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投资,创业该不该找风投

天美资源网

找投资,创业该不该找风投?

风投是条不归路,要不活到上市,要不背负压力一直到清算。风投的钱不好拿

很多人总是觉得拿了别人的钱就是一直成功,其实拿了钱才是真正的开始。

1.风投需要的回报往往是百倍千倍,不是需要你每年几十万的分红。风投最终的目标要不是上市,要不被其他更大的风投买走股份。

找投资,创业该不该找风投

2.风投需要的增长速度是几何倍的,今年做了1000万的市场。明年就得是一个亿,如果没有做到,风投会对你有很多的要求,甚至清算退出。

3.一般一轮投资的资金量默认是坚持13-15个月,有的更短。所以每次融资后,基本就要接着马上找下一轮的融资。你会永远生活在焦虑中。

普通生意可以找普通投资或者贷款,不要拿风投

如果你只是准备做一个稳定回报收益的项目,那么没有必要拿风投。可以找一些有钱的小伙伴入股,或者找银行去贷款。如果顺利的话,每年可以拿到固定的分红或者回报,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定决心干件大事就拿风投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大事情,并且做好准备,在未来至少5年内面对巨大压力,那么你就认真的去找风投。

很重要的一点,要提醒准备拿风投的创业者。风投的钱不等于你的钱,你一分都不能乱用,投资人随时有权利查你的账。

你不仅不能用这些钱,你给自己发工资都不能发太多。我之前拿了风投后,一个月才给自己发8000,我上班时候的工资已经是2万了。风投给你的钱,是让你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强做大,不是给你拿去享受的。

所以,考虑好了再拿风投,不要看见别人拿到了风投,就觉得好羡慕。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知道最后公司被收购,才真正的如释重负,获得财务自由。而想她这样的创始人也是少之又少。

您认为当下最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我其他行业不太熟悉,看到这个题目,只能把之前统计的数据拿出来再分享一次。

有927只股票,可以赚50%。

先看这组数据。

2021年全年有30只股票持股不动可以赚到3倍。

有98只股票,可以赚到2倍。

有356只股票,可以赚1倍。

有927只股票,可以赚50%。

但也有40只股票可以亏一半。

有668只股票亏损20%。

有1155只股票亏损10%。

这组数据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发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结构性的行情会带来什么样的个股变化,上证指数涨了4.8%。

我们从年线可以看到涨幅确实不大。

再看看前20榜单:

涨幅榜:

涨幅榜里光伏、锂电、重组和次新,其中锂电和光伏数量比较多。

跌幅榜:

跌幅榜上是教育、地产和医药医疗上榜,其中有个比较重要的特征是这几只票过去几年都有不错的涨幅,今年算是现了原形。

实际上结构性行情的特征从2019年就开始体现,2020年行情比较好一些,但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今年就比较冰火的情况,好的板块很滋润,例如锂电、碳减排相关、磷化工等,杀跌的板块也跌出大熊市的状况,-60%的12家。

2022年会不会还是结构性行情?

这种可能性确实不小,当然也不排除会指数走大牛,行情是很难猜的,结构到熊那边的风险比较大可能是全面注册制政策推动落地后的退市情况怎么安排,2021年的退市数量不算很多,但上市公司其实是有生命期的,有些行业不行可能就真的不行了,但一个上市公司的运作成本一年需要多少?

退市是极端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估值重置,也就是涨多了,如果实际业绩没跟上或者实际发展没跟上市场预期带来的杀跌,例如2021年的天味食品。

炒股票,买了不动能赚钱的确实不少,例如2021年买了不动能让你赚10%的有2229家,赚5%的有2510家,接近一半的股票买了不动能带来5%以上的收益,这比存银行是不是好太多,运气好的拿到涨幅前927家公司就能赚50%,这是拿着不动的收益。

所以,真的不要觉得买股票真的不能赚钱,只是同学们都比较低调而已。

但这就是买了不动或者不学股票的理由么?

