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物语5修改器,安卓上类似township的游戏?
1 是的,有很多类似township的游戏可以在安卓上玩。2 这些游戏通常被称为城镇建设类或农场经营类游戏,玩家需要经营自己的城镇或农场,种植作物、收获资源、招募工人等等。3 推荐几款类似township的游戏:Hay Day、Farmville 2: Country Escape、SimCity BuildIt、Township、Megapolis等等,可以在应用商店中搜索下载。
做小学教师累吗?
作为一名从教八年的小学老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大多数人说,当小学教师很轻松,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两个假期,寒暑假加起来长达90天,另外每周双休,甚至说一年只上半年班,似乎很令人羡慕。
但事实并非如此,上班期间,教师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特别是寄宿学校,老师们每天工作甚至更长,可以说是以校为家,就拿我自己来说,每天六点半准时到校,晚上八点半下班,算算工作时间,可想而知。
2、工作任务重当教师,大多数人看到的:不就是一天站在讲台上讲两节课吗?又是专业干这行的,有啥累的,真是矫情,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我们平时的工作:早上六点半到校,带领学生跑操,锻炼身体,七点准时带领学生去餐厅吃饭,七点二十五就要到班级里检查班级卫生,把角角落落指挥学生打扫干净,因为要评比,七点半开始上早读,带领学生朗读和背诵,八点开始正式上课,这时开始,不用和孩子们一直待在一起了,回到办公室也没闲着,备课,做课件,写教案,改作业,培优补差等,这样的状态一直到下午,有时忙里偷闲半小时就感觉很幸福。
3、工作压力大在现在这个社会,虽然说老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因频频出现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事件,另老师心惊胆战,在学校需要评比,家长要成绩,可有的孩子硬是不好好学习,还一副反正你又不能拿我怎么样的姿态,老师真是无能为力。另外就是和家长的沟通问题,碰见懂事的家长还可以好好沟通一下,要是碰见不懂事的只能只认倒霉了。比如之前班里有两个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分歧,老师已经处理过了,孩子回家和妈妈说了这件事,谁知他妈妈直接在班级群里找另一位家长,说话很难听,完全不顾群里还有班主任和其他家长,班主任为解决此事晚上和她沟通到十点,还是不行,最后闹到学校,连她自己孩子都不愿意她这样,这种情况老师也是无奈啊!
4、家庭压力大如果有了孩子,孩子上学再和自己的工作时间不一致,那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就很为难,如果家人理解支持给予帮助还好,这样心里还轻松点,如果家人也很忙顾不上,尤其作为女教师,就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总之,做小学主课老师是挺累的,不过,累并快乐着。如果担任的是副科,会好很多。我是糖果老师,有八年小学教学经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星露谷物语哪个角色值得培养?
星露谷物语收集者好。
(5级)护林人:木头价值+50% (森林之子-10级)伐木工人:Lumberjack 普通树木有机会掉落硬木 (森林之子-10级)攻丝机:树浆价值+25% (5级)采摘者:有几率获得双倍产物 (采摘者-10级)植物学家:采集的货物永远金色品质 (采摘者-10级)跟踪器:可发现地图能收集的产物位置
有什么看开头就无法自拔的小说?
作为一个书龄将近20年的人,给大家推荐几本我反复看过好几遍的小说。
沙雕型:1.《向师祖献上咸鱼》
想看一下咸鱼的梦想人生和终极目标吗?
《向师祖献上咸鱼》这本书你不能错过,女主角亲身诠释了如何做一条标准的咸鱼,别人想拼就让他拼,自己安安分分地摸鱼溜号,能苟一天是一天。即使被扔到一个大魔头身边,只要抱着来度假的心思,安安分分地躺着不作妖,魔王的大腿凑上来给你抱,人生赢家就是你!
