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私服无敌加速器,世界最伟大的实验室

天美资源网

传奇私服无敌加速器,世界最伟大的实验室?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是科技工作者向往和追随的地方。优秀的实验室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极易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今天,盘点一下世界上15个最好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实验室,总有一个会震撼到你!

传奇私服无敌加速器,世界最伟大的实验室

✦ 15Skunk Works 臭鼬工厂

成立时间:1943年

臭鼬工厂(Skunk Works)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级开发项目的绰号。臭鼬工厂以担任秘密研究计划为主,研制了洛马公司的许多著名飞行器产品,包括U-2侦察机、SR-71黑鸟式侦察机以及F-117夜鹰战斗机和F-35闪电II战斗机、F-22猛禽战斗机等。

臭鼬工厂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最高军事机密机构之一。从最初的简陋仓库式办公室、10多位工程师、薄弱的型号项目基础,到主导美国最机密的先进技术研发的高效率创新团队,具有传奇色彩的臭鼬工厂在短短几十年间漂亮地完成了多级跳。“臭鼬管理法”也冲破了航空航天领域,在工业、商业等众多领域的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耀眼的光芒。

2013年6月,臭鼬工厂宣传片泄露美国绝密的第五代战斗机方案(即F-22的下一代战斗机)。

✦ 14Boeing Phantom Works

波音幻影工厂,也被称为鬼怪工厂

正如洛马有臭鼬工厂,波音也有自己的先进飞行器项目部。该厂最初由麦道建立,并在被波音收购后继续存在,它的标志来自F-4鬼怪战斗机。和臭鼬一样,鬼怪工厂开发的许多军工产品和技术都是机密的。

2009年7月,“鬼怪”工厂公布了其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的基本方案。按照美国军方的计划,新一代的战机将在2025年之后开始逐步替换现役的F/A-18E/F舰载战斗机。

✦ 13 SRI International

斯坦福国际研究院

成立时间:1946年

收入:5.4亿美元(2014年)

当我们谈起硅谷,我们在谈什么?惠普、苹果、Google、Facebook、特斯拉、SpaceX 的黑科技,还有每隔几年就会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小型初创公司。

其实,还有另一群神秘的天才,在硅谷少为人知的非营利研究机构里,用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低调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SRI International(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就是这样一家机构。过往在这里诞生并被大公司收购或拆分出去成立公司的明星项目数不胜数:汰渍洗衣液基础原料、支票磁性安全墨水、鼠标原型机、喷墨打印机、光盘以及 LCD 显示器的发明,以及世界首次网际网络通信的实现……

就连苹果操作系统里的智能助手 Siri,一开始也是 SRI International 的内部创业项目。称这家机构为硅谷的黄埔军校丝毫不过分。

斯坦福国际研究院也是美国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享有硅谷灵魂之称。

✦ 12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帕罗奥图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1970年

帕罗奥图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离旧金山50公里左右。斯坦福大学这所世界闻名的院校,就位于帕罗奥图。

帕罗奥图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于1970年由施乐公司。“美国最优秀的100位电脑科学家,PARC有76个。”这是当时PARC的负责人罗伯特.泰勒(Bob Taylor)对于手下工程师的评价。

至今PARC仍然是硅谷的创新源泉。其最大的成就包括激光打印,以太网(Ethernet),光纤计算机和多光束激光等。该中心在计算机领域的许多发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行业标准,近二十年来没有任何超越。

✦ 11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阿贡国家实验室

成立时间:1946年

年度预算:7.6亿美元

阿贡国家实验室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1977年后成为美国能源部)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也是美国最大的科学与工程研究实验室之一。

ANL 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和芝加哥大学,前身是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 (Metallurgical Lab。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此领导小组建立了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人类从此迈入原子能时代。

时至今日,阿贡有雇员3200名,包括大约2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约1600人具有博士学位。2017年阿贡的运行经费约为7.7亿美元,支持200多个研究项目,从原子核研究到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 10Broad Institute

布罗德研究所

成立时间:2004年

Broad研究所是研究生物医学和基因组的非盈利组织,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它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五个哈佛医院关系密切。

多年来,布罗德研究所开发了各种治疗药物,对基因和癌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该研究所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近十几位教职员和约195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实验室之一。

✦ 9Fraunhofer Society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成立时间:1949年

一提及德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汽车、机床等这类以机械制造为核心代表的产品,而实际上在德国大到汽车地铁,小到厨房用具无一不体现了整个社会对于产品创新和质量的态度,而这些所有创新的背后几乎都和同一个机构离不开关系:弗劳恩霍夫协会。