结构性的行情,股票始终都提供不了类似银行那种相对稳定的收益,只是银行的利息又实在对一般人意义不大,但股票确实可以提供让大多数人都觉得满意的回报率,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掌握怎么能够在这个充满机会的市场里获利的能力。

投资怎么投?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5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今天开始,就借用在互联网游牧民Sai对我的《投资的方法》(去年出版的)一书的读书笔记部分内容,分几天,来回应几个相关的问题。

“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简单来说,资本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我们的工作通过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而创造价值。” 搞金融的表妹向家中长辈如此科普——不过,其实我是没怎么听懂。

然而,最近看了一本《投资的方法》,里面讲了很多故事,总算把我给讲懂了。

作者陈思进是金融软件专业出身,在华尔街打拼了二十多年,见闻了无数骗人勾当,最终在几年前带着老婆逃离了华尔街,在加拿大定居下来。总之,是个自己有故事又会讲故事的人。

近现代金融行业有几个经典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有关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二个故事有关1637年荷兰郁金香市场的崩溃。第三个故事有关1711年成立的英国南海公司。第四个故事有关 1929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五个故事有关2000年“.COM”泡沫破裂引发的纳斯达克崩盘。第六个故事有关2006年的美国房价崩盘引发次贷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

其实除了第一个故事有些与众不同之外,从第三个故事到第六个故事,几乎都是第二个故事在不同时代的翻版——差别只在于背后的推手、系统的复杂程度、影响的范围以及传播的速度。

这六个故事,就是《投资的方法》的读书笔记。

一、从钱币到贷款,再到股票模式的诞生

作者常说一句话:“钱就是债,货币是一种欠条。” 如果更广泛的理解这句话,可以认为股票也是一种债,只是找了不同的债主,以及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还债。

16 至 17 世纪是大航海时代初期,跨洋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当时很多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一带做香料生意,为了让先回国的香料和后回国的香料都能卖出好价钱,荷兰商人们在 1602年 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以垄断该海域的所有贸易。

海外贸易很赚钱,但是出海需要钱。想同时做更多贸易,就要造更多船同时出海贸易,就需要更多的钱,所以公司需要向外借钱(一般来说,当时借钱的对象主要是达官显贵或者专业放贷的)。但是出海也很危险,如果很多船沉了或者被海盗抢了,公司就赚不到钱,更别说还钱了。

怎么办呢?东印度公司想出了一种新的借钱方式:这笔借款没有固定利息,也没有约定归还本金的时间。你将一直都是我的债主,我每次出海回来都会给你支付利息。如果我赚的多,你赚的利息也会多,我保证远超过一般的贷款利息;如果我没赚到钱,你也赚不到利息,然而这会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我亏光了,你的本金就拿不回去,但这件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总之,如果你相信我能赚钱——赚很多钱,你就应该借钱给我!

于是东印度公司向荷兰全体公众借钱(公开募集资金,也就是 IPO),借条的名字就叫做 “股票”,债主的名字就叫做 “股东”,利息的名字就叫做 “股息 / 红利”。那时的公众持有股票的目的只有一个——分享公司的成长红利。

有了钱的东印度公司也很给力,开辟了众多新航线,贸易量蹭蹭的上升。虽然当时的扩张在今天看来是罪恶的殖民(当年郑成功打的荷兰人就是他们公司的船队),不过它对股东真的是很实诚——公司创立的前一百年间,每年的分红高达 12%到 63%。

将在回复《除了股票,炒房,国债,还有哪些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投资方式?》中接着谈,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02月25日:今日周六,美股休市,就简单提几点吧:

1、巴菲特致股东信,揭示58年的投资秘诀

伯克希尔·哈撒韦第四季度净利润181.64亿美元,市场预期盈利79.61亿美元,现金储备激增至近 1300 亿美元。

思进点评:姜还是老的辣,93岁的巴菲特和99岁的芒格,能在去年第四季度如此险恶的市场环境中,扭亏为盈,还是牛啊……股东信的内容节选将另发分享;

2、“木头姐”:特斯拉股价五年内将达1500美元,三分之二将来自自动驾驶

“木头姐”表示,特斯拉将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因为该公司在关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伍德指出,特斯拉的重点是自动驾驶和能源存储。她预测特斯拉股价将在五年内跃升至1500美元,意味着较目前水平上涨650%。

“木头姐”认为,她预计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在五年内达到6000万辆,是市场普遍预期的三倍多。她认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计划比其电动汽车战略重要得多。 从思想领导力的角度来看,特斯拉正在引领这场朝着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发展的运动。

思进点评:“木头姐”将特斯拉未来五年的目标股价定在1500美元,我基本同意这个预测;

