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如意礼包,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
第三十一回,有一段史湘云和翠缕关于阴阳的讨论。 我以为作者让史湘云跟翠缕大谈阴阳,主要还是塑造史湘云这个人物的需要。其实湘云论阴阳是不合闺训的,阴阳于人就是男女,不宜未婚女儿讨论。她对阴阳似懂非懂,隐隐觉得几分羞怯,还没有成亲竟论起阴阳,恰是史湘云少女纯真心性的表现。若不是被翠缕以主子为阳,奴才为阴叉开,又拾到金麒麟,怕是连性她都敢谈也未可知。
突然拾到金麒麟。经过对比发现一大一下,可能是一阳一阴。推及主人,湘云默默不语。她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又有金麒麟,那些善于研究的家们,就开始大做文章。开始她已经定下亲事,就只能让她的丈夫早早死去,以便日后和贾宝玉如何如何。我这样说可能被指为浅薄、无知,因为脂砚斋说了什么什么,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脂砚斋是谁,我拿他(或者她)的话,从来不当作作者的话。 其实湘云从来视宝玉为玩伴、兄长,穿着他的衣裳扮男孩,她只怕宝玉不和她玩,而无半点醋意。在宝玉看来,她是惹人怜爱的妹妹,更是可以肆意玩耍的兄弟。湘云给宝玉梳头,引起袭人花解语,间接促成宝钗和袭人交心;湘云口无遮拦,说戏子像黛玉,引起宝黛湘纠缠。湘云与宝玉相伴比黛玉还早还长,黛玉眼看宝玉留下金麒麟,她还不知道湘云鼓励仕途经济,不为宝玉所选,便为金麒麟的金之于玉而担忧。
这一大段湘云与翠缕关于阴阳的问答,先举到天、地,水、火,日、月,又涉及蚊虫、花草、砖瓦,指到湘云所佩的金麒麟的性别,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差点就要点到人的性别了,被翠缕以主子为阳,奴才为阴叉开,以后就拾到一只金麒麟。这只比湘云那只又大又有文彩,据说是在误导读者把它当成公的,而其实却是暗示它并非雄壮:因为麒麟的雌雄大小与其他动物正好相反,雌性的麟比雄性的麒大。古代的字书认为大牝鹿为麟,湘云拾到的这个大麒麟,实际上不是麒,而是麟,是母的。如此读红楼,可谓煞费苦心。这哪里是在读,简直是在续书。在下实难苟同。 《易传》认为,天地人伦,都有阴阳,也都有尊卑。比方说,天是阳,地是阴;君是阳,臣是阴;父是阳,子是阴;男是阳,女是阴。 天高高在上。地匍匍在下。所以,天是尊贵的,地是谦卑的。由此推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总之,阳为尊,阴为卑。反过来,尊者一定为阳,卑者一定为阴,这才有主子是阳,奴才是阴的说法。显然,这是为宗法伦理张目的混账话。看来湘云和翠缕都已经明白,世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或者说,都可以分为阴阳。就连同一事物,也如此。比如手心是阴,手背就是阳;闭眼是阴,睁眼就是阳;影是阴,光就是阳;寒是阴,暑就是阳。
史湘云的论述相当精彩,真正触及到了道家学说的本质。人生一世,无非求个平安长寿。一生功过,莫不是由后人去说。能够做到无怨无悔,以正气存身,何惧命运的无情?两人谈到花草如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翠缕不信,也听不明白,湘云才从天地日月,说到草木,再说到人与动物的阴阳。湘云循循解答,深入浅出,可谓经典。
史湘云跟翠缕主仆二人亦庄亦谐的对话,把本来枯燥乏味的阴阳理论解说的形象动人。史湘云这一大段阐述阴阳的理论其核心,阴阳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这就是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通俗说法。说明她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她纠正了很多人的误解,误以为阳阴是另两种东西。正确的理解就是如史湘云说的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这段论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一体、彼此消长、阴阳交替、阴阳转化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贯穿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始终。而从史湘云口中说出来,别有一番深意。联系到《红楼梦》全书,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最终结局必然会是贾府的由盛而衰,再到消亡,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的大悲剧。在这第三十一回里已经在隐隐约约地暗示着散的意思。
对生活乐观的成语?