处处都是笑点,让你忍俊不禁,十分适合减压放松。
2.《帝国精神病院》
盗墓遭报应了?——没事!不就穿了嘛!穿到哪了?——没事!不就是精神病院嘛,好歹镶着个帝国的金……装精神病有什么看法?——我不是装,跟一群神经病在一起,我是真的神经了……还有许多“正常人”想逼出你口里的秘密?——我真的没秘密,我顶多就是偷看了他们领导人洗澡了而已……这就是一个猥琐女穿越到精神病院的欢乐故事……
3. 《小凰不是仙》
当一个小凤凰落入魔界的地盘,看凤凰如何感化魔王,顺便带领魔界众人过上太平安宁吃喝玩乐的好日子。
宫斗宅斗型:喜欢看宫斗宅斗文的,穿越鼻祖吱吱大神不能错过,从《庶女攻略》到《金陵春》到《慕南枝》再到《九重紫》,每一本都是经典,闭眼入不会错。《花开锦绣》和《好事多磨》也还可以。
喜欢看一个系列的,御井烹香的《庶女生存手册》《嫡女成长实录》《盛世反穿手札》《豪门重生手记》不容错过。
《庶女》是从现代穿越回古代的庶女杨家七娘,步步隐忍,小心谨慎,终于护得幼弟平安,觅得良人。《嫡女》是本土的杨家三娘,虽为嫡出,但也有姨娘小妾之争,也要为婚事发愁,还要考虑家族荣光,嫡女过得也并不容易。
《反穿》是杨家的嫡女五娘,锦衣玉食金珍玉贵的长大,却在诞下一对双胞胎后,突然产后大出血而亡。本以为魂归地府,一睁眼却到了200年后的时空,杨家仍是豪门贵族,她却变成了孤女一个。看这个杨家老祖宗如何在现代活出精彩。
《豪门》是豪门中的豪门焦家,焦家大娘子虽是庶出,但在没有男丁的情况下,是被当做太子女培养长大的。却在即将接掌焦家时,家中的姨娘突然诞下庶弟,不仅待遇大减,更是某一日弹琴时突然中毒身亡。重来一世,她誓要查出真相。
石头与水的《千金记》《欢喜记》《千山记》《美人计》也是一个系列,文笔都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她文中的女主角不仅名字取得好,性格也都干脆利落冷静理智,没有金手指,也没有聪明到脱离现实的地步。她们的成功,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男人,但更多的是靠自己。永远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走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
《千金记》是现代穿越回古代的嫡女宋嘉言,虽是嫡长女,但母亲早逝,姨娘又有小算计,尽管有着现代的智慧,却也不能肆意妄为,还需小心筹谋。婚事虽出人意料,但结合她的性格,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欢喜记》和《千金记》是一个朝代,前世隐忍了一辈子的赵长卿,终于把自己给忍死了。重来一世,她决定不再憋屈自己,让自己活得恣意昂扬。
《千山记》是我近期最最喜欢的一本,女主是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一个。谢莫如前十几年在谢家活得像一道影子,当她指婚给五皇子之后,终于露出了野心。扶持夫君,斗倒太子,活过皇帝,压倒太后。扶持庶子登上帝位,成为太后,成为太皇太后,把持朝政,海晏河清。这个骨子里流着辅圣长公主血液的女子,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嗅觉,更有着男人都不及的坚毅心智。
最喜欢文中的一句话: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大气舒朗
《美人计》和《千山记》是一个朝代的。《美人计》远离朝堂,注重小户之家何家的科举晋升之路,看何子衿如何经营家长里短种花养草的日子,虽然是小富小贵,也不乏鸡飞狗跳,但平安喜乐,自由自在。
早期看过的的琴律的《药窕淑女》和《喜嫁》,面北眉南的《金枝》《嫡谋》《名门闺杀》,莞尔的《长嫡》也都是不错的宅斗文。
女主重生文第一次看的重生文是沐水游的《美人凶猛》,女主重生,步步艰难,提着一口气一路看下去,好歹终究靠谨慎和智慧迎来好结局。
《女帝直播攻略》是最近看的一本,重生+直播+系统,设定很新颖,越看越好看,相当惊艳,值得追下去。
前世,姜芃姬是人类联邦军团上将,真正的人生赢家。今生,她变成了普通的古代贵女,凄凄惨惨戚戚。外有不安好心的系统,内有算计她的魑魅魍魉。系统要她宫斗当皇后,她偏要逐鹿天下当女帝,圈地盘、募私兵、纳贤士、建城池、打天下!