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约瑟夫·弗劳恩霍夫的名字命名,是德国及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

协会近24000科研人员(包含德国合作院校的教授与参与实习的学生与研究生)一年能够服务三千多名企业客户的委托,并完成近万项研发项目,其中2/3来自企业和公助科研委托项目,另外1/3来自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前瞻性的研发工作,确保其科研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该协会的多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世界上第一台MP3就诞生于该协会的集成电路研究所。

✦ 8Google Brain

谷歌大脑

2012年,在“ Google Brain” 推出一年后,Google收购了包括DNNresearch,DEEPMIND和dialogflow 在内的十多家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以简化公司内部的研究计划,同时提升其在线产品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之一,谷歌的目标是通过收集信息迅速创新,使社会受益,并使之能够被用户访问。但是与大多数其他公司不同,研究和开发是两回事,Google选择了他们所说的混合方法。

多年来,“Google Brain”团队在信息安全、语言翻译和机器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这些技术已被应用于Google多个平台,如Android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Google+的照片搜索及YouTube上的内容推荐技术。

Google Brain其他研究领域还包括数据挖掘和建模,并行计算,电子商务,密码学和语音处理等。

✦ 7

LIGO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是借助激光干涉仪来聆听来自宇宙深处引力波的大型研究仪器,因观测到引力波创造了历史。2017年8月,该天文台共检测到5颗引力波,包括两颗中子星相撞。LIFO创始人之一,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评论道,“这是人类观测到的除了宇宙大爆炸之外最为剧烈的爆炸。”

对于那些不知道LIGO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型的天文台,有超过900名科学家在这里工作,能够探测到宇宙的引力波。LIGO投入运营后,成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最大和最有抱负的项目。

✦ 6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成立时间:1949年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研究机构,在全国拥有114个研究所及6万多名研究人员。

根据《自然》杂志及其附属网络发表的研究论文总数统计,中国科学院在2014年和2015 年再次位居全球领先研究机构的第一位。

在上世纪张劲夫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1956年至1967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参与国家“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 5French Alternative Energies and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

成立时间:1945

原委会是法国重要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机构,主要业务涵盖低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信息与卫生技术、特大型实验装置、国防与全球安全四大领域。在这些领域,原委会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帮助法国企业发展。

原委会下属研究中心共十个,分布于法国各地,是业内公认的研究创新机构,积极参与欧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交流活动频繁。2016年,路透将CEA列入全球25个全球创新者(政府机构)之中。

✦ 4Bell Labs 贝尔实验室

成立时间:1925年

贝尔实验室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私人研究机构之一。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室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在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获得法国政府5万法郎的Volta奖(在当前市场上约27万美元)之后,他创造了电话这项伟大的发明。

多年来,贝尔实验室几乎在人类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通信卫星的重要进展,电子数字计算机到UNIX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C和C ++,贝尔实验室已经累计拿到了11项诺贝尔奖、4项图灵奖(堪称“计算机届的诺尔贝奖”)!

2016年,诺基亚以166亿美元收购法国全球电信公司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 SA), 成为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唯一所有者。

✦ 3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成立时间:1931

年度预算:8.03亿美元(2016年)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是美国最杰出的国家实验室之一,位于旧金山湾区东北部、美国著名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山。

在科学界,LBNL相当于“卓越”(Excellence)的同义词。截止2015年,与劳伦斯实验室相关的13个科学家及组织获得诺贝尔奖、70位科学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院士(院士在美国是科学家最高的荣誉之一)、13 位科学家获得了科研领域国家最高终身成就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该实验室为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的研制提供了最原始最基本的实验以及机械支持。

该实验室由加州大学根据与美国能源部的联邦合同进行管理,整个实验室占地80公顷,占地200英亩,拥有柏克莱山70多座建筑。

✦ 2CERN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1954年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运行着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万维网的发祥地,位于瑞士日内瓦西部接壤法国的边境。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高能物理学研究的需要,提供粒子加速器和其它基础设施,以进行许多国际合作的实验。

该组织已经聘用大约三千名的全职员工,并有来自80个国籍的大约65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代表500余所大学机构,在CERN进行试验。这大约占了世界上的粒子物理学圈子的一半。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第一个网络服务器,第一个浏览器的诞生地。

✦ 1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成立时间:1943年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阿拉莫斯实验室(LANL),以前因为保密原因对外称其为Y地点,隶属于美国能源部(DOE)。

LANL曾云集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其建立者包括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和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欧内斯特·劳伦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是著名的科学城和高科技辐射源。

阿拉莫斯实验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功能实验室之一,于1943年开始秘密运转,当时的第一个任务是曼哈顿计划。

