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神女仆,如果在白银分段遇到Theshy?
作为一名英雄联盟的老玩家,我觉得我会用以下几个英雄混到底,不给the shy过很多机会:
1 扭曲树精 茂凯
对,第一名没有给石头人,给了潜力更大的大树,因为大树在最新版本有一波特别大的加强,被动回复血量大增。
大树的神级回复被动,配合多兰盾还有铁板鞋,可以很好地前期抗住the shy的压力。
吸元秘术 被动技能茂凯的攻击会治疗自身(5/15/25/35/45/55/65)(+7-15%最大生命值(在1/6/9/11/13/15/17级时)。这个效果有(30-20↑)秒冷却时间。 每当茂凯释放一次技能或被一个敌方技能命中时,吸元秘术的冷却时间会缩短4秒。这个被动配合多兰盾 还有天赋复苏,可以在上路赖很久不用回家。2 亡灵战神 赛恩先看看塞恩能混的资本,成长性神技W在赛恩击杀敌人时,他会被动获得最大生命值。还有塞恩的被动,可以阵亡后继续输出,在被击杀后,赛恩会回光返照一段时间并且生命值会快速衰减。在此期间,他的攻击会变得超快,获得生命偷取,并且每次攻击会额外造成基于目标最大生命值的额外伤害。就算是塞恩在塔下也被the shy击杀了,依靠被动,仍然有可以与the shy换掉的资本。3 河流之王 塔姆重做后的塔姆,具有非常高的换血能力,特别是重做后的Q。当【巨舌鞭笞】击中一个敌方英雄时,塔姆获得治疗效果,治疗量为塔姆10/15/20/25/30 (+4/4.5/5/5.5/6%已损失生命值)。重做后的塔姆,真的具备很高的对线能力,就算是白银选手,与the shy的对线也不会被压得过于难受。4 终极混子 石头人
这个没什么可说,是一个必选项目,不过石头人很看阵容,如果the shy选了杰斯,鳄鱼这种都稍微可以抵抗一下,一旦the shy选了格温,凯南这种法师上单,石头人就占不了太大便宜,因为石头人的技能都是护甲收益较多,魔抗收益几乎没有。
以上纯属本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指正。以上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奴隶主买来的奴隶是怎么生活的?
古罗马的奴隶整体比较惨,奴隶主的日子也过得比较舒坦。但中国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罗马的堕落、毁灭正是源于奴隶制。
如果直接描绘奴隶的悲惨生活,这边问答就变成水文了,所以这里咱们结合题目再延伸一下,了解奴隶制是怎么在罗马兴起、造成了什么危害,并与同时期的中国略加对比,这样的话也许能够对这段历史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罗马不是一开始就有奴隶制的。最早的罗马,原本只是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城市,建立于公元前753年。其后的上百年间,罗马人都在为反抗伊特鲁里亚人而艰苦奋战。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明体系更加成熟的春秋时期,已经开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国间的争霸战陆续上演。
到了公元前510年,伊特鲁里亚国王被驱逐,罗马逐渐进化成为众多城邦组成的贵族制共和国,跟早先的古希腊贵族制共和国没什么区别。
随后的罗马,一边对内进行着平民争夺贵族权力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扩张。期间,罗马人彻底征服、同化了伊特鲁里亚人,并击败了源自亚历山大帝国的伊庇鲁斯帝国,随后自公元前264年起,罗马作为一个地中海地区的新兴强国,开始与空前发达的海上商业帝国迦太基开始了百年之战。这一系列战役,就是布匿战争。
布匿,源自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所谓的布匿战争,指的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围绕西部地中海统治权的一系列著名战争,按照种族来说,这也是雅利安人后裔与最大的闪米特人国家的决战。
这次大战断断续续开展了上百年,起于公元前264(这一年的东方,中国正处于战国晚期,战神白起正在大杀四方,长平之战数年后就将爆发);结束于公元前146年(西汉王朝正经历着繁盛的文景之治,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将登基。)