#未来星际上将在古代的诸侯争霸之路#
千山茶客的《嫡嫁千金》《重生之嫡女祸妃》《重生之将门毒后》《重生之女将星》都是非常不错的重生文。文笔流畅,个别话语发人深省,情节构思精妙,读来如行云流水。
很多人喜欢《将门毒后》中的男主角谢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却独爱《嫡嫁千金》的男主角姬蘅,这种红衣妖艳阴郁但独钟情女主的男子非常对我胃口。
闻檀的《首辅养成手册》:他虽然是庶出,但未来却将成为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手段奸佞,冷酷残忍。而重生之后的罗宜宁,却发现自己正在虐待这个未来的内阁首辅,如今庶出不受宠的少年。即使他卑微低贱,有一天也会直上云霄,成为任何人都要仰视的存在。正是因为罗宜宁知道,所以她才更想哭了。【甜宠文】
希行的《君九龄》《诛砂》,白鹭成双的《春日宴》都是非常成熟的文笔。
种田文乡村原野的《丑女如菊》《果蔬青恋》《田缘》,前两本是系列文,是我看过的种田文里面相当经典的。整体文风清新恬淡,部分情节又荡气回肠。
申丑的《春时恰恰归》,文风质朴,细水长流,平淡如茶,但口有回甘,读完意犹未尽!某某宝的《穿越种田纪事》,还有《秀色田园》,《欢田喜地》《重生小地主》都是看起来相当舒心的种田文。
快穿文最近开始爱上快穿文,但喜欢那种女主坚强独立大气淡定有智商的类型,不喜欢那种凭着美貌和可爱就能俘获男人走上人生巅峰的脑残文。
扶华大大的《女主都和男二HE》《戏精穿进苦情剧》《重生攻略手札》都是非常不错的快穿文。
风流书呆的《女配不掺和》正是我最喜欢的女主类型,自立自强有智商。 三日成晶的《男配有毒》故事不多,但每一个都构思精巧有特色。墨书白的《我养的反派都挂了》涵盖各种类型,都值得一看。
退戈的《强势逆袭》,每一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男主女主,女主靠智商解决麻烦、收拾烂摊子,有几个设定比较有趣。逍夜的《一渣到底》角度清奇,女主比较渣,但不惹人讨厌。藿香姑的《她有毒》女主比较清冷,男主最后才发现是一个人。莞尔wr的《炮灰攻略》是早期看的,还可以,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也算求仁得仁。
女扮男装希行的《大帝姬》,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当危难袭来,总有达官贵族用忠心手下的子女代替自己的子女去死。一般的故事里,替身从来都是义无反顾地牺牲,只为保留主家的火种。但当一个现代的灵魂降生到这个替身身上,薛青感到不平:凭什么?我不服!
很喜欢薛青,活得自信乐观,没有什么可以打倒她,最重要的是,三观很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促进你去不停地反思,值得一读。
《将军总被欺负哭》。
女主有一个特殊技能,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一种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性格,凭此判定人品忠奸,这个设定还是蛮有趣的。
闻檀的《嫡长孙》,赵长宁是世家大族的嫡长孙,被选拔入严苛的大理寺为官。突然有一天,她的冷酷上司、恶毒对手甚至虎视眈眈的庶弟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咦,怎么感觉他们比自己还要小心翼翼?
