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直播下架,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刷短视频了

天美资源网

斗鱼直播下架,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刷短视频了?

作为抖音最早一批用户且现在仍迷恋纸质阅读的我,绝对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以下内容均以抖音APP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抖音APP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当年我曾将这个横空出世的APP作为调研对象仔细研究过一番,当年的抖音还没有如今的盛名,也没有现在的洋名“Tik Tok”。

斗鱼直播下架,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刷短视频了

当年抖音APP的定位是成为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目标群体是一二线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对比当下抖音短视频内容的多样化,大家应该就知道短短几年内抖音APP的扩展壮大与转型之大。

当年在网络主播正处于舆论之巅,但直播状况之盛同时也催生出所谓的2016年“千播大战”,较为有名的如斗鱼、花椒、虎牙、熊猫TV等平台,但也是因为内容及平台门槛低、用户UGC质量参差不齐及自媒体的兴起引来商业纷纷入局,使得低俗化、色情化的内容泛滥,直接导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来进行内容及平台管理。

无论如何这给了抖音之类的短视频APP足够的生长时间与空间,而与当年爆火的秀拍、小咖秀等形式不同,与当年快手下沉市场的定位不同,抖音年轻生动的创意视频很容易就俘获了当年的我。

回忆完毕,回到正题——

当年为了研究该APP及预测其发展潜力,当晚我便下载下来,谁知本来规定好的测试应用功能及分析平台内容的我,一上手就“刷”了三个小时。

——在此之间,我也就在高考前做题用过“刷”的字眼。

当年的确实还算是一个短视频小白+文字重度依赖者,毕竟身为一个一直以“高效率”获取数据及知识的我,短视频的确给不了我想要。

但——

这依旧不妨碍我勤勤恳恳地听着同样的音乐,刷着当年有着严格时长限制的视频一次又一次,最后度过了我在睡前的三小时。

几年过去了,现在的我还是没养成看短视频的习惯,顶多偶尔沉迷于B站,倒是经常在房间里听到来自客厅父母的外放视频声。

果然,短视频是个“圈”,谁也逃脱不了。

如今的我坐在电脑前,听着客厅的土嗨音乐,进行了长达30S的反思,如下——

1.人性本能使得大家更喜欢接受更容易理解的事物——一个字“懒”。

短视频短则十几秒,长则几分钟,承载不了多大的信息量,更多带给大家的是感官上的体验,所以越洗脑、越能引发你本能情绪的视频越容易爆火,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视频都会配上音乐的原因——直接触发情绪反应。

轻薄的一张报纸所能承受的信息量是多件具体事件,而与之对比的电视新闻则要求言简意赅,直接说出主要事件。阅读文字需要自己内化理解后才能形成记忆,短视频则更多是带给你感官上的刺激,特别在碎片化时代,大家往往刷完几个小时后也依旧记不住具体内容。

2.碎片化时代,短视频的优势得天独厚——便捷。

现代社会,人们每日的时间全部被拆解成碎片化的时间,大家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没有上下班的界限,而这期间的缝隙就给了短视频肆意生长的空间。

短短几分钟,拿起手机就能看完一个视频,不仅缓解工作的压力,还能让我们从工作里得以喘息。这比阅读文字来得容易许多。

3.平台技术加持——算法下的“个性化推荐”+信息流展示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手机APP越来越了解我们了,我想要什么、我爱看什么、我想购买什么,他们总是能快人一步给我们进行推荐。

在大数据时代下,平台总是能根据你的兴趣特征及行为特征获取并生成千人千面的内容,当你点击一个短视频后,平台会根据此特征给你推荐无数相似内容。

再加上视频信息流的展示方法,我们总是会猝不及防地观看完,并再次猝不及防地被下一个视频占据眼球。类似于“瀑布流”的展现方式,实现了所谓的“刷”视频,我们使用平台越频繁,平台便会更加了解我们。

但算法也不全然是坏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的确节省了我们寻找兴趣内容的时间,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但同时我们应当存有此类意识——有得必有失,它能带给我们什么,就必然能让我们丧失掉其他——例如视野的窄化导致信息茧房的加深。

4.最简单粗暴的——从众效应+名人效应

这个理由最简单直接——

周围人都在玩,你不玩?你不玩咋有共同话题?你不玩咋有谈资?

