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搅局者,突然发现美国原来是那么的肮脏?
‘美国本身就不是什么圣洁之地,特朗普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美国的疫情和美国大选,成了最好的反面教材,去伪存真,自然会脑洞大开,再不觉得美国“肮脏”,要么是无知透顶,要么是自己思想更肮脏。
历史上一个国家某一阶段的强大,并非一定是正道,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发展模式。许多人觉得美国好,是看其现在一超独霸,科技发达,生活水平较高。我们剥离其华丽外衣,就不难认识其肮脏。纵观一战至今,德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哪一个的历史不是充满血腥的杀戮和掠夺?尽管可以强盛一时,但都是历史的反动,并不是人类发展所崇尚的模式。以时间为序,美国从二战至今,先后在朝鲜、黎巴嫩、越南、格林纳达、利比亚、巴拿马、利比里亚、伊拉克、索马里、科索沃等地发动了十几场海外战争。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战争史,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霸极一时,你也就会知道他是多么凶残、多么肮脏!美国自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以来,在24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战争的时间仅有21年,也就是说在美国224年的历史中,美国一直在打仗。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美国罪恶累累,发起了200多场战争,占到全球战争的80%以上,导致3亿人死亡。可见其罪恶滔天,磬笔难书!一个靠战争杀伐和掠夺的这样嗜血成性的国家,美国却号称自己是全世界“自由民主的灯塔”,在明确了其血腥历史后,你就会对其自诩的“自由”“民主”“人权”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完全是虚伪的,美国是世界民主、自由、人权的头号凶手,造成了许多国家人民流离失所等人道主义危机。而就这一个双手沾血的国度,俨然扮成一副教师爷的样子,喋喋不休,手舞大棒,妄图号令世界,极力推销自己的模式,你不觉得他肮脏透顶吗?这些肮脏历史,造就了美国许多大的利益集团,在金钱的血腥厮杀下,美国形成了共和、民主两党轮流坐庄,这“驴象”之争,造就了特朗普这样一个政治素人,一夜之间成为美国总统,上演了让世界瞠目结舌的一幕幕荒唐大戏,贻笑四方。这也并非偶然,是资本主义金钱政治的必然结果。透过特朗普种种丑恶的表演,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的肮脏。在特朗普这位奇葩的推波助澜下,美国的极端思潮泛滥,一个卫生系统先进的国家,竟被新冠病毒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竟会逆科学而动,说什么“不控制疫情”,任由人民死亡,大搞什么“集体免疫”,这种完全不顾人民死活的美国,与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奉行的“人民至上”,显得格格不入,显得无比丑陋,无比肮脏。我想,像你这样认识到美国肮脏的人会越来越多,美国在天天上演着“皇帝的新衣”,他肮脏的演技掩饰不了他本身的肮脏。我们在认清他的同时,也不妨经常来欣赏他纷呈的“靓丽风景线”。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对蒋凡的处理结果?
处罚是这样的:
4月27日,阿里巴巴公布对蒋凡和张大奕的调查结果,虽然双方没有利益输送,但蒋凡因为个人问题处理不当,引发舆论危机,给公司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经管理层讨论决定,阿里对蒋凡作出了一系列处分:
1、即日起取消蒋凡阿里合伙人的身份;
2、对蒋凡记过处分;
3、蒋凡降职,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
4、取消蒋凡上一年所有奖励。
分三个层面:
1.就事论事;
2.公司层面;
3.商业伦理角度。
就事论事
对于这件事情,阿里巴巴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定性
(蒋凡和张大奕)双方没有利益输送
问题点在哪里?
个人问题处理不当
带来什么结果?
引发舆论危机,给公司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结论:没有利益问题,仅仅是个人私德问题,只是影响太大,处理的是“舆论危机、负面影响”
我们对照一下之前阿里巴巴的两件事情
抢月饼事件
定性:获利客观上,有获利的意图和事实结果在;
阿里不认可这么使用技术
阿里安全的攻防技术要用来对付黑灰产。
结论:获利,且在阿里内部这么使用技术的方向错了
中供卫哲事件
1107名供应商涉嫌诈骗 公告中,公司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诚信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这包括我们员工的诚信,以及我们为小企业客户提供一个诚信和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任何违背我们文化和价值观的行为都不能接受”。 阿里巴巴B2B公司发现从2009年底开始,平台客户的欺诈投诉有上升趋势。近一个月前,B2B公司董事会委托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上述事件进行了独立调查,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上述账户已经被全部关闭,并已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在调查环节中,有迹象表明B2B公司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后有近百名销售人员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这些人员将按照公司制度接受包括开除在内的多项处理。 公告中董事会认为,这种组织性的问题需要本公司继续强化价值观才得以解决。“基于对客户第一的使命感,和阿里人为了组织健康的责任感”,公司CEO卫哲、COO李旭辉主动承担责任向董事会申请辞职。原淘宝网CEO陆兆禧将接任卫哲出任B2B公司CEO。同时,公司也严肃处理了近百名负有直接责任的销售人员。
定性:1107供应商欺诈
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
销售负有直接责任,故意或疏漏
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后有近百名销售人员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
结论:违背公司使命和价值观
对比一下
从结果上看,处罚的轻重与阿里巴巴判定是否触碰“价值观”相关;所以,蒋凡事件的核心就是:是否触碰了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阿里巴巴价值观
来源:阿里巴巴官网可能有关的是两点: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但是非常可悲的是,哪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蒋凡和对方没有利益输送,这样的判断是很难下的。
公司层面
蒋凡事件处罚的重不重?