答:对生活乐观的成语如下:
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
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
释义: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孙悟空当弼马温时?
孙悟空学成长生不老仙,可谓是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傲娇得很,可是呢,没成想,他谋到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天庭的一个弼马温,一个看管天马的马夫,真是丢死人了,心里落差太大,猴子屁股红,这下好了,连脸蛋都被羞辱得通红,猴哥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然后金箍棒一通乱打,反出了南天门,直接撂挑子闪人了。后面种种因果,就都源于弼马温这个烫屁股,又出力不讨好的芝麻官身份上。
弼马温,御马监的正堂管事,甭管官职大小,总也是天庭实打实的在编职位吧,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位子总得有人来坐,天庭整整三千匹名驹宝马,那也是玉帝的一种投资吧,闲人,是不可能养闲人的,你没见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都得自食其力,在万寿山五庄观搞个后花园浇水种菜养果树嘛!赤脚大仙连鞋都没得穿,不也得去东海仙山捡交梨火枣充饥,我们都甚至怀疑天蓬元帅被辞退是因为他吃得太多,玉帝有意见。
那么问题来了,在孙悟空做弼马温之前,有没有一个前任呢?如果有,这位大神又会是谁呢?猴哥做了弼马温,这位大神又会因为什么丢掉官职的呢?他是嫌工作不趁手,还是因为薪水低,养不起老婆孩子,主动裸辞去创业了,还是能力不够,吃干饭,被玉帝给革职除名了呢?
本公子认为,这个前任弼马温不但真有其人,而且,从方方面面讲,他的神通还要比孙悟空强大,非但如此,他更比美猴王在神仙界的资历要高,直言不讳,一代妖猴孙悟空在他的眼里,顶多算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连个弟弟都算不上。他离开御马监,当然也是这样一番做派,不满意,拂袖而去。而且呢,他的弼马温遭遇,跟猴哥出奇的类似,基本就是一个套路,也有过一番激烈的抗争,最后竟然也是成佛成圣,称大圣。嗯,打不死的小强一枚。
这个前任弼马温究竟是谁呢?他又做了哪些逆天的事情呢?今天,本公子就和你一起,来揭开这个西游世界中的惊天谜团——孙悟空弼马温的前任就是传说中的水猿大圣无支祁。
第一、御马监的真实设定与弼马温的寓意——弼马温存在前任的铁证。弼马温存不存在前任,在猴哥之前是不是还有另一个弼马温当值大神呢?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首先搞清楚天庭御马监整体的具体详细设置,以及弼马温在御马监的真实定位——其实,孙悟空这个所谓的御马监正堂管事并不是御马监的最高官阶,而且,御马监的仙官也是众多,不是我们一般想象中的那么少,就那么屈指可数几个。长公子你这话是怎么说的呢?亲,你且随本公子一起来看个究竟。
(一)弼马温的真实寓意与作用——培养无所畏惧的天马之万马奔腾。
孙悟空第一次来天庭谋职,太白金星举荐的,作为老板的玉帝,自然不会给一个刚刚来的新手什么高位,武曲星保举的是“弼马温”这个职务,随便给孙猴子个差事,从基层做起,练练手,怎么个意思。
弼马温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天庭那么多岗位,为什么玉帝偏偏要给猴哥安排个弼马温的工作呢?