在曼哈顿计划期间,在实验室秘密地工作着上千名科学家(他们只有一个通信地址,为新墨西哥州,圣塔菲市,邮箱1663 ),这里不乏有很多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当时实验室同加州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只是暂时的,但是这种关系到了战后仍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一直到轰炸广岛和长崎时,当时加州大学的校长(罗伯特斯普罗尔)还不知道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还以为是要发明一种死光。

然后,在冷战时期,洛斯阿拉莫斯和伯克利分配了一种新的炸弹,但战后两个实验室都把注意力转向了平民的前景。今天,洛斯阿拉莫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机构之一,在核聚变,纳米技术,超级计算和太空探索等领域进行多学科研究。

有什么好玩的电脑单机游戏推荐吗?

按照楼主的说法来说几个: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以及各种MOD),光晕(全系列),上古卷轴(以及各种MOD)

1、三国志9

从三国志5一直玩到三国志14,三国志9是永远的神作,它的兵力、钱粮、关隘设置最合理,对历史的代入感最佳!从三国志10开始,俘虏开始关不住而且基本不投降,三国志11更开启了无限招兵模式,从此以后的三国志系列变成了穷兵黩武的兵海模式,不杀将就没法破局。这回玩了三国志14,游戏优化不行,机器带动困难;虽然有监守特性的武将能关住俘虏,但是无限招兵,还是极度不合理,刚消灭了40万曹军,曹军又招来了20万,我勒个去,游戏成了自虐!

9代的话可以体验数十万大军派出去,然后观察百万兵马中原混战,而且你不能控制,只能坐等战报,个人认为这才是相对符合真实情况的操作,战前的规划和不确定性影响战争的格局,战略的用途远大于战术。

内政方面,1、2还不成熟,3、4感觉初始节奏慢,打人墨迹,复刻4的ds2反倒比较喜欢,各种技能突破强袭什么的,初始就不像再刮痧了;5节奏快,不过有10队限制,带兵多还是很重要的,高武猛将带兵少被二三流鱼鳞锋矢突突也疼得要死,这点13、14神将堆面板别人打1兵1兵的掉就离谱,6没玩听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设计不错,可惜没有哪一代继承,7刚做角色扮演,武将各种没节操,8没玩,10武将扮演体验最好,可惜ai智障,11原版有很多设定不合理,而且没有sire评价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高,不过亲爱武将战场援助和登用加成挺好的,12大地图劝退,13北方无限援军,但南方巴蜀山川之险长江天险全没做出来,神将只要结绊就出高级兵平推,14参考了5、9、11比较多的设定,粮道系统还不错,可惜不能像9和11那么挖人了,一些杂鱼看起来因为特技阵型翻身。

自11之后,光荣在人物刻画上越来越向战法特技关系网靠拢,杂鱼和名将的差距是越来越大,9可以大部队糅合在一起,然后各种兵法动画,战场氛围要更好,文官的用处可能是系列最强吧,队伍里的混乱陷阱攻心幻术妖术辱骂鼓舞,计策里的伪报扰乱,武将高统抗扰乱能力高,队伍高智抗伪报能力高,四维的作用刻画得相当不错也更真实,可惜没有好好深挖。

三国九有多种阵型可选,每种阵型都各有特点。一支部队最多可以包括五名武将。个人建议是文武搭配的办法组成。可能会有不同意的,说文官没用,那就错了。三国志九里文官有两种,统帅高的儒将型和统帅低的内吏型。对统帅比较高的儒将,完全可用。因为他们的一些战场战术辅助和攻击作用相当有效。比如陷阱,一下可以消灭一两千人,而且是在距离一段距离的情况下。这可以弥补只能近战而缺乏弓箭特技的多数武将不足。

2、光晕2&3

人物建模和物件的材质、多边形数目与当年的其他游戏相比,这从星盟指挥官和士官长的身体和面部细节就可以充分感受到。游戏的场景从2代开始就变得相当广阔,战斗场面更具魄力感了。