布匿战争不仅奠定了罗马在地中海的霸权,更深刻的改变了罗马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也埋下了其走向毁灭的隐患。古罗马奴隶制的兴盛,正是开始于布匿战争之后。
原本的罗马是个贵族与平民并存、双方矛盾和谐可控的共和国,所有的城邦的市民都拥有选举权,正是靠着这一套体系,罗马人逐渐占领、同化了意大利半岛。在此期间,劳动、作战的主体都是罗马的农民,可以称之为“民兵”。
但持续数百年的扩张战争,极大消耗了罗马的人口;此外,民兵们在外征战期间,自有的土地、农场大量荒芜、亏损。而几乎与此同时,战争掳掠而来的战俘大量流入罗马境内。于是,慢慢的,罗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之后,罗马社会的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一方面,扩张带来的红利大部分流入了贵族、富人阶层,而这些人大量使用奴隶替自己从事耕作;另一方面,那些罗马低层国民则日渐困窘,他们的营生——耕种、劳作被奴隶们取代,一步步失去土地、生活极端贫苦。因此,在那一时期经常发生市民起义。
随着平民将领马略的横空出世,罗马军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专业训练的雇佣军取代了民兵,形成了所谓的“罗马军团”。以此为资本,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政时期。最出名的,就是咱们熟知的凯撒(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到了公元前27年,甚至诞生了第一位罗马帝国皇帝——屋大维(盖乌斯·屋大维),人称奥古斯都·凯撒。
巧的是,同时期的中国西汉王朝也致力于开疆拓土,不过作为政治制度更加健全、文明体系更加成熟、小农经济更加稳定的国家,西汉一直采用全民皆兵制度,即一直是“民兵”;战争的目的也不是掠夺,而是为了建设,这就是汉王朝强大的制度性优势。
在罗马的这数百年间,奴隶已经取代自由民,成了帝国的劳动主体,他们几乎已经垄断了当时社会的各行各业,不仅局限于种地,还有挖矿、冶炼、修路、建房、家务等等。当然,与此同时还存在大量贫穷的自由民,他们也从是一些工匠类的工作,却面临着与奴隶的竞争。
与罗马自由民相比,在绝大部分时期,奴隶显得更加廉价,而他们的生存处境总体也比较悲惨,有些甚至可以说是面临着非人的待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按照悲惨程度由高到低,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最悲惨的:被赶到竞技场上互相搏杀、和野兽决斗的“角斗士”,这种形象在电影中见的多了,不过真实的角斗士绝对没有影视作品中那么健壮;
第二类,苦力:晚上被用铁链子锁在一起,塞在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休息;白天被用鞭子抽打着驱赶到田地、矿场干活。他们还经常因遭受虐待沦为残疾、甚至丢掉性命。当然了,结婚生子那无异于痴心妄想。
第三类,在希腊等相对“文明”些的地区,奴隶的处境要好得多,他们甚至可以享受与佃户类似的待遇,在奴隶主划给的区域里种地、交租。甚至有的人还被允许结婚生子。
第四类,到了后期,随着罗马帝国攻占更加高度文明的地区(比如中东),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奴隶被掳掠而来,他们可以当奴隶主家的图书管理员、服务生、营养师、抄写员乃至工匠。
奴隶待遇的区别,除了与地区有关外,不同时期也有很大差别。在前期,罗马军队大杀四方,战俘数不胜数,比如当初迦太基被击败后,城内的25万人有20万被屠杀,剩下的全被带回罗马沦为奴隶。得来太容易就不知珍惜,那时的奴隶几乎就没被当成人类看待,所有惨无人道的虐待、酷刑都被奴隶主施加在这些可怜人身上;
而到了后期(公元1世纪),由于罗马军队力量的减弱、敌人的强大,战事经常不顺利,战俘的数量大幅减少,奴隶也随之变得稀缺。因此,奴隶们的待遇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们不再被随意买卖,也不会与人、野兽决斗,婚姻也被准许,甚至慢慢的变成了相对自由、只需在一定时期为奴隶主服务的农奴。
那么,那些在前期遭受非人待遇的奴隶,为什么不奋起反抗呢?