“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贾思勰《齐民要术》
原来,这也是符合猴哥的天性的。天庭天马整整三千匹,都是精挑细选的结果,什么紫电穿云,骅骝骐骥,龙媒紫燕,追风绝地,就连吕布的赤兔、刘备的的卢、汉武帝的汉血宝马,都被玉帝收集到大罗天,每一匹都是妥妥的宝马名驹,不是拿钱可以衡量的。
这些天马是做什么用的呢?没错,聪明如你,就是当战马用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养战马也是如此,你别看平日没大用,关键时刻,战马嘶鸣,骑兵,从来都是一种非常犀利而又昂贵的兵种。有人说了,神仙都是腾云驾雾的,“朝游北海暮苍梧”,怎么会需要天马呢?瞧您这话说的,你也不看看,但凡有点能耐的神仙大佬,哪个没坐骑的?而且都还是神兽。道祖有板角青牛,观音有金毛犼,文殊和普贤有青狮白象,玉帝也得有个九龙乘香辇,寿星也有麋鹿,张果老还倒骑呢。姜子牙没有元始天尊送得四不像,他还真干不了主持封神大战的活儿——真相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天蓬元帅和真武大帝等北极四圣荡平北俱芦洲的妖魔鬼怪,这支天兵就动用了这三千匹天马。征战杀伐,舟车劳顿,日夜奔袭,有个坐骑不好嘛!养精蓄锐,好钢要用到刀刃上,神仙也要打坐,也要闭目养神的。
亲,对于战马来说,你觉得除了膘肥体壮外,还需要点什么呢?嗯,恭喜你答对了,就是临场的气势,面对千军万马,无所畏惧的精气神。
不信你看,姜子牙原先的坐骑是一匹普通的马,九龙岛四魔一出场,姜尚的坐骑立马就怂了,直接给吓瘫痪了,作为三军主帅,他可不就尴尬了嘛,只有逃跑的份。有时候,战马的临场发挥,不仅关系到将帅的身家性命,甚至可能决定两剧对垒双方的成与败。
猴子好闹腾,精力旺盛,惹猫逗狗,得,把他放到马厩里,就可以驯养天马的脾性,不怕出现各种喧闹的局面。
所以你看,玉帝给猴哥就安排了弼马温怎么个工作。一句话,弼马温只有猕猴猿猴这样的神猴来做,才更合适,如此推理,猴哥的前任当然还是一只猴子,而且必须是一只神猴,反之,只要天庭养天马,弼马温就必须有,还必须是猴子。
(二)御马监的真实全局设置与孙悟特别弼马温前任水猿大圣的被革职处分。
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本监中典簿管征备草料;力士官管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辅佐催办;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x西游记》
从上面这段原著,你就可以看到天庭御马监的总体设定:
1、正堂管事弼马温,直接负责看管驯养天马——他不是喂马的,是驯马的;
2、监丞与监副其次,催办具体的喂养事务;
3、基层就是典簿、力士,这才是具体的饲养天马的人员。
下面还有很多小仙协助,你看看,其实,这个御马监的编制真不算小,也可是说是规模庞大,难怪凤仙郡郡守少给了一点香火,玉帝就要拿他和整个凤仙郡的人开刀、惩戒,天庭开销大呀!
亲,你以为这就算完了吗?弼马温,御马监正堂管事就是顶格的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西游记》
新任弼马温孙悟空问属下他的官大小,御马监的大小官员都喝多了酒,醉酒,失言,就说了不该说的大实话,大大刺激了美猴王那颗孤傲的心,直接导致猴哥反水,抡起金箍棒,裸辞了。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我们一起来看下:
1、弼马温在天界的职务非常小,无品,根本连品级都算不上,属于末流;
2、有成绩,顶多落个”好“字,干得不够好,那问题可就大了——轻的问责,写书面检讨,要是手重一点,那就不是卷铺盖回家这样简单的事情了,要问渎职罪的。
3、这一点更要命:御马监的第一领导并不是弼马温,而是另有其人,这个大神就叫做”堂尊“。
好,弼马温的前任就逐渐浮出水面了。孙悟空这个弼马温的前任,就是传说中的水猿大圣无支祁,因为,弼马温必须是只猴子,而且必须是神通广大的神猴,从这段话的侧面角度,你就可以看到,前任弼马温水猿大圣工作没有做好,被玉帝给直接撸掉了,更为惊悚的是,这个堂尊不见了——似堂尊到任之后,这一句就暗示了,这个悲催的堂尊,应该是直接被水猿大圣给打死了。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具体怎么讲?亲,你且随本公子一起继续往下看。