公众:不重,参照“月饼事件”,得辞职。 阿里:很重了,降职、扣钱。
处罚四条:
1、即日起取消蒋凡阿里合伙人的身份;
这条是重的!!!
2、对蒋凡记过处分;
要看制度怎么说的,一般来讲到这个层面,意义不大了。
3、蒋凡降职,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
依然掌控天猫,依然是集团副总裁,意义不大。
4、取消蒋凡上一年所有奖励。
一是不知道扣多少钱,二是对于这类人来说钱影响大不?
总结一下:
1.对于阿里来说是不是够得上辞退?
够不上
2.除此之外还有哪一点让公众不满意的?
掌控天猫。
这里头涉及到对于同一件事,阿里和公众在认知上的不同:
1.婚内出轨
公众:大事!!!不重罚,这是什么价值观和导向?!!
阿里:个人问题。
2.出轨网红店
公众: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中国足球搞不好就是这股风气,必须得杀一杀!!!
阿里:无利益输送。
公司考虑问题往往是功利的、理性的。
奖罚是一件定方向的事情,任何奖罚都是对外表达:我所鼓励的和不认可的。
中供卫哲事件对内、对外传递的是什么?
诚信!!
月饼事件传递的是什么?
内部要简单,技术该用在哪。
阿里巴巴对于蒋凡的处理表达了什么?
“婚内出轨”、“找淘宝店主”如果不涉及到“利益输送”,这是个人问题,希望大家处理好;如果给公司带来“舆论危机、负面影响”,会降职、扣钱,但不会辞退。你认可吗?
商业伦理
聊到这里,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大企业、企业家、领导者应该思考,但往往想不起或者故意忽略的问题:商业伦理。
德鲁克在1973年出版的《管理:使命、责任、实践》中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探讨了关于商业伦理的内容。
对于“坑蒙拐骗偷、行贿受贿”
这个问题涉及个人、家庭以及学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教育。商业伦理既不是一个孤立的道德意识,也不需要做刻意的区分。
对于“给客户提供性贿赂”
比如雇用应召女郎来款待顾客这等事,人们认为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美学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当我对着镜子刮脸时,我希望看到自己是一个皮条客吗?”
对于企业中的商业伦理问题,他表述非常悲观
但可叹的是,具有严格品行要求的领导者在领导团体中从未得到推广,无论是国王、伯爵、神甫、将军,抑或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与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抑或是中国传统的“文人雅士”,也都无一幸免。
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一些重要的管理领域,许多管理者,尤其是那些企业管理者,仍然没有意识到:为了维护自主权与独立性,他们必须遵守行业道德的责任,严于律己。他们必须学习去查验各自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以便确定他们不会明知其害而为之,这也是他们的工作。
最后这句话是非常鲜明的态度:遵守基本的道德伦理,“尤其是哪些企业管理者”,“这也是他们的工作”。
这句话就像郭德纲每次说于谦家人,然后解释的时候都说:给的钱包括这些工作。
所以蒋凡不是“个人问题”,因为他收的钱里面包含了“遵守道德”的工作内容。越大的公司,越高的层级,这份钱给的越多,越不是个人问题!!!伦理责任
在费雷德约翰的《商业伦理:伦理决策与案例》中将社会责任分为四个方面:
社会责任的伦理方面指组织成员、社区和社会期望或禁止的行为和活动,尽管这些行为和活动未被写进法律。社会责任观点中的伦理责任包含反映主要利益关系人,包括消费者、雇员、供应商、股东和社区所关心的标准、规范或期望。 高层管理必须坚持不断地示范守法和伦理行为。
商业伦理是一个在利益关联方权衡博弈的决策过程。
比如污染问题,是选择股东所期望的利润最大化还是社区、社会的责任问题;
比如是否给小孩销售烟草?