各路名人入驻平台,大V都在玩,我不玩是不是与这个时代落伍了?我不玩是不是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了?大家都在玩我也应该去看看!

其实,短视频从来不是坏事儿,外面的世界因它而离我们很近,我们时不时也会因它觉得世界似乎还残存一丝温度。但怎么刷?刷多久?我需要什么?它能给我提供给什么?够了没?——这些都是你在短视频时代里和公众一起狂欢时需要时时谨记的。

DNF大主播旭旭宝宝日后会去哪个平台呢?

春风吹战鼓擂,有问题就来找大飞!

大家好,我是大飞,我的特技是胸口碎大石,除了这项特技以外,本人素有“江湖百晓生”之称,如果你有想知道的,在文章下方评论,我都可以告诉你,如果你怕找不到我,那就点个关注吧!

“谈了几年的女朋友,现在不想和她好了,就算给分手费也得要和她断了关系”这句话出自旭日宝宝之口,因为各种事件,这个800W勇士所关注的当红主播产生了换平台的念头。旭日宝宝作为DNF当红主播,在龙珠奋斗了多年之久,虽然是苦中作乐,但是最后一天“再见,美好的三年”,也表现旭日宝宝出旭日宝宝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

看着旭日宝宝的离开,可以说粉丝们是非常的伤心,由于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一些粉丝跑到了各手机平台APP评分处,对直播APP刷起了差评,制造了1分差评的事件。

虽然说是人走茶凉,但是看到老东家有如此的待遇,旭日宝宝也非常的尴尬,7月10日旭日宝宝发长文,说明自己已经顺顺利利的和直播平台解除合约,并且感谢老东家和粉丝的栽培和支持,文章末尾,旭日宝宝表示希望,粉丝能够正确处理和老东家的关系。

虽然旭日宝宝的做法是非常理智和正确的,但是粉丝们却评论表示,终于可以卸载这个APP直播平台了。这属实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在大家关心旭日宝宝的新平台去向时,新东家已经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准备官宣,“800W懂了么?”“我感觉到,全部都来了”,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但是大家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今日,旭日宝宝也做出了正面的回复,确定了自己的去向,并宣布新直播平台,直播间号码,以及开播的时间。

在新平台中旭日宝宝的直播间号码,可以最大的一个亮点,99999,一共五个9,霸气十足。希望这样的一排数字,能够让宝哥在新平台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更好的直播节目,九五之尊直播间即将开启,800W勇士集结到位了吗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合作?

网易云音乐:感谢国家,感谢政府,丁磊给你么么哒!

腾讯音乐:哎,好吧,听爸爸的话。

阿里:已经哭晕在厕所……

音乐版权意识的初步形成

我们国内的版权问题一直是落后于全球一步的,在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对文字、图像、影片、音乐等文化产业版权进行大规模规范治理,并已形成体系时,我们还处于免费、盗版的阶段。很显然,这种混乱的市场秩序并不利于保护那些优秀创作者的权益,这对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2002年,当数字音乐随着国内互联网的普及而流行开来,那时候,所有音乐都是免费的,这也造成了大规模的盗版音乐横行。直到2015年,国家版权局才开始要对互联网音乐版权问题进行整治,呼吁各家数字音乐平台重视版权问题,进行版权收费。

你知道的,国内的大部分网民对收费是比较敏感的,特别是十几年来习惯了免费听音乐之后,突然要收费,肯定接受不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也深知这个道理,担心收费之后造成用户的流失,所以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件事情有了转机是因为女神霉霉。

2016年6月,霉霉公开指责Apple Music没有付费就在平台上上架她的新专辑《1989》,并要求苹果音乐立刻支付其音乐版权费。苹果扛不住压力,向霉霉支付了费用。

