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独家解读美团垄断案,美团每天亏损一两个亿多吗

天美资源网

经济日报独家解读美团垄断案,美团每天亏损一两个亿多吗?

美团亏损并不是因为外卖板块亏损,而是其他业务板块的亏损,所以并不是通过加外卖价钱就能不亏损的。

外卖是美团最大的盈利板块外卖行业是美团业务最大的盈利板块,是支撑美团的重要基础。通过前期的烧钱,目前国内外卖基本被美团和饿了吗所垄断,虽然是两家独大,但是两者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这个时候通过外卖加价是很难实现增加盈利的,往往会适得其反。

经济日报独家解读美团垄断案,美团每天亏损一两个亿多吗

短期加价只会使客群流失我们每个人其实对美团和饿了吗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就是哪个便宜用哪个,哪个优惠力度高我就用哪个。用户对价钱是很敏感的,即使是一两块的加价,看上去没多少,但很多人就会因此而不买这家店的商品。我有一个月一直吃饿了吗一家店的鸡公煲,本来是18,但是突然涨价涨到20,我之后就吃得很少了。所以说外卖价格不是随便加的,而且很多人都会对比6美团和饿了吗同一款商品的价格,所以有时候美团反而会通过降价来增加客群,而不是通过涨价来增加盈利。商场的竞争是需要获得用户的芳心,然后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而不是获得短暂的收益,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以后不断盈利的基础。

目前美团已经整体盈利2018年美团亏损看上去很多,但是调整完之后也没多少,最大的亏损是收购摩拜所产生的,经过半年的时间,今年上半年这部分亏损也大大幅减少,目前美团已经能够整体盈利。

美团在下一盘大棋,通过多方应用服务来捆绑客户,以实现最终的快速发展。

悟净财经,分享有用的财经知识。码字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

美团收购摩拜是败笔吗?

骑着共享单车送外卖就是一个笑话,不可能是美团收购摩拜的初衷。

美团收购膜拜花了多少钱?27亿美元,同时承担了美团10亿美元的债务,里外里基本就是37亿美元了。而美团一共有外卖小哥多少人呢?大约50万人。如果我们按照外卖小哥的技术来计算,基本上每个外卖小哥身上能够花费7400美元。这么多钱,给每个外卖小哥配10个高级电瓶车都可以了,还去骑共享单车送外卖?

而且,送外卖讲求的是时效性,基本上每个外卖小哥都是在送外卖的路上争分夺秒,恨不得把电瓶车骑出摩托车的感觉来。很多时候,还会闯红灯或者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为的就是时间。如果是骑共享单车送,估计一天下来,外卖小哥全累死了。

要说美团收购摩拜划算不?

我觉得是不划算的,美团收购摩拜以后,摩拜并没有为美团的任何服务提供支持,反而不停的在亏损,拖美团的后腿。

曾几何时,美团是想进入出行领域的,美团的打车业务也上线了,但是,由于滴滴的垄断地位,美团想要破壁难度还是非常大。导致用户使用美团打车根本叫不到车,最后,美团的打车业务也就无疾而终了。

自然,打车业务没了,共享单车能够被利用的场景也就没了。因此,摩拜这个收购案到现在看来,美团是亏了,而且还是亏大了。

摩拜自己由于另一模式的不清晰,不具备造血功能,美团无法给摩拜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反而还被摩拜拖住,需要给摩拜供血,完全就是一个鸡肋的存在。

电商取代菜摊水果店是社会进步还是商业垄断?

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的,也是目前的热门话题。电商取代一部分菜摊、水果店是社会进步,但若全面取代了则是社会退步,现在最关键的是应该反对电商利用资本上的优势在上述领域搞无序和野蛮的扩张!