孤木双的《重生国民男神:瓷爷,狠会撩》: 风头正盛的星际‘皇太子’,一朝重生成为地球人见人厌脸毁容的小可怜。 皇太子表示,这都不叫事! 原本毁容的脸,实际上是一张男女老少都为之疯狂到极点的脸。 借着星际光脑,写小说,做软件,当导演,拍大片,走上人生巅峰。(重生苏爽女扮男装文)
马桶上的小孩《帝王之友》,女扮男装的将军和皇帝的故事。鲜橙的《阿麦从军》,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大敌当前,没有爱情,只有敌人。
娱乐圈文喜欢美娱文的不能错过御井烹香的《制霸好莱坞》,女主有系统,可以在系统中挑选经典影片磨练演技,注重技巧和流派,非常精彩。
三水小草的《还你六十年》是一个对话剧抱有无上热忱却被家庭拖累不能实现梦想的老人,突然重生到一个16岁的小姑娘身上,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过程,注重角色心理的拿捏和情感的演绎。
春刀寒的《老婆粉了解一下》,霍希的铁杆粉丝突然复生到一个劣迹斑斑的女明星身上,看她如何用爱守护霍希。江月年年的《峨眉派偶像》《我有霸总光环》也是非常精彩的娱乐文,尤其是霸总,甜而不腻,必须入。
修仙文早些年看得《仙家有田》,女主有空间,但不是无脑金手指,值得看。月下蝶影的《勿扰飞升》,平平淡淡修仙,平淡中自有真意。
扶华的《误佛》,男主是上云寺的佛子,心中只有众生大爱,但好在终究分了一丝真情给女主。云芨的《一仙难求》《仙灵图谱》,都是正统女主修仙文,打怪升级,不脑残。
青衫烟雨的《天下男修皆炉鼎》,女主身世悲惨,历经重重磨难,终于迎来云开月明。
末世文绿嬑的《生存》【末世】是我看过的最最经典的末世文,只有你想不到的末世情况,没有她写不出来的。包括最常见的丧尸末世,以及极端恶劣天气、动植物变异、毒雾、虫灾、游戏世界、黑洞、星际时代、僵尸、变异人、小人国、秽鼠、恶鬼、洪水、寒冬等,每一篇都非常精彩。
如果只看一本末世文,选这一本一定没错。
扶华的《末世第十年》,浴火小熊猫的《二人森林》,都是末世多年后,丧尸消灭殆尽,普通人慢慢求生的过程,描写得很安宁,非常治愈,适合晚上一个人看。
龚心文的《魔种降临》《放开那个反派让我来》是两个平行世界,一本是女主重生,一本是现实世界,都很不错。
灵异文喜欢看灵异文的不能错过尾鱼大大,《西出玉门》《七根凶简》《怨气撞铃》《三线轮回》《龙骨焚香》《半妖司藤》,本本都是经典,绝对让你欲罢不能熬夜看完,但注意,晚上一个人看有点吓人。
以上推的每一本都是我自己看过觉得非常不错的,想看的百度云上都可以下载。
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日本天皇吗?