第二、弼马温的前世与水猿大圣的悲情往事——两任弼马温出奇的相似经历与一个套路。孙悟空是怎么做得弼马温呢?他跟菩提祖师学艺,求得真正的长生不老仙,菩提祖师就说了,七十二变躲三灾的神通,就叫做”夺天地之造化“,是”侵日月之玄机“,学成之后则”神鬼难容“。果不其然,菩提祖师一语中的,后面该来的就全都来了。森罗殿不容他,猴哥拿金箍棒搞定,仙界的神仙不容他,三界主宰玉帝,可就没那么好对付了。结果就是,太白金星出面,招安,实际上,不管你孙猴子愿不愿意,都得去天庭报道,不然,后果,你品,你细细品——刘邦就叫萧何给韩信带话了,我很爱你,我离不开你,韩信秒懂。
猴哥的前任弼马温水猿大圣也是如此,如出一辙,高度雷同。
(一)一代妖王无支祁。
天产石猴孙悟空是块五彩补天石,摩尼珠,可谓出身久远,来路不凡。水猿大圣也不遑多让,有过之而不不及。
水猿大圣本名叫做无支祁,他是传说中的史前神话《山海经》中的史前神兽,是一只久炼成仙的白头老猿。无支祁也是天皇得道,跟陆压道人,《西游记》中的地仙之祖镇元子成仙时间差不多少,也就仅仅比鸿钧门下玄门三圣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样先天圣人级别的神仙大佬出生稍微晚一点。
在诸神林立的洪荒时代,大罗金仙们都纷纷选择了站队,抱团取暖,就如同封神大战一样。可是呢,这个白猿无支祁却不为所动,任谁来劝说也没用,这就叫神仙山头的高人很难办了,很忌惮,很头疼,一心想要找个理由来降服他,为我所用。
在女娲、伏羲、神农、轩辕火云洞三圣皇,颛顼、祝融、刑天、共工,乃至帝俊、东皇太一等旷日持久的洪荒诸神之战中,无支祁都选择了隔岸观火,岿然不动,一心修炼,这只神兽的神通越发强大。
无支祁一度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他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和一身的好水性,就是当时诸神之中号称水神的共工,也得让他三分,四海八荒,所有的江河湖海,他得占一半。
在水神共工被颛顼帝打败后,这个无支祁就冒出头来了,他成了妥妥的有实无名的水神,一时间呼风唤雨,兴风作浪。这个时候,正赶上处理共工水患后遗症,无支祁硬生生地间接逼死了鲧,大禹的父亲。帝尧命令大禹子承父业,继续治水。大禹的工作推进,被无支祁认为是抢他的风头,占他的地盘,两者之间,就发生了一段激烈的对抗。
那个时候的如意金箍棒,还只是把量天尺,大禹拿来测量海水深浅用的。无支祁的强大,让大禹都头疼,他就请来了轩辕皇帝手下的应龙,天下第一神龙来助威。这就跟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场面很相似了,急切拿不下,应龙和大禹就跟无支祁做了个赌斗,应龙说:“你好厉害的样子。我有个铁圈圈,就问你敢不敢钻。”跟孙猴子钻进如来佛掌心,被如来神掌给镇压到五行山下一般,无支祁上当了,一钻,刚套到脖子上,这跟神奇的铁圈就瞬间就变成了一条链锁,死死地把他给套牢了,变大变小都没用,挣脱不了。结果你是知道的,无支祁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不管用什么手段,就是搞不死他,无奈之下,大禹就把无支祁连带锁链镇压到了大山与海底之下。
(二)前任弼马温无支祁。
《西游记》中的北俱芦洲,是个妖魔丛生之地,就连玉帝和如来都不爱搭理。北俱芦洲突然南下,跨过北海,对南赡部洲搞了个突然袭击,作为三界主宰的玉帝坐不住了,要知道,南赡部洲是玉帝治下的命根子,是一块肥沃的土壤,风水宝地。用人之际,能想到的都想到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玉帝就说了,征战北俱芦洲,剿灭来犯的顽敌,不论职业身份,都可以论功行赏,就是有过之人,也可以戴罪立功,成就一番事业。这个时候,无支祁也被放出来,加入了北征的队伍。
为什么要启用无支祁呢?因为他水性好,降伏北俱芦洲的妖精,要通过北海这个唯一的路径,过了对岸,破釜沉舟当然生猛,前提是,首先得过得了北海,所以,懂水性的大神参与,那就最好不过了。
结果很明显,天庭大获全胜,北俱芦洲的妖王和各种妖精都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最终被斩杀大半,剩余一丢丢小妖小妖哭爹喊娘撒丫子跑了。