霉霉的版权费问题可不止是苹果官方负责,国内的各音乐平台,只要有霉霉的歌,都需要支付版权费。所以那时候在国内各大音乐平台上,霉霉的歌曲都需要付费才能试听和下载。

由于霉霉在中国也有众多的粉丝,大家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付费音乐”,我记得当时在QQ音乐买了一张《1989》的数字专辑是18块钱。

国内的几大音乐平台,包括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都抓住这次霉霉教育中国市场的机会,推广会员付费制和单曲、专辑付费制。自此以后,国内的音乐版权才开始走上正轨。

国内互联网音乐版权战争:得版权者得天下

而版权开始在数字音乐市场的主角后,各大音乐平台争夺的战场立马转向了版权的购买,并以版权维护的问题打击对手。

去年的八月,网易云音乐突然有一批当红的港台歌手歌曲被下架,包括陈奕迅、容祖儿、梁静茹等大家喜欢的歌手,一时间,许多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不知所措,平时经常听的歌曲接近一半都听不了了。八月底,腾讯音乐又因为版权问题起诉了网易云音乐,涉及到腾讯音乐拥有版权的200多首歌曲。

过了几天,网易云音乐又因为《跨界歌王第二季》歌曲的独家授权起诉了腾讯音乐,认为腾讯音乐私自转载了网易云音乐的独家授权歌曲。

版权之战,愈演愈烈,在音乐版权时代,版权基本已经成为用户选择平台最重要的因素,用户想听好听的歌,想听自己喜欢的歌星的作品,如果平台上没有,用户肯定会选择其他的平台。所以,争夺版权,特别是那些当红歌星、热门歌曲、热门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的音乐版权,已经成为音乐平台最重要的事情,得版权者得天下。

版权重视极端化不利于音乐作品的传播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同时用几个音乐软件,就是为了听到所有自己喜欢的歌曲。我自己平时主要听QQ音乐,但是有一些歌曲是QQ音乐没有的,比如梁静茹、五月天的歌曲,还有一些比较老的歌曲,所以说我又下载了虾米音乐,有时候要几个音乐软件切换着听,很麻烦。

国家版权局也了解到大家的这种情况,认为市场上出现的这种哄抬版权授权费用、抢夺独家版权的现象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给众多的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所以从去年九月起,国家版权局就约谈了国内几大音乐平台的主要负责人,呼吁他们要避免恶性竞争,避免采购独家版权。

直到最近,这件事情才有了质的推进。腾讯音乐(包括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互相授权旗下的音乐版权,涉及的音乐作品达到99%,可以说,国内最主要的几个音乐平台的版权全都打通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非网易云音乐莫属了。我们都知道,网易云音乐最大的长处是用户体验以及平台内营造的文化,不管是界面的设计和互动,或者走心的评论,都给了用户极好的体验。

网易云音乐上的评论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用户心里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每一首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网易云音乐也利用这一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去年三月,网易云音乐在杭州包下了一部地铁,打造“乐评专列”,地铁里全都贴满了网易云音乐热度最高的评论,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大家的巨大关注,很多人都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有情怀的营销了。

而腾讯音乐的最大武器是版权,腾讯一直秉承着财大气粗的风格,到哪里都是买买买,在数字音乐领域,腾讯利用强大的资金资源收购了大部分的音乐版权,我自己使用QQ音乐也是音乐它的版权歌曲多。但由于去年的版权斗争,网易云音乐的热门歌曲被下架了不少,导致很多网易云音乐的用户被迫使用腾讯音乐。

今天,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互通版权后,这个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而且,这对网易云音乐来说,简直是躺赢,腾讯音乐原来相对于网易云音乐的优势没有了,而网易云音乐独特的格调和超高的用户粘性又能帮助网易云音乐迎回和获得更多的用户。

丁磊这时候可能又会在办公室哈哈大笑:“你看你腾讯那时候收购那么多版权有用吗?现在不还是要跟我share……”