”武士“一词当然不是特指日本武士,然而武士作为一个阶级在日本历史上曾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在日本武士是一种特定的社会阶级、一种身份,在相当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个阶层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他们甚至架空了名义上的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的权力。
日本的早期历史是比较晦涩不明的,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日本还没发明文字,因此早期的日本历史要么是以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要么见于古代中国典籍的记载之中。由于受制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因此中国典籍基本只记载了倭奴国、邪马台国前来朝贡的事迹,而在此之后日本就从中国的典籍中蒸发了,再也见不到相关的记载。从魏明帝曹睿册封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之后日本从中国史籍中消失了数百年时间,直到相当于我国南北朝末期日本列岛已基本被大和国统一之后才又在中国典籍中出现关于日本的记载,至于这个大和国和之前的倭奴国、邪马台国究竟是何关系至今仍存在争议。公元646年正月大和朝廷正式颁布《改新诏书》,以此为标志开始了效法大唐文明的大化改新——日本按中国大唐王朝的模式对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具体到军制改革方面:当时的大和朝廷在首都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全国男性均有在军中服役的义务。当时每个军团一般维持在1000人左右的规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军团的兵源在农民之中征发。当时日本效法隋唐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变成“公地、公民”。因此当时日本的军团制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于隋唐府兵制的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役制度——其核心在于:国家将皇室占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而农民则为国家承担兵役。这就注定这种兵役制度将和隋唐府兵制一样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而难以为继。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效法大唐的均田制而制定自己的土地制度,其基础建立在公地公民的经济关系上——土地公有,国家按“班田收授法”分给公民口分田,公民则必须向国家交纳租、庸、调,并为国家服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主荒地被开垦出来。奈良时期实行的“三世一身法”和“垦田永年私财法”实际上意味着朝廷对土地私有化的承认。新兴的私田地主出于免税和寻求庇护的考虑往往将土地所有权名义上捐献给皇室、贵族或寺社,因为这些特权阶层享有免税特权,如此一来形成了大量世家贵族名下的寄进制庄园。随着寄进制庄园的大量涌现,贵族们实际并没足够的精力打理自己名下的所有庄园土地,于是就任命那些开发土地的原主为庄官,负责实际管理和经营土地,自己收租即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土地名义所有权和实际管理权的分离。后来日本为限制土地私有,又推行了知行国制:授予部分贵族特定国的国司推荐权,并给予公领地的收益,是为“知行国”,国司原本为律令制下管理地方的行政官员,至此而一变为公领的受领者。国司进一步将土地经营权和行政权分给乡司、惣司、保司实际执掌。庄园和公领由于互相争夺土地资源而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事实上无论是庄园还是公领都出现了名义拥有权和实际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庄园公领制。在这种制度下原本律令制的班田和租庸调制崩溃了。担任国司和庄官的人都要承担向中央或领主交纳税收的义务,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将领地内的部分人武装起来,同时朝廷出于安定地方社会治安的需要,也把捕盗、征税等权力下放给国司,形成了“国衙军制”。因此地方的国司和庄官逐渐演变为军事贵族,武士集团形成了。