首先,作为战俘,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地区,互相间不认识、语言不通,根本无法交流、形成组织;
其次,他们大多没什么文化,不认字、更不会写,不具备形成起义力量的条件。
因此,即使那时罗马境内的奴隶数量已经超过了罗马本国的人口,但始终没有发生过什么有组织的起义。只是在公元前73年发生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角斗士起义,但最终还是被残酷镇压,下一年,6000多名被俘的角斗士一律被钉死在罗马南边大路旁的十字架上。(这一年的中国,西汉王朝的权臣霍光执政,各项事业正稳步发展)
但史学界为什说认为是奴隶制坑害了罗马呢?这看似把罗马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实际上弊端远远大于好处。
其一,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使得统治者失去了改进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毕竟提升技术所消耗的成本,远远高于购买奴隶的代价。
其二,在罗马人的观念中,久而久之,体力劳动逐渐与奴隶划等号,越来越度的自由民不再从事生产性劳动,反而对“务虚”感兴趣,对国民整体风气、精神带来负面影响;
其三,从市场角度而言,占据人口几乎一半的奴隶并没有消费力,这极大限制了罗马国内购买力,反过来进一步阻止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在前期,奴隶制对社会的危害被不断征战带来的红利所掩盖。而由于生产力和交通条件的限制,随着扩张达到上限,原本依靠奴隶支撑的社会经济体系弊端逐渐体现出来,并且与政治、战争因素一起,综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崩溃。所谓的蛮族入侵,只是一项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外因而已。
随着罗马帝国的强大,它迈上了扩张的道路,这一过程中的掠夺为奴隶制的兴盛提供了土壤。但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退步,当构成社会主体的国民整体与劳动脱钩后,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了,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日益腐朽、虚弱的社会内在。最终,强大的罗马帝国被其反噬。
这也佐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实在同时期的中国,王朝的覆灭同样是由于社会结构、经济层面的问题。西汉王朝虽然击败了匈奴,但在后期内部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百姓沦为流民,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王朝最终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覆灭,而东汉晚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到了魏晋时期(同时期的罗马正在衰落、崩溃),由于阶级固化严重,门阀世家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此基础上,甚至开启了历史的倒车,西晋八王之乱期间,王朝流民四起,内附的少数民族甚至被卖为奴隶,最终曾经盛极一时、文化无比繁荣的西晋王朝被摧毁,造成了华夏沉沦、衣冠南渡的局面。
这说明,任何投机取巧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持续生命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过久了,一个人、一个社会都会不可避免的步入堕落的境地。
那些让你怀念的动漫你还记得多少?
对于标准的八零后来说,对我们来说印象深刻的动漫并不多。但是现在想想每一期情节都历历在目。
1.圣斗士。我记得是我在小学时期每天晚上六点半必看的动漫,大概是在八八年左右的时候。宁可冒着挨揍的风险也要去看。后期出的冥王神话是一定要推荐大家看的,写的是上一次圣战的情节!超级燃!
2.灌篮高手。说到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应该是那个年代的孩子的大众偶像了,尤其是流川枫,只配一个字来形容了,那就是帅!
3.火影忍者。更晚一点的动漫。到现在我依然会偶尔的回顾一下看几集过过瘾。最喜欢看的就是凯大战斑的场景,太过瘾了!
个人比较喜欢这一类的动漫,所以就着重推荐这几部吧!
