92亿,排在中国票房榜第三名,排在第二名的是《你好,李焕英》,票房是54.14亿,排在第一的也是吴京主演的《战狼2》,票房是56.95亿。
也可以说是吴京眼光好,看准了战争题材在中国的市场,想当初在拍战狼这个系列电影之前,咱们中国市场的战争片并不吃香。之前拍《战狼2》找不到投资方,很多演员也不想接这种戏,因为吃力不讨好,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吴京就自己“砸锅卖铁”,把自己的房子卖了,这才有资金来完成这部史作。
可以说是吴京通过自己在中国的战争片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了属于吴京的路线,如今吴京出演的电影,基本上都是有票房保障的,所以投资方愿意去投资,投资多了就能保证电影的质量了。
吴京跟《长津湖》是相互成就,吴京把《长津湖》的高度拔高了,《长津湖》又让吴京的票房号召力更强了,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