到11世纪武士已经成为日本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并被分割为两大集团:桓武天皇的后裔桓武平氏和清和天皇的后裔清和源氏。两大集团开始了争夺政权的斗争,经过长期的斗争后平氏家族在其领袖平清盛的带领下击败源氏,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平清盛生于元永元年(1118年),是桓武平氏领袖平忠盛的嫡子,至于平清盛的母亲通常认为是祇园女御(但也有说法认为不是)。祇园女御本是白河天皇宠妃,日本的古典名著《平家物语》甚至认为:平清盛的母亲是在怀有白河天皇之子后才被赐与平忠盛,因此也有平清盛其实是白河天皇私生子的说法。平清盛在大治四年(1129年)被授予从五位下左兵卫佐的官职。久安二年(1146年)平忠盛因为讨伐海盗有功升任刑部卿,平清盛则接任其父原有的官位从四位下中务少辅兼安艺守。这一役并且让平家掌握了濑户内海的制海权此一莫大利益。之后平清盛与父亲一同致力于扩大在西日本的势力,同时开始信奉位于宫岛的严岛神社之神祇。仁平三年(1153年)平忠盛去世后接班人平清盛开始成为京都伊势平氏一族的领袖。保元元年(1156年)七月十一日平清盛在保元之乱中与源义朝联合支持后白河天皇并获得最终的胜利,因而赢得后白河天皇的信赖,于是升任播磨守及大宰大贰。然而此后清盛与藤原通宪(信西)联手扩张其权力的企图让藤原信赖与源义朝大为不满,两人于是举兵对抗之。这就是发生于平治元年(1159年)爆发的的平治之乱。源义朝乘平氏家族离开京城参拜神社之机,联合藤原信赖拘禁上皇和二条天皇。在外的平清盛闻讯,立刻赶回京城,击败源义朝,诛杀藤原信赖,源义朝在逃至尾张时被手下杀死,以源义朝长子源义平为首的许多源氏族人均被处死,也被捕的义朝三男源赖朝则被处以流放至伊豆国之刑罚。自此平清盛打下了武家政权的基础。
平治之乱结束后平清盛支持年少的二条天皇亲政,不过在其妻平时子的同父异母妹妹平滋子与退位的后白河上皇生下宪仁亲王(后来的高仓天皇)后平氏一族就开始期望宪仁亲王能够继承天皇之位。这造成了二条天皇的不满,并且因此将平时子及平滋子之兄平时忠处以流刑。反之平清盛逐渐向后白河上皇靠拢。在二条天皇因急病过世后平清盛和后白河上皇联合册立宪仁亲王为皇太子。之后平清盛和后白河上皇之间的关系还延续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同时他的官位也节节高升:从永历元年(1160年)升任正三位参议,应保元年(1161年)升任检非违使别当,永万元年(1165年)升任兵部卿兼权大纳言,仁安元年(1166年)从正二位春宫大夫升任内大臣。仁安二年(1167年)并且打破惯例,未经升任左大臣及右大臣的程序便直接升为正一位太政大臣,平清盛也因此成为从一介武士位极人臣的第一人。然而不久后平清盛却突患重病,甚至一度病危,因而平清盛只担任了三个月左右的太政大臣便辞职归隐并且出家,之后人称“相国入道”(入道是出家的意思)。不过他并未因此释出实权,仍然掌控大局。同时平氏一族也盛极一时:不但独占朝中的重要官职;在全国各地拥有多达五百多座庄园,并且因为推动日本与中国宋朝之间的海上贸易而赚取暴利。因此才有了平时忠口中的“没有平家一族,其他人就没法生存。”尽管平清盛作为日本首位掌握政权的武士不仅控制了西日本半壁江山,而且积极开展对宋贸易,积聚起了大量财富并获得了外戚的显耀地位,开启了武士执政的先河。然而平清盛其实是从武士身份起家而积极向朝廷贵族靠拢——他其实和中国历史上的历代权臣一样是在朝廷内部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后来武士阶层却在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幕府政权,于是在日本形成了幕府实际掌握政权并架空天皇,然而无论幕府政权如何更迭始终不影响皇室的独特格局,日本皇室也因此成为世上现存自古老的皇室,号称”万世一系“。然而武士说到底是效忠于自家主公的私人兵马,天皇则被视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和自己并无太大关系。那么为什么后来的日本武士不像平清盛一样在朝廷内部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在天皇朝廷之外开创自己的幕府政权呢?
平清盛虽然贵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然而从一开始他就没能真正控制全日本——毕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家武士团其实是听命于自家主公的,谁管京都朝廷到底是天皇或是平清盛实际执政呢?平清盛其实也不能对各地武士团直接发号施令——不仅他不能,后来的历代幕府将军也不能,说白了所谓的幕府将军只是日本众多诸侯大名中最强势的那一个,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压制地方势力,但却不能直接干预地方事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平清盛并未将被自己打败的源氏家族赶尽杀绝,而是采取又打又拉的策略,这意味着那些主动顺服于平家的源氏领主可以在平家的庇护之下保住自己的封地。对于源氏家族中那些和本宗关系较为疏离的支系网开一面进行拉拢倒还可以理解,不过平清盛居然还放过了自己最大的政敌源氏领袖源义朝的两个儿子:源濑朝和源义经。放过源义经的原因是平清盛在消灭源义朝后纳源义朝的侧室常盘为妾,也许是因为爱屋及乌而对源义经网开一面吧。至于源濑朝却是因为平清盛的继母因为觉得其与自己过世的儿子相似而被放过,这也未免太任性了吧。当然此刻的平清盛根本预料不到自己放过的这两个源氏后裔会给平家带来什么,也许在送源濑朝去流放地时他还会来上一句“好好睁大你24K纯钛合金狗眼看着我平家是如何征服天下哒!”