山西临汾有什么历史名人?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晋西南汾河下游的临汾盆地,自然也拥有很多历史名人。单纯列举很琐碎,寒鲲为各位读者朋友分门别类地梳理一番,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晋国君主:晋文侯、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等晋国国君虽然是【姬姓宗亲】,论起祖籍来自然是渭河流域的岐山(陕西宝鸡)。但,就像刘秀不再以丰沛为籍贯所在、而以南阳为籍贯所在一样,历经西周三百年的发展,晋国君主已然与渭河流域没有多么亲切的关系了,历代晋侯也在与汾河下游邦国的通婚过程中,而在亲缘关系上逐渐成为汾河下游人,也就是今日的临汾盆地人。
所以,春秋时期的历代晋君都可以算作是临汾名人,比如辅佐平王东迁的晋文侯、实现对晋西南地区小霸的晋献公、实现晋国初霸的晋文公、以及继续称霸的晋襄公、晋悼公。
【下图为晋文公形象】
赵氏诸君:赵衰、赵盾、赵武、赵鞅、赵无恤在春秋时期担任晋国卿家、在战国时期建立赵国的赵氏诸君,与晋国君主相仿佛,虽然祖上都是来自山东一带的嬴姓氏族,但自从季胜被分封到【赵城】(洪洞县赵城镇)以来,便长期以此地为大本营。
所以,在春秋时期活跃在晋国政坛上的诸赵便也可被视为临汾(洪洞)名人,他们分别是跟随晋文公流亡并辅佐晋文公的连襟赵衰,在晋文公之后主持晋国大权的权臣赵盾,身为赵氏孤儿并重振赵氏的赵武,以及奠定了赵国基业的赵鞅、赵无恤。
【下图为电影《赵氏孤儿》中的赵盾、赵朔、赵庄姬形象,赵朔、赵庄姬为赵武父母】
汉武名臣:卫青、霍去病、霍光汉武帝帐下的两员名将——卫青、霍去病,均是河东郡平阳县人(今临汾市南部),二位是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的第一代主将,发挥了连续击破匈奴的重大历史作用,为日后两汉帝国持续瓦解匈奴势力奠定了基础,是大汉雄风的标志型人物。
【下图为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卫青、霍去病形象】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他在汉武帝晚年被提拔起来,并在汉昭帝时期与汉宣帝前期独揽大权,并被尊为【周公】,地位十分显耀,他继续维持了汉武帝晚年的偃武修文的政策,为昭宣中兴贡献了一份不可忽视的力量。
【下图为电视剧《乌龙闯情关》中的霍光形象】
魏晋贾氏:贾逵、贾充、贾南风河东襄陵(今临汾)贾氏是曹魏与西晋两朝比较显赫的一个家族,先后有贾逵、贾充父子活跃于魏晋朝堂,并且最终出了一位贾南风,也算是名声很臭的一个名人了。
贾逵卒于228年,是曹操时期与曹魏初年比较能干的一员名臣,甚至被《唐会要》尊为魏晋八君子,可见其能力与名声都是上等。【下图为游戏《三国志11》中的贾逵形象】
而贾逵之子贾充就不是那么享有盛名了,此人在魏晋篡代过程中,充当了司马氏的急先锋,先后参与了镇压淮南二叛、弑杀魏帝曹髦等【脏事儿】,是一个很投机的人。日后虽然以西晋开国功臣的身份掌握大权,且有两女入了晋惠帝后宫,但名声还是比较臭的那种。【下图为游戏《三国志11》中的贾充形象】
贾南风是贾充之女,此人不仅奇丑无比,而且还善于嫉妒,她先是弄权引发宗室内斗(八王之乱第一阶段),后来又因为自己的嫉妒而杀害太子,直接造成了西晋朝政的紊乱,并导致了西晋朝政被宗王掌握(八王之乱第二阶段),使得宗王在争权过程中消耗掉了西晋的主力野战军,为日后的五胡乱华提供了可乘之机。可以说,贾南风是临汾名人中名声最臭的一个了。
曹魏五子良将:徐晃徐晃是河东郡杨县人(今临汾市洪洞县),他与张辽、张颌、乐进、于禁并称为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曾参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关中攻略、汉中之战、襄阳之战等汉末三国初期的重大战役,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下图为游戏《三国志13》徐晃形象】
东晋名僧:法显法显的籍贯有两个说法,一处是平阳郡武阳县(今山西临汾)人,一处是上党郡襄垣县(今山西长治襄垣)人。所以,法显有可能是临汾人。法显是第一位西向天竺求经的僧人,开玄奘等人之先河,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图为法显形象】
唐朝第一驸马爷:柴绍柴绍是晋州临汾人(今临汾),在隋朝时便取李渊之女为妻,先后随着李渊、李世民征战,开唐以后,自然而然成为唐朝第一位驸马爷,日后柴绍还参与了征讨突厥的战斗,论功列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14位。
【下图为小当家隋唐英雄卡柴绍形象】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或名人补充,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吕布为何还与董卓反目?