比如是不是要贿赂客户?
蒋凡的事情有两点涉及到伦理问题:
第一,是不是可以与利益相关方发生情感和身体的关系?
第二,是不是可以婚内出轨?
重点说说“与相关方发生关系”
记得刚刚毕业的时候,各大区总监回来总部培训,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个职能部门一把手和一位总监抱着走,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个总监真贼!!!
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个事情跟利益有关。类似的还有夫妻在同一部门,职场中的上下级超友谊关系,与外部的关系。
这种关系一旦发生,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有人说,我们没有利益关系——没有利益输送。
其实从商业治理的角度来考虑,有没有利益输送仅仅代表了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事实损失,并不代表风险已经解除。
做和尚的,要戒酒戒荤腥戒色,然后在把寺庙开成酒吧、肉铺、妓院,然后说寺庙没有盈利、没有和尚犯戒。
所以,大部分企业有书面或者大家达成的共识是:不与利益关系方发生精神、物质、肉体等任何关系。
商业伦理的尺度与当下的商业伦理环境有关
1.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德治”
就是评价一个人往往是品德的高低,品德越高,平价越高。而且理所当然的认为,社会地位越高、品德越高。从选拔机制、到高层人设、到民众期望都在这方面达成了共识。
在西方的价值观中,个人奋斗、丛林法则很重要,中国不同。
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但这样的基因依然在我们血液里。
2.事实上的“笑贫不笑娼”
公司一大,都会有流言蜚语、官僚、欺骗,还有利益关系方的肉体或利益关系,或是内外,或是上下级。离婚率甚至会随着公司发展提高。
不用拿数据、举例子,这一点差不多算共识了。
背后是一种利益、物质、效率导向的逻辑。我们凭借的这股精神创出了前30年,既收获了胜利的果实,也需要面对这伴生的荒草。
比如职场中的35岁现象,比如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比如疫情之下的种种。
3.移动互联网技术让群体情绪不断放大
互联网时代把群体的情绪放大,就像一桶桶火药,但凡一丁点火星,都会热到爆炸。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巴巴对于蒋凡的处罚:1.蒋凡德不配位,不离职也应该退出核心岗位;
降职、罚钱,依然掌控天猫
2.阿里的做法还不如一家不懂管理的公司,不知道背后是无人可用还是根上面烂掉了;
蒋凡与利益相关方发生关系,这是红线,与是否输送利益无关;
3.阿里的做法是中国企业枉顾商业伦理的代表,这是逆潮流而动!
中国企业享受了30年效率的红利,当我们说产业升级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管理也需要升级——不仅仅是效率、成本、品牌等,最核心的是社会责任。在社会责任中,我们履行了法律责任,创造价值履行了经济责任,很多也投身于慈善回报社会,但没有一个人在意“伦理责任”。
看上去这是全社会的问题?从哪里开始?前30年谁得利多谁先开始!!!
是商业,是大企业,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
美国为什么要在全世界搅局?
有点近代人类文明,各时代霸权国家的兴衰就都知道,明白其道理。超级美国权贵资本是否能号令世界,稳坐世界霸主动位,美国必须要在全世界搅局,它老父亲霸主大英帝国就是这么做的。
经历一战二战和大苏联帝国的崩溃四分五裂,美帝比老恶魔👿更狡猾奸诈,还披着以欧美式的普世价值观,以民主民意自由干涉颜色颠覆主权国家,合法政府。
打压分裂挑战者及竞争者,美国的挑战者主要有,威胁其霸权地位的潜在挑战国,美国试图把其扼杀在摇篮里,区域大国(今天伊朗,土耳奇等)不遵守美国的规则,影响美国的地区秩序或安全者。
销售武器。美国是世界上的最大军火商,军工集团在美国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如果天下太平,美国的武器卖给谁?所以美国要不时地在世界各地搅起动荡,以便大销武器,收取保护费。中东混乱,种族互相残杀,宗教屠杀,各国的恐怖分子实际都是美国五角大楼CIA杰作。收割羊毛。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的铸币税是其收入的重要渠道。所以美国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去收割美元红利。所以美国要不时在世界各地制造金融动荡,从而把全世界资本财富吓🉐只能跑到美国避险求保护。所以美国在世界的搅局都是主动的,目的是美国权贵资本的利益最大化,更好🉐维护美帝的霸权持久性,利益最大化。在美国政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霸权"是霸道的行径,不是一天形成的恶劣行为,是在掠夺世界资源不断壮大自己更加贪婪,更加跋扈,更加不择手段收割世界财富,眼里容不了别人发展崛起,只有尊他听从,为他指挥棒转,否则打压制裁,要么搅混水,要么制造战争,发战争财。美国是个养肥的无赖,近百年来,吃尽了霸道的甜头,撑霸世界的野心更加疯狂,维护他的世界霸权是唯一的必油之路,喊着民主自由的咣子,摇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子,其实都是骗人的鬼话。世界人民越来越看清了美国的丑恶👄嘴脸,一次次的欺骗,一次次的掠夺,一次次的搅局和发发动局部战争,其最终目的获自身利益,更加壮大自己,好稳固世界霸权的地位。现在世界人民逐渐觉醒,逐渐团结,向世界霸权敢说"不"!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美国独霸世界的日子渐向衰败。
法国总统故意披露核弹头规模?