公元1180年(治承四年)平清盛把未满三岁的外孙立为新天皇即安德天皇。原来的高仓天皇被尊为上皇,实则是被软禁。高仓上皇曾乘坐宋朝赴日贸易的商船出海进行政治谋划,掀起讨伐平氏势力的活动,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受制于平家。然而正如老话所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就在平家势力鼎盛之时三股无法坐视平氏专政的势力也已然成形:除了必然对之不满的皇族及贵族外,武士族群也因为平氏的贵族化,利害关系已经与其渐行渐远而大感不满。于是在治承四年(1180年)激起了反抗平氏的第一波浪潮:源赖政拥护后白河法皇次子以仁王以对抗平清盛。然而迅速反应的平清盛立即派四男平知盛领军征讨之,最后败逃的以仁王和源赖政两人都被诛杀。然而以仁王讨伐平氏的令旨仍然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1180年八月被清盛流放到伊豆国的源赖朝与其正室北条政子的娘家北条氏联手举兵。九月信浓国的源义仲也举兵反平氏。为了防止源赖朝的势力坐大,平清盛派遣由嫡孙平维盛率领的大军进入关东。杀入关东的平氏大军在源赖朝起兵当月就令其品尝了一次惨败:石桥山之战源赖朝以三百骑兵力,与平氏武将大庭景亲三千骑兵力正面对峙,结果遭惨败,兵力所剩无几,“遁入山中”。这次失败对源赖朝的教训颇大——从日后的多次战役中可以看出:他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即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与敌进行正面攻坚战。从源氏与平氏的几次大决战过程中源赖朝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求稳,战术上求快,不打则己,一打必胜。
1180年阴历十月的富士川之战是源赖朝举兵后的关键一战。这时虽然源赖朝的兵力已相当庞大,军队的战斗力也胜于平氏军,但是源赖朝并没有轻敌。在正面摆出决战态势的同时采取迂回包抄战术,令武田信义率军在夜深入静之时包抄敌后。武田军通过富士沼泽地时惊动了群集在沼泽地里的水鸭,群鸭惊恐,鸣叫乱飞,“羽音编成军势之壮”。平氏军突闻源军自背后袭来,吓得失魂落魄,慌忙逃窜,源氏军不战而胜。这次战役的胜利大大削弱了平氏的威势,平清盛在失败中一病不起,于翌年阴历二月一命呜呼。源赖朝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1180年阴历十月源赖朝进京,朝廷任命他为权大纳言兼右大将职。12月源赖朝离京返回镰仓,称“镰仓殿”,同时源赖朝为统一管理御家人建立了侍所。1183年源赖朝建立东国政权,同年朝廷颁布《寿永宣旨》,承认其在东部之统治权。与进入京都的武将源义仲和西国的平氏对立。1184年派其弟源义经率军西征,讨灭源义仲。次年源义经发动经坛之浦之战消灭平氏。同年源赖朝以追捕与院政接近的兄弟源义经为由,在各地设置守护、地头职。可随着赖朝势力的扩展有许多行政和司法事务要处理,那么建立相应的家政机构,便提到日程上来了。并于1184年阴历十月六日,正式建立了公文所,负责处理行政事务。由大江广元任别当,中原亲能任次官,藤原行政、藤内远元、甲斐四郎、大中臣秋家等为寄人(评议)。二十日成立问注所,负责“诸人诉讼”的裁诀,由三善康信任执事。至此日后统治日本七百余年的幕府制度正式创立。
幕府其实说白了就是凭借武力建立的军政府,当时的日本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成大大小小的藩国,各藩国由不同的诸侯大名统治。幕府从本质上而言:其实也是一介诸侯大名,只不过是所有诸侯大名中实力最强大的那一个——是普通大名和日本天皇之间的一个中间人:对上要效忠天皇;对下管理各个普通的大名。幕府的权力就理论上而言来自于尊皇,在名义上幕府也承认天皇是日本的最高主宰,而自己是天皇的臣子。不过理论归理论,实际上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日本历史上改朝换代的现象是存在的,只不过更迭的都是幕府——自幕府制度诞生之日起日本一共经历了镰仓、室町、德川三任幕府的统治,不过无论这些幕府将军如何更替,一直还是比较尊重日本皇室。根本原因是:日本特殊的政体——天皇并不干涉幕府的利益斗争,对幕府也没有什么威胁;而幕府将军只是实力更强的大名,没必得罪皇室,招致其它大名的联合反对。