英雄难过美人关?爱江山更爱美人?三国风流处,貂蝉灵动,大小乔娇羞,《三国演义》塑造貂蝉这个形象让万绿丛中这一点红格外耀眼,可是历史上的吕布英武有余,英雄气概倒是没多少,倒有点狗熊的气质。没有了貂蝉的“董吕”是怎样相爱相杀的呢?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说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不能算是第一人,他的前辈正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之一——董卓。董卓给我们的印象是肥头大耳,蠢笨暴戾,但是董卓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则是一代权臣。
董卓早年是草莽出身,后来由于自己训练出了一支以羌胡人为主的军队,横扫关西直接打进了东汉朝廷。别看董卓肥头大耳的,可是他对自己兵权看的比命根子还中,当时的皇帝汉少帝几次对他下绊,想削了他的兵权都被他识破了,不仅如此,靠着自己义子吕布天下无双的英勇一步步走近了皇权,待他大权在握,杀伐决断,废少帝立献帝,杀何太后,这招清君侧真可谓将董卓送到了位同天子的地步。董卓以为这下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自己的义子吕布突然反戈,把自己杀个干净利落。
吕布英勇善战,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可是,他身上的毛病可是不少啊。
其一,到处认爹。董卓可不是吕布的第一个干爹,可以说董卓的死复制了吕布上一个干爹丁原的死。丁原早先是吕布的干爹,都叫爹了情分必然不浅。但是董卓进京后与奉命诛杀宦官的丁原政见不合,因此董卓想杀丁原,可是碍于丁原身边有个神勇的飞将吕布,于是董卓投其所好,送吕布当时的跑车一部——赤兔马,想想当时出行靠走,打仗靠马,赤兔马不就是最顶级的跑车吗?对吕布这种直男来说,马和美女同样具有诱惑力,因此他同意了这笔交易。事后,吕布被升了官还得到了董卓的欣赏,两个人又结成父子了,董卓成了第二个倒霉爹,其实吕布与其说是义子不如说是保镖。有句话说的好,最坚强的盾有可能是最锋利的剑,不假!其二,没有原则,出尔反尔,说叛就叛。前面说到背叛了两个爹的吕布后面干的事情也不是很光彩。当吕布遇到刘备,管刘备叫大哥,可是第二天就把刘备和妻儿老小给俘虏了。当吕布遇到袁术,袁术想和吕布交好,娶吕布的女儿两家联姻,吕布一开始同意了,没想到女儿出发又反悔了,派人把女儿叫回来,说不干就不干了还杀了袁术的使者。当吕布遇到曹操,打着打着打不过本来也是要降的,可是被媳妇臭骂一顿这才没有马上投降;
其三,好色没下限。吕布为什么杀董卓?除了王允挑唆之外,还因为吕布的好色。吕布血气方刚,因此格外好色,他好色正如他这个人在政治上的作为也是很没有下限的。有句话说朋友妻不可欺,还有一句叫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两句话都是说不要和身边的人乱搞男女关系,吕布却偏偏总是如此。他杀董卓有一半的原因也是因为自己和董卓的小妾有染心虚的很,董卓那个变态的脾气要是知道了这档子烂事指不定怎么对付吕布呢?所以王允和吕布的联合表面上看是王允主动,实际上吕布也是很乐意的。
总的来说,董卓不尖,吕布更是傻的可以。两个人的心思都被王允所拿捏了,即便没有貂蝉这张美人牌,董卓和吕布早已被隐忍心机深的王允玩弄于股掌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