腾讯目前可能有些郁闷,自己辛苦打造的优势被削弱了,不过毕竟是国家爸爸开的口,就要老实去执行,再说腾讯现在也积累了海量的音乐用户了,他们都已经养成了使用腾讯音乐的习惯,估计也不会流失多少。

这件事最受伤的怕是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了,本来虾米音乐在用户体验和版权上都没什么优势,要不是前两年阿里入股,替虾米音乐收购了大量的热门音乐版权,虾米现在估计已经跌到谷底了,但现在腾讯和网易音乐版权一互通,基本上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的音乐版权,加上两边巨量用户还会产生边际效应,虾米音乐的生存状况怕是会越来越让人担忧。

最后,我还是要赞扬一下丁磊,典型的情怀型产品经理,专注打造自己的产品,走得虽然不是很快,但每一步都很扎实,产品好了,总有一天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我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互联网问答专家,每天发表关于科技、互联网的深度观点,有兴趣的赶紧来互关一波~

腾讯新游孤岛行动将替代它?

大家好,我的观点是:《刺激战场》不仅不会被下架,反而会越来越火。

理由如下:

1、《孤岛行动》的加入,并非为了下架《刺激战场》,而是为了扩大‘吃鸡手游’市场的占有率!(因腾讯的保密条款,就不放图了)

2、腾讯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好不容易打造了一款全球1亿人在线的《刺激战场》手游,然后,又把它下架,换上一款没人玩的游戏,请问,腾讯是傻瓜吗?

3、有人说,《刺激战场》不盈利,是否会被下架?

我的答案:腾讯QQ免费了20年,怎么没下架?并且,微信的推出,也没让QQ下架啊。

因此,大家别忘了腾讯是一家‘卖服务’的公司,只要有用户流量,就不会下架!

刺激战场有1亿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流量,即使不氪金,每天充会员打广告,就能赚不少钱。

而且,《刺激战场》的流量,还能引流到腾讯的其它游戏,你不玩《刺激战场》,玩《全军出击》,你不玩《全军出击》,玩《孤岛行动》,反正,都是腾讯自家的游戏。

4、腾讯《刺激战场》最近频繁举办‘虎牙刺激战场比赛’、‘斗鱼刺激战场比赛’、‘企鹅电竞比赛’,都印证了以上我的观点:《刺激战场》不仅不会下架,反而会越做越大。

一、腾讯目的:占领国内的‘吃鸡手游’市场

2018年,是吃鸡最火的一年,无论是从‘线上游戏,到线下比赛’,从‘端游竞技,到手游吃鸡’,有一半的‘吃鸡游戏’玩家,是腾讯的用户。

你玩《全军出击》?好的,你是我们腾讯的玩家。

你玩《刺激战场》?好的,你依然是我们腾讯的玩家。

你玩《孤岛行动》?好的,你仍然是我们腾讯的玩家。

不管你玩哪一款吃鸡游戏,反正都是玩的我们腾讯家的游戏。

所以,腾讯推出《孤岛行动》的目的,绝非二选一,或三选一,相反,腾讯是要将吃鸡市场手游,做的更大!

以前,你只有两个选择,《刺激战场》、《全军出击》。

现在,你会有三个选择,《刺激战场》、《全军出击》、《孤岛行动》。

(这个原理,就好比QQ和微信,你用QQ是我们腾讯的用户,你用微信,还是我们腾讯的用户,有区别吗?没有!)

二、腾讯的盈利方式:流量即钱

1、卖QQ会员

利用《刺激战场》的流量,把QQ会员卖出去。

《刺激战场》谁的?腾讯的。

QQ会员谁的?还是腾讯的。

虽然你玩的免费的《刺激战场》,但腾讯已经把你QQ会员的钱挣到了。

2、广告合作

有了庞大的流量,就不怕挣不到钱,我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360免费,靠的是什么赚钱?广告。

QQ免费,靠的是什么赚钱?各种会员、黄绿紫黑钻,服务。

微信免费,靠的是什么赚钱?10亿用户的流量!