回来论功行赏,大家都出工出力,玉帝给点奖赏,应该的。凌霄殿摆庆功宴,玉帝笑眯眯,把真武大帝、天蓬元帅等加官进爵,称为北极四圣,真武大帝更被封为九天荡魔祖师,天蓬元帅统领天河八万水师。到无支祁这里,套路跟美猴王的待遇很相似,无支祁,原本就是只老袁成仙嘛,而且还有待罪的身份,得玉帝大笔一挥,把无支祁封做了弼马温,养马,同时,还给了个“水猿大圣”的名号。
无支祁可不比孙悟空,美猴王不过是治理了一个花果山,做了猴王,无支祁可是统领过整整半个江河的一代水神,能跟共工争斗不落下风,还能跟大禹和应龙抗衡,可见,他是有一定治世能力的,至少,做一方诸侯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一个做王者的料,你给他个水猿大圣的虚名,不还是养马?蒙谁呢!
不用谁介绍,无支祁当然知道其中意思,他比猴哥闹得凶多了。
不信你看,接着酒兴,无支祁回头,到御马监,手足一顿乱锤,就把御马监实际的顶头上司给打死了。
这个上司就是被叫做“堂尊”的那位大神,他就是传说中的相马大师“伯乐”。伯乐会相马,这三千匹天马就是伯乐精挑细选出来的,难怪他能坐御马监的第一把交椅。
这事情就闹大了,一发不可收拾。孙猴子也不过是发脾气,抡金箍棒一路打出了南天门,天兵天将擦伤点肌肤在所难免,上点金疮药就好了,也无非如此。无支祁可就不一样了,他直接在大罗天打死了御马监的一把手堂尊伯乐,这还了得?
玉帝龙颜大怒,搞死朝廷命官,罪不可赦,左右,给我拿下。
道祖跟无支祁又没什么交情,金钢琢砸下,无支祁就又被镇压到东海大山底下了。
(三)水猿大圣无支祁。
亲,你看到没有?这个无支祁比同样是妖猴出身的孙悟空犀利多了,惹的事也大。
无支祁也是金刚铁骨,根本拿他没办法,只有生擒活捉,镇压到某个地方的份。
饶是如此,无支祁竟然又一次挣脱锁链,窜入内陆,到淮河里再次兴风作浪。这次,西天出手了。天庭管不了,不好意思,西方极乐世界出手,这一点又跟美猴王的遭遇很类似。
这次出手的,就是《西游记》中的国师王菩萨,和他的弟子太子小张。小张太子是沙国太子,跟沙流精沙悟净一样,自然也精通水性;国师王菩萨就更不用说了,他原本就是水母修炼而成,所以又称作水母大神。无支祁,再次被压到大山下面。据说,后来水猿大圣又洗心革面,保淮河一代平安,就又有了很正面的形象,被作为一位正派的水神来对待。
所以你看,小雷音寺擒拿黄眉大王一节,四值功曹提示孙悟空去找国师王菩萨,菩萨就说到了水猿大圣。他就说了,离不开身,一旦他离开大圣禅院,水猿大圣就会“乘空生顽,无神可治”。
悟空悟空,他在悟一个“空”字;水猿大圣则会“乘空生顽”,这样看的话,水猿大圣好像也是孙悟空的某一个影子啊!也是,这哥俩还真有缘分,都神通广大,都做过妖猴,都当过弼马温,又都称“大圣”。
仔细想想,前后两位弼马温,水猿大圣无支祁和齐天大圣孙悟空,天庭给的待遇确实也不够厚道,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和尚是卷帘大将,到大师兄孙悟空这里,居然给个马夫的待遇,说不过去吧?所以你看,也就难怪八戒总是嘲讽猴哥是“挨千刀的弼马温”。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是猴子吗?这个真无解。
综上,猴哥曾经做的弼马温,他的前任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水猿大圣无支祁。猴子具有驯养天马无所畏惧精神的天然功能,御马监必须是神猴来掌管,无支祁就是这样一只神奇的妖猴。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妖猴,作为弼马温,无支祁要比孙悟空犀利多了,他们都有强大的神通,达到了太乙金仙的超高水准,他们都做过弼马温,都闹过天宫,都被调教过,后来也都成佛成圣,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做过弼马温有什么关系,眼光要放长远,真才实学是永远的王道,苍天都不会亏待你。.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海明威 《老人与海》
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舍得把正位让出?