事实上整个幕府时代天皇都近似于傀儡。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日本皇室所谓的万世一系恰恰是万世一系的傀儡。承久三年(1121)后鸟羽天皇号召讨伐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义时,结果镰仓武士集结起十九万大军,最终挫败了万余名朝廷军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幕府就占领了京都、设立了新天皇,将后鸟羽天皇流放,参与反对幕府活动的贵族和武士被悉数处死。此后幕府在京都设六波罗府,由六波罗探题负责京都治安和监视朝廷。天皇失去了掌握军队的权力,也失去了夺回朝政的可能。此后幕府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任何力量若要挑战幕府的权威,哪怕是天皇也被认为是叛逆不道,在日语中出现了“天皇御谋叛”一词。在和皇室作战前幕府执权北条义时甚至放话道:“天皇陛下既然好战,那我们就献上十万大军作战给陛下观看”。但也该看到:这些实力派新兴武士的内心深处虽藐视皇室的军事实力,但对其残留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始终有所忌惮:皇室在精神上所具有的不可侵犯性在七百余年的幕府时代其实一直存在——尽管新兴的武士政权可以架空皇室,但却没任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废黜皇室。北条义时本人就时常害怕遭受天谴,他甚至偶尔会魂不守舍——曾因一个霹雳震坏府上的厨房而特地向幕僚咨询吉凶。
1868年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士政权德川幕府的统治终结了。1872年明治新政府颁布了征兵令。在此之前当兵是武士阶级的特权,然而在征兵令颁布后凡年满20岁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有种说法认为:西南战争是穿皮鞋、用洋枪的农民子弟打败了穿木屐、用太刀的武士阶级。这种说法虽过于绝对化,但的确有一定道理——实际上西南战争的确是明治新政府按全新的征兵、练兵模式招募而来的以农家子弟为主的新军用更为先进的西洋装备战胜了由武士阶级为主的叛军。征兵令颁布之后武士被剥夺了佩刀的权利和时代相传的俸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以各藩藩主为代表的上层武士由于得到了新政府用于赎买其特权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而转型为资本家阶级,然而当初积极投身尊王攘夷运动的下级武士则日益陷入困顿之中。在新政府看来:这是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必要之举,至于武士阶级的铁饭碗被打破后下级武士要么选择像上层武士一样兴办实业,要么像普通百姓一样务农做工,总之得要自食其力,不能再靠国家供养。新政府这么想其实并没错,可下级武士们也有自己的道理:他们是为明治新政府的建立流过血的,到头来自己成了改革的牺牲品。1876年明治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一次性偿付武士的退休金,在政府看来:这已是仁至义尽了——农民、工人还没从政府领到过任何东西,而武士拿着这些债券可以进行各种投资。然而这一政策高估了下级武士的智力水平,以致于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因不善经营而破产。在政府看来:你不会经营是你的事,我已做到了仁至义尽;可在下级武士看来:自己提着脑袋推翻幕府换来的就是自己的衣食无着。双方的矛盾迅速扩大,终于在1877年2月引发了西南战争。到这年七月明治政府成功将叛乱武士镇压下去,至此武士作为日本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彻底成为了历史,然而武士阶级所遗留下来的好战风气却并未成为历史,以致于当武士阶级早已成为历史之时武士道传统却被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政府用作士兵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