一、电商解决了部分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到衣食上的便利,也能让远距的交易快捷方便成为可能,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优特新奇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促进脱贫的进展,电商的出现应该说是社会的进步。但电商的大规模的应用,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同时确确实实影响了原有座商的生机,也造成了部分从事人员的失业这是事实,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代价。

二、现在有一个极不好的现象,个别大电商凭借浓厚的资金实力,打着社区团购的旗号,野蛮粗暴地大力插足本应是菜摊、水果店的生意。如果是公平竞争,倒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无序和野蛮的扩张,那些大电商高举高打抢占市场,采取大量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拉拢客户,这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势必造成大量的菜摊和水果店的倒闭关门。

三、这些套路,是大电商成长过程中屡试不爽的竞争和拉客的手段,现在又用于社区团购的跑马圈地。短期内表面上获益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等大电商们完成了跑马圈地,形成了垄断,那时的价格可能由着他们了,他们想怎么就怎么着了。到那时,一边是已关门大吉的菜摊、水果店,一边是大电商垄断和控制着民众的菜篮子。这种情况是不利于社会大众利益的,也是我们应该反对的!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虎哥视窗》的请加“关注”,欢迎转发和评论。《虎哥视窗》中每篇作品都是原创,绝非糊弄之作,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或启发。(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美团外卖平台要求商家独家合作你怎么看?

都是马爸爸惹的祸。马云收购了饿了么,把美团给惊着了。你想想,刚开始是两家实力相当的外卖企业打架。打架就是大钱,现在饿了么有有钱的马爸爸撑腰,美团背后是一股凉风吹呀吹。更何况现在美团和滴滴也开战了。美团打车已经攻进了滴滴的阵地,用不了多长时间滴滴外卖就上线呀!现在美团是骑虎难下,前有猛虎,后有恶狼。颇有点狗急跳墙的意思。但是这么个跳法儿,恐怕会摔断腿!据我了解,美团在好多城市订单都干不过饿了么。现在要求商家独家合作应该是不可能的。你美团的是钱,人家别的也是钱。断人财路,最后走投无路。美团这么狂,说不定背后也有高人,说不定是化腾老弟,呵呵🤭。再说一次,狗急跳墙,也不是这跳法儿,很有可能摔断腿啊!

外卖行业是怎么造成美团百度饿了么三足鼎立的?

外卖O2O行业的竞争一直就很激烈: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等一直在抢夺市场。怎么造成三足鼎立,这背后是BAT的争夺战。

团购网大战之后拉开序幕:

饿了么是入局最早、曾经市场份额最大的外卖公司,2009年4月上线获得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多家机构的多轮融;而美团外卖的上线时间是2013年11月,百度外卖则是2014年5月。

2015年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

饿了么做出如下反应:“饿了么”并没有参与此次合并,未来也将保持独立发展不变;大众点评仍是饿了么的股东之一,只不过多轮融资后,大众点评股份占比已变小,且与美团合并之后,大众点评将放弃在饿了么的董事席位及投票权;饿了么与美团外卖以及其他所有外卖平台,仍将维持激烈的竞争关系不变。

接下来大家知道的,王兴(美团)干掉了张涛(大众点评),美团外卖与饿了么属于直接竞争对手关系,原本美团外卖背后站着美团,饿了么背后站着大众点评。随着美团和点评合并,饿了么就显得地位尴尬。

同样,2015年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继续跟投饿了么。

2015年6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宣布,合资60亿元重新打造O2O平台口碑网,而新口碑最初主要聚焦餐饮业务。

2016年淘宝与饿了么进行合作,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也将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饿了么与口碑合。

2017年伊始,不平静的外卖市场又起波澜:新出炉的行业数据显示,饿了么、美团和百度三强已经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小公司几无生存之地,大量出局。三强的排位格局也开始生变,美团“超车”,与饿了么差距微乎其微;百度外卖则开始“掉队”,市场份额下挫,还频繁传出裁员、收缩和高管离职的消息。

2017年8月中国O2O订餐公司百度外卖被出售给竞争对手饿了么。

接下来就不是三足鼎立了,而成了美团和饿了么两条腿了。

中国的O2O订餐业务造就了一个机车送餐大军,街头巷尾、公园和人行道上都可看到他们穿梭的身影。很多人聚积在店面和地铁站附近,在全球范围内,这是相当新鲜的事物,至少从规模上看。

这个行业内的几大公司开始的时候一直采取烧钱,补贴商家、消费者提供较低价格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而结果并不出人意外,一段时间之后,规模较大的公司由于可以筹集到更多资本往往赢得战争。但是赢得战争后,就开始拿着餐饮商家的利润来补贴流量了。这样,更过的餐饮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内部的营运管理。

分享:张舟餐饮管理刻度嘟嘟APP创始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