《Halo2》在同屏敌人很多的时候依旧比较流畅,游戏得光影效果非常绚丽,光源和阴影在场景和角色的互动中表现出的临场感非常好。游戏的物理引擎也有明显的强化,场如景中的载具爆炸时与周围的物件能产生很强的互动性,物件爆炸的碎片很容易波及周围的角色和植被等掩体,火光,烟尘效果也在此当中有所表现,有轮胎的交通工具对轮胎和载体的建模是分开处理的。敌人中弹时,不同部位产生的伤害对此后行动的影响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双枪分持很有点《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味道,而当一只手握着光剑等冷兵器,另一只手持着电光冲锋枪,光束步枪等射击类武器时,由于第一人称视点的关系,与《鬼泣》的冷热武器搭配完全是不同的感觉。不同效果的武器配合是很讲究策略的的,譬如:离子武器和化能武器可轻易撕破敌人的防罩保护,而常规武器如冲锋枪才是真正致它们于死地的后着。但手持有武器时,投掷类武器如手雷也是很好的辅助装备,狙击枪虽然很容易过热,但后坐力小射速快命中率高等却是其优势。各种武器都是优缺点很鲜明的,没有绝对好的,只有相对不同战况有更好和更合适的武器。

丰富的载具和比较出色的AI本来就是《Halo》最吸引玩家的地方,《Halo2》对这两个前作的亮点当然陪加呵护了。随着载具类型的增加,载具上特有的武器和功能也变得更有战略性了,专门针对载具的火箭炮等威力强大的武器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代步的方便就会落得个车毁人亡的下场。随着游戏的进程发展,疣猪号,幽灵号等载具将会陆续登场,疣猪装甲车,蝎子坦克等载具的强化版本不只是翻新了外包装,实际感受还是有所区别的。交通工具的驾驶比前作更完善了,视点和操作的配合很体贴(对FPS会产生头晕症状的玩家例外),这样明显有利于玩家驾驭交通工具在战场上驰骋,使其变成很好的辅助而不是累赘。载具的夺取和破坏也成了战斗时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其精彩程度和乐趣决不比武器战斗逊色多少。

《光环》系列的AI也是一大亮点,这在《光环3》里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当你看见敌方杂兵四散奔逃想要追击的时候,你只看到了第一层。实际上,那些火力更强的敌人正等着你被引诱出来,准备给你当头一棒。

面对虫族的战斗也非常困难

倘若此时杂兵发现护盾被打破,还会抱着炸弹跑过来想要同归于尽。这样的设计使得游戏的战役充满了挑战性,将敌人的计谋识破并击败之后,游戏那种战术策略性带来的成就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PC版《光环3》集成了影院模式。在影院模式的加持下,可以从不同角度录制和回看自己的战斗。

3、上古卷轴

这个似乎就不怎么需要介绍了……反正注意,溪木镇的鸡不能杀……

顺带一提,三国志9和上古卷轴5,因为受众广泛,热爱的群众太多,都开发出了相当数量的MOD,三国志9有著名的群雄逐鹿版本(当然三国志11也有同样著名的血色衣冠),上古卷轴5则以“少女卷轴”而出名……

有什么射击手游?

大逃杀类的射击游戏现在非常火,但是广为人知,我就不推荐了。

推荐几个有些别致的射击游戏。

第三次世界大战

英文名称:World war 3。

最近也开放了早期测试,这个游戏非常有想法。

游戏模式方面有两种,

Warzone是大地图版本,适合硬核玩家。

Team Deathmatch是小地图版本,适合突突突的爽玩家。

玩家的武器和军服样式都和真实世界一样,拆分为几十个部件。

比如枪的枪管,瞄准镜,枪托,挂件等等全部可以选配不同零件。

军服的头盔,防弹衣,臂章,军裤等等,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样式。

战场外支援有无人机,炮火,空袭,装甲车,坦克等等,可以按需选配。

装甲车和坦克由玩家操作。

坦克的部件也可以玩家自己选择,比如豹2主战坦克可以从A4一直选到A7的部件。

地图,目前已有了俄罗斯和德国的首都,所以能在红场和勃兰登堡门打仗,也是很别致的。

坚守:国家战争

英文名字:Holdfast: Nations At War。原本是《骑马与砍杀》的一个模组,现在发展为独立游戏。这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射击游戏,最近更新了官方中文。与其它游戏最大的不同是:它是线性战术(排队枪毙)时代的射击游戏。

这个游戏目前虽然处于测试版阶段,但是已经出了法国,英国和普鲁士,以后可能还会出更多国家。

游戏分为陆战和海战地图。

陆战地图,玩家可以除了选择各种火枪兵之外,还可以选择号手,鼓手,风笛手,然后选择乐谱,站在队友附近演奏,队友杀敌,自己是能得到辅助的分数的,这个设定很有意思。

海战地图,玩家可以扮演炮手,也可以扮演负责狙击敌人的海军陆战队员。分工合作的海战游戏本来就不多,风帆时代的更加稀有。

缺点:暂时还没有骑兵,所以玩家经常零零散散地作战。如果有骑兵,就可以一起愉快地打排枪,重现这个时代的战术特色了。

坦能堡

英文名称:Tannenberg。本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的游戏。和《战地1》这个有着大量不符合时代背景的游戏不同,这个游戏是写实类的。

这个游戏的界面刻意向战地1靠拢,可以体验一战东线的各种元素,比如一战不同时期的军服变化,毒气(戴上防毒面具,视野会受影响),冷兵器,等等,可以说是战地1的硬核版!