娄昭君(又名石昭君)是北魏时期的平城(山西大同)鲜卑人,她的丈夫是东魏的权臣高欢,两个人育有六子二女:长子高澄(东魏权臣)、次子高洋(北齐建立者,文宣帝)、六子高演(北齐孝昭帝)、九子高湛(北齐武成帝)、襄城景王高淯、博陵文简王高济;长女嫁给北魏孝武帝元修成为皇后,次女嫁给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为后。(娄昭君剧照)
娄昭君如何挑选自己的丈夫?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娄昭君是平城鲜卑的豪强之家的女儿,当地很多人都愿意娶她为妻子,但都被拒绝了。一次娄昭君和自己的婢女一同在城墙上游玩,第一眼看到士兵高欢后,就觉得这个男子是自己终生的依靠,非此人不嫁。
高欢祖上曾经是晋朝的太守,在北方的政权中也世代为官,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自己在北方边疆长大,衣食住行都有些寒酸。娄昭君看上了他,他欣喜非常,娄昭君经常派自己的侍女送一些财务给高欢,让他去求婚。娄昭君的父母见自己的女儿同意了也就答应了这门婚事。(高欢剧照)
娄昭君嫁给高欢时,带了丰厚的嫁妆,并且有一匹战马,这是娄昭君为自己的丈夫精心谋划的,因为在北魏边疆,有战马的人才可以担任小队长(队主),管理100人的部队,类似于现在军队中的连长职务。从此高欢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交的人层次越来越高。高欢有了一统天下的志向,娄昭君也散尽家财结交各路人士,并且为自己的丈夫出谋划策。
高欢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北魏孝武帝时期的权臣。公元534年,孝武帝出兵征讨高欢,结果被高欢击败,被追到长安,遇到了来迎驾的宇文泰,高欢只得回军洛阳,改立元善见为帝,建立了东魏。
高欢起家离不开自己的妻子娄昭君,娄昭君颇有男子气概,眼光独到,为自己选了一个好夫婿。
娄昭君为何让出正妻的位置?公元537年,西魏连年饥荒,宇文泰冒险率军一万来到东魏的地盘抢东西,士兵抢了粮食修整了50多天才缓过来,恢复了士气。高欢亲自带军20万围攻宇文泰,本来是一个必胜之战,却被宇文泰翻盘,损失士兵八万,宇文泰借此一战而崛起,可与高欢全面对垒了。(柔然公主剧照)
高欢战败后士气受到严重的影响,此时北方的柔然和西魏联合,意图进攻东魏。东魏派遣大臣杜弼出使柔然(又称蠕蠕、茹茹),为自己的长子高澄求婚,意图娶柔然公主进行政治联姻,柔然可汗觉得做高欢的丈人更好,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高澄,柔然更看重实权和身份地位。(高洋剧照)
这事让高欢感到头大,一边是帮助自己起家的正妻,一边是柔然公主,犹豫不决。娄昭君却非常大度,并且有政治眼光,认为这是国家大事,自己这个正妻位置只是一个虚名,说让就让了,而且是自己进言。(高演剧照)
公元545年,16岁的柔然公主在哥哥的陪同下嫁给了高欢,高欢将她安排在娄昭君原来居住的正室宫殿,柔然可不是好骗的,柔然公主的哥哥要等自己妹妹生下孩子才肯返回柔然。不过柔然公主嫁过来之后,高欢一直生病不能同房,柔然公主的哥哥逼迫高欢去见自己的妹妹,此时高欢已经不能走动,是让人抬着去的。娄昭君也耐心照顾这位柔然公主,毕竟是政治联姻,不能一平常女人的方法处理。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按照柔然的习俗续娶了柔然公主,很快生下一女,不过柔然公主也于当年去世,只有19岁。(高湛剧照)
娄昭君的三个儿子高洋、高演、高湛相继称帝,她也三次被封为皇太后。561年,娄昭君患病,衣服自己突然飘起来,巫婆认为要用石头镇压邪气,随即娄昭君改名为石昭君,改姓也没有挽救自己的生命,562年娄昭君去世,享年62岁。
为什么有人说北齐是最变态的一个王朝?