2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演讲中披露法国核弹头数量为300颗。不过是不是只有300颗,未必就是实话实说。法国申报自己只有300颗核弹,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数据了。不管是多少,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法国的核威慑能力,并向欧盟国家表明法国有能力保护欧洲的安全并有能力威慑任何一个域外核大国。最主要的是,法国想说明,欧洲必须加强自主能力,不能过于依赖美国。
法国宣布从2019年起到2025年,将投入370亿欧元用于加强核力量建设。这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核军费,它的意义在于法国代表欧洲打造仅次于美俄的核威慑能力。
有网友不纳闷:三百颗核弹头可以称雄列国吗?答案定绰绰有余。法国不是心血来潮或者不知不觉就造了300颗核弹头,而是经过精心计算过的。从世界范围上看,包括法国所有潜在“对手”的“国运之城”(主要城市)有多少个呢?大概不会超过50座。这么简单的加法,法国自然也会算,法国洲际导弹能力并不弱,而且也拥有“准三位一体”的打击或反击能力。(法国m51潜射导弹)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这位“沛公”是何人?法国“项庄”之剑又指向何人?沛公者,美利坚也;剑锋所指的是欧盟各国最畏惧的非西方阵营核大国。马克龙强调与俄罗斯建立政治互信关系非常必要。马克龙在演讲中呼吁在欧洲安全方面继续与俄罗斯接触。同时他强调法国反对核武霸权,支持世界核裁军。
历届法国领导人很少提及核武器,这是为了不刺激无核武国家或核武大国。在世界安全格局已经悄然间发生巨变之际,法国认识到美俄废除《中导条约》意味着什么。世界安全格局是以大国军事战略及外交战略发生改变为风向标的,美国去年退出与俄罗斯签定的《中导条约》,且俄美间现存唯一军控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21年到期,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忧虑。
超级大国如此痴情于军力,最根本的目的仍是为了夺得现在或以后的全球话语权。(法国井式核导弹)
当然,作为一国,没有谁不想天下第一,作为生存在仅限于当今科技水平及有限地球资源的人类,丛林法则依然存在,所以国力天下第一,无人能及肯定有更多的主动权。法国自然也想夺得全球话语权,或者至少想当欧洲的领导者。既然想当霸主,就得自主,就得自力更生,就得有料,有能力保护盟友,不然就不是真正的王者。马克龙好像有点担心欧盟各国忘记法国有杀手锏的大能力,所以才特意提及了核武。言下之意就是,法国有能力取代核大国美国管理欧洲。
美国已经调整外教战略,由之前的西方民主教授变为“荣誉教授”,也由世界总警监自动降级为“世界警察名誉顾问”,而且美国还想辞掉“世界大法官”之职。这个策略是美国掌控者们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是先让世界各大力量自相残杀或自我消耗,美国的战略目标转向了“集中精力,让美国再次强大”的方向。这么大的战略当然需要投入,所以美国政府把“外交战略资源”压缩进美国“增肥”的上面,等把身体练就成横肉后再上拳台“封王”。(幻影—5搭载核导弹)
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欧盟组织领导者之一。作为欧盟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法国当然希望拥有整个欧洲的话语权。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作为北约、欧盟及公申条约创始国之一,几十年来法国一直把“出镜”的机会让给美国,宁愿当“观众”或“跟班”。现在该到自已“出彩”的时候了,因为法国不想再当跟班,也不想当一个沉默的巨人。北约不可靠,美国也不可靠,假想敌则更加的不敢相信,法国不仅准备自己靠自己,而且还想让欧盟的小兄弟们相信法国,跟法国一起干。
让欧洲自成一极,一直是欧盟国家的梦想。马克龙表示,法国核力量的存在有助于加强欧盟的安全。这是给欧盟伙伴们吃定心丸,增强欧洲伙伴的团结。当然,法国希望自己能成为欧盟的领导者。
总之,法国有志于成为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