而且,不用担心玩家太少,官方有对战机器人作为补充,所以不用担心遇冷。

由于一战东线本身因为战线漫长,就是以运动战为特点,所以和沉闷的一战西线不同,比前作《凡尔登》要有意思的多。

自由的崛起

英文名称:Rise of Liberty

这是个低成本的独立游戏。画面是卡通风格,只支持单人游戏。

但是也非常别致,是美国独立战争时代的背景。

一开始就开发了沙盒模式,现在又加入了一些历史战役,体会美国建国时代的战争,场面也不小,可以看到百人的场面。

关注 近卫步兵师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无聊的时候干什么?

吃鸡,王者。

大和号战列舰为何最终又沦为一个笑话?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便疯狂地扩充海军力量。随后,他们在对马海战中消灭了俄罗斯的海军主力,从而变得更加狂妄,而海军装备也就成了他们侵略扩张的工具。

一心要统治亚洲争霸世界的日本,在战列舰的建造上当然也下了极大的功夫。从而制造了超级巨型战列舰——“大和号”,并拼命在上面安装口径巨大的舰炮,光战列舰上火炮,就多达十几门,超级巨型战列舰“大和号”就是他们在这种追求下的产物。

据一些历史资料显示,这艘种的战舰,舰体全长竟然达263米,而舰宽就有38.9米,建成时标准排水量竟达到了65000吨,全舰重量分配如下:

船壳20,212吨,装甲21,266吨,防御板1,629吨,武器系统11,611吨,主机设备5,300吨,舾装1,756吨,固定设备417吨,非固定设备641吨,鱼雷75吨,导航,光学设备95吨,电力设备1,108吨,飞机111吨,锅炉水297吨,预备食用水212吨,重油4,210吨,润滑油61吨,轻质油48吨,合计重量69,100吨。

在大约80年前的1941年12月的一天,这艘超级战列舰,终于正式完工,战列舰的主炮口径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庞大的身躯让大和号在全船熄火后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终停下。因此,这艘叫“大和号”的战列舰,可以说是其战列舰建造的顶峰,说它是一座用钢铁打造的奇迹也许并不为过。

不过,建造这么巨大的战舰,肯定是耗资巨大。据统计,在大和号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约有1500亿日元,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砸近200万日元。其实,大和号动工制造时,日本已经陷入经济危机,并且这时”中日战争“已经打响,于是国家创造的财富,他们几乎都用在了战争方面,因上大和号战舰的建造,他们而是勒紧裤腰带,倾尽国本之力,才勉强建造出来的。

但是,他们却不以为然,反而以此为荣,以为有了这艘大和号战舰,他们在军事上就可以耀武扬威,就可以任意的向他国挺进了。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大和舰在试航中进行了首次主炮射击,并将9颗各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凶猛的打向2万米外的海域。并且,就在同一天,从日本联合舰队6艘航母上起飞的日军航空队,还空袭了美军珍珠港,并击毁击伤了美军太平洋舰队里,几乎所有的战列舰。

这下,日本凭着他们的大和号,真的大扬其威,甚至有称霸世界的架势。不过,不知为什么在整场太平洋战争期间,身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的大和号,却一直没有真正的参入。后来,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说:“帝国需要一个精神象征。”原来,大和号的名气太大了,容不得有一点闪失,所以它被当做钢铁铸造的精神图腾,给供奉了起来。因为它如果被击毁,将对日本国民的士气,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但是,真老虎假老虎,终究会露出马脚的。4年之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已经推进到日本本土之上。在1945年4月,美军发动冲绳岛战役,这时几千艘美军战舰,将冲绳围住不殴打。此时,日本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下令将“大和号”投入到保卫冲绳岛的战斗之中。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精神图腾”,在还没有到达指定地点的时候,就被美国的航母舰载机,给炸得稀烂,而全部沉于茫茫大海之中了;而且,战舰上的2000多名官兵,都没有发发一枪一弹,就与他们的“镇国之宝”大和号,一同消失在日本帝国覆亡的前夜里了。

可以说,正是对“大和号”,这种战略战术武器的错误判断,加速了日本当时的失败,其钢铁铸就的“精神图腾”,最终沦为一个笑话,成了日本帝国灭亡的加速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