北齐这个王朝尽管离现在已经1400多年了,可是后世只要一提起,都认为它非常的变态、禽兽、荒淫。“相扑” “玉体横陈”等典故就是在这个时候出来的。玉体横陈,意指美人的身体(或尊贵的身体)横躺(或横卧)着。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下面会讲到。
北齐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政权。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当时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南方)十六国(北方)到隋朝,开始于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有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可以说当时南北朝时期是枭雄并立的局面。但为什么唯独北朝的北齐会被后世称为变态、禽兽的王朝?
这首先要讲讲北齐的历史。高欢——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北齐王朝的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而当时的皇帝就是傀儡。高欢为人深沉、机智,善于谋划,治军严明,手下的将士都愿意为他效命。
北齐真正的建立是高欢的次子高洋。高洋——在哥哥高澄被刺杀后,他趁机接管朝政大权,公元550年5月,高洋赶走孝静帝,在邺城称帝。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所以又称高齐。
登基初期,高洋改革官制,整顿吏治,修改法律,兴办学校,军事上优先选用鲜卑人,号召汉人参军,扩充戍边军队,在他的改革下,北齐是当时军事实力最强、最富庶的国家。
当政局稳定后,有“英雄天子”之称的高洋,竟变得为所欲为起来。不仅纵欲酗酒,而且残暴滥杀。开始懈怠朝政,整日沉迷酒色,由勤勉变成荒淫无道。
他时常赤身裸体在街上行走,无论冬夏;还经常男扮女装,涂脂抹粉,大摇大摆上街;招纳一大批女子进宫,供自己和大臣享乐。
高洋不仅好色,还嗜酒成性,连自己的亲生母亲娄昭君都曾被其酒后辱骂。其喝醉后就胡乱杀人。大殿上,置有一口锅和一把锯子,每逢喝醉,他就会将人放在锅里烹煮,或者用锯子肢解。
他哥哥高澄的女儿乐安公主,嫁给了尚书右仆射崔暹的儿子,崔家很尊重她。有一次高洋见了乐安公主,便问她在婆家如何。乐安公主答道,一切都挺好的,只是婆婆有些不大喜欢我。
彼时崔暹已去世,高洋问崔母是否思念亡夫。崔母答道,无日不在思念。高洋直接抽出随身的刀,砍下崔母的头扔到墙外。他担心北魏皇族会复仇,于是下令将崔母一族全部杀死,
连婴儿都不放过。尸体全部扔进漳河中。结果漳河两岸渔民剖鱼时,常常发现鱼中有残留的人脚指甲,恶心得两岸百姓很久都不敢吃鱼。
高洋曾非常宠爱歌妓出身的薛贵妃,又与她姐姐私通。一天姐姐趁高洋在家里吃酒,便请求让她父亲当司徒。结果高洋大怒,直接亲手将其锯死。
他喜欢亲自动手剥下人皮,拿来欣赏、
贪恋酒色,很快便拖垮了高洋的身体,31岁就驾崩了。死前立下遗诏传位给太子,并让六弟高演辅佐。
不久高演谋杀太子登上皇位。登基后,他文治武功,任用贤才,政治清明。高洋醉酒时曾将一名宫女赐给他,结果醒来后高洋拒不认账。
将鞭打了一顿,高演自此伤了身体。又因杀害了兄弟的儿子内疚,高演出现神情恍惚,时清醒时疯癫,出去散心时从马上坠下。身体每况愈下,立下遗诏传位高湛。高演在位一年多,年27岁。
高湛——登基后,宠信奸臣,好酒色。他有哮喘,一喝酒就会发作。还逼曾经的皇嫂李祖娥与他私通,李祖娥不同意。高湛便以她的儿子相威胁。后李氏为高湛生下一子,便亲手将其杀死。高湛知后很愤怒,命将李氏儿子高绍德抓来,当场杀死了他。