3、没想到昨晚发的一条微头条“ #黄金继续下跌# 国际金价跌破1810,几近跌回到了2年前……这样的跌幅,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似乎还好;但做过大宗商品期货的就知道了,这可是倾家荡产的节奏……” 引来一堆莫名其妙地点评。

请质疑的网民看清楚原文,我是指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金价,只是事实的陈述而已,请见附图一。

有一网友说:你应该说跌回10年前,这样更吸引人看……事实上,再请见附图二,的确如此,十多年前,国际金价就到过1820以上,之后一路下跌到1100以下;

还有网友问:为何国内金价没有下跌?……我反问:先别说汇率的问题,仅举一例,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油价下跌了吗?

4、#张雪峰吐槽还60万房贷利息57万# #买房vs租房# 转自吴其伦微博:张雪峰吐槽,还了60万,本金才3万,利息还了57万……

哈哈,你不是考研导师吗?不是很会算账吗?怎么轮到你买房了,就不会算了?难不成,你需要买房导师?

其实,我一直不主张贷款买房,尤其不主张贷款七八成买房(如果买房时首付能付六成以上,我觉得还不会亏很多),支撑理由之一就是利息太高,买房简直就是为银行打工。

比如,售价100万的房子,首付三成,按揭30年,还完贷款,消费者付出的总价是200万左右。

而售价100万的房子,以燕郊、大厂为例(不好意思,北京100万买不到房子,所以只能用环京作比),大概能买到70—80平米的房子。

每月租金最多能租到2000元,30年的总租金72万元,对比200万的购房款,怎么算都是租房合算。

张雪峰高杠杆买房,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不过,从他吐槽房贷来看,说明他没算明白。

这笔账,你会算吗?

思进点评:基本同意吴老师的观点,除非中国房价今后二三十年还会再像之前那样涨几十倍(不太可能了),不然的话,特别在中国的一线、新一线、甚至强二线城市,特别从金融角度而言,租房当然比买房合算,而且合算太多了,这在我的书中有更详细的计算;

Last but not least, 什么叫“低水平均衡”的马尔萨斯陷阱?要知道,从明清到1968年,这六百年里,中国粮食产量增加10倍,人口也增加10倍,耕地面积增加了5倍。结果是什么?人均粮食和人均收入都没变,也就是人口的增加,抵消了技术进步以及耕地增加。这种情况叫“低水平均衡”,本质其实还是马尔萨斯陷阱……点到为止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全球发行的《看懂財經新聞:賺錢門道》上架、《财经金融科普漫画书系(套装共4册)》出齐,以及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我写了剧本?

就像很多导演找投资一样,给万达之类的影视公司看或者找一个比较厉害的导演,如果他们觉得你的剧本好,拍成电影会赚钱,他们就会投资

刚创业怎么找投资公司?

投资公司最喜欢你这样的傻子!!!

说说自己被投资的两次经历吧!

第一次被投资,是创业初期的时候,在拓展市场的时候结实了一个朋友,虽然不是同行,但是有着共同的市场需求!

偶然的一次机会,她需要我帮忙做一件事情,我也很爽快的答应了,在答谢宴的时候,认识了他们的老总,一个很聪明的南方人,然后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对我们的项目进行了了解,同时也给了我很好的市场分析,同时愿意帮助我们对接一下客户!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邀请我的整个团队吃饭,见过我的团队之后,他提出了投资的意向,同时也告知我,他只是投资,并且给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但是不参与公司的发展!

第二次是一个合作的客户,我为这个客户做了一场持续15天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在探讨第二场活动的时候,我们两个公司的团队进行了深层次的对接,也希望能有深度的合作!

也是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我们平台的未来,同时这个客户有着提携后辈的情怀,算是对我们的一种支持吧!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投资公司找过我,他们从网上搜集的很久之前的信息,就邀请我说要给我投资!而且网上我也没有发布过自己已经融过两次资金的信息!

连我做什么,团队如何,原来如何都不了解,上来就说投资!我很简单的认为,这些就是为了赚钱而已!

并且如果你的项目无法变现,无法盈利,有哪个投资人愿意为你投资!很多时候投资看的不是你的项目,看的是你这个人,看的是你的团队!是基于对你的认可,对你的了解,对你的相信!!!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