所以,只要《刺激战场》的用户规模足够大,你就可以卖服务(QQ会员),打广告。

比如,《刺激战场》跟华为手机的广告‘华为牌降落伞’。

比如,《刺激战场》跟火箭少女合作的广告‘燃烧卡路里套装’。

比如,《刺激战场》跟德克士合作的吃鸡广告。

比如,《刺激战场》跟JEEP合作的车辆广告。

3、国际服刺激战场

国内服虽然不能氪金,但并不影响腾讯在国外赚钱,各种卖服饰、卖皮肤,赚的盆满钵满!

三、赛事比赛,进一步扩大用户流量

当你明白了‘流量等于钱’的道理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游戏商,都会举办‘线下游戏比赛’。

比如,虎牙《刺激战场》比赛。

比如,斗鱼《刺激战场》比赛。

比如,触手《刺激战场》比赛。

比如,企鹅《刺激战场》比赛。

……

为什么?腾讯要的就是流量!

所以,别再说《刺激战场》开通不了版号,不能氪金就要下架。

在当今社会,流量=钱。

总结

刺激战场本身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流量=钱。所以,绝不可能被下架。

《孤岛行动》的加入,不是为了让《刺激战场》下架,而是进一步占领国内吃鸡手游市场。

乔碧萝殿下闹剧终于落幕?

热热闹闹的“乔碧萝殿下”闹剧终于收工了,今天凌晨斗鱼官方微博一纸公告宣布将主播“乔碧萝殿下”直播间永封,视频下架,并关闭个人鱼吧。说老实话,这几天斗鱼真是热闹,许多从B站,微博,百度等媒体了解到事情的吃瓜群众都慕名来到了斗鱼,给斗鱼涨了一大波流量,而当事人主播“乔碧萝殿下”的直播间从早到晚不停的有人刷弹幕,鱼吧的讨论层出不穷,那既然这种引流的事情对斗鱼这么好,为什么斗鱼还要封她呢。整个事情我们要怎么看?

整个事情本身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闹剧,最开始的起端也就是主播因为不知道PK系统会使用原流,所以会把她平时用来挡脸的GIF动图去掉,结果露出了真容。本来这只是一次直播事故,当事人只要停播一段时间,公共媒体也不用再回应什么新东西,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吃不到新瓜过一段时间自然散去。但是她不光不安静,还要一直丢出新的瓜,包括骂人啊,和榜上大佬的关系啊,鱼吧肖像使用权,最致命的还抛出是自己自导自演花了28万炒作,不管真相是否如此,她是给自己的棺材板钉了最后一根钉。

对斗鱼封禁这事来说,有人评价这是卸磨杀驴,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但是斗鱼这样做确实是必要的。首先,今年是国庆大年,国家现在就正在打击娱乐圈的过度炒作这种事情,这几天“乔碧萝殿下”闹剧确实太火了,不光国内媒体到处是头版,甚至火到了国外,连BBC都有刊载,这种火对于整个行业都已经有害了,弄得主播只要不露脸,别人就会怀疑,是不是又是一个58岁大妈;其次,主播本人的弱智反应,这种时候装死就好,她却一直不停息的抛出新东西,本来就有欺诈的嫌疑,还要说自己就是花钱营销,为了一个谎话还要编更多的谎话去圆,对于宣扬价主流值观不利;再次,斗鱼直播已经是个上市公司,任何关己的事情都要注意风吹草动,而这个闹剧平台已经赚到了最大量的流量,现在封禁又赚口碑又赚点击,何乐而不为。

整个闹剧在小小看来就是一坨屎,大家也都是看乐子的心态去看待,本来都心照不宣不说出来相视一笑就好,现在当事人要跳出来说我不光是一坨屎,我还是花了大价钱要把这坨屎包装成糖,那就是恶心人了,所以斗鱼也是到了非封她不可的地步。当然,这种事情光封禁是封不完的,当同样的“乔碧萝殿下”闹剧再出现时,吃瓜群众们还会去看热闹,而到时到底会发生什么犹未可知。所以,小小还是希望国家和直播平台都要对这种事情有一个规范,避免下次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