李氏伤心不已,高湛更加愤怒。脱光李氏衣服乱打一通,浑身是血,再命人将李氏装在绢织的袋中,扔在水沟里。李氏醒来后,被送到寺庙当尼姑。
高湛昏庸无能,不理朝政,北齐很快就衰败了。为逃避亡国的责任,他将皇位传给儿子高纬,不久,自己则因酒色过度而死,享年32岁。电视《陆贞传》将高湛粉饰洗白为一位德才兼备的明君,很能误导人。
高纬——"幼而令善",长大后爱好文学,曾设置文林馆,礼遇文人学士。但高纬言语迟钝,不喜欢与朝士见面。除非是十分亲近的侍人或受宠者,他是不轻易与人交谈的。
高纬性情极为懦弱,别人多看他几眼,马上就会发怒斥责。向他奏事,即使是三公令录,也不能抬头看他,都是述说一个大概,赶忙连逃带跑地退出。
每逢遭受灾害变异、寇贼强盗、洪水旱灾,不行赈济,只在宫中设斋戒,以此为修德。相信巫觋,祈祷无方。
高纬继位后,暴虐手段比高洋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宠信小人、宦官,赐封为官,赏珠宝,杀贤臣。
一天,有人向高纬告状,说他的兄弟南阳王高绰上街时,看见一妇人抱着孩子,于是他夺过孩子,扔在地上喂狗,妇人嚎啕大哭。高绰大怒,放狗咬妇人,狗刚吃饱,不肯咬,他就将小孩身上的血,抹在妇人身上,众狗一扑而上,把妇人撕裂食尽。
高纬下令将高绰押进宫,但并未处罚他,反而问他什么事最令他开心。高绰回答,看蝎子和蛆相互啃咬最开心。便高纬派人寻来许多蝎子,放进浴桶中,绑了一个人扔进去。
两兄弟一同看那个人被蜇得号叫翻转。高纬大喜,埋怨高绰:"这么高兴的事,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朕!"于是拜高绰为大将军,早晚一起游玩淫暴。
这事后来惹起高纬亲信韩长鸾等人的嫉妒,认为高绰抢了他们的风头,就诬告高绰谋反。高纬一听高绰要夺自己的皇位,顿下杀心,但还是不忍明诛。
就让自己宠信的胡人何猥萨与高绰玩相扑游戏,摔倒后把高绰掐死,埋在一座佛寺地下。"相扑"一词最早现于此处。
冯小怜,原是高纬皇后穆邪利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便在五月五日把冯小怜进献给高纬。冯小怜长得漂亮至极,肌肤吹弹可破。吐出的气闻起来都是香的,而且身材凹凸有致。
于是高纬不管有事没事,即使是跟大臣商量事,也常常让冯小怜拥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甚至让冯小怜光着身子在大殿舞蹈,使议事的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说话语无伦次。
据说冯小怜的玉体曲线玲珑,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在夏天溽暑炙人的时候,则坚如玉琢,凉若冰块,是一个天生的尤物。
"独乐不如众乐",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可爱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她的美艳风情,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是美事。于是就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朝堂的一张案几上,并时不时作出各种动作,以千金一视,让大臣们排着队都来一览秀色。"玉体横陈"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最终,北齐最后一个皇帝高纬被宿敌北周武王俘虏后赐死。
北齐一共存在28年,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任君主,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